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錢都難倒英雄漢,更何況二百萬銀子,柴宗訓心焦不已。
派往魏府打探消息的潘惟德匆匆進宮:“皇上,魏樞相,魏樞相已然薨逝了。”
太醫診斷過雖已有心理準備,柴宗訓還是被這消息震得後退一步,大唿到:“樞相,樞相啊。”
一旁的董遵誨勸到:“皇上,樞相年近六十,算是壽終,皇上還請節哀才是。”
“傳旨,”柴宗訓深吸一口氣:“封魏樞相河東郡王,加魏鹹熙中憲大夫,輟朝七日,出葬之時凡在汴梁有差者,須前往吊唁。”
董遵誨歎到:“得此哀榮,魏樞相當能含笑九泉。隻是皇上,魏樞相一生清貧,倘是在汴梁之官員均前往吊唁,恐魏家負擔不起啊。目下國庫內庫都沒銀子,樞相的喪事不宜大操大辦。”
“銀行不是有魏王宋王等朝中官員湊來的數萬兩銀子麽,”柴宗訓說到:“將此銀賜予樞相府上,一定要大操大辦。樞相為銀行之事而逝,朕絕不會虧待他。朕也要讓天下人都看到,朕辦銀行的決心。”
“遵旨。”董遵誨又說到:“皇上,目下樞相既逝,當有何人來接手繼續署理銀行?”
柴宗訓想了半天:“朕心目中暫無人選,隻是近日你須派人將柴雲,程載禮,孫光璐三人盯死,朕不信學生會無緣無故上書彈劾老師。”
“臣遵旨,”董遵誨應到:“先前臣已經布置下去了。”
柴宗訓又問到:“休了魏小妹的向家,可有什麽發現?”
“迴皇上,”董遵誨對到:“向家一直沒有什麽新的發現,隻是向拱的公子向興洲,在魏鹹美被人打斷手腳的第二天去了廣陵。”
“他去廣陵做什麽?”
“迴皇上,據說是魯王公子韓智興前往廣陵省親,邀約向興洲一道前往。”
“朕知道了。”柴宗訓點點頭:“你且先按旨意安排下去吧。”
“臣告退。”
原本因為有銀行有銀子已經散去的百姓,忽地又聽到消息,以宋王和魏王為首的朝廷很多官員反對銀行,以至於署理銀行的樞相魏仁浦被氣死。
百姓又開始人心惶惶,紛紛往銀行聚攏,隻為把錢取出來安心。
期間柴宗訓親自去了一趟魏府表示吊唁,且魏仁浦的葬禮極盡奢華,凡在汴梁的官員也都前往吊唁,於是又有新的消息傳出來。
魏仁浦並非被氣死,而是署理銀行過度操勞以至油盡燈枯,國庫和銀行有的是錢,根本不用擔心兌付不出銀子來。
這時候這種消息已經起不了太大作用,老百姓過日子,求的就是一個安穩,銀行之事如此反複,還是將銀子存放家中要放心得多。
情勢在惡化,如果任由各種謠言繼續發酵,即便七日後有銀子兌付給各大富商,也會令銀行信譽大大受損,從而導致百姓更不敢存銀。
須得找出一個有分量的人來署理銀行,此人須得在朝中有基礎,說話有一定分量,且百姓也比較熟悉。
算來算去就那麽幾個人,符彥卿和趙匡胤不肯幹,曹翰幹不了,曹彬、楊業需要帶兵,韓通遠在廣陵,王著和潘仁美更是在西北的靈州,遠水救不了近火。
其他人沒有聲望和基礎,就是朝中的口水都能將其淹沒,更何談去麵對天下的百姓。
前一段時間彈劾魏鹹熙,打魏鹹美,休魏小妹,沒有引起足夠的警惕。
或者說已經警惕,卻因為突如其來的天災,打亂了所有的部署。
才讓反對者擠兌垮銀行,氣死魏仁浦這陰險的計謀奏效。
向家休了魏小妹,這是唯一調查反對者的線索。
但銀行傷害的豈是向家的利益?在所有反對銀行的人中,向家也隻是微不足道而已。
柴宗訓很清楚,朝臣聽從旨意前往魏府吊唁,也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
隻要銀行垮台,利益不受損,聽你這個皇帝的又有何妨?
柴宗訓在心中冷笑,讓你們現在鬧得歡,將來朕定會拉清單。
所謂的豪強世族,當然不僅僅是有錢。
有錢了之後可以拉起軍隊,可以讀書,稍有成就便能堂而皇之挺立廟堂,為自家利益代言。
但柴宗訓並不擔憂,因為銀行造福的,還是絕大多數的百姓。
百姓雖然會一時被蒙蔽,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不會長期被蒙蔽下去。
目下隻需找到一個突破口,調整方向,尋一個可靠的人署理,必能讓銀行繼續下去,且開遍全國。
正在思慮的時候,潘惟德進來輕聲到:“皇上,趙大人求見。”
柴宗訓一時沒反應過來:“什麽趙大人?”
“迴皇上,宋王公子,趙德昭趙大人。”
“小趙,”柴宗訓一拍腦袋:“朕這幾日真是糊塗了,竟將他給忽略,快傳。”
趙德昭匆匆進來跪下:“臣見過皇上。”
“小趙,起來吧。”柴宗訓抬了抬手。
趙德昭起身看了柴宗訓一眼:“皇上,多時不見,你瘦了。”
柴宗訓笑到:“你倒是有佳人陪伴,容光煥發。”
“皇上,”趙德昭正色到:“當日承蒙皇上撮合,但嘉敏接近臣,不過是為了探聽消息而已,並無意與臣結成秦晉之好,所以臣與嘉敏,至今都是清白的。”
“先前在江南,也不過是因與她有舊,所以臣一時不忍才將她留下。眼下她已在西山出家,與臣再無瓜葛。”
柴宗訓定定的看著他:“真的再無瓜葛?”
“迴皇上,臣焉敢欺君?”趙德昭並無躲閃之意:“且臣此來,是向皇上請纓,署理銀行之事。”
從身份上來說,趙德昭署理銀行再為合適不過。
他曾任吏部侍郎,協理京察,朝中大小官員至少都混了個臉熟。
其次,身為宋王之子,雖然因為狸貓換太子之事趙匡胤的聲望有所影響,但畢竟還是總領朝政的宰輔,門生故舊也依然還在。若要攻擊趙德昭,還得看看趙匡胤是否答應。
再者,趙德昭也屬於既得利益集團。就是說,其實他也是豪強世家的一份子,畢竟城南趙符,離天尺五。
別看趙匡胤在朝堂上多方為柴宗訓考慮,事實上順水人情誰不會做。
隻要銀行垮塌,讓趙匡胤再怎麽拍柴宗訓馬屁都不為過。若是趙匡胤真有心幫他,豈會坐視百姓集聚在銀行麵前不理。
若有趙德昭署理銀行,至少也能讓那些豪強世家看看,你們並非鐵板一塊。而且自小陪伴到大的感情依然在,柴宗訓先前一直是非常信任趙德昭的。
但趙德昭和嘉敏攪在一起,柴宗訓就不那麽信任了。
也許趙德昭是好心,但鬼知道嘉敏有沒有什麽陰謀?宋州刺殺,百官逼宮,柴宗訓可都還記在心裏呢。
“皇上,”趙德昭見柴宗訓猶豫,繼續說到:“臣來之前,也私下計算過,臣是最為適合署理銀行之人。臣也知道皇上擔憂臣被嘉敏利用,又有什麽陰謀。臣敢以項上人頭保證,自從嘉敏出家後,臣與其已徹底了斷。”
“皇上,臣署理銀行,便代表宋王府同意署理銀行,阻力將比魏樞相之時要小得多。況臣正值壯年,身體也比魏樞相好得多,由臣來接任銀行,必不至令皇上失望。”
說罷趙德昭期盼的看著柴宗訓。
眼下柴宗訓的確無人可用,但趙德昭代表的是既得利益集團,還有江南不明不白的一攤子事。
不過柴宗訓最為擅長的便是將計就計,如果趙德昭是代表豪強世家來搞垮銀行,最好那些人能夠集聚在他周圍,這樣便於一網打盡。
如果趙德昭是出於真心,那就再好不過。畢竟屬於發小,十年的感情。
思慮半天,柴宗訓開口到:“趙德昭聽旨,即日起趙德昭領吏部侍郎銜,繼任銀行行長,全麵署理銀行事務。”
“臣謝主隆恩。”
領吏部尚書銜,意思是掛這個官名,但不視事。但趙德昭相信,不就他就能恢複真正的吏部侍郎,甚至尚書,也並非遙不可及。
迴到府中,趙匡胤已在前廳等候:“大郎,聽說你入宮了?”
趙德昭據實迴答:“父王,孩兒請旨署理銀行,皇上已經恩準。”
“什麽?”趙匡胤喝到:“你瘋了嗎?這個時候去趟這渾水。”
趙德昭淡淡到:“父王,且聽孩兒解釋。”
頓了一下,趙德昭又說到:“解釋之前,孩兒要請教父王一件事情。開銀行和收複幽雲,孰難?”
趙匡胤想了想:“這兩件事情能混為一談嗎?一個是國政,一個是軍事。”
“能,”趙德昭說到:“相比於曆代皇帝,先皇可謂一代英主,但他兩次征遼,都未能收複幽雲,而皇上卻輕而易舉將其收複。”
趙匡胤問到:“你想說皇上比先皇要強?可知那時候的遼與現在的遼國豈可同日而語?”
“如何不能?”趙德昭說到:“即便現在的遼國內亂不斷,也依然派出十五萬鐵騎,卻被皇上料敵機先,一一擊破,從而收複幽雲。”
“這也隻能說明皇上用兵如神而已,而治國理政,先皇並不若於皇上。”
趙德昭搖搖頭:“父王,孩兒想說的並不是這個,而是皇上牢牢掌控住了兵權。”
“征幽雲之時,皇上把不能掌控的鐵騎軍放在外圍,而將自己困在垓心,逼得鐵騎軍不得不拚命。而先皇高平之戰時,心腹大-將何徽和樊愛能卻率先逃跑,這便是差距。”
“況征幽雲迴來之後,各軍拆分調動,除了韓通戰鬥力並不強的侍衛司,現在控鶴軍曹彬,鐵騎軍劉光義,背嵬軍楊業,靈州軍潘仁美,還有慕容德豐在嶺南練的新軍,哪一個不是唯皇上馬首是瞻?”
趙匡胤有些疑惑:“你到底想說什麽?”
派往魏府打探消息的潘惟德匆匆進宮:“皇上,魏樞相,魏樞相已然薨逝了。”
太醫診斷過雖已有心理準備,柴宗訓還是被這消息震得後退一步,大唿到:“樞相,樞相啊。”
一旁的董遵誨勸到:“皇上,樞相年近六十,算是壽終,皇上還請節哀才是。”
“傳旨,”柴宗訓深吸一口氣:“封魏樞相河東郡王,加魏鹹熙中憲大夫,輟朝七日,出葬之時凡在汴梁有差者,須前往吊唁。”
董遵誨歎到:“得此哀榮,魏樞相當能含笑九泉。隻是皇上,魏樞相一生清貧,倘是在汴梁之官員均前往吊唁,恐魏家負擔不起啊。目下國庫內庫都沒銀子,樞相的喪事不宜大操大辦。”
“銀行不是有魏王宋王等朝中官員湊來的數萬兩銀子麽,”柴宗訓說到:“將此銀賜予樞相府上,一定要大操大辦。樞相為銀行之事而逝,朕絕不會虧待他。朕也要讓天下人都看到,朕辦銀行的決心。”
“遵旨。”董遵誨又說到:“皇上,目下樞相既逝,當有何人來接手繼續署理銀行?”
柴宗訓想了半天:“朕心目中暫無人選,隻是近日你須派人將柴雲,程載禮,孫光璐三人盯死,朕不信學生會無緣無故上書彈劾老師。”
“臣遵旨,”董遵誨應到:“先前臣已經布置下去了。”
柴宗訓又問到:“休了魏小妹的向家,可有什麽發現?”
“迴皇上,”董遵誨對到:“向家一直沒有什麽新的發現,隻是向拱的公子向興洲,在魏鹹美被人打斷手腳的第二天去了廣陵。”
“他去廣陵做什麽?”
“迴皇上,據說是魯王公子韓智興前往廣陵省親,邀約向興洲一道前往。”
“朕知道了。”柴宗訓點點頭:“你且先按旨意安排下去吧。”
“臣告退。”
原本因為有銀行有銀子已經散去的百姓,忽地又聽到消息,以宋王和魏王為首的朝廷很多官員反對銀行,以至於署理銀行的樞相魏仁浦被氣死。
百姓又開始人心惶惶,紛紛往銀行聚攏,隻為把錢取出來安心。
期間柴宗訓親自去了一趟魏府表示吊唁,且魏仁浦的葬禮極盡奢華,凡在汴梁的官員也都前往吊唁,於是又有新的消息傳出來。
魏仁浦並非被氣死,而是署理銀行過度操勞以至油盡燈枯,國庫和銀行有的是錢,根本不用擔心兌付不出銀子來。
這時候這種消息已經起不了太大作用,老百姓過日子,求的就是一個安穩,銀行之事如此反複,還是將銀子存放家中要放心得多。
情勢在惡化,如果任由各種謠言繼續發酵,即便七日後有銀子兌付給各大富商,也會令銀行信譽大大受損,從而導致百姓更不敢存銀。
須得找出一個有分量的人來署理銀行,此人須得在朝中有基礎,說話有一定分量,且百姓也比較熟悉。
算來算去就那麽幾個人,符彥卿和趙匡胤不肯幹,曹翰幹不了,曹彬、楊業需要帶兵,韓通遠在廣陵,王著和潘仁美更是在西北的靈州,遠水救不了近火。
其他人沒有聲望和基礎,就是朝中的口水都能將其淹沒,更何談去麵對天下的百姓。
前一段時間彈劾魏鹹熙,打魏鹹美,休魏小妹,沒有引起足夠的警惕。
或者說已經警惕,卻因為突如其來的天災,打亂了所有的部署。
才讓反對者擠兌垮銀行,氣死魏仁浦這陰險的計謀奏效。
向家休了魏小妹,這是唯一調查反對者的線索。
但銀行傷害的豈是向家的利益?在所有反對銀行的人中,向家也隻是微不足道而已。
柴宗訓很清楚,朝臣聽從旨意前往魏府吊唁,也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
隻要銀行垮台,利益不受損,聽你這個皇帝的又有何妨?
柴宗訓在心中冷笑,讓你們現在鬧得歡,將來朕定會拉清單。
所謂的豪強世族,當然不僅僅是有錢。
有錢了之後可以拉起軍隊,可以讀書,稍有成就便能堂而皇之挺立廟堂,為自家利益代言。
但柴宗訓並不擔憂,因為銀行造福的,還是絕大多數的百姓。
百姓雖然會一時被蒙蔽,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不會長期被蒙蔽下去。
目下隻需找到一個突破口,調整方向,尋一個可靠的人署理,必能讓銀行繼續下去,且開遍全國。
正在思慮的時候,潘惟德進來輕聲到:“皇上,趙大人求見。”
柴宗訓一時沒反應過來:“什麽趙大人?”
“迴皇上,宋王公子,趙德昭趙大人。”
“小趙,”柴宗訓一拍腦袋:“朕這幾日真是糊塗了,竟將他給忽略,快傳。”
趙德昭匆匆進來跪下:“臣見過皇上。”
“小趙,起來吧。”柴宗訓抬了抬手。
趙德昭起身看了柴宗訓一眼:“皇上,多時不見,你瘦了。”
柴宗訓笑到:“你倒是有佳人陪伴,容光煥發。”
“皇上,”趙德昭正色到:“當日承蒙皇上撮合,但嘉敏接近臣,不過是為了探聽消息而已,並無意與臣結成秦晉之好,所以臣與嘉敏,至今都是清白的。”
“先前在江南,也不過是因與她有舊,所以臣一時不忍才將她留下。眼下她已在西山出家,與臣再無瓜葛。”
柴宗訓定定的看著他:“真的再無瓜葛?”
“迴皇上,臣焉敢欺君?”趙德昭並無躲閃之意:“且臣此來,是向皇上請纓,署理銀行之事。”
從身份上來說,趙德昭署理銀行再為合適不過。
他曾任吏部侍郎,協理京察,朝中大小官員至少都混了個臉熟。
其次,身為宋王之子,雖然因為狸貓換太子之事趙匡胤的聲望有所影響,但畢竟還是總領朝政的宰輔,門生故舊也依然還在。若要攻擊趙德昭,還得看看趙匡胤是否答應。
再者,趙德昭也屬於既得利益集團。就是說,其實他也是豪強世家的一份子,畢竟城南趙符,離天尺五。
別看趙匡胤在朝堂上多方為柴宗訓考慮,事實上順水人情誰不會做。
隻要銀行垮塌,讓趙匡胤再怎麽拍柴宗訓馬屁都不為過。若是趙匡胤真有心幫他,豈會坐視百姓集聚在銀行麵前不理。
若有趙德昭署理銀行,至少也能讓那些豪強世家看看,你們並非鐵板一塊。而且自小陪伴到大的感情依然在,柴宗訓先前一直是非常信任趙德昭的。
但趙德昭和嘉敏攪在一起,柴宗訓就不那麽信任了。
也許趙德昭是好心,但鬼知道嘉敏有沒有什麽陰謀?宋州刺殺,百官逼宮,柴宗訓可都還記在心裏呢。
“皇上,”趙德昭見柴宗訓猶豫,繼續說到:“臣來之前,也私下計算過,臣是最為適合署理銀行之人。臣也知道皇上擔憂臣被嘉敏利用,又有什麽陰謀。臣敢以項上人頭保證,自從嘉敏出家後,臣與其已徹底了斷。”
“皇上,臣署理銀行,便代表宋王府同意署理銀行,阻力將比魏樞相之時要小得多。況臣正值壯年,身體也比魏樞相好得多,由臣來接任銀行,必不至令皇上失望。”
說罷趙德昭期盼的看著柴宗訓。
眼下柴宗訓的確無人可用,但趙德昭代表的是既得利益集團,還有江南不明不白的一攤子事。
不過柴宗訓最為擅長的便是將計就計,如果趙德昭是代表豪強世家來搞垮銀行,最好那些人能夠集聚在他周圍,這樣便於一網打盡。
如果趙德昭是出於真心,那就再好不過。畢竟屬於發小,十年的感情。
思慮半天,柴宗訓開口到:“趙德昭聽旨,即日起趙德昭領吏部侍郎銜,繼任銀行行長,全麵署理銀行事務。”
“臣謝主隆恩。”
領吏部尚書銜,意思是掛這個官名,但不視事。但趙德昭相信,不就他就能恢複真正的吏部侍郎,甚至尚書,也並非遙不可及。
迴到府中,趙匡胤已在前廳等候:“大郎,聽說你入宮了?”
趙德昭據實迴答:“父王,孩兒請旨署理銀行,皇上已經恩準。”
“什麽?”趙匡胤喝到:“你瘋了嗎?這個時候去趟這渾水。”
趙德昭淡淡到:“父王,且聽孩兒解釋。”
頓了一下,趙德昭又說到:“解釋之前,孩兒要請教父王一件事情。開銀行和收複幽雲,孰難?”
趙匡胤想了想:“這兩件事情能混為一談嗎?一個是國政,一個是軍事。”
“能,”趙德昭說到:“相比於曆代皇帝,先皇可謂一代英主,但他兩次征遼,都未能收複幽雲,而皇上卻輕而易舉將其收複。”
趙匡胤問到:“你想說皇上比先皇要強?可知那時候的遼與現在的遼國豈可同日而語?”
“如何不能?”趙德昭說到:“即便現在的遼國內亂不斷,也依然派出十五萬鐵騎,卻被皇上料敵機先,一一擊破,從而收複幽雲。”
“這也隻能說明皇上用兵如神而已,而治國理政,先皇並不若於皇上。”
趙德昭搖搖頭:“父王,孩兒想說的並不是這個,而是皇上牢牢掌控住了兵權。”
“征幽雲之時,皇上把不能掌控的鐵騎軍放在外圍,而將自己困在垓心,逼得鐵騎軍不得不拚命。而先皇高平之戰時,心腹大-將何徽和樊愛能卻率先逃跑,這便是差距。”
“況征幽雲迴來之後,各軍拆分調動,除了韓通戰鬥力並不強的侍衛司,現在控鶴軍曹彬,鐵騎軍劉光義,背嵬軍楊業,靈州軍潘仁美,還有慕容德豐在嶺南練的新軍,哪一個不是唯皇上馬首是瞻?”
趙匡胤有些疑惑:“你到底想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