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未央宮。


    劉病已冊封許平君為皇後的聖旨昭告天下之後,選在吉日召集文武百官,以及長安城內的宗室子弟、關內侯等官爵,在未央宮宣室殿舉行了冊封大典。


    當日黎明時分,在禮樂的加持下,文武百官在宣室殿齊聚,劉病已率領文武百官祭告天地之後,派宗正劉德率領儀仗前往未央宮金華殿宣旨,當麵冊封許平君。


    宗正劉德率領儀仗出發之後,劉病已則是率領宗室和關內侯等侯爵出發,前往了大漢宗廟。


    此時的金華殿華麗無比、熱鬧非凡,數百南宮衛士、宮女、小黃門列隊而立,在宗正劉德的率領下,文武百官依次進入金華殿。


    早已經等候在大殿之中的許平君一襲盛裝、光彩耀人,玄色曲裾禮袍異常奪目,座下的鳳位更是華麗,文武百官觀之無不讚歎。


    許平君此時激動不已,當初嫁給劉病已的時候,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竟然會成為大漢的皇後。如今看著滿朝文武對自己畢恭畢敬,許平君忽然有一種不切實際的眩暈感,幸福而又不真實。


    就在許平君稍稍失神的時候,宗正劉德雙手捧著冊封詔書,走到了前麵,其餘的文武百官則是分成兩列站在了大殿兩旁,等候宗正劉德宣讀冊封詔書。


    “天家有旨意,冊封許婕妤為大漢皇後,許婕妤聽封!”


    許平君緩緩起身,在兩名宮女的攙扶下,慢步走到宗正劉德跟前,而後跪拜說道:“臣妾許平君叩拜、謝恩!”


    宗正劉德打開冊封聖旨,大聲說道:“天子有旨,諸臣跪拜!”


    文武百官紛紛跪拜在地,聆聽聖旨。


    “朕承先帝之聖緒,獲奉宗宙,戰戰兢兢,無有懈怠。朕聞為聖君者必立後,以承祖廟,建極萬方。婕妤許氏,掖庭暴室嗇夫之女,昔承明命,虔恭中饋,溫婉淑德,嫻雅端莊。宜建長秋,以奉宗廟。是以追述先誌,不替舊命,使宗正劉德持節授皇後璽綬。夫坤德尚柔,婦道承姑,崇粢盛之禮,敦螽斯之義,是以利在永貞,克隆堂基,母儀天下,潛暢陰教。”


    宣旨完畢,宗正劉德揮了揮手,兩名宮女上前將許平君攙扶起來。


    “啟稟皇後,天家已經調撥了人手,為皇後籌建了官署,其中宮官有三,分別是大長秋,中太仆,衛尉。其餘侍奉人丁有長侍女兩名、掌勢侍女三名、雜務侍女十名、重活侍女十名、冷宮侍女三名、洗腳婢四名、侍女八名。又有小黃門十二人,供皇後日常調遣。”


    說完之後,宗正劉德接過身後宗正丞雙手遞過來的大漢皇後璽綬,恭敬的對許平君說道:“請皇後接納璽綬!”


    “臣妾拜受!”


    許平君再次跪拜收下了璽綬。


    同時,許平君一邊聽著,心中也一邊算著,沒想到自己身邊前前後後竟然有五十五人侍奉,這還不算周邊的南宮衛士,心中也是暗暗吃驚。


    接著,宗正劉德又取出一份旨意,說道:“啟稟皇後,天家又調撥了皇後應用的一幹物品,此時已經全部搬運到了長樂宮、椒房殿,冊封大典結束之後,請皇後移駕椒房殿居住。”


    許平君聽聞自己居住的宮殿並不是宣室殿,甚至不在未央宮內,而是在東宮長樂宮,心中頓時有些失落。


    未央宮在西,俗稱西宮,而長樂宮在東,俗稱東宮,一般是大漢太後和皇後居住之處。


    長樂宮有長樂前殿、長信宮(即長信殿)、長定殿、長秋殿、永壽殿(即長壽殿)、永寧殿、椒房殿、月室殿、大夏殿、長亭殿等,其中上官太後所居住的宮殿便是長秋殿。


    而椒房殿則是長樂宮中景色最美的宮殿,之所以命名為椒房殿,是因為宮殿的牆壁上使用花椒樹的花朵所製成的粉末進行粉刷。粉末顏色呈粉色,具有芳香的味道且可以保護木質結構的宮殿,有防蛀蟲的效果。


    後世畢沅在《釋名補遺》中就曾寫道;“長秋自皇後官,非天子卿。長秋主宮中。凡物次,春生秋成。”又曰:“秋者,明之始:長者,欲其久也。


    不過這些對於許平君來說已經不重要了,不能與劉病已居住在一處,再美好的景色也是無心欣賞的,更何況自己身處宮闈之中,今後每一步都是危機重重,自己孤身居住在椒房殿,更是有一種孤苦之意,心中頓時有些傷感。


    此時一想到霍家的存在,以及暗中存在的危險和困境,許平君心中的喜悅之情更是消減了大半。


    許平君心中所想,宗正劉德和文武百官自然是不知道的,此時依舊在進行著冊封大殿的步驟。


    就在宗正劉德宣讀完畢之後,文武百官紛紛上表稱賀,數十名宮女、小黃門來來往往的將賀表取來,看著一封封用紅繩封好的竹簡,許平君深唿了一口氣,臉上保持著微笑一一接下。


    此時,冊封大殿已經進行了一大半,就剩下了最後一個重要的環節:謁廟。


    待到許平君收下了所有的賀表,並且對文武百官一一賞賜之後,宗正劉德高聲說道:“禮儀已畢,請皇後移駕,前往宗廟祭拜!”


    隨著宗正劉德說完,大殿之外鼓樂聲再起,緊接著皇後的鑾駕便準備妥當,文武百官也依次起身,準備隨同許平君一起前往大漢宗廟。


    許平君在一眾宮女的侍奉下,緩緩走出了大殿,乘上了鳳攆,朝著大漢宗廟而去。


    宗正劉德和文武百官紛紛乘車、策馬隨行,還有五百緹騎、一千南宮衛士在旁護衛,浩浩蕩蕩的大隊人馬一同前往宗廟行進。


    很快,許平君在數千人馬的護衛下趕到了大漢宗廟。


    此時的宗廟已經是人山人海,南軍五千兵馬、北軍三千鐵騎,以及南宮衛士數百,期門、羽林精騎兩千,眾多精兵已經將宗廟周邊團團圍住。


    再加上身在長安城的大漢宗室、各地趕來的關內侯等封爵,陸續趕來的文武百官等,整個大漢宗廟已經是人滿為患。


    當許平君下了鳳攆,出現在人海之前的時候,禮樂聲再度響起,許平君在人群的簇擁下走進大漢宗廟,劉病已則是在大殿門前等候,與許平君一同走進大殿,開始祭拜大漢曆代帝王。


    就在劉病已、許平君祭拜、獻祭的時候,大司馬大將軍霍光站在群臣之首,靜靜的看著典禮的進行,臉上沒有半分的表情,心中卻有些煩躁。


    特別是霍光想起妻子霍顯的吵鬧,心中更是湧起一股無名之火,不禁眉頭緊鎖,臉上也開始顯露一些怒氣。


    旁邊的光祿大夫丙吉見狀頓時嚇了一跳,還以為霍光是在惱怒許平君,心情頓時緊張不已,同時看向許平君也充滿了擔憂。


    霍光此時也深唿幾口氣,逐漸調整著自己的心情,就在這時,劉病已和許平君已經祭拜完畢,夫妻二人攜手走出大殿,接受文武百官和萬千人海的歡唿。


    看著山唿萬歲的人潮,劉病已心中暢快不已,此時此刻才終於明白,權力是多麽的誘人!


    不過劉病已的神誌還是很清明的,並沒有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


    劉病已暗中瞄了一眼遠處的霍光,隻見其臉色肅穆,竟然看不出任何情緒,心中也是暗暗吃驚。


    同時,劉病已心中的暢快也瞬間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依舊是萬分謹慎。


    劉病已朝著人潮揮了揮手,而後看向了身旁的宗正劉德,劉德會意,便上前一步,高聲說道;“今日皇家大喜,天下矚目,天家為與民同樂、萬民歡騰,特賜天下男子爵,人二級;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級;流人無名數欲占者人一級;鰥、寡、孤、獨、篤、癃、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


    “天家聖賢,萬民幸甚!”


    在文武百官的拜謝和稱讚聲中,劉德又取出了一封聖旨,準備宣讀。


    霍光見狀不由微微皺眉,這封聖旨可並不在預演之中,分明是劉病已臨時加上的!


    “……天家求賢若渴,今征召許明勳、許框等一十二人為郎官,不日進宮聽調……”


    宣讀完畢之後,大殿也進入了尾聲。


    此時,光祿大夫丙吉和右將軍、富平侯張安世都緊緊盯著霍光,生怕霍光會站出來反對這份聖旨。


    劉病已也是心中緊張,自己此番也是想要試探一番。畢竟皇後新立,自己在大殿上征召一些許家子弟使用,也是正常情況,並沒有什麽特殊之處,此番就是要看一看,霍光的反應,劉病已也好知道自己行事的邊界在哪、霍光的容忍程度在哪!


    就連大司農田延年也是緊盯著霍光,隻要霍光有所表示,自己便會站出來打頭陣,反對劉病已的這份征召旨意。


    霍光站在原地,並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或是別的表情,好像沒聽到一般,根本沒有站出來反對的跡象。


    如此一來,劉病已和丙吉、張安世都是長出了一口氣,田延年也是微微一歎,對自己來說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此最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並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仙軒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仙軒轅並收藏漢並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