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縣以南三十裏,史家塢堡。
郭著和張臣二人各自穿著一身短打,腰間都佩戴著長劍,顯得非常幹練。
二人站在塢堡的大門口,正在注視著數十名前來應征的青壯。
此時,數十名青壯男子正排著隊從壕溝上麵的小橋通過,在經過劉宏等人的登記之後,便從大門進入塢堡。
經過公孫群、樊明、郭著等人的商議之後,眾人決定分成四隊,以公孫群、郭俠、穆迪為一隊,以郭著、張臣、劉宏為一隊,以樊明、狂風、百裏楊為一隊,以趙安、陳行、蹋山為一隊,四隊各自分頭行動,在杜縣周邊的四處史家塢堡招攬人手。
雖然史家是門閥大族,招攬門客也需要低調行事,畢竟是在三輔地區,這種事情絕不能大張旗鼓。
於是,公孫群、樊明等人打出的幌子是為史家招募門客以及傭人!
而且,眾人還分散在杜縣周邊的四處塢堡同時進行招募,一下子就將聲勢消減了不少。
到了傍晚時分,郭著和張臣迴到塢堡內,隻見負責登記的劉宏已經整理好了賬冊,一摞摞竹簡已經堆積在一起,二人便走了過去。
郭著笑著問道:“今日如何,招募了多少人?”
劉宏略微算了算,笑著說道:“今日還不錯,至少招募了七十多人,再加上前兩日招募的人手,光是咱們這裏便已經招募了三百多人了!”
郭著和張臣都是暗暗點頭,短短幾天之內能夠招募到這麽多人,已經很不錯了。
畢竟此時不是亂世,大漢各地太平無事,平民百姓可以求生的路子有很多,即便想要吃刀頭舔血的飯,也大可以去從軍,附庸到門閥大族中擔當門客,依舊不是民間良家子的主流出路。
不過好在公孫群、樊明、郭著等人開出的招募價格很高,每個月發餉三百銖,這可比從軍強了不少,一般的漢軍步卒軍餉也就是每月一百八十銖到兩百銖左右,這樣的價格足以讓不少人動心了。
郭著想了一下,說道:“依我看,咱們可以再招募兩天,兩天之後便停止招募,開始著手按照天家的計劃進行操練。”
張臣和劉宏對視一眼,二人也是點了點頭,畢竟眼下招募的人數不宜太多,否則就太容易引人注意了,萬一引起霍家或者是官府的注意,那就要壞大事了!
劉宏說道:“咱們是不是也要通知眾牟、亮工、定邊他們,到時候咱們一同停止招募,同時開始操練?”
郭著點了點頭,說道:“好!就這麽辦!”
兩日之後,四處塢堡同時停止了招募,開始對已經招募的青壯進行操練。
此時,公孫群、郭俠、穆迪這邊一共招募了四百一十三人,郭著、張臣、劉宏這邊一共招募了三百九十九人,樊明、狂風、百裏楊這邊一共招募了兩百七十六人,趙安、陳行、蹋山這邊一共招募了四百零三人。
四處塢堡數日之內,共計招募了青壯一千四百九十一人!
而後,公孫群、樊明、郭著、穆迪四人商議了一陣,目前眾人招募的青壯有一千四百餘人,如果按照漢軍的建製已經足夠整編成一曲人馬了。
於是,眾人在公孫群的提議下,決定將一千四百多名青壯整編為一曲,經過篩選之後,眾人淘汰了一些體弱、狡詐之人,最後剩餘青壯一千四百一十八人,加上公孫群、樊明、郭著、穆迪等十二人,一共一千四百三十人,全部編入部曲之中。
按照眾人商議好的建製,部曲設軍候一人,由公孫群擔任,掌管一隊二十四人的親衛。
部曲下轄五屯,每屯設屯長一人,以樊明、郭著、穆迪、趙安、郭俠五人為各屯的屯長,每屯二百八十一人。
每屯下轄五隊,每隊五十六人,以張臣、劉宏、陳行、百裏楊、狂風、蹋山幾人為隊率,不足的隊伍由各屯屯長直領,待到整訓完畢,再從各部青壯中提拔。
每隊下轄五什,每隊兵力十一人,每什下轄兩伍,每伍兵力五人。
整編方略製定下來之後,眾人便開始對一千四百多青壯進行編組,足足用了三天時間,終於將一曲人馬整頓完畢。
而後公孫群將一曲五屯人馬分成四隊,分別安頓在史家的四處塢堡內。
公孫群自領穆迪、郭著兩屯人馬,其中隊率百裏楊在穆迪麾下,隊率劉宏在郭著麾下。
其餘三屯人馬各自駐紮在其餘三處塢堡內,其中隊率蹋山在樊明麾下,隊率狂風、隊率陳行在趙安麾下,隊率張臣在郭俠麾下。
次日,眾人紛紛趕到了指定的塢堡內,就是從這一天開始,四處塢堡內的人馬同時開始操練。
與此同時,杜縣史家招募門客的消息不脛而走,雖然公孫群、樊明、郭著、穆迪等人謹慎小心,但是畢竟知道此事的人太多了,光是那一千四百多青壯的家人便有不少,更不要說鄉野之見的觀望之人了。
很快史家招募門客的消息便傳到了杜縣,緊接著沒過幾天,長安城內便有了風聲:杜縣史家招募大量門客的消息,開始在長安城內的門閥、官宦之中傳播起來。
一日,大司馬大將軍霍光散朝之後,乘坐車馬從未央宮返迴府邸,路上,武衛中郎將霍禹策馬隨行,霍光閉目養神的時候,忽然說道:“近來長安城內可有什麽要聞?”
武衛中郎將霍禹想了一下,說道:“啟稟大司馬大將軍,今日長安城內正在風傳一件事情……”
“何事?”
“據傳聞:杜縣史家正在鄉野廣募門客,據說已經招募了數百人,不知其用意。”
霍光猛然睜開了眼睛,沉吟一番之後,說道:“史家不過是莞爾小族,竟然招募了數百門客?他們想做什麽!”
武衛中郎將霍禹說道:“目前還不清楚此事的真偽與緣由,大司馬大將軍,是否派人去探查一下?”
此時霍光卻並不急於派人趕往杜縣,而是有更深一層的考慮:“此事會不會與天家有關?”
想了一會兒之後,車馬趕到了霍家府邸,霍光下車之後,對身邊的武衛中郎將霍禹說道:“將光祿大夫丙吉、右將軍富平侯張安世叫來,馬上!”
“諾!”
沒過多久,丙吉和張安世便先後趕到了霍光府邸,二人剛一進門,霍光便問道:“杜縣史家大肆招募門客之事,二位可曾聽說了?”
這件事情在長安城內已經是人盡皆知了,丙吉和張安世自然是知曉的。
並且,丙吉和張安世都是心思縝密之人,以史高、史玄、史曾三人與天家的關係來看,此番事端多半是與天家有關,所以二人心中又多了一根弦。
丙吉首先說道:“啟稟大司馬大將軍,下官也聽說了此事,杜縣史家確實是在招募門客,招募的人數也不少,下官估計是因為史家的史高、史曾、史玄三人在天家身邊擔當侍郎,以至於史家這個小小的門閥有些飄飄然了。如果大司馬大將軍有意,下官可以代為敲打一下史家!”
張安世也跟著說道:“啟稟大司馬大將軍,此事在長安城內已經不是什麽秘聞了,就連天家也已經知曉。下官昨日進宮向天家奏報近來的公務,恰逢天家正在斥責侍郎史高、侍郎史曾、侍郎史玄三人,想必就與此事有關!”
霍光聽完二人的話,心中也是稍稍放鬆了一些。
雖然霍光並不是一個人雲亦雲之人,但是對於丙吉和張安世,霍光還是比較相信的,畢竟丙吉和張安世都是有大才幹之人,又是與霍家親近之人,在朝中始終是站在霍家一邊的,所以霍光對二人頗為放心。
“如此說來,杜縣史家招募門客一事,與天家無關了?”
丙吉和張安世對視一眼,二人都是一臉茫然的樣子。
丙吉說道:“大司馬大將軍此言是何意?難道此事與天家有關?”
張安世也是不敢相信的說道:“天家無權無勢,杜縣又遠在長安城以南,如果此事與天家有關的話,天家又如何掌控史家的門客人馬?”
看著丙吉和張安世不相信的樣子,霍光心中的疑慮進一步消散了一些。
“如此,那便算了。”
霍光接著說道:“派人告訴史家,做事收斂一些,不要以為家主在天家身邊為官,就可以肆意妄為!”
丙吉拱手說道:“大司馬大將軍放心,此事下官親自去督辦!”
當丙吉和張安世出了霍光府邸之後,二人一言不發的各自散去。
不過沒過多久,丙吉便在長安城內的一個酒肆內找了一個位置,許久之後,張安世便換了一身便服趕來。
“富平侯怎麽看?”
“此事定然是天家的手筆,估計是辦事之人遮掩不足,史家在杜縣又太過顯眼,所以才將風聲傳了出來!”
丙吉點了點頭,說道:“咱們可要提醒天家!”
張安世想了一下,而後說道:“如此,我明日進宮!”
郭著和張臣二人各自穿著一身短打,腰間都佩戴著長劍,顯得非常幹練。
二人站在塢堡的大門口,正在注視著數十名前來應征的青壯。
此時,數十名青壯男子正排著隊從壕溝上麵的小橋通過,在經過劉宏等人的登記之後,便從大門進入塢堡。
經過公孫群、樊明、郭著等人的商議之後,眾人決定分成四隊,以公孫群、郭俠、穆迪為一隊,以郭著、張臣、劉宏為一隊,以樊明、狂風、百裏楊為一隊,以趙安、陳行、蹋山為一隊,四隊各自分頭行動,在杜縣周邊的四處史家塢堡招攬人手。
雖然史家是門閥大族,招攬門客也需要低調行事,畢竟是在三輔地區,這種事情絕不能大張旗鼓。
於是,公孫群、樊明等人打出的幌子是為史家招募門客以及傭人!
而且,眾人還分散在杜縣周邊的四處塢堡同時進行招募,一下子就將聲勢消減了不少。
到了傍晚時分,郭著和張臣迴到塢堡內,隻見負責登記的劉宏已經整理好了賬冊,一摞摞竹簡已經堆積在一起,二人便走了過去。
郭著笑著問道:“今日如何,招募了多少人?”
劉宏略微算了算,笑著說道:“今日還不錯,至少招募了七十多人,再加上前兩日招募的人手,光是咱們這裏便已經招募了三百多人了!”
郭著和張臣都是暗暗點頭,短短幾天之內能夠招募到這麽多人,已經很不錯了。
畢竟此時不是亂世,大漢各地太平無事,平民百姓可以求生的路子有很多,即便想要吃刀頭舔血的飯,也大可以去從軍,附庸到門閥大族中擔當門客,依舊不是民間良家子的主流出路。
不過好在公孫群、樊明、郭著等人開出的招募價格很高,每個月發餉三百銖,這可比從軍強了不少,一般的漢軍步卒軍餉也就是每月一百八十銖到兩百銖左右,這樣的價格足以讓不少人動心了。
郭著想了一下,說道:“依我看,咱們可以再招募兩天,兩天之後便停止招募,開始著手按照天家的計劃進行操練。”
張臣和劉宏對視一眼,二人也是點了點頭,畢竟眼下招募的人數不宜太多,否則就太容易引人注意了,萬一引起霍家或者是官府的注意,那就要壞大事了!
劉宏說道:“咱們是不是也要通知眾牟、亮工、定邊他們,到時候咱們一同停止招募,同時開始操練?”
郭著點了點頭,說道:“好!就這麽辦!”
兩日之後,四處塢堡同時停止了招募,開始對已經招募的青壯進行操練。
此時,公孫群、郭俠、穆迪這邊一共招募了四百一十三人,郭著、張臣、劉宏這邊一共招募了三百九十九人,樊明、狂風、百裏楊這邊一共招募了兩百七十六人,趙安、陳行、蹋山這邊一共招募了四百零三人。
四處塢堡數日之內,共計招募了青壯一千四百九十一人!
而後,公孫群、樊明、郭著、穆迪四人商議了一陣,目前眾人招募的青壯有一千四百餘人,如果按照漢軍的建製已經足夠整編成一曲人馬了。
於是,眾人在公孫群的提議下,決定將一千四百多名青壯整編為一曲,經過篩選之後,眾人淘汰了一些體弱、狡詐之人,最後剩餘青壯一千四百一十八人,加上公孫群、樊明、郭著、穆迪等十二人,一共一千四百三十人,全部編入部曲之中。
按照眾人商議好的建製,部曲設軍候一人,由公孫群擔任,掌管一隊二十四人的親衛。
部曲下轄五屯,每屯設屯長一人,以樊明、郭著、穆迪、趙安、郭俠五人為各屯的屯長,每屯二百八十一人。
每屯下轄五隊,每隊五十六人,以張臣、劉宏、陳行、百裏楊、狂風、蹋山幾人為隊率,不足的隊伍由各屯屯長直領,待到整訓完畢,再從各部青壯中提拔。
每隊下轄五什,每隊兵力十一人,每什下轄兩伍,每伍兵力五人。
整編方略製定下來之後,眾人便開始對一千四百多青壯進行編組,足足用了三天時間,終於將一曲人馬整頓完畢。
而後公孫群將一曲五屯人馬分成四隊,分別安頓在史家的四處塢堡內。
公孫群自領穆迪、郭著兩屯人馬,其中隊率百裏楊在穆迪麾下,隊率劉宏在郭著麾下。
其餘三屯人馬各自駐紮在其餘三處塢堡內,其中隊率蹋山在樊明麾下,隊率狂風、隊率陳行在趙安麾下,隊率張臣在郭俠麾下。
次日,眾人紛紛趕到了指定的塢堡內,就是從這一天開始,四處塢堡內的人馬同時開始操練。
與此同時,杜縣史家招募門客的消息不脛而走,雖然公孫群、樊明、郭著、穆迪等人謹慎小心,但是畢竟知道此事的人太多了,光是那一千四百多青壯的家人便有不少,更不要說鄉野之見的觀望之人了。
很快史家招募門客的消息便傳到了杜縣,緊接著沒過幾天,長安城內便有了風聲:杜縣史家招募大量門客的消息,開始在長安城內的門閥、官宦之中傳播起來。
一日,大司馬大將軍霍光散朝之後,乘坐車馬從未央宮返迴府邸,路上,武衛中郎將霍禹策馬隨行,霍光閉目養神的時候,忽然說道:“近來長安城內可有什麽要聞?”
武衛中郎將霍禹想了一下,說道:“啟稟大司馬大將軍,今日長安城內正在風傳一件事情……”
“何事?”
“據傳聞:杜縣史家正在鄉野廣募門客,據說已經招募了數百人,不知其用意。”
霍光猛然睜開了眼睛,沉吟一番之後,說道:“史家不過是莞爾小族,竟然招募了數百門客?他們想做什麽!”
武衛中郎將霍禹說道:“目前還不清楚此事的真偽與緣由,大司馬大將軍,是否派人去探查一下?”
此時霍光卻並不急於派人趕往杜縣,而是有更深一層的考慮:“此事會不會與天家有關?”
想了一會兒之後,車馬趕到了霍家府邸,霍光下車之後,對身邊的武衛中郎將霍禹說道:“將光祿大夫丙吉、右將軍富平侯張安世叫來,馬上!”
“諾!”
沒過多久,丙吉和張安世便先後趕到了霍光府邸,二人剛一進門,霍光便問道:“杜縣史家大肆招募門客之事,二位可曾聽說了?”
這件事情在長安城內已經是人盡皆知了,丙吉和張安世自然是知曉的。
並且,丙吉和張安世都是心思縝密之人,以史高、史玄、史曾三人與天家的關係來看,此番事端多半是與天家有關,所以二人心中又多了一根弦。
丙吉首先說道:“啟稟大司馬大將軍,下官也聽說了此事,杜縣史家確實是在招募門客,招募的人數也不少,下官估計是因為史家的史高、史曾、史玄三人在天家身邊擔當侍郎,以至於史家這個小小的門閥有些飄飄然了。如果大司馬大將軍有意,下官可以代為敲打一下史家!”
張安世也跟著說道:“啟稟大司馬大將軍,此事在長安城內已經不是什麽秘聞了,就連天家也已經知曉。下官昨日進宮向天家奏報近來的公務,恰逢天家正在斥責侍郎史高、侍郎史曾、侍郎史玄三人,想必就與此事有關!”
霍光聽完二人的話,心中也是稍稍放鬆了一些。
雖然霍光並不是一個人雲亦雲之人,但是對於丙吉和張安世,霍光還是比較相信的,畢竟丙吉和張安世都是有大才幹之人,又是與霍家親近之人,在朝中始終是站在霍家一邊的,所以霍光對二人頗為放心。
“如此說來,杜縣史家招募門客一事,與天家無關了?”
丙吉和張安世對視一眼,二人都是一臉茫然的樣子。
丙吉說道:“大司馬大將軍此言是何意?難道此事與天家有關?”
張安世也是不敢相信的說道:“天家無權無勢,杜縣又遠在長安城以南,如果此事與天家有關的話,天家又如何掌控史家的門客人馬?”
看著丙吉和張安世不相信的樣子,霍光心中的疑慮進一步消散了一些。
“如此,那便算了。”
霍光接著說道:“派人告訴史家,做事收斂一些,不要以為家主在天家身邊為官,就可以肆意妄為!”
丙吉拱手說道:“大司馬大將軍放心,此事下官親自去督辦!”
當丙吉和張安世出了霍光府邸之後,二人一言不發的各自散去。
不過沒過多久,丙吉便在長安城內的一個酒肆內找了一個位置,許久之後,張安世便換了一身便服趕來。
“富平侯怎麽看?”
“此事定然是天家的手筆,估計是辦事之人遮掩不足,史家在杜縣又太過顯眼,所以才將風聲傳了出來!”
丙吉點了點頭,說道:“咱們可要提醒天家!”
張安世想了一下,而後說道:“如此,我明日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