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東且彌王城終於恢複了平靜,城池內外到處都是忙碌的漢軍將士,正在整理戰場上的狼藉。


    祁連將軍田廣明已經派出快馬向平虜將軍鄭吉報捷,此時正率領一眾將校進入王城,查看守軍的情況。


    眾人來到東且彌國主的宮殿內,沒過一會兒守軍中郎將便急匆匆的趕了過來。


    此時,守軍中郎將疲憊不堪,身上的鎧甲已經破碎,肩膀、手臂、小腹全都受創,雖然經過了簡單的包紮,但還是有鮮血滲了出來。


    “末將參見平虜將軍!”


    田廣明見狀也不禁動容,急忙說道:“快坐下,將城內的情況說一下,便快些去治傷!”


    “諾!”


    中郎將在兩名都尉的攙扶下,緩緩的坐在了一把椅子上,而後拱手說道:“啟稟平虜將軍,此戰我守軍共計兩萬人馬,其中五千北軍將士、一萬郡國兵、五千鄉勇,來犯的匈奴大軍是盧屠王所部。”


    “此戰,盧屠王所部的意圖十分明顯,就是要切斷我軍的輜重,為此盧屠王所部的攻勢非常瘋狂,將近兩萬精銳鐵騎全部參與攻城大戰,我軍戰力不高,此戰傷亡巨大!”


    “末將麾下的五千北軍將士堅守城牆和城樓,此戰遭到匈奴人的重點進攻,雖然眾將士力戰守住了城牆,但是也折損了兩千餘名將士!”


    “一萬郡國兵馳援城牆之後,也折損巨大,差不多有三千餘人的傷亡!”


    說到這裏,中郎將的臉上閃過一絲敬佩,說道:“五千鄉勇負責守衛城門一帶,匈奴人集結了精銳兵馬猛攻城門,後來甚至突入城內,這五千鄉勇全都是好漢子,在城門內死戰不退,將匈奴大軍阻擋在城門一帶,這才保住了王城,否則我軍絕對堅持不到將軍率軍趕到!”


    祁連將軍田廣明聞言也不禁動容,說道:“那五千鄉勇竟然如此悍勇!不知此戰傷亡幾何?”


    中郎將歎息一聲,說道:“五千鄉勇折損三千餘人!”


    聽到這裏,祁連將軍田廣明臉色微微一變,感歎道:“區區鄉勇竟然如此堅韌,折損過半還能死戰不退,真不愧是我漢家兒郎!”


    中郎將點頭說道:“將軍所言甚是!這些鄉勇個個都是好樣的,其中杜縣的一千幾百鄉勇更是悍勇,這些杜縣鄉勇始終堅守在第一道防線,沒有後退半步,將匈奴人牢牢的擋在前方,戰力很是強勁!”


    “杜縣?”


    祁連將軍田廣明想起了什麽,說道:“杜縣不正是天家的龍潛之地嗎?”


    想到這裏,祁連將軍田廣明問道:“此時那些杜縣鄉勇在何處?”


    中郎將說道:“正在城門內休整。”


    “好!”


    祁連將軍田廣明說道:“我去城內看一看守城將士,中郎將快去治傷吧!”


    “諾!”


    待到中郎將離開之後,一名都尉快步走來,拱手說道:“啟稟將軍,此戰的斬首數量已經查明,此戰共計斬首八千九百餘級。再加上我軍馳援路上先後擊潰兩支匈奴鐵騎,斬首一千九百餘級,此戰我軍共計斬首一萬餘級!”


    祁連將軍田廣明聞言大喜,大笑著說道:“好!如此說來,匈奴盧屠王部傷亡過半,已經被我軍打殘了!”


    “正是!”


    “快,寫成戰報,向平虜將軍報捷!”


    “諾!”


    而後,祁連將軍田廣明帶著一眾將校來到城內,逐一體察各部守城將士。


    當祁連將軍田廣明等人來到城門內的時候,見到了一千餘名幸存的鄉勇,其中大部分都是公孫群等人率領的杜縣鄉勇。


    “見過將軍!”


    祁連將軍田廣明說道:“你們誰是領軍之人?”


    公孫群拱手說道:“啟稟將軍卑職公孫群,暫領軍候一職,率領杜縣鄉勇隨軍參戰。”


    隨後,公孫群向祁連將軍田廣明介紹了麾下眾人:“這些是卑職的屬下:屯長樊明、屯長郭著、屯長穆迪、屯長趙安、屯長郭俠。這幾位是各屯的隊率……”


    祁連將軍田廣明看著眾人,讚歎道:“都是豪傑!”


    接著,田廣明詢問了一下杜縣鄉勇和其餘各部鄉勇的傷亡情況,公孫群神色一暗,說道:“我杜縣鄉勇共有一千四百餘人隨軍參戰,此戰中堅守城門內不退,有八百餘名兄弟戰死,其餘人人帶傷!”


    “我部共有一千人參戰,傷亡……”


    “我部三百餘人參戰,傷亡……”


    聽完之後,祁連將軍田廣明鄭重的向眾人拱手致敬,說道:“諸位放心,此戰中殉國的鄉勇都是英傑,我自會向朝廷如實上奏!至於諸位,我定會在捷報中為諸位請功,討要封賞!”


    是夜,漢軍將士在東且彌王城內休整過夜。


    公孫群、樊明、蹋山、郭著、劉宏、高擎、百裏楊、張臣、公孫尋、狂風、陳行幾人圍著篝火而坐,眾人相視無言,隻有高擎不時的抽泣聲伴隨著木柴劈啪作響的聲音。


    過了許久,公孫群重重歎息一聲,對高擎說道:“高隊率的遺體明日就要入土為安了,柱國節哀。此戰中高隊率力戰殉國,當名垂千古!”


    高擎雙眼赤紅、鋼牙咬碎,說道:“我弟弟戰死,自然是榮耀加身!可是此戰匈奴人退走,難道咱們就此作罷了?將軍他們為什麽不出兵追擊!”


    眾人都是歎息不止,就在入夜之前,王城內的漢軍將士得知消息:平虜將軍鄭吉已經下令,漢軍各部停止追擊匈奴大軍,就地駐守待命!


    這樣的命令所有人都想不明白,此戰漢軍大獲全勝,為什麽不能乘勝追擊?


    特別是此番駐守東且彌王城的各部人馬,對於這道命令更是難以接受!


    公孫群同樣想不明白,不過既然上官下達了命令,眾人隻能遵從。


    “也許上官有別的考慮,畢竟上官需要從全局考量,咱們聽從命令便好!”


    接著,公孫群對眾人說道:“此戰咱們折損了數百兄弟,這些兄弟都是好樣的,都是我大漢的英雄!此番迴朝,天家定然會封賞我等,日後我等都會有所大作為,此戰中殉國的兄弟們也會在天上保佑咱們的!”


    眾人聞言默然不語,或是點頭讚同,或是神色悲切,或是發呆,一時間寂靜無言,隻剩下篝火劈啪作響的聲音,和閃爍不定的火光。


    次日,祁連將軍田廣明率領漢軍各部開出東且彌王城外,舉行了盛大的葬禮,將此戰中陣亡的漢軍將士、鄉勇安葬在城外山穀中,並豎立了高大的墓碑以為紀念。


    祁連將軍田廣明叫來斥候,說道:“通知東且彌國主盡快率眾遷移迴來,並且告訴東且彌國主:照看好我軍將士的墓葬,每年定時祭拜、供奉不得有誤,否則我大漢定然嚴懲不貸!”


    “諾!”


    而後,祁連將軍田廣明率部向西,途徑兌虛穀西行一路趕到草原,與漢軍主力匯合。


    軍候公孫群等人也率領八百餘名鄉勇隨軍西進,眾人紛紛迴頭望向山穀中的漢軍墓葬,神色充滿了悲傷。


    數日之後,追擊匈奴各部的漢軍將士紛紛趕迴兌虛穀西口外的草原,將近三十萬漢軍將士重新匯聚在一處。


    長羅侯常惠與昆彌翁歸靡也率領六萬餘烏孫大軍趕來匯合,在追擊匈奴各部的時候,昆彌翁歸靡也率領烏孫大軍一路北上追擊,此番也是收獲頗豐。


    經過統計,平虜將軍鄭吉寫好捷報,派出大隊斥候向長安城報捷。


    此戰,三十萬漢軍在兌虛穀西口草原邀戰二十八萬匈奴鐵騎,此戰匈奴鐵騎初戰不利主動後撤,漢軍全線追擊,大獲全勝。


    漢軍各部連同烏孫大軍共斬獲首級三萬八千餘,俘獲匈奴的父輩與嫂嫂、公主、名王、騎將等以下九千多人,繳獲馬、牛、驢、騾、駱駝五萬多,羊六十多萬,共計七十多萬!


    漢軍各部傷亡較小,連同各部配屬的鄉勇在內,共計折損將士六千八百餘人。


    而後,長羅侯常惠引領昆彌翁歸靡來到了漢軍中軍大營,平虜將軍鄭吉接待了二人,並且設下酒宴招待。


    席間,昆彌翁歸靡先是表達了對大漢帝國來援的感謝,以及對大漢皇帝的尊崇,而後便委婉的表達了烏孫國在此戰中的巨大損失,希望能夠從此戰的繳獲中分得一些實惠。


    對此,平虜將軍鄭吉心中很是不高興,長羅侯常惠也是臉色一沉。


    漢軍將士千裏迢迢趕來參戰,傷亡了數千將士,大漢帝國耗費了海量的錢糧,現在剛剛擊敗了匈奴人,烏孫國便要分得戰利品?


    平虜將軍鄭吉說道:“昆彌有所不知,此戰我漢軍出動三十萬人馬,此番繳獲的戰利品雖然數量巨大,但是也不足以彌補我軍在此戰中的消耗。”


    “對於烏孫國的損失,我深表同情,但是也絕不可擅自處置這些繳獲,需要上報朝廷定奪才行。既然昆彌有意向,也需要等到我大漢朝廷的準許才行!”


    昆彌翁歸靡笑著點頭稱是,神色之間有些尷尬,但是又不好說些什麽,隻好關心起漢軍將士的傷亡和勞苦。


    十餘日之後,漢軍捷報送達長安城。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並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仙軒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仙軒轅並收藏漢並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