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分,單於欒提壺衍提率領匈奴大軍順利撤出了戰場,大軍徐徐而退,朝著北方撤去。


    整個精河戰場一片狼藉,方圓十餘裏都是漢匈雙方兵馬的屍體,到處都是傷兵的哀嚎,以及無主戰馬的嘶鳴


    此時,漢軍已經占據了原匈奴中軍所在的山崗,憑高而望,中郎將常惠麵向北方久久不語。


    此戰漢軍二十一萬主力大軍與十二萬匈奴鐵騎展開大會戰,除了後軍的四萬鐵騎以及北軍步卒精銳之外,先後投入鐵騎大軍十三萬以上。


    而匈奴人也將全部的十二萬鐵騎投入戰鬥,雙方參戰的鐵騎大軍達到了二十五萬以上!


    此戰,漢軍左翼三萬河南郡鐵騎折損四千餘人,完成了阻擊匈奴盧屠王所部鐵騎的任務;漢軍中路的六萬並州、涼州鐵騎折損兩萬兩萬餘人,重創了匈奴昆邪王所部,後與右翼援軍一同聚殲了昆邪王所部鐵騎,戰功赫赫!


    而漢軍右翼的三萬鐵騎在此戰中折損了兩千餘人,在支援中路戰場的時候,再損兩千將士!


    北軍長水營、屯騎營、胡騎營一萬五千鐵騎與匈奴單於庭部的三萬精銳鐵騎血戰一場,雙方不分勝負,三營鐵騎將士戰死三千餘人。


    此戰,漢軍各部共有三萬四千餘名將士埋骨沙場,傷者更是多大數萬,一時之間漢軍主力大軍沒有了繼續追擊的能力,隻能在精河岸邊休整待命。


    當然,漢軍將士在精河會戰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同時也斬獲了赫赫戰功。


    此戰之中,匈奴休屠王部的七千餘鐵騎、昆邪王所部的四萬鐵騎全軍覆沒,再加上休屠王部在務塗穀折損的一萬三千鐵騎,整個休屠王部的兩萬鐵騎也盡數覆沒了。


    盧屠王所部的兩萬鐵騎折損少一些,在此戰中折損了數千人;單於庭所部三萬鐵騎折損了三千餘人。


    匈奴各部在此戰中先後折損鐵騎六萬五千餘人,整個匈奴大軍已經折損過半!


    深夜時分,漢軍將士在山崗上安營紮寨,十幾萬大軍在營壘之中燃起了點點篝火,幾乎將半個天空映得通紅。


    大戰勝利,漢軍將士重創了匈奴鐵騎,讓這些漢家兒郎士氣大振,中郎將常惠一麵派出斥候向北探查,隨時監視匈奴殘部的動向,一麵連夜寫好捷報,派出紅翎急報送往長安城報捷。


    就在這一夜,劉洵派出的使者趕到了漢軍大營,將清徐的遺物交給了中郎將常惠,並且將劉洵的旨意當眾宣讀。


    聽聞了清徐的事跡,中郎將常惠和漢軍眾將驚歎不已,對清徐這樣的奇女子非常讚歎,同時也頗為惋惜。


    中郎將常惠當即從北軍長水營中調集了一屯鐵騎,護送劉洵的聖旨和清徐的遺物前往赤穀城。


    同時,中郎將常惠也讓這隊鐵騎將士給昆彌翁歸靡帶去了好消息:匈奴十二萬大軍已經被漢軍擊潰!


    兩日之後,漢軍主力休整完畢,中郎將常惠下令大軍繼續向北追擊。


    緊接著,中郎將常惠便接到後續急報:朝廷後續調集的二十萬步卒大軍已經西出陽關,目前正分兵駐守各處要隘,為主力大軍掩護退路、轉運糧草輜重。


    得知這一消息,中郎將常惠喜出望外,此時麾下主力大軍已經沒有了後顧之憂,可以全力追擊匈奴大軍殘部。


    中郎將常惠以北軍三營鐵騎為先鋒,先一步向北展開追擊;以北軍步卒大軍為中軍,護住大軍的輜重、糧草;以其餘十餘萬鐵騎為左、右兩翼和殿後軍。


    十七萬餘漢軍主力大軍迅速北上追擊,很快就殺到了烏孫國與匈奴各部的邊境一帶。


    “報!”


    漢軍主力大軍正在滾滾北上,中郎將常惠策馬中軍,一隊斥候前來稟報軍情:“啟稟將軍,匈奴殘部已經離開烏孫國境內,目前正在朝著胡揭部一帶北撤,距離我軍兩百三十裏!”


    “再探!”


    “諾!”


    聽到匈奴人已經全部撤走,中郎將常惠心中頓時猶豫了幾分。


    此番大軍西進的目的就是馳援烏孫國,現在這個目的已經達成,匈奴大軍也已經被重創,按照常惠的預料,今後數年之內匈奴人都沒有能力再興風作浪了。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漢軍是否還有必要繼續北上追擊?


    想到這裏,中郎將常惠陷入了沉思,下令大軍就在此處安營紮寨,同時繼續監視匈奴殘部的動向,並且向朝廷上奏,請示大軍下一步的行動動向。


    數日之後,漢軍重創匈奴十二萬鐵騎的消息傳遍了西域各國,烏孫國上下歡聲雷動,此番終於度過了這場大劫難。


    昆彌翁歸靡更是喜極而泣,得知消息的當日便急忙來到解憂公主的寢宮,準備表達謝意。


    可是當翁歸靡見到解憂公主的時候,解憂公主正在暗自垂淚,手中還握著一枚精致的玉佩。


    “公主這是怎麽了?”


    解憂公主擦拭臉上的淚痕,便將清徐的事跡說了一遍,並且將大漢皇帝劉洵的聖旨遞給了翁歸靡。


    聽完解憂公主的話,翁歸靡當即驚呆了,此番烏孫國之所以能順利渡過難關,竟然全賴侍女清徐前往大漢舍命求援!


    “清徐現在何處?”


    解憂公主悲傷的說道:“被漢軍埋葬在涼州了!”


    翁歸靡也是默默垂淚,許久之後才說道:“是我烏孫一國對不起清徐了!”


    與此同時,單於欒提壺衍提率領各部殘兵途徑胡揭部,已經迴到了草原深處,


    在幾次三番確認漢軍沒有追擊上來之後,單於欒提壺衍提終於長處一口氣,下令就地安營紮寨。


    早已經疲憊不堪的匈奴人就地駐紮下來,各部鐵騎士氣大跌,整支大軍都彌漫著一股低沉、悲觀的情緒。


    中軍大帳。


    單於欒提壺衍提召集休屠王、昆邪王、盧屠王、左、右賢王,左、右穀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等人議事。


    大帳之中,所有人都沉默不語。


    此戰匈奴各部損失慘重,特別是休屠王和昆邪王,這兩部鐵騎全軍覆沒,就算有單於欒提壺衍提的保證,單於庭可以為兩部提供保護,以便讓休屠部、昆邪部休養生息,但休屠王和昆邪王卻依舊高興不起來。


    休屠王和昆邪王心中都明白,即便有單於庭的支持和大單於的保證,自己的部落也難以在短時間內恢複元氣,甚至極有可能就此一蹶不振!


    而其餘眾人也是悶悶不樂,為了提供大軍南下所需的糧草輜重,各部已經將自己的家底全部搬空了。


    如今大軍南下寸土未得,在急於攻占赤穀城的前提下,各部也沒有時間進行劫掠,各部消耗的糧草根本沒有得到補充,現在各部連過冬所需的糧食都湊不出來。


    單於欒提壺衍提看了看眾人,說道:“大家都說一說吧,此戰之後,我大匈奴如何善後!”


    有了單於欒提壺衍提開頭,眾人便紛紛說了起來,將各部的困境全都一股腦的說了出來,並且紛紛向單於庭索要過冬所需的物資糧草。


    聽著眾人的話語,單於欒提壺衍提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此戰雖然單於庭的兵馬折損不多,但單於庭也和各部一樣,幾乎將家底全部消耗一空了,哪裏還有能力支援各部?


    不過單於欒提壺衍提並沒有當眾發作,而是強忍著心中的怒氣,說道:“此番戰敗,並不是諸位的過錯,而是漢廷的兵馬太過強悍,漢人的兵力強過我軍太多,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所以,我大匈奴各部才需要團結一致,以便盡快恢複各部的實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眾人都明白單於欒提壺衍提的意思:此戰敵我軍力相差太多,所以才導致戰敗,並不是自己這個大單於的責任,所以各部也別想讓單於庭彌補各部的損失!


    單於欒提壺衍提說完之後,眾人大多都是麵露不悅,大帳之中再次陷入了沉寂之中。


    過了一會兒,盧屠王眉頭緊鎖的說道:“大單於,如今各部折損嚴重,今年入冬怎麽辦,各部都沒有存糧和牲畜了,如果沒有提前準備的話,各部還不知道要有多少部眾會凍餓而死!”


    左大都尉也是說道:“大單於,盧屠王所言極是,此事必須盡快做出決斷啊!”


    單於欒提壺衍提沉吟了一下,說道:“單於庭也和各部一樣,基本沒有留存糧食和牲畜,更是無力支援各部。此事,大家有什麽辦法嗎?”


    眾人麵麵相覷,一時間有些語塞。


    就在這時,休屠王有些猶豫的說道:“大單於,我匈奴鐵騎雖然剛剛戰敗,但依舊有鐵騎數萬,如果再從各部征召一些男丁的話,依然可以重整十萬鐵騎。既然各部困難,那是不是可以出兵周邊胡族部落,以便搶來過冬所需的糧食和牲畜?”


    眾人聞言都是眼前一亮,就連單於欒提壺衍提都是微微坐直沉思了起來。


    雖然匈奴鐵騎打不過漢人的鐵騎,卻並不意味著打不過周邊的弱小胡族!


    單於欒提壺衍提想了一會兒,便突然大笑了起來,其餘眾人也是跟著狂笑起來,眾人都準備向周邊胡族下手,以便度過眼下的難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並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仙軒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仙軒轅並收藏漢並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