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江。
平北將軍、建昌侯趙安率領三千營各部抵達了雙江西岸,並且派出斥候向東岸探查。
重甲將軍蹋山策馬在岸邊小跑了一會兒,而後神情舒暢的看著前方的河麵,奮力吼叫了幾聲,頓時將河麵上的一群飛鳥驚起。
平北將軍趙安笑著說道:“看來此番故地重遊,重甲將軍很是高興啊!”
蹋山雖然原本是穆迪部落中的小帥,但是幼年時卻是生活在雙江一帶的,後來因為戰亂的原因,才舉族遷徙到了大漢遼東生活。
蹋山策馬而來,說道:“將軍有所不知,當年我和家人便是因為扶餘國的騷擾,才被迫南下逃亡的。此番重迴家鄉,更可以找扶餘人報仇,此乃人生快事!”
平北將軍趙安點了點頭,說道:“這些年來扶餘國發展很快啊,不斷向周邊擴張,今日咱們定要給扶餘人一番教訓!”
話音剛落,遠處雙江的東岸便出現了幾個黑點,而後漢軍斥候飛馬趕來:“啟稟將軍!在雙江東岸發現了扶餘國的斥候!”
重甲將軍蹋山頓時來了精神,說道:“將軍!咱們何時渡河?”
“咱們不渡河!”
“什麽!”
平北將軍趙安說道:“咱們三千營都是鐵騎,並未攜帶渡河器械,倉促渡河禍福難料!”
而後,平北將軍趙安指著北麵說道:“根據斥候的奏報,雙江北麵有一座石橋,你立即率部突襲石橋,我率領大軍隨後趕來,咱們從那邊過河!”
“諾!”
一個時辰之後,重甲將軍蹋山率領三千餘名重甲鐵騎將士揮師北上,隻用了半個時辰便奔襲近百裏,而後又用了半個時辰便殲滅了駐紮在石橋的三千扶餘國步兵。
此時的石橋兩端滿是鮮血,扶餘人的屍體遍地都是,橫七豎八的鋪滿了橋麵。
重甲將軍蹋山大手一揮,命令麾下將士將這些屍體全部清理掉,就地挖了個大坑埋掉。而後三千餘名重甲鐵騎將士過了雙江,在石橋東端部署軍陣。
“報!”
“啟稟將軍,平北將軍正率領主力趕來,預計半個時辰後抵達石橋西岸!”
“知道了!”
說完,重甲將軍蹋山便悠閑地靠在一塊石頭上,閉目養神,麾下的三千餘名鐵騎將士也是原地休息。剛才奪取石橋的激戰雖然比較輕鬆,但是也消耗了眾將士不少的氣力。
忽然,重甲將軍蹋山看到自己的坐騎十分不安,不斷的向四周張望著。
緊接著,重甲將軍蹋山一個轉身趴在了地上,聽了一小會兒便縱身而起,翻身上馬之後大聲吼道:“結陣!結陣!”
三千營將士不愧是大漢帝國的精銳鐵騎,三千餘名重甲將士訓練有素,幾名號角兵聽到蹋山的怒吼聲,奮力吹響了警戒的號角聲,三千餘名重甲將士聞令而動,幾乎在一瞬間便出現在各自的戰馬上。
而後三千餘名重甲將士隻用了極短的時間便整頓好了軍陣,此時在大軍東麵已經揚起了煙塵,一麵扶餘人的戰旗出現在眾將士的視野之內。
重甲將軍蹋山神色如常,手中長槍高高舉起,而後狠狠的向前一壓,三千餘名重甲將士起身怒吼,鐵騎大軍開始啟動,迎著扶餘人的大軍殺了上去。
此時在距離三千營將士數裏外,一支七千餘人的扶餘國鐵騎正在全速狂奔。這支鐵騎大軍原本就駐紮在石橋不遠處,在得知漢軍突然奪取了石橋,便想要突襲漢軍。
可是領軍的萬夫長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將要麵對的漢軍竟然是赫赫有名的大漢三千營,而且還是最為精銳的重甲鐵騎!
扶餘國鐵騎的突襲宣告失敗,兩軍的交戰轉眼間變成了硬碰硬的正麵對衝。
雖然扶餘國鐵騎占據了兵力上的優勢,足足兩倍的兵力優勢,但是依然無法阻擋三千營重甲鐵騎的橫衝直撞。
重甲將軍蹋山已經殺紅了眼,一杆長槍如同惡鬼一般,不斷的吞噬著生命,在扶餘國鐵騎大軍之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三千餘名漢軍鐵騎將士酣戰不止,騎陣如同一塊巨大的石碾,在扶餘國鐵騎大軍中來迴碾壓著,不多時戰場上便鋪就了一層鮮紅的“地毯”!
“轉向!”
眼見騎陣已經衝出了敵軍軍陣,重甲將軍蹋山頓時大吼一聲,而後率領鐵騎大軍向左轉向,在戰場上畫了一個完美的弧線,最後狠狠的撞向了敵軍,再次衝進了扶餘國鐵騎大軍之中。
這一次,已經遭受重創的扶餘國兵馬死傷狼藉,大軍的騎陣再也維持不住,當即土崩瓦解。在三千營重甲鐵騎的側擊之下,數千扶餘國鐵騎士兵一哄而散,在雙江東岸的原野上四處逃竄著,很快就被漢軍鐵騎將士殺戮一空!
大戰過後,重甲將軍蹋山指揮將士們抓緊時間打掃戰場,畢竟這裏已經屬於“敵占區”了,說不準還會有敵軍殺來,大軍將士們必須隨時做好迎戰的準備。
沒過多久,平北將軍、建昌侯趙安率領主力一萬餘鐵騎將士趕到,大軍渡過雙江之後,便與重甲將軍蹋山合兵一處,三千營將士開始在雙江東岸橫掃各地。
三千營一萬五千餘名鐵騎將士在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內,連續攻破了十九處扶餘人的營寨,清剿了二十三處村鎮,擊敗了八支前來交戰的扶餘人部隊,累計斬首四千九百餘級,威震扶餘國!
很快,扶餘大王風戽心中惶恐,萬萬想不到漢軍隻出動了一萬多鐵騎,就已經將自己的扶餘國攪得天翻地覆,如果再不能遏製住漢軍鐵騎的攻擊勢頭,估計自己這一國都要亡了!
於是扶餘大王風戽急忙向沃族人和肅慎人求援。
沃族大王青颺、肅慎大王吾儕二人各自逃迴本部之後,也一直沒有閑著,二人無一例外的在抓緊時間抽調兵馬,準備再戰。
此時沃族大王青颺、肅慎大王吾儕先是得知了漢軍已經全麵北上,並且將鮮卑人和烏桓人趕到了北方,占據了饒樂水和鮮卑山、烏桓山一帶。
而後沃族大王青颺、肅慎大王吾儕又得知漢軍的三千營鐵騎已經向東展開了進攻,首當其衝的扶餘人損兵折將,已經抵擋不住。
如今沃族大王青颺、肅慎大王吾儕都已經接到了扶餘人的求援書,自然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於是相繼整頓出兵。
沃族大王青颺拚盡全力集結了六萬鐵騎大軍,這六萬鐵騎已經是沃族的全部家當,此時在沃族各部之中,隻剩下老幼婦孺而已,這六萬鐵騎大軍一旦折損,沃族注定再無出頭之日!
可是沃族大王青颺別無他法,如果扶餘人被漢軍降服,那自己隻能負其後塵,反倒不如就此一搏,也許還有一線生機。
就在沃族大王青颺親自率部西進的同時,肅慎大王吾儕也集結了四萬鐵騎和三萬精銳步卒,這七萬大軍也是肅慎各部的全部家底,此時被肅慎大王吾儕拿了出來,看樣子也是準備與漢軍決一死戰了!
扶餘大王風戽接到了沃族人和肅慎人的迴複,得知兩支援軍正在趕來的路上,兩族出動了十三萬精銳大軍前來支援,這讓扶餘大王風戽大為感動,同時也長出了一口氣。
這十三萬援軍雖然無法擊退烏桓山以西的漢軍主力,但是擊退當麵的一萬多漢軍鐵騎應該還是問題不大的!
既然援軍如此給力,扶餘大王風戽自然也要振作起來。
於是扶餘大王風戽當即下達了動員命令,隻用了十餘天的時間,便從扶餘各部集結了三萬鐵騎和三萬步卒大軍。
此時在三千營當麵還有一萬多扶餘兵馬,隻是這些兵馬分散駐守於各處,已經沒有時間撤迴王帳,也沒有機會撤迴來了!
十月下。
平北將軍、建昌侯趙安,衝陣將軍高擎、重甲將軍蹋山率領三千營一萬五千將士出擊,向東衝擊了三百餘裏,最終在扶餘國王帳與扶餘主力大軍遭遇,雙方稍稍接觸一番便各自撤軍。
當日,三千營和扶餘國主力大軍各自後撤二十裏安營紮寨。
平北將軍、建昌侯趙安一麵派人向征東將軍、平陵侯範明友稟報戰局,一麵命令衝陣將軍高擎不斷率部襲擾敵軍,一連數日之內,三千營鐵騎將士便襲殺了上千名扶餘國散兵。
隨後,肅慎大王吾儕和沃族大王青颺先後率領援軍趕到,胡族大軍的兵力達到了十九萬之巨!
平北將軍、建昌侯趙安見狀怒不可遏,沒想到胡人援軍的速度這麽快,態度如此的堅決。
雖然平北將軍、建昌侯趙安想要拚上一把,與十九萬胡族聯軍展開決戰,畢竟敵軍的戰力遠不及三千營,而且分屬於三部,各部之間互不統屬。
但是在衝陣將軍高擎和重甲將軍蹋山的勸諫下,平北將軍、建昌侯趙安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下令全軍後撤三十裏紮營,並且再次派人向征東將軍、平陵侯範明友請示命令。
眼見漢軍三千營再次後撤,肅慎大王吾儕、沃族大王青颺、扶餘大王風戽頓時鬆了一口氣,心中也是為之一振。
而後十九萬胡族聯軍抱成一團,向西挺進了十裏安營紮寨。
:。:
頂點地址:
移動端:感謝您的收藏!
平北將軍、建昌侯趙安率領三千營各部抵達了雙江西岸,並且派出斥候向東岸探查。
重甲將軍蹋山策馬在岸邊小跑了一會兒,而後神情舒暢的看著前方的河麵,奮力吼叫了幾聲,頓時將河麵上的一群飛鳥驚起。
平北將軍趙安笑著說道:“看來此番故地重遊,重甲將軍很是高興啊!”
蹋山雖然原本是穆迪部落中的小帥,但是幼年時卻是生活在雙江一帶的,後來因為戰亂的原因,才舉族遷徙到了大漢遼東生活。
蹋山策馬而來,說道:“將軍有所不知,當年我和家人便是因為扶餘國的騷擾,才被迫南下逃亡的。此番重迴家鄉,更可以找扶餘人報仇,此乃人生快事!”
平北將軍趙安點了點頭,說道:“這些年來扶餘國發展很快啊,不斷向周邊擴張,今日咱們定要給扶餘人一番教訓!”
話音剛落,遠處雙江的東岸便出現了幾個黑點,而後漢軍斥候飛馬趕來:“啟稟將軍!在雙江東岸發現了扶餘國的斥候!”
重甲將軍蹋山頓時來了精神,說道:“將軍!咱們何時渡河?”
“咱們不渡河!”
“什麽!”
平北將軍趙安說道:“咱們三千營都是鐵騎,並未攜帶渡河器械,倉促渡河禍福難料!”
而後,平北將軍趙安指著北麵說道:“根據斥候的奏報,雙江北麵有一座石橋,你立即率部突襲石橋,我率領大軍隨後趕來,咱們從那邊過河!”
“諾!”
一個時辰之後,重甲將軍蹋山率領三千餘名重甲鐵騎將士揮師北上,隻用了半個時辰便奔襲近百裏,而後又用了半個時辰便殲滅了駐紮在石橋的三千扶餘國步兵。
此時的石橋兩端滿是鮮血,扶餘人的屍體遍地都是,橫七豎八的鋪滿了橋麵。
重甲將軍蹋山大手一揮,命令麾下將士將這些屍體全部清理掉,就地挖了個大坑埋掉。而後三千餘名重甲鐵騎將士過了雙江,在石橋東端部署軍陣。
“報!”
“啟稟將軍,平北將軍正率領主力趕來,預計半個時辰後抵達石橋西岸!”
“知道了!”
說完,重甲將軍蹋山便悠閑地靠在一塊石頭上,閉目養神,麾下的三千餘名鐵騎將士也是原地休息。剛才奪取石橋的激戰雖然比較輕鬆,但是也消耗了眾將士不少的氣力。
忽然,重甲將軍蹋山看到自己的坐騎十分不安,不斷的向四周張望著。
緊接著,重甲將軍蹋山一個轉身趴在了地上,聽了一小會兒便縱身而起,翻身上馬之後大聲吼道:“結陣!結陣!”
三千營將士不愧是大漢帝國的精銳鐵騎,三千餘名重甲將士訓練有素,幾名號角兵聽到蹋山的怒吼聲,奮力吹響了警戒的號角聲,三千餘名重甲將士聞令而動,幾乎在一瞬間便出現在各自的戰馬上。
而後三千餘名重甲將士隻用了極短的時間便整頓好了軍陣,此時在大軍東麵已經揚起了煙塵,一麵扶餘人的戰旗出現在眾將士的視野之內。
重甲將軍蹋山神色如常,手中長槍高高舉起,而後狠狠的向前一壓,三千餘名重甲將士起身怒吼,鐵騎大軍開始啟動,迎著扶餘人的大軍殺了上去。
此時在距離三千營將士數裏外,一支七千餘人的扶餘國鐵騎正在全速狂奔。這支鐵騎大軍原本就駐紮在石橋不遠處,在得知漢軍突然奪取了石橋,便想要突襲漢軍。
可是領軍的萬夫長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將要麵對的漢軍竟然是赫赫有名的大漢三千營,而且還是最為精銳的重甲鐵騎!
扶餘國鐵騎的突襲宣告失敗,兩軍的交戰轉眼間變成了硬碰硬的正麵對衝。
雖然扶餘國鐵騎占據了兵力上的優勢,足足兩倍的兵力優勢,但是依然無法阻擋三千營重甲鐵騎的橫衝直撞。
重甲將軍蹋山已經殺紅了眼,一杆長槍如同惡鬼一般,不斷的吞噬著生命,在扶餘國鐵騎大軍之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三千餘名漢軍鐵騎將士酣戰不止,騎陣如同一塊巨大的石碾,在扶餘國鐵騎大軍中來迴碾壓著,不多時戰場上便鋪就了一層鮮紅的“地毯”!
“轉向!”
眼見騎陣已經衝出了敵軍軍陣,重甲將軍蹋山頓時大吼一聲,而後率領鐵騎大軍向左轉向,在戰場上畫了一個完美的弧線,最後狠狠的撞向了敵軍,再次衝進了扶餘國鐵騎大軍之中。
這一次,已經遭受重創的扶餘國兵馬死傷狼藉,大軍的騎陣再也維持不住,當即土崩瓦解。在三千營重甲鐵騎的側擊之下,數千扶餘國鐵騎士兵一哄而散,在雙江東岸的原野上四處逃竄著,很快就被漢軍鐵騎將士殺戮一空!
大戰過後,重甲將軍蹋山指揮將士們抓緊時間打掃戰場,畢竟這裏已經屬於“敵占區”了,說不準還會有敵軍殺來,大軍將士們必須隨時做好迎戰的準備。
沒過多久,平北將軍、建昌侯趙安率領主力一萬餘鐵騎將士趕到,大軍渡過雙江之後,便與重甲將軍蹋山合兵一處,三千營將士開始在雙江東岸橫掃各地。
三千營一萬五千餘名鐵騎將士在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內,連續攻破了十九處扶餘人的營寨,清剿了二十三處村鎮,擊敗了八支前來交戰的扶餘人部隊,累計斬首四千九百餘級,威震扶餘國!
很快,扶餘大王風戽心中惶恐,萬萬想不到漢軍隻出動了一萬多鐵騎,就已經將自己的扶餘國攪得天翻地覆,如果再不能遏製住漢軍鐵騎的攻擊勢頭,估計自己這一國都要亡了!
於是扶餘大王風戽急忙向沃族人和肅慎人求援。
沃族大王青颺、肅慎大王吾儕二人各自逃迴本部之後,也一直沒有閑著,二人無一例外的在抓緊時間抽調兵馬,準備再戰。
此時沃族大王青颺、肅慎大王吾儕先是得知了漢軍已經全麵北上,並且將鮮卑人和烏桓人趕到了北方,占據了饒樂水和鮮卑山、烏桓山一帶。
而後沃族大王青颺、肅慎大王吾儕又得知漢軍的三千營鐵騎已經向東展開了進攻,首當其衝的扶餘人損兵折將,已經抵擋不住。
如今沃族大王青颺、肅慎大王吾儕都已經接到了扶餘人的求援書,自然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於是相繼整頓出兵。
沃族大王青颺拚盡全力集結了六萬鐵騎大軍,這六萬鐵騎已經是沃族的全部家當,此時在沃族各部之中,隻剩下老幼婦孺而已,這六萬鐵騎大軍一旦折損,沃族注定再無出頭之日!
可是沃族大王青颺別無他法,如果扶餘人被漢軍降服,那自己隻能負其後塵,反倒不如就此一搏,也許還有一線生機。
就在沃族大王青颺親自率部西進的同時,肅慎大王吾儕也集結了四萬鐵騎和三萬精銳步卒,這七萬大軍也是肅慎各部的全部家底,此時被肅慎大王吾儕拿了出來,看樣子也是準備與漢軍決一死戰了!
扶餘大王風戽接到了沃族人和肅慎人的迴複,得知兩支援軍正在趕來的路上,兩族出動了十三萬精銳大軍前來支援,這讓扶餘大王風戽大為感動,同時也長出了一口氣。
這十三萬援軍雖然無法擊退烏桓山以西的漢軍主力,但是擊退當麵的一萬多漢軍鐵騎應該還是問題不大的!
既然援軍如此給力,扶餘大王風戽自然也要振作起來。
於是扶餘大王風戽當即下達了動員命令,隻用了十餘天的時間,便從扶餘各部集結了三萬鐵騎和三萬步卒大軍。
此時在三千營當麵還有一萬多扶餘兵馬,隻是這些兵馬分散駐守於各處,已經沒有時間撤迴王帳,也沒有機會撤迴來了!
十月下。
平北將軍、建昌侯趙安,衝陣將軍高擎、重甲將軍蹋山率領三千營一萬五千將士出擊,向東衝擊了三百餘裏,最終在扶餘國王帳與扶餘主力大軍遭遇,雙方稍稍接觸一番便各自撤軍。
當日,三千營和扶餘國主力大軍各自後撤二十裏安營紮寨。
平北將軍、建昌侯趙安一麵派人向征東將軍、平陵侯範明友稟報戰局,一麵命令衝陣將軍高擎不斷率部襲擾敵軍,一連數日之內,三千營鐵騎將士便襲殺了上千名扶餘國散兵。
隨後,肅慎大王吾儕和沃族大王青颺先後率領援軍趕到,胡族大軍的兵力達到了十九萬之巨!
平北將軍、建昌侯趙安見狀怒不可遏,沒想到胡人援軍的速度這麽快,態度如此的堅決。
雖然平北將軍、建昌侯趙安想要拚上一把,與十九萬胡族聯軍展開決戰,畢竟敵軍的戰力遠不及三千營,而且分屬於三部,各部之間互不統屬。
但是在衝陣將軍高擎和重甲將軍蹋山的勸諫下,平北將軍、建昌侯趙安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下令全軍後撤三十裏紮營,並且再次派人向征東將軍、平陵侯範明友請示命令。
眼見漢軍三千營再次後撤,肅慎大王吾儕、沃族大王青颺、扶餘大王風戽頓時鬆了一口氣,心中也是為之一振。
而後十九萬胡族聯軍抱成一團,向西挺進了十裏安營紮寨。
:。:
頂點地址:
移動端:感謝您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