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之後,陽關。


    此時的陽關之外旌旗漫天、營帳連綿,西征的二十餘萬漢軍將士已經集結於此,等待著糧草、兵備運抵完備之後,便向西出征。


    陽關因坐落在玉門關之南而得名,是大漢帝國最西麵的一座關城。陽關向北至玉門關一線有一百四十裏的長城相連,每隔數十裏即有烽燧墩台,陽關附近亦有十幾座烽燧。尤以赫默灘北側墩墩山頂上的稱為“陽關耳目“的烽燧最大,地勢最高,這些墩台組成了防範匈奴人的整套防線。


    陽關始建於孝武皇帝元鼎年間,在河西“列四郡、據兩關“,陽關即是兩關之一。此時的陽關水源充足,渥窪池和西土溝是最大的獨立水源,可保駐守這裏的漢軍將士飲水用度。


    同時,陽關作為大漢帝國通往西域的門戶,又是絲綢之路南道的重要關隘,對大漢帝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戰略要地,孝昭皇帝時特意在陽關設置都尉治所,統領陽關及周邊的駐守漢軍將士。


    經過大司馬大將軍霍光和文武百官的商議,並且上奏天家劉洵加蓋天子之璽,此番大戰調動了並州四萬鐵騎、涼州五萬鐵騎,以及河南、益州、三輔各地、兗州、荊州的十萬步卒大軍,同時朝廷還從幽州調集了三萬邊軍鐵騎大軍,又出動了五萬北軍將士,合兵二十七萬之巨!


    天子劉洵原本還想著將正在籌建的新軍一部調集出來,一同隨軍西進,可是思考了一番之後,便放棄了這個想法。劉洵還是覺得新軍在正式成軍之前,不可參與如此大規模的戰事,以免遭到不必要的折損和挫折。


    經過大司馬大將軍霍光與朝中大臣的商議,此戰以平西將軍、安遠侯鄭吉為主將,以輔國將軍、長羅侯常惠,以及平北將軍、龍額侯韓增為副將,統帥二十七萬大軍出征西域。


    平南將軍、營平侯趙充國由於年紀大了些,此番出征西域不但規模大,而且多半會前沿日久,對於趙充國而來,隨軍西進的話肯定已經有些吃力了,所以經過大司馬大將軍霍光的考慮,便讓平南將軍、營平侯趙充國為將,坐鎮陽關統帥周邊駐守漢軍將士,為西征大軍轉運糧草、兵備,同時堅守大軍的後路。


    漢軍即將出征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西域,西域數十國為之震動,以烏孫國為首,聯合了龜茲、樓蘭、精絕、莎車、疏勒、大宛等國等二十幾個國家,集結了二十萬大軍準備北上,此時正駐紮在赤穀城以東三十裏外的草原上。


    這支西域聯軍由烏孫國昆彌翁歸靡親自統帥,龜茲、樓蘭、精絕、莎車、疏勒、大宛等國紛紛派出王子、大將隨軍統兵,這是西域從未有過的盛況,一時間聯軍士氣大振,都在積極備戰。


    同時,西域各國之中還有不少國家沒有出兵前來,一些國家正在觀望之中,看樣子是準備作壁上觀了。


    而以車師國為主的個別國家雖然也在集結兵馬,但卻是站到了匈奴人一邊。


    車師國將周邊幾個小部族的兵馬全部聚集到了王城之中,準備在此堅守阻擊西進的漢軍,同時向匈奴人派出了使者,請求匈奴人盡快南下前來匯合。


    如今的西域上空戰雲密布,大漢、西域各國已經雲集了數十萬大軍,而匈奴人也正在厲兵秣馬,一場空前絕後的大戰即將爆發。


    幾乎就在同時,單於欒提壺衍提已經召集了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左、右賢王以及左穀蠡王、昆邪王、盧屠王、日逐王、西海王、休旬王、甌脫王、西祁王、右皋林王、古股奴王、古伊秩訾王、姑夕王,眾人集結了各部的主力鐵騎大軍。


    其中,單於欒提壺衍提出動了三萬單於庭的精銳鐵騎,


    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集結了幾乎所有的鐵騎,每人麾下的鐵騎基本上都在五千上下,合兵鐵騎四萬。


    單於庭的鐵騎大軍共計七萬之巨!


    而左、右賢王,左穀蠡王各自出動了兩萬鐵騎。


    此外,昆邪王部出兵四萬,盧屠王部出兵四萬,日逐王部出兵兩萬,至於西海王部、休旬王部、甌脫王部、西祁王部、右皋林王部、古股奴王部、古伊秩訾王部、姑夕王部出動的鐵騎基本上都在三、兩千左右。


    此時,在車師國以北的茫茫大漠上,匈奴人已經集結了二十五萬鐵騎大軍!


    這些鐵騎是匈奴人所能調集的全部精銳鐵騎,可以說是匈奴人的全部家當了。雖然在匈奴各部之中還有不少男丁,也都留下了一些駐守的鐵騎兵馬,但那些都不是精銳主力,充其量也就是武裝起來的牧民罷了。


    匈奴中軍大營,單於欒提壺衍提與各部落王齊聚一堂,眾人對著一副非常簡單的輿圖商議著即將展開的戰事。


    此時,盧屠王正在大聲說道:“大單於!根據斥候和商隊的迴報,目前烏孫國已經糾集起一些西域小國,合兵二十萬左右,正駐軍赤穀城以東,這支大軍由烏孫國的昆彌翁歸靡統領,其部投放的方向還不明確。”


    “此外,漢人也出動了大軍,目前正駐守在陽關,其兵力至少在二十五萬以上!看樣子漢人也是準備挺進西域了。”


    盧屠王的話如同重錘一般,不斷敲打在眾人的心中。


    此時大戰還沒開始,敵方的兩支大軍兵力就已經達到了四十萬以上,幾乎是匈奴人兵力的兩倍了!


    這樣的局麵,讓所有人都麵色凝重,匈奴人已經承受不起一場大敗了。如果此戰再失敗,匈奴注定會分崩離析,甚至周邊的丁零人、烏桓人、鮮卑人都會一擁而上,開始圍攻已經元氣大傷的匈奴各部!


    對此,單於欒提壺衍提的心中時刻提防著,眉頭緊鎖,不斷思考著如何應戰。


    “車師國那邊怎麽樣?車師王到底拉攏了多少國家,他到底集結了多少兵馬?”


    一說到車師國的情況,盧屠王便氣不打一處來,大聲說道:“大單於!這個車師國王完全就是一個廢物,現在大戰即將開始,他卻隻拉攏了周邊數個小部落而已,西域諸國沒有一個出兵匯合的。除了出兵響應烏孫國的一些國家之外,剩下的西域諸國全部在觀望之中!”


    單於欒提壺衍提眉頭緊鎖,再度逼問道:“他們到底出動了多少兵馬?”


    盧屠王怒氣衝衝的說道:“車師國集結了三萬兵馬,再加上周邊幾個部落的零散兵馬,如今在車師王城之中集結的兵馬應該在五萬左右!”


    “五萬?”


    “車師國王到底用心沒有!”


    “簡直就是個廢物!”


    大帳之中,眾多部落王紛紛咒罵出來,將車師國王罵得體無完膚。


    對於此戰,匈奴人已經籌劃了很久,當初在右穀蠡王庭戰敗之後,單於欒提壺衍提便已經想出了舉族西遷、出兵西域的計劃,並且聯係到了車師國。


    可是到了現在,車師國王卻隻集結了區區五萬兵馬,其中還有一部分是戰力低下的部落之兵,西域各國的精銳兵馬一支都沒來,這種情況自然讓匈奴各部落王氣憤不已。


    單於欒提壺衍提沉默了一會兒,而後說道:“看來此戰不能將籌碼全部押在車師國上麵了!”


    眾人紛紛停止大唿小叫,朝著單於欒提壺衍提這邊看了過來,隻聽單於欒提壺衍提說道:“立即派出使者,前往龜茲國聯絡!告訴龜茲國王,隻要他肯倒向我大匈奴,隻要他可以在一個月之內集結五萬以上的兵馬,並且協助我大匈奴擊敗漢軍和西域聯軍,我便以大匈奴單於的名義,將龜茲國周圍十國的土地、人口、財富劃給他,我大匈奴的鐵騎甚至可以幫著龜茲國出兵周邊各國!”


    眾部落王聞言都是一愣,集結著便大笑了起來。


    眾人心中都明白,單於欒提壺衍提的承諾就是一句廢話!


    隻要擊敗了漢軍和西域聯軍,那整個西域便都是匈奴人的牧馬場,到時候龜茲國是生是滅都要看匈奴人的心情,這些承諾又有誰會去兌現?


    眾部落王頓時哄笑了起來,單於欒提壺衍提還不忘說道:“讓使者帶上一些貴重的禮物,說得真摯一些,要讓龜茲國王體會到我大匈奴的誠信!”


    “哈哈!”


    又是一陣哄笑,眾部落王紛紛鼓噪了起來,當即選出了使者,正是單於庭的一名百夫長,其為人很是圓滑,是匈奴人之中少有的善於言辭之輩。


    當日,匈奴人的使者便快馬前往了龜茲國。


    龜茲國原本就傾向於匈奴人,隻不過被漢軍和烏孫國敲打了一番,變得低調了不少。


    此番西域形勢大變,戰火的烏雲雲集,使得龜茲國王心中也有了一些異樣的想法,猶豫著想要在這場即將爆發的大戰中擴張龜茲國的勢力範圍。


    正巧匈奴人派來了使者,匈奴使者的說辭與龜茲國王心中所想一拍即合,當即答應了匈奴人的提議,並且同意讓匈奴人派兵前來,一同駐守龜茲國的王城!


    一月之後,龜茲國窮盡所有,聚集了五萬大軍,其中不少兵馬都是臨時征召的百姓,以及周邊的弱小部族男丁。


    沒過多久,匈奴人也派出了兩支先鋒鐵騎,突然衝進西域,朝著車師國和龜茲國而來,準備與車師國、龜茲國的兵馬匯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並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仙軒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仙軒轅並收藏漢並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