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裏縣,縣學。
一日,魏勤正在宿舍內溫習功課,這幾天地理先生剛剛教授了華夏西北各地的山川、河流,並且要求所有學生牢記各地的地形,以及各處地形的得失。
為此,這幾天魏勤都在埋頭苦學,對著先生發下來的刊印輿圖就是一陣猛背。
突然房門被人推開,隻見董評興奮的走了進來,手中還拿著一份《長安月報》。
“恆宇(魏勤的字)兄!”
魏勤微微皺眉,說道:“言之(董評的字)何事如此唐突?我正背誦陰山地形呢!”
魏勤和董評進入縣學之後,便由領班先生為二人授了字,班上的其他學生也是如此。
董評揚了揚手中的《長安月報》,說道:“朝中形勢大變!”
“哦?”
魏勤問道:“何以見得?”
縣學之中並不禁止學生議論朝政,而且還大為鼓勵,允許學生就朝中大事發表自己的見解,隻要不是惡意攻擊朝廷、誹謗君臣就行。
所以縣學中的學生都喜歡關注朝中各方動向,一有風吹草動便會發表觀點,甚至會聚集起來展開辯論,很是熱鬧。
董評將《長安月報》放到魏勤的麵前,而後說道:“天家已經降旨,冊封皇子劉欽為淮陽王,同時還封賞了一大批皇族子弟!”
聽到這裏,魏勤微微皺眉,說道:“難道天家準備扶持、拉攏皇族勢力?”
“正是!”
董評顯然是已經做過功課了,此時大聲說道:“皇子劉欽乃是太子劉奭異母弟,其母乃是天家喜愛的張婕妤,皇子劉欽因母得寵,而深受天家的寵愛。此番天家冊封皇子劉欽為淮陽王,乃是告訴各方勢力,皇室勢力將會作為天家的一大助力,開始左右朝政走向!”
說完之後,董評激動的看著魏勤。
魏勤微微歎息,知道董評始終堅持壯大皇族勢力才是大漢強盛的根本,其心中非常推崇周朝的分封製度。
“言之所言很有道理……”
魏勤拿起《長安月報》看了看,而後說道:“天家此番突然重賞皇族子弟,其用意應該就如同言之所說的那樣,想要在朝中形成門閥士族、宗室、功勳三個集團相互製衡的局麵。這個局麵一旦形成,天家便可以擺脫門閥士族一家獨大,功勳集團勢力不振的情況,有了宗室勢力的加入,朝中三方相互製衡,天家便有了更多的騰挪之地!”
董評重重的點了點頭,魏勤所言大多是縣學先生教過眾人的治國道理,當然其中也夾雜著魏勤自己的理解。
對此,董評非常激動,認為天子劉洵此番扶持宗室勢力隻是一個開始,接下來肯定會大肆分封諸侯王,進一步壯大宗室的勢力,以便將各地郡國的門閥勢力進一步打壓下去!
可是魏勤卻話鋒一轉,說道:“不過我以為天家不會繼續任由宗室勢力壯大下去,充其量就是提拔、任用一些宗室之中的人才而已,絕不會再次分封諸侯國!”
“為何?”
看著董評有些憤懣的樣子,魏勤說道:“難道言之忘記七國之亂了嗎?”
“當年孝景皇帝是何等的英明,孝景皇帝為何拚著逼反諸侯王的代價也要削藩?孝武皇帝是何等的英主,為何也要頒布推恩令?”
魏勤的反問頓時讓董評啞口無言。
是啊,大漢的兩位傑出帝王已經用實際行動昭示了一切:藩國不能立!
董評長歎一聲,看來自己對於國政的理解還是有偏差的,不如魏勤看得透徹。
“隻是如此一來,宗室勢力沒有辦法快速壯大,也沒有辦法掌控地方實權,如何能夠與門閥士族勢力相抗衡?”
魏勤指著自己正在背誦的輿圖,說道:“依我之見,天家並不需要宗室勢力太過強大。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天家的設想,便是讓宗室勢力、門閥勢力、功勳勢力三足鼎立,其中門閥勢力最為強大,宗室勢力和功勳勢力必定會報團取暖,以求與門閥勢力相抗衡。”
“對於天家來說,這便是製衡的關鍵,三方任何一方壯大起來,都會引來另外兩方的打壓,而天家則是朝局中的裁決者,協調各方的利益,以便讓三方保持鬥而不破的局麵!”
此時,董評終於聽懂了,讚歎一聲,說道:“如果真如恆宇兄雖然,那天家就真是一代雄主啊!”
接著,董評又看向魏勤,讚歎道:“恆宇兄能夠看透這些,也當真是人中龍鳳!”
魏勤笑著說道:“言之可千萬不要這麽說,這些都是先生在課上講過的製衡之道,我也不過是拾人牙慧而已!不過,我倒是真的認為天家是一代雄主!”
與此同時,天子劉洵正在宣室殿內召見禮部尚書劉德。
“啟奏天家,禮部儀製司已經將冊封淮陽王的慶典準備妥當,屆時天家隻需要出席便可……”
禮部尚書劉德稟報完畢之後,天子劉洵說道:“眼下朝中可有什麽議論?”
禮部尚書劉德微微一愣,而後說道:“天家的意思是……”
“朝中大臣是否對此番封賞宗室子弟有意見!”
“如此……”
禮部尚書劉德拱手說道:“天家此番封賞宗室子弟乃是正理,也是師出有名,朝中大臣豈會有異議?”
“如此最好!”
接著,天子劉洵便讓禮部尚書劉德退下了。
此時大殿內隻剩下天子劉洵和中常侍耿國,天子劉洵沉吟了一會兒,便說道:“禮部尚書不願對朕說實話啊!”
中常侍耿國心中一跳,而後恭敬的說道:“天家息怒!禮部尚書本身就是宗室之人,此番天家封賞宗室子弟的事情又太過敏感,禮部尚書確實不好說什麽。”
“哼!”
天子劉洵自然聽出禮部尚書劉德的迴答都是應付人而已,不過心中也明白劉德的難處,也就是發了發牢騷而已,並沒有深究下去。
“大司馬來了嗎?”
“啟奏天家,大司馬已經到了殿外。剛才禮部尚書在此,仆便沒有稟報天家。”
“讓大司馬進來吧。”
“諾!”
很快,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大步走了進來,拱手行禮後,天子劉洵下令賜座。
而後,天子劉洵直接說道:“此番朕扶持了大批的宗室子弟如朝為官,雖然都是六部之中的小吏,但是也足以對門閥勢力產生威脅了。”
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說道:“天家手腕,臣讚歎!迴去之後,臣自會與尚書令進行商議,為西征大軍保障補給!”
天子劉洵微微動容,問道:“朕何時說過要繼續進軍了?”
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拱手說道:“天家做事向來都是走一步看三步,每一步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此番天家突然開始扶持宗室勢力,便是要讓朝中局勢暫時穩定下來,防止門閥勢力掣肘天家。”
“此前,鎮西將軍、安遠侯鄭吉已經上奏捷報,現在西征大軍還在飛雪原駐紮等候著朝廷下一步的命令,而天家卻始終沒有任何指令,隻是讓戶部保障大軍的糧草供應而已,並沒有讓大軍撤迴。由此可見,天家肯定是想要繼續打下去。”
“而天家此番扶持宗室勢力,便是為擴大戰事而做的準備,隻有朝局穩定之後,戰事才能繼續持續下去!”
聽完之後,天子劉洵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還是大司馬了解朕!”
說完,天子劉洵便起身走到了輿圖旁邊,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也跟了上去。
隻見天子劉洵指著輿圖說道:“西域疆土非常廣闊,在朕有生之年一定要將這片廣袤、富饒的疆土納入大漢治下!隻不過在收下西域之前,朕必須將匈奴人打趴下,絕不能讓匈奴人插手西域,不能讓匈奴人向之前那樣,可以隨意縱兵南下,否則我漢軍將士注定會被拖垮、拖疲!”
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聞言也不禁動容:“天家的雄才大略絕不下於孝武皇帝!如此,我唯有鼎力相助,才能不愧於大漢國恩!”
想到此處,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拱手說道:“啟奏天家,臣定當盡心竭力,為天家分憂!”
“臣有奏議:天家可召集尚書令、兵部尚書、戶部尚書,以及朝中的將軍們,一同商議對匈奴作戰之策!此番匈奴人已經元氣大傷,正是我大漢乘勝追擊的大好機會,同時也是震懾西域各國,讓西域各國不敢首鼠兩端的好機會,朝廷應增兵西域,對匈奴人展開全麵大戰!”
天子劉洵聞言鬆了一口氣,自己原本就是抱著對匈奴人全麵開戰的心思,隻是迫於朝中可能存在的阻力,暫時沒有表露出心跡而已。
現在有了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的支持,朝中大部分元老大臣就不會有太大的阻力,而三省六部之中的官員大部分又都是新政的支持者,由此天子劉洵便放下心來,準備大幹一場。
“好!”
天子劉洵說道:“既然大司馬願意支持朕,那朕就不妨大幹一場,為我大漢打下萬裏疆土,為華夏開辟萬世之基!”
:。:
頂點地址:
移動端:感謝您的收藏!
一日,魏勤正在宿舍內溫習功課,這幾天地理先生剛剛教授了華夏西北各地的山川、河流,並且要求所有學生牢記各地的地形,以及各處地形的得失。
為此,這幾天魏勤都在埋頭苦學,對著先生發下來的刊印輿圖就是一陣猛背。
突然房門被人推開,隻見董評興奮的走了進來,手中還拿著一份《長安月報》。
“恆宇(魏勤的字)兄!”
魏勤微微皺眉,說道:“言之(董評的字)何事如此唐突?我正背誦陰山地形呢!”
魏勤和董評進入縣學之後,便由領班先生為二人授了字,班上的其他學生也是如此。
董評揚了揚手中的《長安月報》,說道:“朝中形勢大變!”
“哦?”
魏勤問道:“何以見得?”
縣學之中並不禁止學生議論朝政,而且還大為鼓勵,允許學生就朝中大事發表自己的見解,隻要不是惡意攻擊朝廷、誹謗君臣就行。
所以縣學中的學生都喜歡關注朝中各方動向,一有風吹草動便會發表觀點,甚至會聚集起來展開辯論,很是熱鬧。
董評將《長安月報》放到魏勤的麵前,而後說道:“天家已經降旨,冊封皇子劉欽為淮陽王,同時還封賞了一大批皇族子弟!”
聽到這裏,魏勤微微皺眉,說道:“難道天家準備扶持、拉攏皇族勢力?”
“正是!”
董評顯然是已經做過功課了,此時大聲說道:“皇子劉欽乃是太子劉奭異母弟,其母乃是天家喜愛的張婕妤,皇子劉欽因母得寵,而深受天家的寵愛。此番天家冊封皇子劉欽為淮陽王,乃是告訴各方勢力,皇室勢力將會作為天家的一大助力,開始左右朝政走向!”
說完之後,董評激動的看著魏勤。
魏勤微微歎息,知道董評始終堅持壯大皇族勢力才是大漢強盛的根本,其心中非常推崇周朝的分封製度。
“言之所言很有道理……”
魏勤拿起《長安月報》看了看,而後說道:“天家此番突然重賞皇族子弟,其用意應該就如同言之所說的那樣,想要在朝中形成門閥士族、宗室、功勳三個集團相互製衡的局麵。這個局麵一旦形成,天家便可以擺脫門閥士族一家獨大,功勳集團勢力不振的情況,有了宗室勢力的加入,朝中三方相互製衡,天家便有了更多的騰挪之地!”
董評重重的點了點頭,魏勤所言大多是縣學先生教過眾人的治國道理,當然其中也夾雜著魏勤自己的理解。
對此,董評非常激動,認為天子劉洵此番扶持宗室勢力隻是一個開始,接下來肯定會大肆分封諸侯王,進一步壯大宗室的勢力,以便將各地郡國的門閥勢力進一步打壓下去!
可是魏勤卻話鋒一轉,說道:“不過我以為天家不會繼續任由宗室勢力壯大下去,充其量就是提拔、任用一些宗室之中的人才而已,絕不會再次分封諸侯國!”
“為何?”
看著董評有些憤懣的樣子,魏勤說道:“難道言之忘記七國之亂了嗎?”
“當年孝景皇帝是何等的英明,孝景皇帝為何拚著逼反諸侯王的代價也要削藩?孝武皇帝是何等的英主,為何也要頒布推恩令?”
魏勤的反問頓時讓董評啞口無言。
是啊,大漢的兩位傑出帝王已經用實際行動昭示了一切:藩國不能立!
董評長歎一聲,看來自己對於國政的理解還是有偏差的,不如魏勤看得透徹。
“隻是如此一來,宗室勢力沒有辦法快速壯大,也沒有辦法掌控地方實權,如何能夠與門閥士族勢力相抗衡?”
魏勤指著自己正在背誦的輿圖,說道:“依我之見,天家並不需要宗室勢力太過強大。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天家的設想,便是讓宗室勢力、門閥勢力、功勳勢力三足鼎立,其中門閥勢力最為強大,宗室勢力和功勳勢力必定會報團取暖,以求與門閥勢力相抗衡。”
“對於天家來說,這便是製衡的關鍵,三方任何一方壯大起來,都會引來另外兩方的打壓,而天家則是朝局中的裁決者,協調各方的利益,以便讓三方保持鬥而不破的局麵!”
此時,董評終於聽懂了,讚歎一聲,說道:“如果真如恆宇兄雖然,那天家就真是一代雄主啊!”
接著,董評又看向魏勤,讚歎道:“恆宇兄能夠看透這些,也當真是人中龍鳳!”
魏勤笑著說道:“言之可千萬不要這麽說,這些都是先生在課上講過的製衡之道,我也不過是拾人牙慧而已!不過,我倒是真的認為天家是一代雄主!”
與此同時,天子劉洵正在宣室殿內召見禮部尚書劉德。
“啟奏天家,禮部儀製司已經將冊封淮陽王的慶典準備妥當,屆時天家隻需要出席便可……”
禮部尚書劉德稟報完畢之後,天子劉洵說道:“眼下朝中可有什麽議論?”
禮部尚書劉德微微一愣,而後說道:“天家的意思是……”
“朝中大臣是否對此番封賞宗室子弟有意見!”
“如此……”
禮部尚書劉德拱手說道:“天家此番封賞宗室子弟乃是正理,也是師出有名,朝中大臣豈會有異議?”
“如此最好!”
接著,天子劉洵便讓禮部尚書劉德退下了。
此時大殿內隻剩下天子劉洵和中常侍耿國,天子劉洵沉吟了一會兒,便說道:“禮部尚書不願對朕說實話啊!”
中常侍耿國心中一跳,而後恭敬的說道:“天家息怒!禮部尚書本身就是宗室之人,此番天家封賞宗室子弟的事情又太過敏感,禮部尚書確實不好說什麽。”
“哼!”
天子劉洵自然聽出禮部尚書劉德的迴答都是應付人而已,不過心中也明白劉德的難處,也就是發了發牢騷而已,並沒有深究下去。
“大司馬來了嗎?”
“啟奏天家,大司馬已經到了殿外。剛才禮部尚書在此,仆便沒有稟報天家。”
“讓大司馬進來吧。”
“諾!”
很快,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大步走了進來,拱手行禮後,天子劉洵下令賜座。
而後,天子劉洵直接說道:“此番朕扶持了大批的宗室子弟如朝為官,雖然都是六部之中的小吏,但是也足以對門閥勢力產生威脅了。”
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說道:“天家手腕,臣讚歎!迴去之後,臣自會與尚書令進行商議,為西征大軍保障補給!”
天子劉洵微微動容,問道:“朕何時說過要繼續進軍了?”
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拱手說道:“天家做事向來都是走一步看三步,每一步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此番天家突然開始扶持宗室勢力,便是要讓朝中局勢暫時穩定下來,防止門閥勢力掣肘天家。”
“此前,鎮西將軍、安遠侯鄭吉已經上奏捷報,現在西征大軍還在飛雪原駐紮等候著朝廷下一步的命令,而天家卻始終沒有任何指令,隻是讓戶部保障大軍的糧草供應而已,並沒有讓大軍撤迴。由此可見,天家肯定是想要繼續打下去。”
“而天家此番扶持宗室勢力,便是為擴大戰事而做的準備,隻有朝局穩定之後,戰事才能繼續持續下去!”
聽完之後,天子劉洵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還是大司馬了解朕!”
說完,天子劉洵便起身走到了輿圖旁邊,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也跟了上去。
隻見天子劉洵指著輿圖說道:“西域疆土非常廣闊,在朕有生之年一定要將這片廣袤、富饒的疆土納入大漢治下!隻不過在收下西域之前,朕必須將匈奴人打趴下,絕不能讓匈奴人插手西域,不能讓匈奴人向之前那樣,可以隨意縱兵南下,否則我漢軍將士注定會被拖垮、拖疲!”
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聞言也不禁動容:“天家的雄才大略絕不下於孝武皇帝!如此,我唯有鼎力相助,才能不愧於大漢國恩!”
想到此處,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拱手說道:“啟奏天家,臣定當盡心竭力,為天家分憂!”
“臣有奏議:天家可召集尚書令、兵部尚書、戶部尚書,以及朝中的將軍們,一同商議對匈奴作戰之策!此番匈奴人已經元氣大傷,正是我大漢乘勝追擊的大好機會,同時也是震懾西域各國,讓西域各國不敢首鼠兩端的好機會,朝廷應增兵西域,對匈奴人展開全麵大戰!”
天子劉洵聞言鬆了一口氣,自己原本就是抱著對匈奴人全麵開戰的心思,隻是迫於朝中可能存在的阻力,暫時沒有表露出心跡而已。
現在有了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的支持,朝中大部分元老大臣就不會有太大的阻力,而三省六部之中的官員大部分又都是新政的支持者,由此天子劉洵便放下心來,準備大幹一場。
“好!”
天子劉洵說道:“既然大司馬願意支持朕,那朕就不妨大幹一場,為我大漢打下萬裏疆土,為華夏開辟萬世之基!”
:。:
頂點地址:
移動端:感謝您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