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餘日之後,天子劉洵詔令鎮撫卿樊明入宮覲見,收到旨意之後,鎮撫卿樊明急忙趕到了未央宮宣室殿。
行禮之後,天子劉洵拿出了一份奏章,對鎮撫卿樊明說道:“這份是少府卿霍利向朕舉薦的礦藏令、礦藏丞的人選……”
接著,天子劉洵又拿起另一份奏章,說道:“這份是大司農耿壽昌向朕舉薦的礦藏令、礦藏丞的人選,亮工看一看吧。”
對於礦藏令、礦藏丞,鎮撫卿樊明已經聽聞了,畢竟成立礦藏司的事情已經是滿朝皆知了,更不要說主持鎮撫司的樊明了。
接過中常侍耿國轉呈的兩份奏章,鎮撫卿樊明仔細看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鎮撫卿樊明將兩份奏章收起,交給了中常侍耿國,而後便拱手說道:“天家的意思是……”
天子劉洵微微皺眉,說道:“大司農耿壽昌和少府卿霍利各自舉薦了一個人:陳深,馬武,朕對此二人不熟,亮工迴去查一查,朕要知道這兩個人的詳細情況!”
鎮撫卿樊明拱手說道:“諾!”
當鎮撫卿樊明奉命離開之後,中常侍耿國輕聲說道:“天家,大司農和少府卿舉薦的這兩個人有問題嗎?”
天子劉洵沉吟了一番,說道:“朕隻是有些預感,從大司農耿壽昌和少府卿霍利的奏章來看,總感覺有些未盡之言,朕心中有些不踏實!”
中常侍耿國聞言不敢做聲,這已經不是自己這個身份應該介入的話題了。
數日之後,鎮撫卿樊明急匆匆的趕到未央宮宣室殿,準備覲見天子劉洵。
得知消息之後,天子劉洵在偏殿接見了鎮撫卿樊明。
“天家,臣已經查到了陳深和馬武的情況。臣以為,此二人很有意思!”
“恩?”
天子劉洵頓時來了興趣,問道:“怎麽個有意思法?”
鎮撫卿樊明頓了頓,便說道:“啟奏天家,此事說來話長,請天家準許臣先講一個故事!”
天子劉洵興趣更甚,笑著說道:“好!亮工詳細說來。”
“天家,當年孝文皇帝在位時,有個名叫鄧通的寵臣,是當時天下首富!此鄧通的家族起初並不富有,隻有蜀郡一個非常普通的富農家庭,家裏有點小錢,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這個鄧通小時候讀過書,他的父親最初也希望鄧通能夠以讀書的方式,在將來能夠飛黃騰達,但是鄧通這個人對讀書沒有興趣,捉魚劃船倒是個好手,最終鄧通的父親花錢把兒子鄧通送到長安城當郎官。”
“鄧通對此很是滿意,於是就在未央宮中做了一個黃頭郎,所謂的黃頭郎就是船夫,因為鄧通擅長劃船。鄧通的時來運轉來自當年孝文皇帝的一個夢,據說孝文皇帝有一天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想上天,但怎麽也上不去,然後身後有一個黃頭郎推了自己一把,然後就夢醒了。”
聽到這裏,天子劉洵不禁笑了起來,看來當年孝文皇帝想要飛升的念頭很是執著啊!
鎮撫卿樊明繼續說著:“當時孝文皇帝就想到可能在未央宮中真有這樣的人,於是到處去找,結果就找到鄧通,發現鄧通與他夢中推他一把的人很像。後來孝文皇帝一問名字,得知此人名叫鄧通,就更高興了,因為孝文皇帝在夢中想上天,上不去,有人推了一把,結果這個人還叫鄧通(登通),這不等於讓自己能暢通無阻地攀登到天上嗎?”
“於是,孝文皇帝就把鄧通調到自己身邊當近臣,鄧通為人溫和、謹慎,善於阿諛奉承,除了劃船捉魚之外,唯一擅長的就是給天家找樂子,陪天家做遊戲解悶。”
“孝文皇帝乃是一國之君,身邊是有各種各樣的人才,但是孝文皇帝身邊就缺少像鄧通這樣能逗他開心的,幫他打發無聊時間的人。而且鄧通非常拿手伺候孝文皇帝,其中最為出名的一件事情,就是鄧通經常用嘴為孝文皇帝吮吸背上的癰,這種病隻有鄧通給孝文皇帝吮吸癰,讓孝文皇帝非常感動,更讓漢文帝對鄧通寵愛有加。”
“所以,孝文皇帝對鄧通非常好,經常賞賜給他大量的錢財,當有一天,孝文皇帝聽當時著名的女相士許負說:鄧通以後可能會因為貧窮而餓死,馬上激發了孝文皇帝的憐憫之心,於是便將蜀郡嚴道縣的幾座銅山賜給鄧通,同時給予鄧通鑄幣權,這等於是給了鄧通家族躺著賺錢的行為!”
聽到這裏,天子劉洵大吃一驚,這件事情自己可從來沒有聽到過,當年孝文皇帝竟然給予這個鄧通鑄幣權?簡直太離譜了!
“真是沒想到,國家的鑄幣權竟然還可以賞賜給人!”
鎮撫卿樊明歎息一聲,此事涉及孝文皇帝,自己是不能說什麽的。
於是鎮撫卿樊明便繼續說著故事:“自此之後,鄧通的家族就開始開采銅礦,然後鑄成錢幣,他家的錢幣由於成色足,質量好,很快成為當時的硬通貨,於是鄧通家族很快發達起來,成為當年的天下首富,要知道鑄錢這個利潤無本萬利的,銅山是孝文皇帝給的,鄧通自己隻需要雇幾個百工開采並鑄成錢幣就行了,隻要隨便做個幾年,鐵定成首富!”
天子劉洵聽到這裏似乎猜到了什麽,沉聲說道:“那後來呢?”
鎮撫卿樊明說道:“當時的鄧通在朝中受到孝文皇帝的寵信,鄧家在蜀郡又有銅山和鑄幣權,家族一下子就發達了,鄧通上麵有三個姐姐和一個老父親,很快都成為炙手可熱的人物,說他們家富可敵國也不為過。”
“但是後來孝文皇帝駕崩之後,孝景皇帝即皇帝位,很快就收迴了鄧通家的銅山和鑄幣權,並且沒收了鄧通家的所有財產,並把鄧通逐出了未央宮!”
此時,鎮撫卿樊明歎息了一聲,說道:“之後,鄧通因為沒有一技之長,也沒有錢過日子,就這樣與一家人活活被餓死在街頭!”
鎮撫卿樊明講完故事之後,天子劉洵也是歎息不已,說道:“自古以來人生起落不過於此!”
鎮撫卿樊明點頭說道:“天家所言極是!”
“這麽說起來,陳深和馬武都與鄧通有關?”
“正是!”
鎮撫卿樊明拱手說道:“天家,臣查閱了當年宮中的秘檔,並且派人搜羅了不少當年的卷宗,發現陳深和馬武的祖父、父親都是當年鄧通雇傭的百工,當年二人的祖父、父親都在鄧通家的銅山開礦,一幹就是數年,直到鄧通倒台之前,二人的祖父、父親才先後離開了鄧通家,一同遷徙到扶風郡落腳!”
聽完之後,天子劉洵微微皺眉,說道:“這麽說起來,此事還真是有趣啊!”
想了一會兒,天子劉洵又問道:“是否查訪過陳深、馬武與大司農耿壽昌、少府卿霍利的關係?”
“臣查過!”
鎮撫卿樊明說道:“根據臣查訪的結果顯示,陳深和馬武是大司馬、右將軍霍禹推薦給大司農耿壽昌、少府卿霍利的!”
“什麽!”
天子劉洵猛然站了起來,雙眼頓時冒出了精光,心中惱怒不已。
“他要幹什麽!”
鎮撫卿樊明眼見天子劉洵瞬間動怒,也是嚇了一跳,急忙說道:“天家息怒……”
天子劉洵滿臉怒氣,在大殿內走來走去,自言自語道:“朕剛剛開辟了新財源,準備征辟賢能為國效力,可是霍家人便跳出來摘桃子,是何道理!”
“他不是舉薦陳深和馬武嗎?朕偏偏不予理睬!”
鎮撫卿樊明見狀心中焦急,此時宮中還有不少霍家的暗樁,天子劉洵如此行事,說不定就會讓大司馬、右將軍霍禹得到消息,到時候會引起霍家與天子劉洵之間的爭端!
鎮撫卿樊明不斷勸諫著,想要讓天子劉洵消消氣、平靜下來。
忽然,天子劉洵指著鎮撫卿樊明說道:“你去!給朕查一查陳深和馬武的底細,看看二人是否有違反大漢律的行為。朕就不相信陳深和馬武的底細就那麽幹淨,給朕查,一旦查實,鎮撫司即刻捉拿此二人,嚴加審問!”
鎮撫卿樊明聞言大吃一驚,急忙說道:“天家萬萬使不得!如此一來,大司馬肯定會與天家針鋒相對,朝中局勢勢必會再起波瀾!眼下北伐匈奴在即,朝中切不可有一絲一毫的動蕩啊!”
天子劉洵猶豫著,沉吟了一會兒,說道:“朕千方百計開辟的新稅源,絕不允許霍家人趁機摘桃子!鎮撫司暗中警告大司農耿壽昌和少府卿霍利,讓他們明白事理一些,將上奏的舉薦奏章撤迴去,朕可以既往不咎!”
鎮撫卿樊明稍稍鬆了一口氣,說道:“諾!臣這就去辦!”
次日,大司農耿壽昌和少府卿霍利先後上呈奏章,聲明自己舉薦非人,請求天子劉洵懲罰自己,並且撤迴了舉薦礦藏令、礦藏丞的奏章。
天子劉洵當即準奏。
同時,大司馬、右將軍霍禹聞訊惱怒不已,當即彈劾大司農耿壽昌、少府卿霍利“嫉賢妒能”,不能為國家舉薦賢明。
天子劉洵對此不置可否,根本不予理會!
行禮之後,天子劉洵拿出了一份奏章,對鎮撫卿樊明說道:“這份是少府卿霍利向朕舉薦的礦藏令、礦藏丞的人選……”
接著,天子劉洵又拿起另一份奏章,說道:“這份是大司農耿壽昌向朕舉薦的礦藏令、礦藏丞的人選,亮工看一看吧。”
對於礦藏令、礦藏丞,鎮撫卿樊明已經聽聞了,畢竟成立礦藏司的事情已經是滿朝皆知了,更不要說主持鎮撫司的樊明了。
接過中常侍耿國轉呈的兩份奏章,鎮撫卿樊明仔細看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鎮撫卿樊明將兩份奏章收起,交給了中常侍耿國,而後便拱手說道:“天家的意思是……”
天子劉洵微微皺眉,說道:“大司農耿壽昌和少府卿霍利各自舉薦了一個人:陳深,馬武,朕對此二人不熟,亮工迴去查一查,朕要知道這兩個人的詳細情況!”
鎮撫卿樊明拱手說道:“諾!”
當鎮撫卿樊明奉命離開之後,中常侍耿國輕聲說道:“天家,大司農和少府卿舉薦的這兩個人有問題嗎?”
天子劉洵沉吟了一番,說道:“朕隻是有些預感,從大司農耿壽昌和少府卿霍利的奏章來看,總感覺有些未盡之言,朕心中有些不踏實!”
中常侍耿國聞言不敢做聲,這已經不是自己這個身份應該介入的話題了。
數日之後,鎮撫卿樊明急匆匆的趕到未央宮宣室殿,準備覲見天子劉洵。
得知消息之後,天子劉洵在偏殿接見了鎮撫卿樊明。
“天家,臣已經查到了陳深和馬武的情況。臣以為,此二人很有意思!”
“恩?”
天子劉洵頓時來了興趣,問道:“怎麽個有意思法?”
鎮撫卿樊明頓了頓,便說道:“啟奏天家,此事說來話長,請天家準許臣先講一個故事!”
天子劉洵興趣更甚,笑著說道:“好!亮工詳細說來。”
“天家,當年孝文皇帝在位時,有個名叫鄧通的寵臣,是當時天下首富!此鄧通的家族起初並不富有,隻有蜀郡一個非常普通的富農家庭,家裏有點小錢,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這個鄧通小時候讀過書,他的父親最初也希望鄧通能夠以讀書的方式,在將來能夠飛黃騰達,但是鄧通這個人對讀書沒有興趣,捉魚劃船倒是個好手,最終鄧通的父親花錢把兒子鄧通送到長安城當郎官。”
“鄧通對此很是滿意,於是就在未央宮中做了一個黃頭郎,所謂的黃頭郎就是船夫,因為鄧通擅長劃船。鄧通的時來運轉來自當年孝文皇帝的一個夢,據說孝文皇帝有一天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想上天,但怎麽也上不去,然後身後有一個黃頭郎推了自己一把,然後就夢醒了。”
聽到這裏,天子劉洵不禁笑了起來,看來當年孝文皇帝想要飛升的念頭很是執著啊!
鎮撫卿樊明繼續說著:“當時孝文皇帝就想到可能在未央宮中真有這樣的人,於是到處去找,結果就找到鄧通,發現鄧通與他夢中推他一把的人很像。後來孝文皇帝一問名字,得知此人名叫鄧通,就更高興了,因為孝文皇帝在夢中想上天,上不去,有人推了一把,結果這個人還叫鄧通(登通),這不等於讓自己能暢通無阻地攀登到天上嗎?”
“於是,孝文皇帝就把鄧通調到自己身邊當近臣,鄧通為人溫和、謹慎,善於阿諛奉承,除了劃船捉魚之外,唯一擅長的就是給天家找樂子,陪天家做遊戲解悶。”
“孝文皇帝乃是一國之君,身邊是有各種各樣的人才,但是孝文皇帝身邊就缺少像鄧通這樣能逗他開心的,幫他打發無聊時間的人。而且鄧通非常拿手伺候孝文皇帝,其中最為出名的一件事情,就是鄧通經常用嘴為孝文皇帝吮吸背上的癰,這種病隻有鄧通給孝文皇帝吮吸癰,讓孝文皇帝非常感動,更讓漢文帝對鄧通寵愛有加。”
“所以,孝文皇帝對鄧通非常好,經常賞賜給他大量的錢財,當有一天,孝文皇帝聽當時著名的女相士許負說:鄧通以後可能會因為貧窮而餓死,馬上激發了孝文皇帝的憐憫之心,於是便將蜀郡嚴道縣的幾座銅山賜給鄧通,同時給予鄧通鑄幣權,這等於是給了鄧通家族躺著賺錢的行為!”
聽到這裏,天子劉洵大吃一驚,這件事情自己可從來沒有聽到過,當年孝文皇帝竟然給予這個鄧通鑄幣權?簡直太離譜了!
“真是沒想到,國家的鑄幣權竟然還可以賞賜給人!”
鎮撫卿樊明歎息一聲,此事涉及孝文皇帝,自己是不能說什麽的。
於是鎮撫卿樊明便繼續說著故事:“自此之後,鄧通的家族就開始開采銅礦,然後鑄成錢幣,他家的錢幣由於成色足,質量好,很快成為當時的硬通貨,於是鄧通家族很快發達起來,成為當年的天下首富,要知道鑄錢這個利潤無本萬利的,銅山是孝文皇帝給的,鄧通自己隻需要雇幾個百工開采並鑄成錢幣就行了,隻要隨便做個幾年,鐵定成首富!”
天子劉洵聽到這裏似乎猜到了什麽,沉聲說道:“那後來呢?”
鎮撫卿樊明說道:“當時的鄧通在朝中受到孝文皇帝的寵信,鄧家在蜀郡又有銅山和鑄幣權,家族一下子就發達了,鄧通上麵有三個姐姐和一個老父親,很快都成為炙手可熱的人物,說他們家富可敵國也不為過。”
“但是後來孝文皇帝駕崩之後,孝景皇帝即皇帝位,很快就收迴了鄧通家的銅山和鑄幣權,並且沒收了鄧通家的所有財產,並把鄧通逐出了未央宮!”
此時,鎮撫卿樊明歎息了一聲,說道:“之後,鄧通因為沒有一技之長,也沒有錢過日子,就這樣與一家人活活被餓死在街頭!”
鎮撫卿樊明講完故事之後,天子劉洵也是歎息不已,說道:“自古以來人生起落不過於此!”
鎮撫卿樊明點頭說道:“天家所言極是!”
“這麽說起來,陳深和馬武都與鄧通有關?”
“正是!”
鎮撫卿樊明拱手說道:“天家,臣查閱了當年宮中的秘檔,並且派人搜羅了不少當年的卷宗,發現陳深和馬武的祖父、父親都是當年鄧通雇傭的百工,當年二人的祖父、父親都在鄧通家的銅山開礦,一幹就是數年,直到鄧通倒台之前,二人的祖父、父親才先後離開了鄧通家,一同遷徙到扶風郡落腳!”
聽完之後,天子劉洵微微皺眉,說道:“這麽說起來,此事還真是有趣啊!”
想了一會兒,天子劉洵又問道:“是否查訪過陳深、馬武與大司農耿壽昌、少府卿霍利的關係?”
“臣查過!”
鎮撫卿樊明說道:“根據臣查訪的結果顯示,陳深和馬武是大司馬、右將軍霍禹推薦給大司農耿壽昌、少府卿霍利的!”
“什麽!”
天子劉洵猛然站了起來,雙眼頓時冒出了精光,心中惱怒不已。
“他要幹什麽!”
鎮撫卿樊明眼見天子劉洵瞬間動怒,也是嚇了一跳,急忙說道:“天家息怒……”
天子劉洵滿臉怒氣,在大殿內走來走去,自言自語道:“朕剛剛開辟了新財源,準備征辟賢能為國效力,可是霍家人便跳出來摘桃子,是何道理!”
“他不是舉薦陳深和馬武嗎?朕偏偏不予理睬!”
鎮撫卿樊明見狀心中焦急,此時宮中還有不少霍家的暗樁,天子劉洵如此行事,說不定就會讓大司馬、右將軍霍禹得到消息,到時候會引起霍家與天子劉洵之間的爭端!
鎮撫卿樊明不斷勸諫著,想要讓天子劉洵消消氣、平靜下來。
忽然,天子劉洵指著鎮撫卿樊明說道:“你去!給朕查一查陳深和馬武的底細,看看二人是否有違反大漢律的行為。朕就不相信陳深和馬武的底細就那麽幹淨,給朕查,一旦查實,鎮撫司即刻捉拿此二人,嚴加審問!”
鎮撫卿樊明聞言大吃一驚,急忙說道:“天家萬萬使不得!如此一來,大司馬肯定會與天家針鋒相對,朝中局勢勢必會再起波瀾!眼下北伐匈奴在即,朝中切不可有一絲一毫的動蕩啊!”
天子劉洵猶豫著,沉吟了一會兒,說道:“朕千方百計開辟的新稅源,絕不允許霍家人趁機摘桃子!鎮撫司暗中警告大司農耿壽昌和少府卿霍利,讓他們明白事理一些,將上奏的舉薦奏章撤迴去,朕可以既往不咎!”
鎮撫卿樊明稍稍鬆了一口氣,說道:“諾!臣這就去辦!”
次日,大司農耿壽昌和少府卿霍利先後上呈奏章,聲明自己舉薦非人,請求天子劉洵懲罰自己,並且撤迴了舉薦礦藏令、礦藏丞的奏章。
天子劉洵當即準奏。
同時,大司馬、右將軍霍禹聞訊惱怒不已,當即彈劾大司農耿壽昌、少府卿霍利“嫉賢妒能”,不能為國家舉薦賢明。
天子劉洵對此不置可否,根本不予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