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那人消散前惡毒的眼神和詛咒都沒能喚迴她的神誌。
她盡力克製住顫抖的手和控製不住想要上揚的嘴唇,所幸其他人也都被這幅場景震撼,沒人看到她的異常。
或許有那麽一兩條小蟲子不幸地發現了,沒關係,她會處理好。
十四中的存在,讓她感受到了久違的自由。
但這不是最要緊的,如何處理好後續更為重要。
臨時選擇的隊友暫時還不能死,其他人倒也可以用作燃料來廢物利用,但目前線索尚未明確,邊界穿越的機製還沒摸清,她不能這麽浪費。
隻能盡力保全所有人,這讓她感到些許煩躁。
好在理由尚且充分,九號主動作為先鋒舉手發言,所有人統一口徑,暫時混過了班主任那一關。
這並不能滿足她日益膨脹的貪欲和自我壓抑的焦躁。
她迫切地想要做些什麽。
而在三號身上,她看到了同樣的渴望。
於是——
陷阱。
明晃晃的陷阱。
我後槽牙開始疼了。
現在流行對陌生人自我剖析的嗎?
我隻是單純喜歡看樂子而已,沒她那麽變態。
而且,誰知道是不是又在騙人。
想靠一張紙條把我綁在船上,沒那麽容易。
忽略誘導性文字,我把注意力放到別處,那個看到他們出現後改變的眼神,很有意思。
有監控證實的地方不至於說謊,能被判定為外來人員,且認識我們中的一個或多個的,怎麽想都不簡單。
再加上他們到時,那個男人正在做的事,恐怕當時接到了什麽任務,或者進入十四中必須完成某條規則的轉化。
可惜剛恢複意識就在十四中內,沒有機會驗證是否存在身份轉化。
如果能,那可操作空間就大得多。
有機會找理由去一趟監控室,需要了解一下在他們去之前發生過什麽。
更大可能是花屏,什麽都看不見。
但花屏出現的時間,也可以用來倒推是否與七號有關。
還有最近信息裏頻繁出現的九班,唯一與外來人員有牽扯的隻有他們。
假設轉化沒有失敗,他將會作為轉校生進入二班,還是頻頻少人的九班?
當初的規則沒有說明以後是否會有補位,隻是我個人覺得沒有必要。永無止境的掙紮固然有趣,時間一長就會麻木,失去恐懼和畏懼。
從這個角度來說,補位的存在完全沒必要。
但如果是去九班,那又是因為什麽?
在我們探索過去和某人個人線索的時候,忽然出現這麽一個人物,時機和動機都太過湊巧。
以及,保安提過的神怪。
去除藝術加工和以訛傳訛,神怪通則一般為普通人不可見和極高的隱秘性,這兩點,“邊界”同樣滿足。
目前已確認的“邊界”有已經關閉的電腦室屏幕和七號返迴的天台入口兩處,作為天生的出入口,校門外同樣有可能。
按照辦公室值班老師的說法,九班同學熱愛學習到病態,車禍都不能阻止他們上學。以此作為基礎設定,大批量請假休學顯然是異常。
還有“老數”的無限期請假。
校門外是“邊界”的可能大大增加。
但有“上學期間學生不得離校”的規則存在,沒人敢試探真假。
我隱隱有預感,查清九班的緣由,就能知道異變開端。
就像之前所說,“邊界”連接兩端,同樣也是觀測這個十四中的重要手段,那麽它的另一頭,又會是哪裏?
是欣賞這場鬧劇的觀眾,還是另一個十四中?
又或者,是另一個“生態球”。
這些都要等七號再度返迴遊戲才能知道,當然,也得確保她說的都是真話。
那就是十一號他們要考慮的事情了。
我斟酌著在紙上寫下迴複,遞迴給十一號,她眼神閃動幾下,用另種顏色的筆把痕跡覆蓋。
接下來的調查重心,將短暫的放在九班身上。
又有好戲看了。
晚自習一切順利,之前吐露大量情報的老師不在,不知道是休息還是去班上看自習,剩下的老師不算熟悉,我們沒有輕舉妄動。
班主任在課間返迴,找我確認了中午的情況,末尾他點頭,說道:“盡量不要跟九班的人接觸,有什麽問題直接找老師。”
“好的。”我應聲點頭,猶豫幾下開口問道,“我聽他們說九班的同學請假是因為外麵的小混混,下午又有校外人員又跑進來……學校,學校真的不安全了嗎?”
“學校會保證每一位學生的生命安全,不用擔心。”他意味深長地看我一眼,“隻要遵守學生守則,不會有任何事。”
“那……要是又遇到這種情況怎麽辦?”我不安地搓手,整個人看上去異常焦慮,“這次剛好人多,才沒什麽大事。要是,要是隻有一個人怎麽辦?我聽他們說,還帶了兇器,那種危險的東西……”
我的擔心不無道理,班主任思考片刻,說道:“這段時間你們盡量保證多人行動,不要落單,我會聯係保安隊,盡快處理好這件事。
這個拿好,遇到危險摁一號鍵,我會收到消息。”
他遞給我一台老式手機。
款式很舊,邊緣還有輕微掉漆。我鞠躬道謝,拿著手機迴到辦公室。
他是單獨把我叫出去聊的,十一號獨自留在辦公室,沒有聽到我們對話。
趁老師被我引走,她又在座位上翻找。我迴去時,她正翻看手裏的筆記本,正對的那頁,按座位分布,標有一大串人名。
是九班座位表。
上麵有好幾處用黑色簽字筆圈出,下麵寫了好幾行字,我站在她對麵,看不太清寫的什麽。
“老數的筆記?”我低聲問道,“抽屜有夾層?”
“對。”她肯定道,“有塊活動板,把抽屜裏的東西都拿出來就能摸到。”
“那……”
我用眼神示意周圍,她立刻明白我意思,說道:“在最底層,我撿東西的時候發現的,沒有人注意到。”
我沒再多問,轉到另一邊坐下,這迴看清上麵的標注,是一些時間和順序。
“這是九班請假順序?”我在草稿本上畫了幾道線,“隻有一張?”
十一號翻了翻本子,說道:“每一麵都有,最後一頁被撕了,自從有人請假後他們應該換過好幾次座位。”
“那應該從高二就開始了,能找到第一個請假的是誰嗎?”我問道。
“不行,這不是第一本。”她顯然也想到問題的關鍵點,“而且不能確定他注意到的第一次究竟是不是第一次。
如果間隔太長的話,一般不會察覺到異常。
但那才是問題所在。”
她盡力克製住顫抖的手和控製不住想要上揚的嘴唇,所幸其他人也都被這幅場景震撼,沒人看到她的異常。
或許有那麽一兩條小蟲子不幸地發現了,沒關係,她會處理好。
十四中的存在,讓她感受到了久違的自由。
但這不是最要緊的,如何處理好後續更為重要。
臨時選擇的隊友暫時還不能死,其他人倒也可以用作燃料來廢物利用,但目前線索尚未明確,邊界穿越的機製還沒摸清,她不能這麽浪費。
隻能盡力保全所有人,這讓她感到些許煩躁。
好在理由尚且充分,九號主動作為先鋒舉手發言,所有人統一口徑,暫時混過了班主任那一關。
這並不能滿足她日益膨脹的貪欲和自我壓抑的焦躁。
她迫切地想要做些什麽。
而在三號身上,她看到了同樣的渴望。
於是——
陷阱。
明晃晃的陷阱。
我後槽牙開始疼了。
現在流行對陌生人自我剖析的嗎?
我隻是單純喜歡看樂子而已,沒她那麽變態。
而且,誰知道是不是又在騙人。
想靠一張紙條把我綁在船上,沒那麽容易。
忽略誘導性文字,我把注意力放到別處,那個看到他們出現後改變的眼神,很有意思。
有監控證實的地方不至於說謊,能被判定為外來人員,且認識我們中的一個或多個的,怎麽想都不簡單。
再加上他們到時,那個男人正在做的事,恐怕當時接到了什麽任務,或者進入十四中必須完成某條規則的轉化。
可惜剛恢複意識就在十四中內,沒有機會驗證是否存在身份轉化。
如果能,那可操作空間就大得多。
有機會找理由去一趟監控室,需要了解一下在他們去之前發生過什麽。
更大可能是花屏,什麽都看不見。
但花屏出現的時間,也可以用來倒推是否與七號有關。
還有最近信息裏頻繁出現的九班,唯一與外來人員有牽扯的隻有他們。
假設轉化沒有失敗,他將會作為轉校生進入二班,還是頻頻少人的九班?
當初的規則沒有說明以後是否會有補位,隻是我個人覺得沒有必要。永無止境的掙紮固然有趣,時間一長就會麻木,失去恐懼和畏懼。
從這個角度來說,補位的存在完全沒必要。
但如果是去九班,那又是因為什麽?
在我們探索過去和某人個人線索的時候,忽然出現這麽一個人物,時機和動機都太過湊巧。
以及,保安提過的神怪。
去除藝術加工和以訛傳訛,神怪通則一般為普通人不可見和極高的隱秘性,這兩點,“邊界”同樣滿足。
目前已確認的“邊界”有已經關閉的電腦室屏幕和七號返迴的天台入口兩處,作為天生的出入口,校門外同樣有可能。
按照辦公室值班老師的說法,九班同學熱愛學習到病態,車禍都不能阻止他們上學。以此作為基礎設定,大批量請假休學顯然是異常。
還有“老數”的無限期請假。
校門外是“邊界”的可能大大增加。
但有“上學期間學生不得離校”的規則存在,沒人敢試探真假。
我隱隱有預感,查清九班的緣由,就能知道異變開端。
就像之前所說,“邊界”連接兩端,同樣也是觀測這個十四中的重要手段,那麽它的另一頭,又會是哪裏?
是欣賞這場鬧劇的觀眾,還是另一個十四中?
又或者,是另一個“生態球”。
這些都要等七號再度返迴遊戲才能知道,當然,也得確保她說的都是真話。
那就是十一號他們要考慮的事情了。
我斟酌著在紙上寫下迴複,遞迴給十一號,她眼神閃動幾下,用另種顏色的筆把痕跡覆蓋。
接下來的調查重心,將短暫的放在九班身上。
又有好戲看了。
晚自習一切順利,之前吐露大量情報的老師不在,不知道是休息還是去班上看自習,剩下的老師不算熟悉,我們沒有輕舉妄動。
班主任在課間返迴,找我確認了中午的情況,末尾他點頭,說道:“盡量不要跟九班的人接觸,有什麽問題直接找老師。”
“好的。”我應聲點頭,猶豫幾下開口問道,“我聽他們說九班的同學請假是因為外麵的小混混,下午又有校外人員又跑進來……學校,學校真的不安全了嗎?”
“學校會保證每一位學生的生命安全,不用擔心。”他意味深長地看我一眼,“隻要遵守學生守則,不會有任何事。”
“那……要是又遇到這種情況怎麽辦?”我不安地搓手,整個人看上去異常焦慮,“這次剛好人多,才沒什麽大事。要是,要是隻有一個人怎麽辦?我聽他們說,還帶了兇器,那種危險的東西……”
我的擔心不無道理,班主任思考片刻,說道:“這段時間你們盡量保證多人行動,不要落單,我會聯係保安隊,盡快處理好這件事。
這個拿好,遇到危險摁一號鍵,我會收到消息。”
他遞給我一台老式手機。
款式很舊,邊緣還有輕微掉漆。我鞠躬道謝,拿著手機迴到辦公室。
他是單獨把我叫出去聊的,十一號獨自留在辦公室,沒有聽到我們對話。
趁老師被我引走,她又在座位上翻找。我迴去時,她正翻看手裏的筆記本,正對的那頁,按座位分布,標有一大串人名。
是九班座位表。
上麵有好幾處用黑色簽字筆圈出,下麵寫了好幾行字,我站在她對麵,看不太清寫的什麽。
“老數的筆記?”我低聲問道,“抽屜有夾層?”
“對。”她肯定道,“有塊活動板,把抽屜裏的東西都拿出來就能摸到。”
“那……”
我用眼神示意周圍,她立刻明白我意思,說道:“在最底層,我撿東西的時候發現的,沒有人注意到。”
我沒再多問,轉到另一邊坐下,這迴看清上麵的標注,是一些時間和順序。
“這是九班請假順序?”我在草稿本上畫了幾道線,“隻有一張?”
十一號翻了翻本子,說道:“每一麵都有,最後一頁被撕了,自從有人請假後他們應該換過好幾次座位。”
“那應該從高二就開始了,能找到第一個請假的是誰嗎?”我問道。
“不行,這不是第一本。”她顯然也想到問題的關鍵點,“而且不能確定他注意到的第一次究竟是不是第一次。
如果間隔太長的話,一般不會察覺到異常。
但那才是問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