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曉波可不慫,大聲反懟到:“德措大哥,你能確定現在受苦的這一世,是前世,還是今生,或者來世?”
德措愣了一下,如果前世作孽,今生受苦還債,那來世當如何?
還有,現在這受苦的日子,如果是來世怎麽辦?
或者現在所處,根本就是前世,那他為什麽要受苦?
眼見德措開不了口,德瑪大叔說到:“不管前世今生還是來世,這人世本就是一場空。”
“吃苦也好,受罪也罷,享福又怎樣?還不是過完這一輩子。”
農舜不以為然:“既然吃苦享福都是一輩子,為什麽不享福?”
德瑪大叔搖頭到:“沒那個命,就別往那裏想。”
“人最痛苦的是欲望,如果欲望減少,自然罪孽少,活著的時候心裏也能舒暢。”
“罪孽減少,來生投胎到好人家,日子也會好過一點。”
說來說去又成了車軲轆話,農舜實在忍不住:“德瑪大叔,你記得前世發生的事情嗎?”
“不記得。”
“那我還說你前世是個大善人哩。”
農舜接著說到:“中原有句話,叫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
“又有句話叫一將功成萬骨枯。”
“這話雖然不對,但咱們起碼得保證自己不被人隨便欺壓欺辱吧。”
德瑪大叔說到:“福禍無門,唯人自招。”
“我等覺得現在的日子可過,兩位一再慫恿我等,究竟是何居心?”
“倘誠心采買蟲草,待集日我可去官府報備,倘不是誠心做買賣,兩位請離開吧,莫將禍事惹到我等身上。”
一直未開口的丹朱打圓場:“德瑪大叔說哪裏話,這二位當然是誠心來采買蟲草的。”
“隻是見我等牧民日子過得艱苦,抱不平說幾句而已,大叔千萬別放在心上。”
德措說到:“我們不會放在心上,但請二位以後別再說這樣的話,不然吐蕃不歡迎你們。”
其實德瑪大叔和德措還是能看出一些血性的,不然也不會阻止他倆說些不對付的話。
而且窮到這種地步,造反對他們來說,沒有太大的心理壓力。
即便不造反,逃到中原去總可以吧。
現在看來,他們欠缺一點勇氣。
但農舜沒有太大的把握說服他們。
伍曉波有些不耐煩:“師兄,此處本就隻有八戶人家,況又如此冥頑不寧,何必在此浪費時間?”
農舜說到:“倘這八戶人家都不能說服,如何去說服更多的人?”
“說不定其他地方比此處要好一些呢?”
“沒有說不定,此處靠近河西走廊,與漢人多有接觸,相比於吐蕃內部,應該更能接收新鮮事物一些。”
農舜繼續說到:“倘此處的人不能說服,內部的人隻會比這裏更頑固。”
丹朱點頭到:“農先生的分析有道理。”
“吐蕃的佛爺為了穩固統治,曲解佛家教義,自小便給吐蕃人灌輸不可反抗的觀念。如今算來,已有一百多年。”
“吐蕃人骨子裏的爭鬥血性,早已被那些曲解的教義給壓製啦。”
農舜說到:“倘若老師在此就好了,他一定有辦法能說服德瑪大叔他們。”
丹朱有些好奇:“農先生的老師,真有那麽厲害?”
“老師是我見過這世上最厲害的人。”
“既如此,”丹朱說到:“你何不想想,若是老師在此,會從何處入手說服這些牧民?”
農舜想了想:“老師一定會從佛經開始辯論,知道讓人心服口服為止。”
“從佛經開始麽,”丹朱說到:“這裏家家都有經書,雖然不一定識字,但定會供奉,我可借兩本你先看看。”
丹朱真的拿來經書,農舜打開一部菠蘿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波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異色,色不異空…
農舜理解了一會,五蘊皆空,既然都是空,難怪德瑪大叔他們一點反抗意識都沒有。
德措愣了一下,如果前世作孽,今生受苦還債,那來世當如何?
還有,現在這受苦的日子,如果是來世怎麽辦?
或者現在所處,根本就是前世,那他為什麽要受苦?
眼見德措開不了口,德瑪大叔說到:“不管前世今生還是來世,這人世本就是一場空。”
“吃苦也好,受罪也罷,享福又怎樣?還不是過完這一輩子。”
農舜不以為然:“既然吃苦享福都是一輩子,為什麽不享福?”
德瑪大叔搖頭到:“沒那個命,就別往那裏想。”
“人最痛苦的是欲望,如果欲望減少,自然罪孽少,活著的時候心裏也能舒暢。”
“罪孽減少,來生投胎到好人家,日子也會好過一點。”
說來說去又成了車軲轆話,農舜實在忍不住:“德瑪大叔,你記得前世發生的事情嗎?”
“不記得。”
“那我還說你前世是個大善人哩。”
農舜接著說到:“中原有句話,叫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
“又有句話叫一將功成萬骨枯。”
“這話雖然不對,但咱們起碼得保證自己不被人隨便欺壓欺辱吧。”
德瑪大叔說到:“福禍無門,唯人自招。”
“我等覺得現在的日子可過,兩位一再慫恿我等,究竟是何居心?”
“倘誠心采買蟲草,待集日我可去官府報備,倘不是誠心做買賣,兩位請離開吧,莫將禍事惹到我等身上。”
一直未開口的丹朱打圓場:“德瑪大叔說哪裏話,這二位當然是誠心來采買蟲草的。”
“隻是見我等牧民日子過得艱苦,抱不平說幾句而已,大叔千萬別放在心上。”
德措說到:“我們不會放在心上,但請二位以後別再說這樣的話,不然吐蕃不歡迎你們。”
其實德瑪大叔和德措還是能看出一些血性的,不然也不會阻止他倆說些不對付的話。
而且窮到這種地步,造反對他們來說,沒有太大的心理壓力。
即便不造反,逃到中原去總可以吧。
現在看來,他們欠缺一點勇氣。
但農舜沒有太大的把握說服他們。
伍曉波有些不耐煩:“師兄,此處本就隻有八戶人家,況又如此冥頑不寧,何必在此浪費時間?”
農舜說到:“倘這八戶人家都不能說服,如何去說服更多的人?”
“說不定其他地方比此處要好一些呢?”
“沒有說不定,此處靠近河西走廊,與漢人多有接觸,相比於吐蕃內部,應該更能接收新鮮事物一些。”
農舜繼續說到:“倘此處的人不能說服,內部的人隻會比這裏更頑固。”
丹朱點頭到:“農先生的分析有道理。”
“吐蕃的佛爺為了穩固統治,曲解佛家教義,自小便給吐蕃人灌輸不可反抗的觀念。如今算來,已有一百多年。”
“吐蕃人骨子裏的爭鬥血性,早已被那些曲解的教義給壓製啦。”
農舜說到:“倘若老師在此就好了,他一定有辦法能說服德瑪大叔他們。”
丹朱有些好奇:“農先生的老師,真有那麽厲害?”
“老師是我見過這世上最厲害的人。”
“既如此,”丹朱說到:“你何不想想,若是老師在此,會從何處入手說服這些牧民?”
農舜想了想:“老師一定會從佛經開始辯論,知道讓人心服口服為止。”
“從佛經開始麽,”丹朱說到:“這裏家家都有經書,雖然不一定識字,但定會供奉,我可借兩本你先看看。”
丹朱真的拿來經書,農舜打開一部菠蘿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波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異色,色不異空…
農舜理解了一會,五蘊皆空,既然都是空,難怪德瑪大叔他們一點反抗意識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