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察持續進行,在惴惴不安中,魯王府以及侍衛司直屬官員終於由韓通之子韓智興和向拱之子向興洲率領,來到京察衙門接受查察。
因韓通與趙匡胤多有不睦,所以韓智興和趙德昭的關係也不好,當日遊湖之時,韓智興曾羞辱過趙德昭,好在柴宗訓出手相助,幫趙德昭反羞辱韓智興一頓,算起來也隻是讓兩家的梁子越結越深。
此次京察,原本韓通想與趙匡胤抱團取暖,一起跟慕容延釗說個好話,哪知慕容延釗竟溜了。現在趙匡胤起碼還有個趙德昭,而韓通卻什麽都沒有。
行至半途,韓智興想放棄:“算了,與其被趙德昭羞辱,還不如就此遞個辭呈,辭去這蔭封,也省得這許多鳥氣。”
“父輩拚死得來的蔭封,豈能說辭就辭?”向興洲勸到:“若是羞辱能保住蔭封,那趙德昭可以盡情的羞辱我。”
“我想起趙德昭的嘴臉便覺不爽,”韓智興說到:“趙匡胤為王,我父亦為王,憑什麽他能協理京察?”
“因為他爹和他都善於拍馬屁,”向興洲說到:“你就是太耿直,咱也別管其他,且先去看看。若有刁難,咱便如魏王府那般,砸了他的衙門。”
“也好,這鳥人先前將我侍衛司蔭封褫奪大半,我正好去給他們報仇。”韓智興興奮到:“反正有魏王府前車之鑒,便是砸了他的衙門又如何。”
一眾人等來到刑部京察衙門,此時尚有其他官員接受查察,衙門裏一片忙碌。
有吏員正要上前接待,趙德昭卻率先走了出來:“你且先去忙,魯王府屬官,由本官親自查察。”
趙德昭迎了上去,韓智興倒也不客氣:“不是要查察麽,來吧。”
“很好,”趙德昭說到:“看來爾等準備很充足。”
“你有何招數,盡管使出來,本公子便是皺一下眉,都是你生的。”韓智興語氣裏透著不服。
趙德昭冷笑一聲:“那便隨本官來吧。”
一幹人等隨趙德昭進了一個僻靜的屋子,韓智興忍不住問到:“不是說查察先考策論麽,你帶我等至此處作甚?”
趙德昭說到:“一個策論哪能難得住你韓公子?”
“那你想如何?”
“考本職。”
若是考本職,韓智興和向興洲倒不太慌,這倆人都是蔭封的禦史台主簿和錄事,從七品的官。平日裏一個管蓋章,一個管抄錄,本是兩個閑職。
“趙大人,”韓智興說到:“你是想考本公子的章蓋得夠不夠方方正正,還是想考向公子抄錄的彈章是否有別字?”
“本官都不考,”趙德昭說到:“本官隻問你二人,舉凡出禦史台奏章,是否都經你二人之手?”
韓智興點頭:“這個自然,皇上批閱後發往各地糾核官員的奏章,都由我二人抄錄蓋章發往地方衙門。”
“那就好,”趙德昭又問到:“發往大名的亦如是咯。”
“莫說大名,便是汴梁各縣奏章,皆需經我二人之手方能發出。”
“那本官且問爾等,”趙德昭忽地大喝:“為何監察禦史彈劾劉思遇的奏章,未到魏王之手?”
這二人本是公子哥兒,每日不過去禦史台點個卯,蓋章抄錄之事,自有手下的主事去完成,他們哪知道哪兒的奏章該發到哪。
無奈之下,向興洲隻得小聲問到:“趙大人是何意?”
“何意?”趙德昭冷冷到:“爾等死罪,劉思遇兄弟在大名橫征暴斂,為監察禦史得知後上章彈劾,皇上批閱命魏王將此二人治罪,奏章轉到爾等案前便不翼而飛,如今劉思遇事發,正有人要上章彈劾魏王包庇縱容。”
“當今太後乃魏王之女,皇後乃魏王之孫,爾等如此陷魏王於不義之地,等著領罪吧。”
韓智興和向興洲對視一眼,此事若真如此,莫不說他們京察過不了,若是太後和皇後怪罪下來,他倆吃不了兜著走。
趙德昭淡淡到:“當然,此事還有一種可能,便是奏折發出,但魏王沒看到,這便須你二人迴去好好查查了,若奏折發出,便算爾二人能盡忠本職;怎麽說宋王與魯王當年也曾並肩作戰,本官不看僧麵看佛麵,便算爾等京察過了。”
聽到這話,二人仿佛如蒙大赦,急忙趕往禦史台。
好在禦史台奏折發出會有記錄留存,二人急忙去查閱,哪知道因為京察,大量記錄都被暫時調出。
二人隻得詢問底下主事,各主事信誓旦旦,絕無奏折留存之事。二人又著急忙慌再次來到京察衙門,查找奏折發出記錄。
京察衙門一片繁忙,並無人理會他們,恰好又遇上魏仁浦多嘴問了一句:“二位公子,今日不是二位接受查察之日麽,怎地還在此處閑逛。”
這倆人敢於和趙德昭理論,卻不敢惹為官清正一路考上來的魏仁浦,韓智興急中生智:“大人,我等欲出恭,卻不熟悉此地路徑,所以誤闖至此,我等即刻退出。”
不待魏仁浦迴答,倆人急急忙忙出去,正好又遇上趙德昭:“怎地,二位找到記錄了嗎?”
“趙大人,”韓智興說到:“記錄被京察衙門借調,我等正在查閱。”
“天黑之前若查閱不到,本官便要將查察結果上交魏大人了。”趙德昭淡淡到。
向興洲慌忙求情:“趙大人,目下京察衙門事物混亂,可否寬限下官些時日?”
“寬限?”趙德昭變了臉:“本官給爾二人輕核,可是擔了幹係的,況魏大人的為人,爾等應該清楚,非是本官逼爾等,此乃是魏大人定下的規矩,當日查察結果,必須當日上交。”
倆人無奈,隻得再次找記錄。
四處翻找不見,此時已是夕陽西下,韓智興抱怨到:“媽的,這魏王,自家縱容門人魚肉百姓,反倒怪罪我等未將彈劾奏折發出。要我說,哪有手下人搜刮地方,作為主官卻不知情的。搞不好劉氏兄弟魚肉百姓,就是魏王默許。”
“就是他授意的,”向興洲跟著附和:“反正大名山高皇帝遠,他女兒又是太後,在地方搜刮點錢財算事嗎?”
韓智興苦著臉:“他去搜刮,可苦的是你我二人,真他娘的不公平。”
“誒,”向興洲眼珠一轉:“我有辦法了。”
“什麽辦法?”
“你我二人可上書彈劾魏王,藐視亡命,縱容部屬搜刮地方。”向興洲說到:“隻要奏折遞上去,不就能證明你我清白了嗎?”
韓智興直搖頭:“你有幾顆腦袋,敢彈劾魏王。”
“現時正是京察風頭上,若不彈劾,我等即時便要掉腦袋,私扣奏折可不是鬧著玩的。”向興洲說到:“若是彈劾搏一搏,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韓智興仍在猶豫,向興洲繼續勸到:“朝中王爵,如魯王、齊王,哪個不是經常被劾?再說你我本就是禦史台的,雖隻是主簿和錄事,但糾核百官不正是禦史台職責所在麽?便是所劾有誤,皇上也不會殺言官,頂多將你我訓斥一頓。”
“掉腦袋和訓斥一頓,孰輕孰重?”
聽到這話,韓智興不再猶豫:“那就上書吧。”
上書之前,二人還得找趙德昭把話說清楚:“趙大人,我二人暫時未找到記錄,不過我二人敢上書彈劾魏王自證清白,這算不算過了查察?”
趙德昭說到:“不成,若非應付京察,你二人豈會上書彈劾魏王?皇上問起來,豈非將我輕核爾二人之事暴露?”
向興洲為人比韓智興機靈一點:“非也非也,趙大人,我二人早看不慣魏王之跋扈,先前未劾,隻因禦史台有侍禦史,目下很多侍禦史被征調協助京察,我二人不得不出首仗義執言,與我二人被查察無關。”
翌日一早,柴宗訓便接到侍禦史上呈奏折,禦史台主簿韓智興、錄事向興洲聯名彈劾魏王符彥卿縱容部屬搜刮地方,為其斂財。並在東窗事發後置皇命於不顧,繼續指使部屬魚肉百姓。
禦史台言官本有風聞奏事的權力,彈劾符彥卿的奏折,柴宗訓也常能接到。
但這次就不同了,這可不是言官的奏折,這是一個禦史台管蓋章,一個管謄抄的官員的奏折。
而且這兩個人,柴宗訓很有印象,就是紈絝子弟。
目下正在京察,莫不是二人為了蒙混過關,所以特意上書言事?
可為了蒙混過關,不更應該低調行事嗎?還敢彈劾魏王?
莫不是符彥卿真的指使部屬魚肉百姓?這次京察,難道要搞掉一個王爵?
此事令柴宗訓不得不慎重對待,思慮再三,他決定先接見二人問明情由。
一個奏章,原本隻是要有個交代,沒想到皇帝卻要見二人。
先前便已傳開,寫下《元夕》、《問世間情為何物》等傳世佳作的辛幼安公子便是皇帝,韓智興、向興洲二人為此好一陣惴惴不安,畢竟當日遊湖之時,二人對辛幼安可是傲慢得緊。
但事已至此,不管如何都得硬著頭皮一見了。
因韓通與趙匡胤多有不睦,所以韓智興和趙德昭的關係也不好,當日遊湖之時,韓智興曾羞辱過趙德昭,好在柴宗訓出手相助,幫趙德昭反羞辱韓智興一頓,算起來也隻是讓兩家的梁子越結越深。
此次京察,原本韓通想與趙匡胤抱團取暖,一起跟慕容延釗說個好話,哪知慕容延釗竟溜了。現在趙匡胤起碼還有個趙德昭,而韓通卻什麽都沒有。
行至半途,韓智興想放棄:“算了,與其被趙德昭羞辱,還不如就此遞個辭呈,辭去這蔭封,也省得這許多鳥氣。”
“父輩拚死得來的蔭封,豈能說辭就辭?”向興洲勸到:“若是羞辱能保住蔭封,那趙德昭可以盡情的羞辱我。”
“我想起趙德昭的嘴臉便覺不爽,”韓智興說到:“趙匡胤為王,我父亦為王,憑什麽他能協理京察?”
“因為他爹和他都善於拍馬屁,”向興洲說到:“你就是太耿直,咱也別管其他,且先去看看。若有刁難,咱便如魏王府那般,砸了他的衙門。”
“也好,這鳥人先前將我侍衛司蔭封褫奪大半,我正好去給他們報仇。”韓智興興奮到:“反正有魏王府前車之鑒,便是砸了他的衙門又如何。”
一眾人等來到刑部京察衙門,此時尚有其他官員接受查察,衙門裏一片忙碌。
有吏員正要上前接待,趙德昭卻率先走了出來:“你且先去忙,魯王府屬官,由本官親自查察。”
趙德昭迎了上去,韓智興倒也不客氣:“不是要查察麽,來吧。”
“很好,”趙德昭說到:“看來爾等準備很充足。”
“你有何招數,盡管使出來,本公子便是皺一下眉,都是你生的。”韓智興語氣裏透著不服。
趙德昭冷笑一聲:“那便隨本官來吧。”
一幹人等隨趙德昭進了一個僻靜的屋子,韓智興忍不住問到:“不是說查察先考策論麽,你帶我等至此處作甚?”
趙德昭說到:“一個策論哪能難得住你韓公子?”
“那你想如何?”
“考本職。”
若是考本職,韓智興和向興洲倒不太慌,這倆人都是蔭封的禦史台主簿和錄事,從七品的官。平日裏一個管蓋章,一個管抄錄,本是兩個閑職。
“趙大人,”韓智興說到:“你是想考本公子的章蓋得夠不夠方方正正,還是想考向公子抄錄的彈章是否有別字?”
“本官都不考,”趙德昭說到:“本官隻問你二人,舉凡出禦史台奏章,是否都經你二人之手?”
韓智興點頭:“這個自然,皇上批閱後發往各地糾核官員的奏章,都由我二人抄錄蓋章發往地方衙門。”
“那就好,”趙德昭又問到:“發往大名的亦如是咯。”
“莫說大名,便是汴梁各縣奏章,皆需經我二人之手方能發出。”
“那本官且問爾等,”趙德昭忽地大喝:“為何監察禦史彈劾劉思遇的奏章,未到魏王之手?”
這二人本是公子哥兒,每日不過去禦史台點個卯,蓋章抄錄之事,自有手下的主事去完成,他們哪知道哪兒的奏章該發到哪。
無奈之下,向興洲隻得小聲問到:“趙大人是何意?”
“何意?”趙德昭冷冷到:“爾等死罪,劉思遇兄弟在大名橫征暴斂,為監察禦史得知後上章彈劾,皇上批閱命魏王將此二人治罪,奏章轉到爾等案前便不翼而飛,如今劉思遇事發,正有人要上章彈劾魏王包庇縱容。”
“當今太後乃魏王之女,皇後乃魏王之孫,爾等如此陷魏王於不義之地,等著領罪吧。”
韓智興和向興洲對視一眼,此事若真如此,莫不說他們京察過不了,若是太後和皇後怪罪下來,他倆吃不了兜著走。
趙德昭淡淡到:“當然,此事還有一種可能,便是奏折發出,但魏王沒看到,這便須你二人迴去好好查查了,若奏折發出,便算爾二人能盡忠本職;怎麽說宋王與魯王當年也曾並肩作戰,本官不看僧麵看佛麵,便算爾等京察過了。”
聽到這話,二人仿佛如蒙大赦,急忙趕往禦史台。
好在禦史台奏折發出會有記錄留存,二人急忙去查閱,哪知道因為京察,大量記錄都被暫時調出。
二人隻得詢問底下主事,各主事信誓旦旦,絕無奏折留存之事。二人又著急忙慌再次來到京察衙門,查找奏折發出記錄。
京察衙門一片繁忙,並無人理會他們,恰好又遇上魏仁浦多嘴問了一句:“二位公子,今日不是二位接受查察之日麽,怎地還在此處閑逛。”
這倆人敢於和趙德昭理論,卻不敢惹為官清正一路考上來的魏仁浦,韓智興急中生智:“大人,我等欲出恭,卻不熟悉此地路徑,所以誤闖至此,我等即刻退出。”
不待魏仁浦迴答,倆人急急忙忙出去,正好又遇上趙德昭:“怎地,二位找到記錄了嗎?”
“趙大人,”韓智興說到:“記錄被京察衙門借調,我等正在查閱。”
“天黑之前若查閱不到,本官便要將查察結果上交魏大人了。”趙德昭淡淡到。
向興洲慌忙求情:“趙大人,目下京察衙門事物混亂,可否寬限下官些時日?”
“寬限?”趙德昭變了臉:“本官給爾二人輕核,可是擔了幹係的,況魏大人的為人,爾等應該清楚,非是本官逼爾等,此乃是魏大人定下的規矩,當日查察結果,必須當日上交。”
倆人無奈,隻得再次找記錄。
四處翻找不見,此時已是夕陽西下,韓智興抱怨到:“媽的,這魏王,自家縱容門人魚肉百姓,反倒怪罪我等未將彈劾奏折發出。要我說,哪有手下人搜刮地方,作為主官卻不知情的。搞不好劉氏兄弟魚肉百姓,就是魏王默許。”
“就是他授意的,”向興洲跟著附和:“反正大名山高皇帝遠,他女兒又是太後,在地方搜刮點錢財算事嗎?”
韓智興苦著臉:“他去搜刮,可苦的是你我二人,真他娘的不公平。”
“誒,”向興洲眼珠一轉:“我有辦法了。”
“什麽辦法?”
“你我二人可上書彈劾魏王,藐視亡命,縱容部屬搜刮地方。”向興洲說到:“隻要奏折遞上去,不就能證明你我清白了嗎?”
韓智興直搖頭:“你有幾顆腦袋,敢彈劾魏王。”
“現時正是京察風頭上,若不彈劾,我等即時便要掉腦袋,私扣奏折可不是鬧著玩的。”向興洲說到:“若是彈劾搏一搏,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韓智興仍在猶豫,向興洲繼續勸到:“朝中王爵,如魯王、齊王,哪個不是經常被劾?再說你我本就是禦史台的,雖隻是主簿和錄事,但糾核百官不正是禦史台職責所在麽?便是所劾有誤,皇上也不會殺言官,頂多將你我訓斥一頓。”
“掉腦袋和訓斥一頓,孰輕孰重?”
聽到這話,韓智興不再猶豫:“那就上書吧。”
上書之前,二人還得找趙德昭把話說清楚:“趙大人,我二人暫時未找到記錄,不過我二人敢上書彈劾魏王自證清白,這算不算過了查察?”
趙德昭說到:“不成,若非應付京察,你二人豈會上書彈劾魏王?皇上問起來,豈非將我輕核爾二人之事暴露?”
向興洲為人比韓智興機靈一點:“非也非也,趙大人,我二人早看不慣魏王之跋扈,先前未劾,隻因禦史台有侍禦史,目下很多侍禦史被征調協助京察,我二人不得不出首仗義執言,與我二人被查察無關。”
翌日一早,柴宗訓便接到侍禦史上呈奏折,禦史台主簿韓智興、錄事向興洲聯名彈劾魏王符彥卿縱容部屬搜刮地方,為其斂財。並在東窗事發後置皇命於不顧,繼續指使部屬魚肉百姓。
禦史台言官本有風聞奏事的權力,彈劾符彥卿的奏折,柴宗訓也常能接到。
但這次就不同了,這可不是言官的奏折,這是一個禦史台管蓋章,一個管謄抄的官員的奏折。
而且這兩個人,柴宗訓很有印象,就是紈絝子弟。
目下正在京察,莫不是二人為了蒙混過關,所以特意上書言事?
可為了蒙混過關,不更應該低調行事嗎?還敢彈劾魏王?
莫不是符彥卿真的指使部屬魚肉百姓?這次京察,難道要搞掉一個王爵?
此事令柴宗訓不得不慎重對待,思慮再三,他決定先接見二人問明情由。
一個奏章,原本隻是要有個交代,沒想到皇帝卻要見二人。
先前便已傳開,寫下《元夕》、《問世間情為何物》等傳世佳作的辛幼安公子便是皇帝,韓智興、向興洲二人為此好一陣惴惴不安,畢竟當日遊湖之時,二人對辛幼安可是傲慢得緊。
但事已至此,不管如何都得硬著頭皮一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