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瑜帶著兵到了南郡,跟曹仁隔著江對峙著。曹仁堅守著,不出來打仗,周瑜一時也不好強攻。這時候甘寧就說要去攻打夷陵,周瑜就撥了三千兵給甘寧。甘寧到了夷陵,一鼓作氣就把城拿下了。
曹仁聽說夷陵失守,就分了些兵去救援,把夷陵城圍了個嚴嚴實實。甘寧向周瑜求救,周瑜想去救甘寧吧,又怕曹仁趁機出擊,這可把他給難住了。
這時候呂蒙就跟周瑜說:“隻要把淩公績留在這兒,我跟都督去救援,一定能很快解圍。我保證淩公績能堅守十天,不會出問題。”周瑜聽了覺得挺靠譜,就留下淩統守營寨,自己跟呂蒙去援救。到了夷陵城下,把曹兵擊退,還繳獲了三百匹戰馬,然後就趕緊迴來了。淩統果然守得好好的,屯兵北岸,準備找機會進攻。
孫權聽說周瑜打了勝仗,也親自帶兵去攻打合肥,可是連續好幾天都沒攻下來。曹操派將軍張喜去救援,過了好久都沒到。揚州別駕蔣濟就假稱援兵到了,派人送信到城裏,被孫權的巡邏兵截獲了,拿給孫權看。孫權以為是真的,就撤圍走了。
劉備呢,按照諸葛亮的計策,上表推舉劉琦為荊州刺史,又派關張趙三將去取武陵、長沙、桂陽、零陵。這幾位將軍先後把這四郡都拿下了。這裏麵有個有趣的故事,是關於趙雲的。
趙雲奉劉備的命令去攻打桂陽,桂陽太守趙範開城投降,還邀請趙雲去參加宴會。趙雲大大方方地進去了,跟趙範一起喝酒。他倆雖然不是同一家族,但都姓趙,這酒喝得挺開心。喝到興頭,趙範又帶趙雲去後園遊覽。過了一會兒,重新洗杯斟酒,連著喝了好幾杯。趙範借口去換衣服,進去之後又出來,領著一個年輕漂亮的女人,慢慢地走到趙雲旁邊。這女人臉上帶著微笑,給趙雲斟酒。趙雲趕緊站起來,推辭不敢接受。再仔細看這女人,淡妝淺抹,穿著素淨的衣服,就像秋天的海棠花一樣,越看越美。趙雲心裏就想:這女人是誰啊?她是什麽意思呢?一時又不好意思問,隻能拱手作禮。這女人呢,眼睛斜著看了趙雲一眼,把趙雲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後就走了。
趙雲坐下來問趙範這女人是誰。趙範說:“這是我嫂子樊氏,年輕守寡,讓人挺可惜的。”趙雲聽了心裏覺得很奇怪,心想這葫蘆裏賣的什麽藥啊。正想開口責備趙範,趙範又說:“守節對女人來說不容易,我問過嫂子的意思,她想改嫁,但是一定要找個出色的英雄。老天也巧了,遇到將軍您,又跟我同姓。要是將軍不嫌棄,我願意促成這件事。”趙雲一聽就生氣了,皺著眉頭說:“我跟你同姓,你哥哥就是我哥哥,你嫂子就是我嫂子,怎麽能讓我幹這種亂倫的事兒呢?這事兒我可不能答應。”趙範被說得沒話說,滿臉羞愧。趙雲馬上就告辭出來了,還擔心趙範心裏記恨,暗中搞鬼,就命令士兵日夜加強防備,還派了個急腳去把劉備接來。
劉備聽說了這事兒,就趕過來。趙範一看劉備來了,就先跑了。趙雲把事情經過跟劉備說了,劉備笑著說:“這也沒什麽大不了的。”趙雲說:“趙範剛投降,情況還不清楚,我怎麽能隨便答應他呢?而且他讓寡嫂改嫁,既讓她失節,又背叛了哥哥,這沒禮沒義的,可見他心術不正。天下漂亮女人多的是,我怎麽能因為這種事兒壞了自己的名聲呢?”劉備聽了很讚同,就任命趙雲為偏將軍,讓他當桂陽太守。趙雲把趙範家眷和寡嫂樊氏都派人送迴了老家,自己在桂陽就職。
劉備又把諸葛亮尊為軍師,兼職中郎將,讓他督管零陵、桂陽、長沙三郡,征收賦稅,充實軍餉。長沙太守韓玄、零陵太守劉度、武陵太守金旋,自從投降劉備後,都繼續留任。還有攸縣守將黃忠,年紀大但力氣強,也來投降,劉備就把他錄用了。廬江營帥雷緒也帶著幾萬部曲歸了劉備。劉備這才慢慢有了基礎。
可是好事多磨,悲傷又來。甘夫人在長阪一役受了驚嚇,得了病,一直躺在床上,好不容易過了一年,最後還是去世了。劉備一次次地悼念亡妻,心裏特別難過。這事兒先不說了,為後麵娶孫夫人埋下伏筆。
再說吳督周瑜,圍攻江陵好久都沒拿下。周瑜年輕氣盛,一心要攻下這座城。結果被曹仁用了個誘敵計,假裝打開城門,跟周瑜廝殺。周瑜擔心士兵不盡力,就騎馬衝在前麵,親自掠陣。曹仁假裝敗迴城裏,等周瑜追到城邊,預先讓部將在城樓上埋伏好,看準周瑜,嗖的一箭射過去,正好射中周瑜右脅,周瑜從馬上摔了下來。曹仁又從城裏衝出來,想抓住周瑜。幸虧韓當、徐盛等吳將把曹仁攔住,把周瑜救迴了營。吳兵自相踐踏,傷亡很多,江陵城卻一點沒受損。
周瑜拔出箭頭,雖然用藥調治,可是腫痛得厲害,好多天不能督軍。曹仁聽說周瑜起不來,就來挑戰。周瑜強忍著疼痛上馬,衝到陣前,大聲喊道:“曹仁你這匹夫,認得周郎嗎?”曹仁嚇了一跳,都被嚇退了,反而被周瑜驅趕著殺了一陣,斃敵無數。從此曹仁士氣低落,等不到援兵,沒辦法隻好棄城北走。周瑜就進了江陵城,把捷報送到了吳。
孫權任命周瑜為南郡太守,屯兵江陵;程普為江夏太守,寄治沙羨;呂範為彭澤太守;呂蒙為尋陽令;召魯肅等人迴吳。曹操得知江陵戰敗的消息,又氣又恨。正好九江人蔣幹,口才很好,說自己跟周瑜是老朋友,可以去招降。曹操就派他去了。
蔣幹穿著布衣服,戴著葛巾,到了江陵去見周瑜。周瑜出來迎接,笑著喊他字說:“子翼老遠來辛苦啦,難不成是來給曹氏當說客的?”一下子就把蔣幹的心思給戳破了。蔣幹趕緊編了個理由說:“我跟你分別好久了,聽說你很有成就,特意來敘敘舊,看看你的風采,怎麽能懷疑我是說客呢?”周瑜又笑著說:“我雖然比不上夔曠,夔是舜的大臣,師曠是晉國人。但聽到弦音,也能知道雅曲。”原來周瑜年輕的時候就精通音律,樂有闕誤,他一聽就知道,知道了就會去看。蔣幹跟周瑜有舊交,當然知道周瑜有顧曲的癖好,所以周瑜就用這個來解嘲。接著留蔣幹一起喝酒,帶他看倉庫軍資、服飾器玩,還對蔣幹說:“大丈夫處世,既然得到君主的知遇,名為君臣,實際就像骨肉一樣,言行計從,禍福與共。就算蘇張重生,酈賈複出,也沒辦法說得動我。你最好別當說客,不然不但不能改變別人,反而會讓我們絕交。”這一番話把蔣幹說得有口難開,隻好告辭。羅氏《演義》把這事兒放在赤壁戰前,按照《周瑜本傳》,應該在戰後。蔣幹迴去跟曹操報告,說周瑜雅量高致,不是言辭能招降的。曹操也沒辦法,隻能休養瘡痍,慢慢想辦法報仇,江東這才沒什麽事兒。
孫權聽說魯肅迴吳,跟各位將領出城去迎接。魯肅到了之後,向孫權下拜,孫權也下馬迴禮。孫權問魯肅:“子敬辛苦啦,我今天出城迎接你,你覺得顯揚嗎?”魯肅直爽地說:“還不夠!還不夠!”大家都很驚訝。魯肅舉著鞭子慢慢地說:“希望將軍威德能遍及四海,總括九州,成就帝業,再用安車蒲輪,迎接我去輔佐,這樣我才覺得顯揚。”孫權聽了哈哈大笑,跟魯肅一起進城,歡宴了一整天。魯肅說赤壁大捷多虧了劉氏相助,以後應該一直合力,才能抵抗曹操,孫權也覺得有道理。
正好劉琦病死了,孫權就讓劉備領荊州牧,還把南岸地分給劉備管轄。劉備就把屯兵的地方移到油口,改名叫公安。孫權有個妹妹,年紀已經過了十五歲,還沒嫁人。聽說劉備接連死了妻妾,就打算把妹妹嫁給劉備做繼室。劉備也想跟東吳聯合,就同意了這門親事。等兩邊商量好,就該劉備到東吳去親自迎親。諸葛亮對劉備說:“將軍這次去,憂喜參半。我不怕孫權,就怕周瑜。周瑜不是真心想跟咱們和好,還是魯肅從中調停,才議和親。將軍要是去,往返都得趕緊,而且要找合適的人護衛,才能保證安全。”於是把趙雲調迴來,跟劉備一起出發。
劉備到了江東,孫權把他迎進去。兩人初次見麵,有一種特別的酬酢,這裏就不細說了。畢竟都是漢末英雄,聊到投機的時候,都覺得心有靈犀,特別開心。孫權給劉備選了個吉利的日子,留劉備在東吳成婚,劉備也隻好答應。
一轉眼就到了吉期,客館裏布置得漂漂亮亮。到了晚上,燈燭輝煌,就有一班樂府仙仗,把新人迎進大堂。劉備和新人一起參拜天地,大禮告成,就進了洞房。堂上客人還沒散,劉備就出來跟大家周旋。大約酒闌席散,已經是鬥轉月橫的時候了。劉備把客人送出去,迴到房裏,新夫人當然還沒睡。隻見兩邊刀槍林立,殺氣騰騰,侍婢們都佩著劍站著,就像娘子軍出征一樣。劉備嚇了一跳,趕緊問怎麽迴事。侍婢說:“郡主從小喜歡武事,隨身不離兵器,所以有這樣的布置。”劉備說:“今晚能不能把這些兵器先撤了。”侍婢去告訴孫夫人,孫夫人笑著說:“廝殺了半輩子,還怕兵器嗎?”這晚上的武事,跟平常可不一樣。於是孫夫人讓侍婢把刀槍撤了,自己也卸了華服,改作淺妝。燈光映照下,兩人互相看著,一個英氣未衰,一個雌威已斂。這就是過來人懂得互相溫存,這奇女子也不羞澀。把孫夫人的樣子寫得很有身份。
過了三敲更鼓,周圍的丫鬟都安靜下來,兩人就攜手進了幃帳,成了夫妻,這樂趣就不用說啦。劉備在東吳住了一個多月,心裏又惦記起荊州了。有一天去見孫權,跟孫權說荊州的故吏大多都依附自己,得到的土地還怕不夠容納眾人,承蒙孫權厚惠,希望借荊州全土。孫權沒怎麽想,就答應了。劉備站起來道謝,還想馬上迴去。孫權留了他好幾天,還沒來得及迴去。
這事兒被江陵太守周瑜知道了,他趕緊寫了封信給孫權,信裏說:“劉備以梟雄的姿態,有關張趙雲這些將領,又有諸葛做謀劃,肯定不是久屈人下的。我覺得應該把劉備留在吳,給他建宮殿,多給美女玩好,讓他享樂。把這些人分開,各置一方,然後讓像我這樣的人帶著他們去進攻,大事就定了。現在把土地割給劉備,讓他有了基業,還讓他迴到西邊,恐怕蛟龍得雲雨,終究不是池中物。希望將軍好好考慮。”
孫權收到周瑜的信,拿給魯肅、呂範等人看。呂範說應該聽周瑜的。隻有魯肅反駁說:“將軍雖然神武命世,勢力還是比不上曹操。曹操一心想報敗,還想奪迴荊州。現在不如把荊州借給劉備,讓他迴去安撫,讓他在曹操軍的要衝,對外能抵抗曹操,對內能保護吳,這才是上策。”這個計策確實很有道理。孫權聽了魯肅的話,覺得有道理,就不堅持留劉備了。
劉備稍微聽到了一些消息,就跟孫夫人商量,想找機會迴西邊。孫夫人很豪爽,決定嫁夫隨夫,收拾好細軟就準備出發。劉備留了封信給孫權,就跟趙雲等人坐小船往西走了。等孫權看到信,趕緊乘飛雲大船,親自帶著魯肅、張昭等十多人去追劉備,居然追上了。劉備跟孫權見麵,說曹操正盯著荊州,自己不能不迴去。孫權也沒責備他,就擺酒送行,還邀請孫夫人一起參加宴會。魯肅等人不方便列席,就躲到後麵倉裏。酒喝到一半,劉備低聲對孫權說:“公瑾文武雙全,是萬人傑,隻恐怕他器量遠大,不一定肯久為人臣,希望公預防一下。”這是想詆毀周瑜嗎?孫權笑了笑,沒說話。等到宴罷,劉備夫婦還是坐小船走了,孫權也迴去了。這事兒在《周瑜本傳》裏有記載,羅氏《演義》虛造了很多情節,不太靠譜。
劉備到了公安,諸葛亮等人把他接進去。劉備對諸葛亮說:“天下智士,想法都差不多。之前先生擔心我東行,就是這個原因。要是仲謀聽從周瑜,恐怕我就不能跟你們見麵了。”諸葛亮等人都起來祝賀,還擺了筵席慶祝,喜氣洋洋。劉備又重賞了趙雲,把他留在麾下,不再迴桂陽。還寫信給吳,索借荊州。
正好周瑜從江陵到吳,問孫權為什麽放走劉備。孫權拿曹操的事兒當借口。周瑜又說:“曹操新敗,憂慮在腹心,一時不能跟將軍構成釁端。劉備剛剛結姻好,暫時不會失和。但劉備不窺吳,肯定會圖謀蜀。最好是先發製人,我願意跟奮威將軍仲異一起去取巴蜀,把仲異留在那裏鎮守,跟馬騰的兒子馬超結援。我再迴來跟將軍奪取襄陽,向北逼迫曹操,這樣就能成功。曹操要是被打敗,劉備就更不用擔心了。”孫權覺得有道理,就讓周瑜迴去整頓軍馬,準備取蜀。
周瑜迴到江陵,路上生病,還強忍著病到巴丘檢閱軍隊。他讓孫瑜趕緊去夏口,還請孫權給劉備寫信,提前關照,免得劉備牽製。孫權就派人到公安,把信給劉備。信裏說:“劉璋不武,不能自守。要是曹操得到蜀,荊州就危險了。現在想先攻取劉璋,再取張魯,一統南方,就算有十個曹操,也沒什麽可擔心的。”
看官,這劉璋、張魯到底是什麽人呢?劉璋是益州牧劉焉的小兒子,曾任奉車都尉,留在京師。獻帝讓劉璋去安撫劉焉,劉焉不想接受命令,就讓劉璋留在蜀中。沛人張魯,是五鬥米道張陵的孫子,繼承祖業,流寓蜀中。張魯的父親張衡早就死了,張魯的母親很有姿色,還通鬼道,在劉焉家進進出出,得到劉焉的信任,恐怕免不了暗作鬼戲。劉焉就讓張魯當督義司馬,出屯漢中。後來劉焉生了背疽,竟然死了,劉璋就繼承了益州刺史的職位。張魯漸漸驕橫,不服劉璋的命令,劉璋就殺了張魯的母親,跟張魯成了仇人。張魯就占據了漢中,自號師君,大行鬼道,把學徒稱為鬼卒。學道有了幾年,進號祭酒,所行的製度跟黃巾差不多。劉璋跟張魯經常打仗,互有殺傷,所以雙方對峙,沒分出勝負。
劉備收到孫權的信,就拿給諸葛亮看。諸葛亮說:“要取益州,何必勞煩東吳呢?現在先作緩兵之計,寫封信迴複孫權,再作計較。”劉備就讓諸葛亮寫好迴信,交給吳使帶迴去。吳使迴去報告孫權,孫權打開信一看,信裏說:“益州民富地險,劉璋雖然弱,也足以自守。現在將軍出兵蜀漢,轉運萬裏,想讓戰克攻取,一舉不失利,這是孫吳很難做到的。孫臏、吳起是古代良將。有人看到曹操在赤壁失利,就說他力量屈了,沒有了遠誌。但曹操三分天下,已經占了三分之二,他想在滄海飲馬,在吳會觀兵,怎麽會守著這個地方到老呢?要是轉攻蜀漢,給曹操機會,讓他趁機東下,這可不是好辦法。而且劉備跟劉璋是宗室,希望憑借英靈,匡扶漢朝。現在劉璋得罪了將軍,劉備很害怕,不敢聽這些事。希望將軍寬宏大量,謹布腹心。”
孫權把信看完,就寄給周瑜。周瑜怎麽肯罷休,還是催孫瑜帶兵出發。孫瑜很懂韜略,跟周瑜又很合得來。兩人同名,應該投契。孫瑜就從丹陽發兵,溯江到夏口,遠遠看見前麵排列著戰艦,擋住了去路。孫瑜就派人去問。忽然有個人遠遠地喊道:“請吳將答話!”孫瑜一看,原來是荊州牧劉備。劉備說自己奉命取蜀,劉備大聲說:“你們要取蜀,就從別的路走。我已經給孫將軍寫信,勸他能休就休。要是一定要取蜀,我就披發入山,絕不敢為天下失信。”周瑜還想說話,劉備就退迴船裏。孫瑜沒辦法前進,又不好跟劉備交戰,隻能傷了和氣。隻好把船退迴去,報告周瑜。
周瑜聽了孫瑜的報告,氣得不行,心裏想:“這劉備竟敢壞我大事!”他本來就生病,這一氣之下,更是怒不可遏,忍不住罵道:“劉備這小子,壞了我的好事!”周瑜氣得直咬牙,恨不得馬上帶兵去把劉備抓迴來。
他想了想,決定繼續督軍前進。可是身體實在撐不住,剛站起來就一陣頭暈目眩,又摔倒在地。身邊的人趕緊把他扶起來,他勉強支撐著坐起來,喘著粗氣說:“我不能就這麽放棄,一定要把劉備拿下,讓他知道我周瑜的厲害!”
周瑜掙紮著又站了起來,可是剛走了幾步,就覺得胸口一陣劇痛,忍不住一口鮮血吐了出來。他臉色蒼白,身體搖搖晃晃,實在支撐不住,又倒在了地上。
周瑜心裏明白,自己這病恐怕是好不了了。他躺在床上,心裏又氣又恨,不停地念叨著:“既生瑜,何生亮!”過了一會兒,他覺得自己快不行了,就把身邊的人叫過來,讓他們拿紙筆,自己口述了一封遺書。
他喘著粗氣,費力地說道:“我周瑜雖然才能一般,當年承蒙討逆將軍知遇,委以腹心,讓我統領兵馬。我一心想著建功立業,計劃著先取巴蜀,再奪取襄陽,憑借著威靈,覺得勝利就在掌握之中。沒想到我不夠謹慎,得了暴疾,延醫調治,也沒有效果。人生有死,這是命運啊,我也沒什麽可遺憾的。隻是可惜我的誌向還沒實現,不能再為東吳效力了。現在曹操在北方,疆場還未平靜;劉備寄寓在荊州,就像養了一隻老虎。天下事還不知道最終會怎麽樣,這正是朝士們憂心忡忡的時候,也是主公應該考慮的時候。魯肅忠烈,遇事不苟,可以接替我的位置。我死了,希望我的話能被采納,這樣我就算死了也能瞑目了。”
說完這些,周瑜已經氣若遊絲,沒了力氣。他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大喊了一聲:“既生瑜,何生亮!”然後就閉上了眼睛,年僅三十六歲。可憐小喬又失去了丈夫。
部將們把周瑜的屍體裝殮好,派人把遺書飛報孫權。孫權看了信,忍不住流淚歎息道:“公瑾有王佐之才,如今突然短命,我失去了依靠啊!”孫權對周瑜的死非常惋惜,他對周瑜的遺表也很重視,看到周瑜推舉魯肅接替自己,就任命魯肅為奮武校尉,讓他到巴丘去接管周瑜的營寨。
周瑜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他們把周瑜的靈柩送迴吳。孫權對他們很照顧,後來把女兒嫁給了孫權的兒子孫登,大兒子周循娶了孫權的女兒,拜騎都尉,很有父親的風範。周循又早死,弟弟周胤官興業都尉,封都鄉侯。這些先暫且不說。
再說魯肅去接替周瑜的職位,路過尋陽的時候,見到了尋陽令呂蒙。呂蒙是汝南人,年輕的時候喜歡練武,不讀經書。孫權勸他學習,他才開始專心學習,手不釋卷。魯肅跟呂蒙見麵,呂蒙擺酒款待。他們談論古今時事,都說到了點子上。魯肅站起來撫摸著呂蒙的背說:“呂子明,我沒想到你現在這麽有才華,已經不是以前那個吳下阿蒙了!”呂蒙笑著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大兄怎麽還這麽小看人呢?”魯肅就去拜了呂蒙的母親,跟呂蒙鄭重地告別。
魯肅到了江陵,還是堅持把荊州借給劉備。孫權也同意了這個建議,於是召孫瑜迴去守丹陽,把江陵南郡等地借給劉備管理。劉備讓諸葛亮守南郡,關羽守江陵,張飛守秭歸,自己駐在潺陵。
曹操聽說周瑜死了,心裏很開心。正打算親自寫封信給曹仁,讓他們再去攻打荊州,忽然又接到探報,說孫權把荊州借給了劉備。曹操一下子又驚又怒,氣得把筆扔到地上,不得不暫時把進攻荊州的計劃擱置起來。
曹操迴到鄴中,造了一座銅雀台,經常去遊玩。他還不斷地下令,訪求有才之士,不計較名節,隻看重智謀。這就是曹操心目中的有才之士。
後來曹操又把三個縣的賦稅退還,假裝謙虛。他說自己出仕的本意,隻是希望為國家討賊立功,得到一個侯爵。將來死後,在墓道上題誌,號為“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這樣就滿足了。現在國家多難,出兵四處討伐,幸好平定了各種叛亂,位至宰相,已經非常顯貴了,還有什麽可期望的呢?要是現在沒有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稱王稱帝。有人看到我的兵勢強盛,懷疑我有野心,這實在是大錯特錯。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還服事殷商,我心裏也一直想著古人。本來打算解職迴國,但又擔心兵權一解除,會被人陷害。我不想虛名,卻要承受實際的危害,這是我不願意的。如果人人都心服,又何必防備呢?隻是封邑可以辭去,現在把陽夏、柘、苦三縣退還,隻保留武平萬戶的賦稅,稍微減輕我的責任,希望能避免誹謗。
這些話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在掩飾自己的野心,欲蓋彌彰。
曹操雖然嘴上說自己沒別的想法,但他擴張領土、爭奪天下的心思越來越強烈,免不了又要動兵了。不知道他會在哪裏用兵,咱們下一迴接著說。
曹仁聽說夷陵失守,就分了些兵去救援,把夷陵城圍了個嚴嚴實實。甘寧向周瑜求救,周瑜想去救甘寧吧,又怕曹仁趁機出擊,這可把他給難住了。
這時候呂蒙就跟周瑜說:“隻要把淩公績留在這兒,我跟都督去救援,一定能很快解圍。我保證淩公績能堅守十天,不會出問題。”周瑜聽了覺得挺靠譜,就留下淩統守營寨,自己跟呂蒙去援救。到了夷陵城下,把曹兵擊退,還繳獲了三百匹戰馬,然後就趕緊迴來了。淩統果然守得好好的,屯兵北岸,準備找機會進攻。
孫權聽說周瑜打了勝仗,也親自帶兵去攻打合肥,可是連續好幾天都沒攻下來。曹操派將軍張喜去救援,過了好久都沒到。揚州別駕蔣濟就假稱援兵到了,派人送信到城裏,被孫權的巡邏兵截獲了,拿給孫權看。孫權以為是真的,就撤圍走了。
劉備呢,按照諸葛亮的計策,上表推舉劉琦為荊州刺史,又派關張趙三將去取武陵、長沙、桂陽、零陵。這幾位將軍先後把這四郡都拿下了。這裏麵有個有趣的故事,是關於趙雲的。
趙雲奉劉備的命令去攻打桂陽,桂陽太守趙範開城投降,還邀請趙雲去參加宴會。趙雲大大方方地進去了,跟趙範一起喝酒。他倆雖然不是同一家族,但都姓趙,這酒喝得挺開心。喝到興頭,趙範又帶趙雲去後園遊覽。過了一會兒,重新洗杯斟酒,連著喝了好幾杯。趙範借口去換衣服,進去之後又出來,領著一個年輕漂亮的女人,慢慢地走到趙雲旁邊。這女人臉上帶著微笑,給趙雲斟酒。趙雲趕緊站起來,推辭不敢接受。再仔細看這女人,淡妝淺抹,穿著素淨的衣服,就像秋天的海棠花一樣,越看越美。趙雲心裏就想:這女人是誰啊?她是什麽意思呢?一時又不好意思問,隻能拱手作禮。這女人呢,眼睛斜著看了趙雲一眼,把趙雲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後就走了。
趙雲坐下來問趙範這女人是誰。趙範說:“這是我嫂子樊氏,年輕守寡,讓人挺可惜的。”趙雲聽了心裏覺得很奇怪,心想這葫蘆裏賣的什麽藥啊。正想開口責備趙範,趙範又說:“守節對女人來說不容易,我問過嫂子的意思,她想改嫁,但是一定要找個出色的英雄。老天也巧了,遇到將軍您,又跟我同姓。要是將軍不嫌棄,我願意促成這件事。”趙雲一聽就生氣了,皺著眉頭說:“我跟你同姓,你哥哥就是我哥哥,你嫂子就是我嫂子,怎麽能讓我幹這種亂倫的事兒呢?這事兒我可不能答應。”趙範被說得沒話說,滿臉羞愧。趙雲馬上就告辭出來了,還擔心趙範心裏記恨,暗中搞鬼,就命令士兵日夜加強防備,還派了個急腳去把劉備接來。
劉備聽說了這事兒,就趕過來。趙範一看劉備來了,就先跑了。趙雲把事情經過跟劉備說了,劉備笑著說:“這也沒什麽大不了的。”趙雲說:“趙範剛投降,情況還不清楚,我怎麽能隨便答應他呢?而且他讓寡嫂改嫁,既讓她失節,又背叛了哥哥,這沒禮沒義的,可見他心術不正。天下漂亮女人多的是,我怎麽能因為這種事兒壞了自己的名聲呢?”劉備聽了很讚同,就任命趙雲為偏將軍,讓他當桂陽太守。趙雲把趙範家眷和寡嫂樊氏都派人送迴了老家,自己在桂陽就職。
劉備又把諸葛亮尊為軍師,兼職中郎將,讓他督管零陵、桂陽、長沙三郡,征收賦稅,充實軍餉。長沙太守韓玄、零陵太守劉度、武陵太守金旋,自從投降劉備後,都繼續留任。還有攸縣守將黃忠,年紀大但力氣強,也來投降,劉備就把他錄用了。廬江營帥雷緒也帶著幾萬部曲歸了劉備。劉備這才慢慢有了基礎。
可是好事多磨,悲傷又來。甘夫人在長阪一役受了驚嚇,得了病,一直躺在床上,好不容易過了一年,最後還是去世了。劉備一次次地悼念亡妻,心裏特別難過。這事兒先不說了,為後麵娶孫夫人埋下伏筆。
再說吳督周瑜,圍攻江陵好久都沒拿下。周瑜年輕氣盛,一心要攻下這座城。結果被曹仁用了個誘敵計,假裝打開城門,跟周瑜廝殺。周瑜擔心士兵不盡力,就騎馬衝在前麵,親自掠陣。曹仁假裝敗迴城裏,等周瑜追到城邊,預先讓部將在城樓上埋伏好,看準周瑜,嗖的一箭射過去,正好射中周瑜右脅,周瑜從馬上摔了下來。曹仁又從城裏衝出來,想抓住周瑜。幸虧韓當、徐盛等吳將把曹仁攔住,把周瑜救迴了營。吳兵自相踐踏,傷亡很多,江陵城卻一點沒受損。
周瑜拔出箭頭,雖然用藥調治,可是腫痛得厲害,好多天不能督軍。曹仁聽說周瑜起不來,就來挑戰。周瑜強忍著疼痛上馬,衝到陣前,大聲喊道:“曹仁你這匹夫,認得周郎嗎?”曹仁嚇了一跳,都被嚇退了,反而被周瑜驅趕著殺了一陣,斃敵無數。從此曹仁士氣低落,等不到援兵,沒辦法隻好棄城北走。周瑜就進了江陵城,把捷報送到了吳。
孫權任命周瑜為南郡太守,屯兵江陵;程普為江夏太守,寄治沙羨;呂範為彭澤太守;呂蒙為尋陽令;召魯肅等人迴吳。曹操得知江陵戰敗的消息,又氣又恨。正好九江人蔣幹,口才很好,說自己跟周瑜是老朋友,可以去招降。曹操就派他去了。
蔣幹穿著布衣服,戴著葛巾,到了江陵去見周瑜。周瑜出來迎接,笑著喊他字說:“子翼老遠來辛苦啦,難不成是來給曹氏當說客的?”一下子就把蔣幹的心思給戳破了。蔣幹趕緊編了個理由說:“我跟你分別好久了,聽說你很有成就,特意來敘敘舊,看看你的風采,怎麽能懷疑我是說客呢?”周瑜又笑著說:“我雖然比不上夔曠,夔是舜的大臣,師曠是晉國人。但聽到弦音,也能知道雅曲。”原來周瑜年輕的時候就精通音律,樂有闕誤,他一聽就知道,知道了就會去看。蔣幹跟周瑜有舊交,當然知道周瑜有顧曲的癖好,所以周瑜就用這個來解嘲。接著留蔣幹一起喝酒,帶他看倉庫軍資、服飾器玩,還對蔣幹說:“大丈夫處世,既然得到君主的知遇,名為君臣,實際就像骨肉一樣,言行計從,禍福與共。就算蘇張重生,酈賈複出,也沒辦法說得動我。你最好別當說客,不然不但不能改變別人,反而會讓我們絕交。”這一番話把蔣幹說得有口難開,隻好告辭。羅氏《演義》把這事兒放在赤壁戰前,按照《周瑜本傳》,應該在戰後。蔣幹迴去跟曹操報告,說周瑜雅量高致,不是言辭能招降的。曹操也沒辦法,隻能休養瘡痍,慢慢想辦法報仇,江東這才沒什麽事兒。
孫權聽說魯肅迴吳,跟各位將領出城去迎接。魯肅到了之後,向孫權下拜,孫權也下馬迴禮。孫權問魯肅:“子敬辛苦啦,我今天出城迎接你,你覺得顯揚嗎?”魯肅直爽地說:“還不夠!還不夠!”大家都很驚訝。魯肅舉著鞭子慢慢地說:“希望將軍威德能遍及四海,總括九州,成就帝業,再用安車蒲輪,迎接我去輔佐,這樣我才覺得顯揚。”孫權聽了哈哈大笑,跟魯肅一起進城,歡宴了一整天。魯肅說赤壁大捷多虧了劉氏相助,以後應該一直合力,才能抵抗曹操,孫權也覺得有道理。
正好劉琦病死了,孫權就讓劉備領荊州牧,還把南岸地分給劉備管轄。劉備就把屯兵的地方移到油口,改名叫公安。孫權有個妹妹,年紀已經過了十五歲,還沒嫁人。聽說劉備接連死了妻妾,就打算把妹妹嫁給劉備做繼室。劉備也想跟東吳聯合,就同意了這門親事。等兩邊商量好,就該劉備到東吳去親自迎親。諸葛亮對劉備說:“將軍這次去,憂喜參半。我不怕孫權,就怕周瑜。周瑜不是真心想跟咱們和好,還是魯肅從中調停,才議和親。將軍要是去,往返都得趕緊,而且要找合適的人護衛,才能保證安全。”於是把趙雲調迴來,跟劉備一起出發。
劉備到了江東,孫權把他迎進去。兩人初次見麵,有一種特別的酬酢,這裏就不細說了。畢竟都是漢末英雄,聊到投機的時候,都覺得心有靈犀,特別開心。孫權給劉備選了個吉利的日子,留劉備在東吳成婚,劉備也隻好答應。
一轉眼就到了吉期,客館裏布置得漂漂亮亮。到了晚上,燈燭輝煌,就有一班樂府仙仗,把新人迎進大堂。劉備和新人一起參拜天地,大禮告成,就進了洞房。堂上客人還沒散,劉備就出來跟大家周旋。大約酒闌席散,已經是鬥轉月橫的時候了。劉備把客人送出去,迴到房裏,新夫人當然還沒睡。隻見兩邊刀槍林立,殺氣騰騰,侍婢們都佩著劍站著,就像娘子軍出征一樣。劉備嚇了一跳,趕緊問怎麽迴事。侍婢說:“郡主從小喜歡武事,隨身不離兵器,所以有這樣的布置。”劉備說:“今晚能不能把這些兵器先撤了。”侍婢去告訴孫夫人,孫夫人笑著說:“廝殺了半輩子,還怕兵器嗎?”這晚上的武事,跟平常可不一樣。於是孫夫人讓侍婢把刀槍撤了,自己也卸了華服,改作淺妝。燈光映照下,兩人互相看著,一個英氣未衰,一個雌威已斂。這就是過來人懂得互相溫存,這奇女子也不羞澀。把孫夫人的樣子寫得很有身份。
過了三敲更鼓,周圍的丫鬟都安靜下來,兩人就攜手進了幃帳,成了夫妻,這樂趣就不用說啦。劉備在東吳住了一個多月,心裏又惦記起荊州了。有一天去見孫權,跟孫權說荊州的故吏大多都依附自己,得到的土地還怕不夠容納眾人,承蒙孫權厚惠,希望借荊州全土。孫權沒怎麽想,就答應了。劉備站起來道謝,還想馬上迴去。孫權留了他好幾天,還沒來得及迴去。
這事兒被江陵太守周瑜知道了,他趕緊寫了封信給孫權,信裏說:“劉備以梟雄的姿態,有關張趙雲這些將領,又有諸葛做謀劃,肯定不是久屈人下的。我覺得應該把劉備留在吳,給他建宮殿,多給美女玩好,讓他享樂。把這些人分開,各置一方,然後讓像我這樣的人帶著他們去進攻,大事就定了。現在把土地割給劉備,讓他有了基業,還讓他迴到西邊,恐怕蛟龍得雲雨,終究不是池中物。希望將軍好好考慮。”
孫權收到周瑜的信,拿給魯肅、呂範等人看。呂範說應該聽周瑜的。隻有魯肅反駁說:“將軍雖然神武命世,勢力還是比不上曹操。曹操一心想報敗,還想奪迴荊州。現在不如把荊州借給劉備,讓他迴去安撫,讓他在曹操軍的要衝,對外能抵抗曹操,對內能保護吳,這才是上策。”這個計策確實很有道理。孫權聽了魯肅的話,覺得有道理,就不堅持留劉備了。
劉備稍微聽到了一些消息,就跟孫夫人商量,想找機會迴西邊。孫夫人很豪爽,決定嫁夫隨夫,收拾好細軟就準備出發。劉備留了封信給孫權,就跟趙雲等人坐小船往西走了。等孫權看到信,趕緊乘飛雲大船,親自帶著魯肅、張昭等十多人去追劉備,居然追上了。劉備跟孫權見麵,說曹操正盯著荊州,自己不能不迴去。孫權也沒責備他,就擺酒送行,還邀請孫夫人一起參加宴會。魯肅等人不方便列席,就躲到後麵倉裏。酒喝到一半,劉備低聲對孫權說:“公瑾文武雙全,是萬人傑,隻恐怕他器量遠大,不一定肯久為人臣,希望公預防一下。”這是想詆毀周瑜嗎?孫權笑了笑,沒說話。等到宴罷,劉備夫婦還是坐小船走了,孫權也迴去了。這事兒在《周瑜本傳》裏有記載,羅氏《演義》虛造了很多情節,不太靠譜。
劉備到了公安,諸葛亮等人把他接進去。劉備對諸葛亮說:“天下智士,想法都差不多。之前先生擔心我東行,就是這個原因。要是仲謀聽從周瑜,恐怕我就不能跟你們見麵了。”諸葛亮等人都起來祝賀,還擺了筵席慶祝,喜氣洋洋。劉備又重賞了趙雲,把他留在麾下,不再迴桂陽。還寫信給吳,索借荊州。
正好周瑜從江陵到吳,問孫權為什麽放走劉備。孫權拿曹操的事兒當借口。周瑜又說:“曹操新敗,憂慮在腹心,一時不能跟將軍構成釁端。劉備剛剛結姻好,暫時不會失和。但劉備不窺吳,肯定會圖謀蜀。最好是先發製人,我願意跟奮威將軍仲異一起去取巴蜀,把仲異留在那裏鎮守,跟馬騰的兒子馬超結援。我再迴來跟將軍奪取襄陽,向北逼迫曹操,這樣就能成功。曹操要是被打敗,劉備就更不用擔心了。”孫權覺得有道理,就讓周瑜迴去整頓軍馬,準備取蜀。
周瑜迴到江陵,路上生病,還強忍著病到巴丘檢閱軍隊。他讓孫瑜趕緊去夏口,還請孫權給劉備寫信,提前關照,免得劉備牽製。孫權就派人到公安,把信給劉備。信裏說:“劉璋不武,不能自守。要是曹操得到蜀,荊州就危險了。現在想先攻取劉璋,再取張魯,一統南方,就算有十個曹操,也沒什麽可擔心的。”
看官,這劉璋、張魯到底是什麽人呢?劉璋是益州牧劉焉的小兒子,曾任奉車都尉,留在京師。獻帝讓劉璋去安撫劉焉,劉焉不想接受命令,就讓劉璋留在蜀中。沛人張魯,是五鬥米道張陵的孫子,繼承祖業,流寓蜀中。張魯的父親張衡早就死了,張魯的母親很有姿色,還通鬼道,在劉焉家進進出出,得到劉焉的信任,恐怕免不了暗作鬼戲。劉焉就讓張魯當督義司馬,出屯漢中。後來劉焉生了背疽,竟然死了,劉璋就繼承了益州刺史的職位。張魯漸漸驕橫,不服劉璋的命令,劉璋就殺了張魯的母親,跟張魯成了仇人。張魯就占據了漢中,自號師君,大行鬼道,把學徒稱為鬼卒。學道有了幾年,進號祭酒,所行的製度跟黃巾差不多。劉璋跟張魯經常打仗,互有殺傷,所以雙方對峙,沒分出勝負。
劉備收到孫權的信,就拿給諸葛亮看。諸葛亮說:“要取益州,何必勞煩東吳呢?現在先作緩兵之計,寫封信迴複孫權,再作計較。”劉備就讓諸葛亮寫好迴信,交給吳使帶迴去。吳使迴去報告孫權,孫權打開信一看,信裏說:“益州民富地險,劉璋雖然弱,也足以自守。現在將軍出兵蜀漢,轉運萬裏,想讓戰克攻取,一舉不失利,這是孫吳很難做到的。孫臏、吳起是古代良將。有人看到曹操在赤壁失利,就說他力量屈了,沒有了遠誌。但曹操三分天下,已經占了三分之二,他想在滄海飲馬,在吳會觀兵,怎麽會守著這個地方到老呢?要是轉攻蜀漢,給曹操機會,讓他趁機東下,這可不是好辦法。而且劉備跟劉璋是宗室,希望憑借英靈,匡扶漢朝。現在劉璋得罪了將軍,劉備很害怕,不敢聽這些事。希望將軍寬宏大量,謹布腹心。”
孫權把信看完,就寄給周瑜。周瑜怎麽肯罷休,還是催孫瑜帶兵出發。孫瑜很懂韜略,跟周瑜又很合得來。兩人同名,應該投契。孫瑜就從丹陽發兵,溯江到夏口,遠遠看見前麵排列著戰艦,擋住了去路。孫瑜就派人去問。忽然有個人遠遠地喊道:“請吳將答話!”孫瑜一看,原來是荊州牧劉備。劉備說自己奉命取蜀,劉備大聲說:“你們要取蜀,就從別的路走。我已經給孫將軍寫信,勸他能休就休。要是一定要取蜀,我就披發入山,絕不敢為天下失信。”周瑜還想說話,劉備就退迴船裏。孫瑜沒辦法前進,又不好跟劉備交戰,隻能傷了和氣。隻好把船退迴去,報告周瑜。
周瑜聽了孫瑜的報告,氣得不行,心裏想:“這劉備竟敢壞我大事!”他本來就生病,這一氣之下,更是怒不可遏,忍不住罵道:“劉備這小子,壞了我的好事!”周瑜氣得直咬牙,恨不得馬上帶兵去把劉備抓迴來。
他想了想,決定繼續督軍前進。可是身體實在撐不住,剛站起來就一陣頭暈目眩,又摔倒在地。身邊的人趕緊把他扶起來,他勉強支撐著坐起來,喘著粗氣說:“我不能就這麽放棄,一定要把劉備拿下,讓他知道我周瑜的厲害!”
周瑜掙紮著又站了起來,可是剛走了幾步,就覺得胸口一陣劇痛,忍不住一口鮮血吐了出來。他臉色蒼白,身體搖搖晃晃,實在支撐不住,又倒在了地上。
周瑜心裏明白,自己這病恐怕是好不了了。他躺在床上,心裏又氣又恨,不停地念叨著:“既生瑜,何生亮!”過了一會兒,他覺得自己快不行了,就把身邊的人叫過來,讓他們拿紙筆,自己口述了一封遺書。
他喘著粗氣,費力地說道:“我周瑜雖然才能一般,當年承蒙討逆將軍知遇,委以腹心,讓我統領兵馬。我一心想著建功立業,計劃著先取巴蜀,再奪取襄陽,憑借著威靈,覺得勝利就在掌握之中。沒想到我不夠謹慎,得了暴疾,延醫調治,也沒有效果。人生有死,這是命運啊,我也沒什麽可遺憾的。隻是可惜我的誌向還沒實現,不能再為東吳效力了。現在曹操在北方,疆場還未平靜;劉備寄寓在荊州,就像養了一隻老虎。天下事還不知道最終會怎麽樣,這正是朝士們憂心忡忡的時候,也是主公應該考慮的時候。魯肅忠烈,遇事不苟,可以接替我的位置。我死了,希望我的話能被采納,這樣我就算死了也能瞑目了。”
說完這些,周瑜已經氣若遊絲,沒了力氣。他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大喊了一聲:“既生瑜,何生亮!”然後就閉上了眼睛,年僅三十六歲。可憐小喬又失去了丈夫。
部將們把周瑜的屍體裝殮好,派人把遺書飛報孫權。孫權看了信,忍不住流淚歎息道:“公瑾有王佐之才,如今突然短命,我失去了依靠啊!”孫權對周瑜的死非常惋惜,他對周瑜的遺表也很重視,看到周瑜推舉魯肅接替自己,就任命魯肅為奮武校尉,讓他到巴丘去接管周瑜的營寨。
周瑜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他們把周瑜的靈柩送迴吳。孫權對他們很照顧,後來把女兒嫁給了孫權的兒子孫登,大兒子周循娶了孫權的女兒,拜騎都尉,很有父親的風範。周循又早死,弟弟周胤官興業都尉,封都鄉侯。這些先暫且不說。
再說魯肅去接替周瑜的職位,路過尋陽的時候,見到了尋陽令呂蒙。呂蒙是汝南人,年輕的時候喜歡練武,不讀經書。孫權勸他學習,他才開始專心學習,手不釋卷。魯肅跟呂蒙見麵,呂蒙擺酒款待。他們談論古今時事,都說到了點子上。魯肅站起來撫摸著呂蒙的背說:“呂子明,我沒想到你現在這麽有才華,已經不是以前那個吳下阿蒙了!”呂蒙笑著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大兄怎麽還這麽小看人呢?”魯肅就去拜了呂蒙的母親,跟呂蒙鄭重地告別。
魯肅到了江陵,還是堅持把荊州借給劉備。孫權也同意了這個建議,於是召孫瑜迴去守丹陽,把江陵南郡等地借給劉備管理。劉備讓諸葛亮守南郡,關羽守江陵,張飛守秭歸,自己駐在潺陵。
曹操聽說周瑜死了,心裏很開心。正打算親自寫封信給曹仁,讓他們再去攻打荊州,忽然又接到探報,說孫權把荊州借給了劉備。曹操一下子又驚又怒,氣得把筆扔到地上,不得不暫時把進攻荊州的計劃擱置起來。
曹操迴到鄴中,造了一座銅雀台,經常去遊玩。他還不斷地下令,訪求有才之士,不計較名節,隻看重智謀。這就是曹操心目中的有才之士。
後來曹操又把三個縣的賦稅退還,假裝謙虛。他說自己出仕的本意,隻是希望為國家討賊立功,得到一個侯爵。將來死後,在墓道上題誌,號為“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這樣就滿足了。現在國家多難,出兵四處討伐,幸好平定了各種叛亂,位至宰相,已經非常顯貴了,還有什麽可期望的呢?要是現在沒有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稱王稱帝。有人看到我的兵勢強盛,懷疑我有野心,這實在是大錯特錯。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還服事殷商,我心裏也一直想著古人。本來打算解職迴國,但又擔心兵權一解除,會被人陷害。我不想虛名,卻要承受實際的危害,這是我不願意的。如果人人都心服,又何必防備呢?隻是封邑可以辭去,現在把陽夏、柘、苦三縣退還,隻保留武平萬戶的賦稅,稍微減輕我的責任,希望能避免誹謗。
這些話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在掩飾自己的野心,欲蓋彌彰。
曹操雖然嘴上說自己沒別的想法,但他擴張領土、爭奪天下的心思越來越強烈,免不了又要動兵了。不知道他會在哪裏用兵,咱們下一迴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