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邸之外還圍聚有大批怪物,悲傷的真身還未得到確認,黃申的目標還未達成,這場對局還遠未結束。
田常將思緒收迴現實,領著黃申把將架子上的手印擦去,將倉庫中的東西盡量複歸原位,最後外出將門鎖上。盡管這間屋子基本不會有人進來,但所有該做的預防工作都不能落下。
伴隨著大門鎖上,周邊的環境再一次出現變化。
現在,在他們麵前的是一片清冷的顧家宅邸,四下裏沒有任何一人。如果不是手頭的掛鎖在眼前完全消失,估計都無法感覺到又一次進入了對局的記憶。
第四段記憶,今晚對局花費的時間與精力都遠遠超過田常預期。
在這片生活區展開搜尋,此時顧家已舉族內遷,沒有了時常在走道中的傭人指引,想在偌大的宅邸裏找到記憶的關鍵,顯然是大海撈針。田常擔心著如果又要跑迴宅邸西麵,自己的腳是否承受的住。
好在,穿行過兩條通道,黃申就發現了目標。
“你看那邊。”順著手指,在一間房屋中能影影綽綽看到一個映在雕花窗上的瘦小身影。
是關巧紅,兩人很快將其認出,迅速趕到她所在的房間。
這一時段裏的巧紅整個人都憔悴了很多,她坐在一張書桌前,麵前攤開數份紙張,全是顧世從他處寄迴的信。
田常想到之前在顧燁密談的房間裏找到的巧紅寄給顧世的信,立馬掏出手機一張張對照起來。
第一封信是顧世寫的:
巧紅吾妻,見字如晤。
已隨家族安定於新居,路途順遂,一切安好。
前日,整理隨行物品之時,猛然於箱底發現一塊徽墨,不禁啞然。
不知你是否記得,吾尚在跟先生念書的年紀。先生皆要求每日將所學謄抄兩遍,吾往往嫌煩,大是自己寫下一遍,第二遍由你代勞。
少時不明事理,每每懷疑父親為何能一眼看出其中蹊蹺,現在想起,甚覺好笑。
初至他鄉,人生地僻,本欲贈一當地土物。思來想去,土物何當寄托吾之掛念,不若將此塊徽墨寄迴。邀妻共憶兒時。
此處安好,願妻稍待。
第二封信來自巧紅:
顧世吾君,見字如晤。
此信以夫君所贈之墨書就。
若非少時與夫君共謄書文,巧紅何能今日以信代口,跨山河千裏,敘相思長情。夫君之心意,巧紅知曉。
時局生亂,寧河傾覆或在朝夕。巧紅知夫君遠赴實非所願,然舉族內遷,夫君獨歸談何容易。
巧紅可等,縱三年五年也可等。
前日手作一娟帕,贈予夫君。秋寒漸至,望君保重。
第三封信來自顧世:
巧紅吾妻,見字如晤。
絹帕已收,終日為佩。至此已有月餘,屋宅雖安,然臥眠不安。徹夜難眠,所念皆是吾妻,恨不得生得雙翼,星夜而歸。
無奈此地諸事未定,一刻不得走脫。吾知妻之所勸所念口是心非,三年五年若要等得,吾近似作客死他鄉便罷,何來顏麵歸見吾妻?
短則旬月,長則一載,吾當歸也。
第四封信來自巧紅:
顧世吾君,見字如晤。
夫君毋憂,巧紅在此一切安好,且有一喜事相告。與君相別兩月餘,巧紅已有三月之孕,府中所餘主仆皆悉心看護。
待君歸來之日,想料必有人倫之樂。
寧河無恙,民心安定,夫君或可緩緩而歸。唯恐小寶念父亟切,今君已約期,萬事可盼。
而後,書信的時日間隔了一大段時間。顧世和巧紅近十個月沒有書信往來,任何一個知道中國曆史的人都明白其中因由,那一年,時代變得比年代快。
等到顧世的第五封信送到巧紅桌上之時,上麵是這樣說的:
巧紅吾妻,見字如晤。
時局艱辛,唯抽得一閑促就此信。
憶去年此時與妻相別,兩番箋信,皆以一切可期。今日此時,竟一語成讖,顧世恐無顏麵再見吾妻。
今日之國,山川為亙,溪穀為淵,亦不知此信可否歸抵故宅。若其有幸,為妻所閱。顧世僅有兩問:
吾妻可安好?吾兒可安好?
這一封信,躺在書桌的正上方。在它下方是一張墨跡未幹的信紙,關巧紅一手握筆,蘸取從徽墨上化下的墨水,顫巍巍的寫著最後的話。
顧世吾君,見字如晤。
山關封鎖,巧紅收此信時亦去三月。宅中悲報不斷,已無謂當做隱瞞。巧紅身心俱疲,唯夫君可做一傾訴,將大小事務寫於此後,望君毋責。
去歲寒冬,宅中老傭嗚唿辭世,家中事務再無人料理。
今朝開春,家宅造亂軍闖入,損毀尚無定數。
最末,實難啟齒,亂起之後,巧紅大病,孩兒未能保下。是巧紅之不該,乞夫君原諒。
巧紅無奈,隻把此……
文未盡,房間突然被人闖入。
“巧紅!築塘山寺那邊情況有變。”
聽聞此言,手下一抖,筆下一滴墨汁滴在剛寫就的紙上,暈蓋住些許字跡。
她一愣神,而後慢慢說著:“算了,山高水遠,此信不寄反叫人心安。此後,或許就沒有我存在了。”
說完,她從桌邊帶上一本線裝書,跟人匆匆離去。
在關巧紅的身影經過田常等人時,線裝書書封上的一行字映入所有人眼中:
寫下你的邪神
對局記憶結束,故事落幕。
顧家內遷,顧世最終還是沒有抵過來自他父親的壓力,撇下巧紅離開。
但他也沒有按照父親的要求休妻,可能他在巧紅麵前作出承諾,會找到機會獨自一人溜迴寧河。
事與願違,在離開寧河之後,時局朝向不可控的局麵發展,他們成為時代中無數流離之人中的一個。
留在寧河的巧紅,出於某種原因參與到那個年代的邪神對局。最後也因失去邪神的真身,被放逐到另一座城市。
她在世界上的一切存在被抹除,遠在他處的顧世突然間失去了關於他妻子的一切記憶。他另取了妻,生了子,忘卻了他與巧紅之間的幾封書信。
這一份念想,直到一百年多後,終於找到了足以見證的人。
田常將思緒收迴現實,領著黃申把將架子上的手印擦去,將倉庫中的東西盡量複歸原位,最後外出將門鎖上。盡管這間屋子基本不會有人進來,但所有該做的預防工作都不能落下。
伴隨著大門鎖上,周邊的環境再一次出現變化。
現在,在他們麵前的是一片清冷的顧家宅邸,四下裏沒有任何一人。如果不是手頭的掛鎖在眼前完全消失,估計都無法感覺到又一次進入了對局的記憶。
第四段記憶,今晚對局花費的時間與精力都遠遠超過田常預期。
在這片生活區展開搜尋,此時顧家已舉族內遷,沒有了時常在走道中的傭人指引,想在偌大的宅邸裏找到記憶的關鍵,顯然是大海撈針。田常擔心著如果又要跑迴宅邸西麵,自己的腳是否承受的住。
好在,穿行過兩條通道,黃申就發現了目標。
“你看那邊。”順著手指,在一間房屋中能影影綽綽看到一個映在雕花窗上的瘦小身影。
是關巧紅,兩人很快將其認出,迅速趕到她所在的房間。
這一時段裏的巧紅整個人都憔悴了很多,她坐在一張書桌前,麵前攤開數份紙張,全是顧世從他處寄迴的信。
田常想到之前在顧燁密談的房間裏找到的巧紅寄給顧世的信,立馬掏出手機一張張對照起來。
第一封信是顧世寫的:
巧紅吾妻,見字如晤。
已隨家族安定於新居,路途順遂,一切安好。
前日,整理隨行物品之時,猛然於箱底發現一塊徽墨,不禁啞然。
不知你是否記得,吾尚在跟先生念書的年紀。先生皆要求每日將所學謄抄兩遍,吾往往嫌煩,大是自己寫下一遍,第二遍由你代勞。
少時不明事理,每每懷疑父親為何能一眼看出其中蹊蹺,現在想起,甚覺好笑。
初至他鄉,人生地僻,本欲贈一當地土物。思來想去,土物何當寄托吾之掛念,不若將此塊徽墨寄迴。邀妻共憶兒時。
此處安好,願妻稍待。
第二封信來自巧紅:
顧世吾君,見字如晤。
此信以夫君所贈之墨書就。
若非少時與夫君共謄書文,巧紅何能今日以信代口,跨山河千裏,敘相思長情。夫君之心意,巧紅知曉。
時局生亂,寧河傾覆或在朝夕。巧紅知夫君遠赴實非所願,然舉族內遷,夫君獨歸談何容易。
巧紅可等,縱三年五年也可等。
前日手作一娟帕,贈予夫君。秋寒漸至,望君保重。
第三封信來自顧世:
巧紅吾妻,見字如晤。
絹帕已收,終日為佩。至此已有月餘,屋宅雖安,然臥眠不安。徹夜難眠,所念皆是吾妻,恨不得生得雙翼,星夜而歸。
無奈此地諸事未定,一刻不得走脫。吾知妻之所勸所念口是心非,三年五年若要等得,吾近似作客死他鄉便罷,何來顏麵歸見吾妻?
短則旬月,長則一載,吾當歸也。
第四封信來自巧紅:
顧世吾君,見字如晤。
夫君毋憂,巧紅在此一切安好,且有一喜事相告。與君相別兩月餘,巧紅已有三月之孕,府中所餘主仆皆悉心看護。
待君歸來之日,想料必有人倫之樂。
寧河無恙,民心安定,夫君或可緩緩而歸。唯恐小寶念父亟切,今君已約期,萬事可盼。
而後,書信的時日間隔了一大段時間。顧世和巧紅近十個月沒有書信往來,任何一個知道中國曆史的人都明白其中因由,那一年,時代變得比年代快。
等到顧世的第五封信送到巧紅桌上之時,上麵是這樣說的:
巧紅吾妻,見字如晤。
時局艱辛,唯抽得一閑促就此信。
憶去年此時與妻相別,兩番箋信,皆以一切可期。今日此時,竟一語成讖,顧世恐無顏麵再見吾妻。
今日之國,山川為亙,溪穀為淵,亦不知此信可否歸抵故宅。若其有幸,為妻所閱。顧世僅有兩問:
吾妻可安好?吾兒可安好?
這一封信,躺在書桌的正上方。在它下方是一張墨跡未幹的信紙,關巧紅一手握筆,蘸取從徽墨上化下的墨水,顫巍巍的寫著最後的話。
顧世吾君,見字如晤。
山關封鎖,巧紅收此信時亦去三月。宅中悲報不斷,已無謂當做隱瞞。巧紅身心俱疲,唯夫君可做一傾訴,將大小事務寫於此後,望君毋責。
去歲寒冬,宅中老傭嗚唿辭世,家中事務再無人料理。
今朝開春,家宅造亂軍闖入,損毀尚無定數。
最末,實難啟齒,亂起之後,巧紅大病,孩兒未能保下。是巧紅之不該,乞夫君原諒。
巧紅無奈,隻把此……
文未盡,房間突然被人闖入。
“巧紅!築塘山寺那邊情況有變。”
聽聞此言,手下一抖,筆下一滴墨汁滴在剛寫就的紙上,暈蓋住些許字跡。
她一愣神,而後慢慢說著:“算了,山高水遠,此信不寄反叫人心安。此後,或許就沒有我存在了。”
說完,她從桌邊帶上一本線裝書,跟人匆匆離去。
在關巧紅的身影經過田常等人時,線裝書書封上的一行字映入所有人眼中:
寫下你的邪神
對局記憶結束,故事落幕。
顧家內遷,顧世最終還是沒有抵過來自他父親的壓力,撇下巧紅離開。
但他也沒有按照父親的要求休妻,可能他在巧紅麵前作出承諾,會找到機會獨自一人溜迴寧河。
事與願違,在離開寧河之後,時局朝向不可控的局麵發展,他們成為時代中無數流離之人中的一個。
留在寧河的巧紅,出於某種原因參與到那個年代的邪神對局。最後也因失去邪神的真身,被放逐到另一座城市。
她在世界上的一切存在被抹除,遠在他處的顧世突然間失去了關於他妻子的一切記憶。他另取了妻,生了子,忘卻了他與巧紅之間的幾封書信。
這一份念想,直到一百年多後,終於找到了足以見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