第三十一章 設宴
皇兄戰死後,我被五個嫂子逼上皇位 作者:歸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路上,隊伍行進緩慢,葉君澤心急如焚,卻也無可奈何。
大皇子的傷勢不容樂觀,太醫一再叮囑,切不可顛簸勞頓。
“八弟,不必憂心,我的傷,不礙事的。”
大皇子虛弱地笑了笑,蒼白的臉上強撐著一抹笑意。
“倒是你,此番辛苦了。”
葉君澤轉頭看向大皇子,見他麵色蒼白,嘴唇幹裂。
他淡淡道:“皇兄好好養傷,其他的事,等迴到京城再說吧。”
大皇子聞言,輕輕歎了口氣,不再言語,隻是默默地閉上了眼睛。
葉君澤收迴目光,抬頭望向前方,眼中閃過一抹複雜的神色。
迴到京城,葉君澤立刻將大皇子送迴了太子府,並請來太醫診治。
“殿下,大皇子殿下傷勢過重,失血過多,需要靜養,切不可再勞心勞神。”
太醫診脈後,神色凝重地說道。
“本王知道了,你先下去開藥吧。”
葉君澤揮了揮手,示意太醫退下。
太醫躬身退下後,葉君澤走到床邊,看著臉色蒼白的大皇子,心中五味雜陳。
他知道,這次的事情,大皇子必然會借題發揮,但他並不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煩躁,轉身離開了太子府,徑直進宮麵聖。
禦書房內,皇帝正批閱奏折,見葉君澤進來,放下手中的朱筆,問道:
“老八,事情辦得怎麽樣了?”
“迴父皇,兒臣不辱使命,已經將那些山匪全部剿滅。”
葉君澤躬身稟報道。
“好!好!不愧是朕的好兒子!”
皇帝聞言,龍顏大悅,忍不住拍案叫好。
“這次你立了大功,說吧,想要什麽賞賜?”
葉君澤垂首,恭敬地說道:
“為父皇分憂,是兒臣應盡的本分,不敢居功。”
“哈哈哈,你呀,跟朕還客氣什麽。”
皇帝爽朗地笑了幾聲,眼中滿是讚賞。
“說吧,想要什麽,朕都答應你。”
葉君澤沉吟片刻,抬眸看了一眼皇帝,狀似不經意地問道:
“父皇,這次剿匪,大皇兄為了保護兒臣也受了傷……”
皇帝臉上的笑意深了幾分,說道:
“你們兄弟情深,朕很是欣慰。”
“說說吧,這次剿匪的具體情況。”
皇帝重新拿起茶盞,輕抿了一口,緩緩說道。
“是,父皇。”
葉君澤應了一聲,便將此次剿匪的經過,事無巨細地稟報給了皇帝。
當然,他隱去了大皇子與山匪勾結的細節,隻是說山匪狡猾,大皇子為了救他而身負重傷。
皇帝聽完葉君澤的稟報,眉頭微微皺起,沉吟片刻,問道:
“你說,那些山匪並非烏合之眾,而是訓練有素之輩?”
“是,父皇。”
葉君澤點頭道。
“那些山匪無論是從兵器裝備,還是戰術素養來看,都絕非普通的山匪可比,因此兒臣自作主張,將他們收編入了軍隊。”
“嗯……”
皇帝沉吟不語,半晌,他才緩緩說道。
“準了。這些山匪既然已經歸順,便將他們納入你武威營麾下,好生操練,日後為我大慶效力。”
“兒臣謝父皇隆恩!”
葉君澤眼中精光一閃而過,恭敬地叩首。
這正是他想要的,那些山匪本就訓練有素,如今又成了“他的”兵,日後在朝堂之上,他的勢力將會更加穩固。
幾日後,皇宮內燈火通明,歌舞升平。
皇帝特意設宴,為凱旋而歸的兩位皇子接風洗塵,同時也為了嘉獎葉君澤剿匪有功。
葉君澤一襲玄色錦袍,腰間佩著一枚白玉,更顯得他豐神俊朗,氣宇軒昂。
他舉止優雅地端起酒杯,向皇帝遙遙敬酒:
“兒臣敬父皇一杯,祝父皇龍體安康,萬壽無疆!”
“好,好!”
皇帝心情大悅,笑著飲盡杯中酒。
“老八這次立了大功,朕心甚慰啊!”
“都是父皇教導有方,”
葉君澤謙遜地垂下眼眸。
“兒臣不過是盡了自己的綿薄之力罷了。”
皇帝朗聲大笑,指著下方席位上的大皇子道:
“老大,你瞧瞧老八,再看看你自己,日後要多向你八弟學習才是啊!”
大皇子臉色蒼白,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拱手道:
“八弟文韜武略,是皇兄不如。”
“皇兄過譽了,”
葉君澤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
“皇兄吉人自有天相,這次不過是受了些許驚嚇,好好休養便是。”
他這番話看似關心,實則句句帶刺,暗指大皇子此次遇險是自己咎由自取。
大皇子如何聽不出他話裏的嘲諷之意,握著酒杯的手指骨節泛白,卻隻能強忍著怒火,不敢發作。
“賞!”
皇帝心情愉悅,大手一揮。
“來人,將朕為八皇子準備的禮物呈上來!”
頓時,數名宮女魚貫而入,手中托盤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珍寶:
夜明珠流光溢彩,珊瑚樹栩栩如生,白玉如意晶瑩剔透……
這些價值連城的寶物,看得在場眾人皆是豔羨不已。
葉君澤卻隻是淡淡一笑,不卑不亢地謝恩:
“謝父皇厚愛。”
然而,在這觥籌交錯,歌舞升平的背後,卻隱藏著暗流洶湧。
五位皇子的母妃,此時正聚在一起,她們看著葉君澤風光無限的樣子,眼中滿是憤恨。
皇帝當即宣旨,不僅將各式奇珍異寶賞賜給葉君澤,更下令晉封賢妃為貴妃。
位份僅次於皇後,賜居鳳儀宮,一時風頭無兩。
賢妃受封的消息如同平地驚雷,在後宮炸開了鍋。
眾妃嬪看向賢妃的眼神各異,有豔羨,有嫉妒,更有藏不住的怨毒。
淑妃坐在席間,用力捏緊手中的金樽,幾乎要將那精美的紋路捏碎。
她皮笑肉不笑地扯了扯嘴角,對身旁的德妃說道:
“瞧瞧,這還沒到母憑子貴的時候呢,咱們這位八皇子,就已經開始為自己的母妃鋪路了。”
德妃掩麵輕笑,聲音中卻帶著寒意:
“姐姐這話說的,八皇子孝順,也是我大慶的福氣。”
“倒是姐姐您啊,可得好好勸勸七皇子,別整天就知道舞刀弄槍,也要學學八皇子這等玲瓏心思,討皇上歡心才是。”
淑妃臉色一僵,狠狠地剜了德妃一眼,沒有接話。
大皇子的傷勢不容樂觀,太醫一再叮囑,切不可顛簸勞頓。
“八弟,不必憂心,我的傷,不礙事的。”
大皇子虛弱地笑了笑,蒼白的臉上強撐著一抹笑意。
“倒是你,此番辛苦了。”
葉君澤轉頭看向大皇子,見他麵色蒼白,嘴唇幹裂。
他淡淡道:“皇兄好好養傷,其他的事,等迴到京城再說吧。”
大皇子聞言,輕輕歎了口氣,不再言語,隻是默默地閉上了眼睛。
葉君澤收迴目光,抬頭望向前方,眼中閃過一抹複雜的神色。
迴到京城,葉君澤立刻將大皇子送迴了太子府,並請來太醫診治。
“殿下,大皇子殿下傷勢過重,失血過多,需要靜養,切不可再勞心勞神。”
太醫診脈後,神色凝重地說道。
“本王知道了,你先下去開藥吧。”
葉君澤揮了揮手,示意太醫退下。
太醫躬身退下後,葉君澤走到床邊,看著臉色蒼白的大皇子,心中五味雜陳。
他知道,這次的事情,大皇子必然會借題發揮,但他並不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煩躁,轉身離開了太子府,徑直進宮麵聖。
禦書房內,皇帝正批閱奏折,見葉君澤進來,放下手中的朱筆,問道:
“老八,事情辦得怎麽樣了?”
“迴父皇,兒臣不辱使命,已經將那些山匪全部剿滅。”
葉君澤躬身稟報道。
“好!好!不愧是朕的好兒子!”
皇帝聞言,龍顏大悅,忍不住拍案叫好。
“這次你立了大功,說吧,想要什麽賞賜?”
葉君澤垂首,恭敬地說道:
“為父皇分憂,是兒臣應盡的本分,不敢居功。”
“哈哈哈,你呀,跟朕還客氣什麽。”
皇帝爽朗地笑了幾聲,眼中滿是讚賞。
“說吧,想要什麽,朕都答應你。”
葉君澤沉吟片刻,抬眸看了一眼皇帝,狀似不經意地問道:
“父皇,這次剿匪,大皇兄為了保護兒臣也受了傷……”
皇帝臉上的笑意深了幾分,說道:
“你們兄弟情深,朕很是欣慰。”
“說說吧,這次剿匪的具體情況。”
皇帝重新拿起茶盞,輕抿了一口,緩緩說道。
“是,父皇。”
葉君澤應了一聲,便將此次剿匪的經過,事無巨細地稟報給了皇帝。
當然,他隱去了大皇子與山匪勾結的細節,隻是說山匪狡猾,大皇子為了救他而身負重傷。
皇帝聽完葉君澤的稟報,眉頭微微皺起,沉吟片刻,問道:
“你說,那些山匪並非烏合之眾,而是訓練有素之輩?”
“是,父皇。”
葉君澤點頭道。
“那些山匪無論是從兵器裝備,還是戰術素養來看,都絕非普通的山匪可比,因此兒臣自作主張,將他們收編入了軍隊。”
“嗯……”
皇帝沉吟不語,半晌,他才緩緩說道。
“準了。這些山匪既然已經歸順,便將他們納入你武威營麾下,好生操練,日後為我大慶效力。”
“兒臣謝父皇隆恩!”
葉君澤眼中精光一閃而過,恭敬地叩首。
這正是他想要的,那些山匪本就訓練有素,如今又成了“他的”兵,日後在朝堂之上,他的勢力將會更加穩固。
幾日後,皇宮內燈火通明,歌舞升平。
皇帝特意設宴,為凱旋而歸的兩位皇子接風洗塵,同時也為了嘉獎葉君澤剿匪有功。
葉君澤一襲玄色錦袍,腰間佩著一枚白玉,更顯得他豐神俊朗,氣宇軒昂。
他舉止優雅地端起酒杯,向皇帝遙遙敬酒:
“兒臣敬父皇一杯,祝父皇龍體安康,萬壽無疆!”
“好,好!”
皇帝心情大悅,笑著飲盡杯中酒。
“老八這次立了大功,朕心甚慰啊!”
“都是父皇教導有方,”
葉君澤謙遜地垂下眼眸。
“兒臣不過是盡了自己的綿薄之力罷了。”
皇帝朗聲大笑,指著下方席位上的大皇子道:
“老大,你瞧瞧老八,再看看你自己,日後要多向你八弟學習才是啊!”
大皇子臉色蒼白,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拱手道:
“八弟文韜武略,是皇兄不如。”
“皇兄過譽了,”
葉君澤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
“皇兄吉人自有天相,這次不過是受了些許驚嚇,好好休養便是。”
他這番話看似關心,實則句句帶刺,暗指大皇子此次遇險是自己咎由自取。
大皇子如何聽不出他話裏的嘲諷之意,握著酒杯的手指骨節泛白,卻隻能強忍著怒火,不敢發作。
“賞!”
皇帝心情愉悅,大手一揮。
“來人,將朕為八皇子準備的禮物呈上來!”
頓時,數名宮女魚貫而入,手中托盤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珍寶:
夜明珠流光溢彩,珊瑚樹栩栩如生,白玉如意晶瑩剔透……
這些價值連城的寶物,看得在場眾人皆是豔羨不已。
葉君澤卻隻是淡淡一笑,不卑不亢地謝恩:
“謝父皇厚愛。”
然而,在這觥籌交錯,歌舞升平的背後,卻隱藏著暗流洶湧。
五位皇子的母妃,此時正聚在一起,她們看著葉君澤風光無限的樣子,眼中滿是憤恨。
皇帝當即宣旨,不僅將各式奇珍異寶賞賜給葉君澤,更下令晉封賢妃為貴妃。
位份僅次於皇後,賜居鳳儀宮,一時風頭無兩。
賢妃受封的消息如同平地驚雷,在後宮炸開了鍋。
眾妃嬪看向賢妃的眼神各異,有豔羨,有嫉妒,更有藏不住的怨毒。
淑妃坐在席間,用力捏緊手中的金樽,幾乎要將那精美的紋路捏碎。
她皮笑肉不笑地扯了扯嘴角,對身旁的德妃說道:
“瞧瞧,這還沒到母憑子貴的時候呢,咱們這位八皇子,就已經開始為自己的母妃鋪路了。”
德妃掩麵輕笑,聲音中卻帶著寒意:
“姐姐這話說的,八皇子孝順,也是我大慶的福氣。”
“倒是姐姐您啊,可得好好勸勸七皇子,別整天就知道舞刀弄槍,也要學學八皇子這等玲瓏心思,討皇上歡心才是。”
淑妃臉色一僵,狠狠地剜了德妃一眼,沒有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