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之前就很好奇,如果三年二班的同學隻有看到的那些,晚上在教室的又是誰?
宿舍門禁對所有學生生效,不會放任特例存在,否則規則本身成了笑話。
十四中沒有相悖的規則,是目前所有人的潛在認知,構成這裏的基礎也在於此,它不應違背底層邏輯。
我想找機會實驗,苦於沒有線索,一直未能實施,直到出現那隻眼睛,以及隨之響起的,耳畔的聲音。
遊戲是離“邊界”最近的地方。
雖然與他們想找的那種完全不同,但它確實是真正的“邊界”。
就像玻璃瓶中的生態球,我們在既定的規則下無知無覺的生存,它們隔著厚厚的玻璃,好奇地打量瓶中的一切,哪怕一個噴嚏都能造成不小的動蕩,但對它們來說,隻是個噴嚏。
我關閉了它們窺探的窗戶,之一。
壞消息是他們知道後絕對會懷疑我,在下次投票將我咬死。好消息是,他們永遠不會知道。
不知道觀測到“窗戶”的變量是什麽,目前來講隻有我能看見,也不排除有人像我一樣故意隱瞞,就像期刊室的報紙一樣,在未曾發覺之前被人塗黑。
不排除它們發現後指示誰去幹的,十四中存在兩股力量,暫時還不清楚分別來自於哪裏。
唯一能肯定的,我與其他十四人,以及觀測者們不是同一邊。
我隻站在我這邊。
六號的同伴論確實很有道理,但她搞錯了一件事。
我的目的從來不是逃出去。
或者說,沒有什麽好逃的。
對十四中的熟悉不作假,敢在規則邊緣試探並非莽撞,隻是清楚,所有人都可能有機會離開這裏,隻有我不能。
重複太多次的命運,會刻入靈魂。
我關閉了電腦,將東西複位,起身離開電腦室。在天台沒有發現直觀線索時,他們大概率會來這裏尋找信息。
目前還沒必要跟他們撞上。
去期刊室或者閱覽室不是不行,但下樓必定經過電腦室,到時解釋起來很麻煩。
這麽一排除,我能去的地方少得可憐。
最終我選擇去超市。
有點餓了。
我可是病人,不好好吃飯怎麽行。
十四中的超市很大,有好幾排貨架,站在其中時,前後很難發現有人。我半倚在堆滿各種麵包的貨架上,借助掛在一旁的糖果串,偷聽隔壁學生的談話。
“哎,你知不知道今天中午高三樓那邊,有二班的跑九班鬧事去了?”少女壓低聲音,興奮地跟同伴分享這個消息,“你說他們怎麽有交集的,這屆高三二班大部分都不跟其他人說話,跟群怪胎似的。九班怎麽惹到他們的?”
“那誰知道,”她的同伴看了看周圍,沒發現我,但為保險也低聲迴道,“隔壁班有人轉學了你知道嗎,聽說就是給高三二班的一個學姐帶路,結果再也沒迴來,前幾天她家裏人來給辦了轉學手續,但她本人一直沒出現。”
“哇……”少女低唿道,“這麽恐怖嗎,那高三九班前陣子好多人休學是不是也和他們有關係啊?”
“不知道,你別打聽了,小心他們找你。”同伴明顯不想再談,急匆匆道,“也別找你哥問那麽多了,被老師發現又要說你。
東西選好了就快走,還要迴去自習呢。”
“哦哦哦。”
少女連忙拿起幾包零食,跟在同伴身後朝櫃台走去。
路過我這裏時,我恰好露出半個身子,陰惻惻的眼神看向她們,果不其然,她倆齊齊後退,一臉驚恐地連連道歉。
我這麽好的學姐,當然是選擇原諒啦。
但高二年級有人轉學……
果真,那天那個學妹被處理了。
像那天和我對話的食堂阿姨後來“辭職”一樣,消失得幹幹淨淨。
還有九班……
想起在“老數”工位發現的東西,還有考試裏見到的,九班與教導主任的衝突,我大致有了下一步的調查想法。
不一定與三年二班目前的怪狀有關,但幕後黑手必定相同。
它們的目的,還真是令人好奇。
我去了門衛室。
保安大叔正盡職盡責地端坐在窗口,看我過來,麵色一肅,說道:“你是哪個班的學生,來這裏幹什麽?”
“我是三年二班的,”我被他的聲音嚇到,後退半步,不安地說道,“我同學前段時間轉學了,我們關係很不錯,想來看看有沒有,有沒有她寄來的信……”
“沒有沒有,快迴去,別在門口轉悠。”保安驅趕道,一邊起身往外走,“我要出去巡邏了,你沒別的事就快迴教室,最近外頭可不安全。”
我迅速點頭,聽他說起外麵,又猶豫問道:“我們樓上九班好像有好幾個同學沒來上學,有跟我朋友關係好的,也是一點消息沒有,會不會,跟外麵……”
“沒有沒有,哪有的事,小孩子別亂打聽,好好上課去。”保安不耐煩地敷衍道,“高三壓力太大而已,別什麽都跟神神怪怪扯到一起,要相信科學。”
講個笑話。
規則怪談裏的學校保安叫我相信科學。
好的,這就改信jpg
開玩笑的。
我站在保安室靠內的窗口處,看他拿起警棍敲敲桌子,隨即推開門往外走。層層迷霧遮蔽視野,保安走踏入其中,消失不見。
我沒有冒險試探,在停留足夠久後,我轉身往迴走。
十一號幾人還未迴來,七號趴在桌上,看不清麵容。
我把在超市買到的麵包和水放到她桌上,又在同學隱晦的同情目光中坐迴原位。
這下不會有人暴露我偷偷跑出去了。
有時候,裝可憐確實比其他手段更有用,但不能用太多次,不然很容易審美疲勞,引起逆反心理。
他們可不可憐我倒無所謂,隻是他們的眼睛是最直白的觀測窗,吸引絕大多數視線,甚至影響到規則的判定。
這又涉及到十四中內部的運行模式,在這裏的每一個存在,都有自己需要遵守的一套規則,客觀部分標注於隨處可見的守則上,而帶有主觀的部分,則是由“觀測者”進行判斷的。
比如食堂那次能夠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在場的班主任的主觀判斷,他認定是食堂阿姨端出的食物不符合要求,這才導致我緊急送往醫務室。
當然,真正原因是我既沒吃藥也沒吃飯,但隻有校醫知道,而且這並不違反規則,隻違反了醫囑。
但醫囑不具備攻擊性。
所以他們隻能幹瞪眼,看我鑽空子。
之後那麽多次強調我的身體,也是因為這個。
他們企圖把它轉變成一條由他們控製的,需要主觀判斷的,僅限於我的規則。
一條“三號同學需要好好注意身體健康,一旦出現有礙恢複的行動,身為班主任\/校醫\/同學有義務進行阻止,不限手段”的規則。
宿舍門禁對所有學生生效,不會放任特例存在,否則規則本身成了笑話。
十四中沒有相悖的規則,是目前所有人的潛在認知,構成這裏的基礎也在於此,它不應違背底層邏輯。
我想找機會實驗,苦於沒有線索,一直未能實施,直到出現那隻眼睛,以及隨之響起的,耳畔的聲音。
遊戲是離“邊界”最近的地方。
雖然與他們想找的那種完全不同,但它確實是真正的“邊界”。
就像玻璃瓶中的生態球,我們在既定的規則下無知無覺的生存,它們隔著厚厚的玻璃,好奇地打量瓶中的一切,哪怕一個噴嚏都能造成不小的動蕩,但對它們來說,隻是個噴嚏。
我關閉了它們窺探的窗戶,之一。
壞消息是他們知道後絕對會懷疑我,在下次投票將我咬死。好消息是,他們永遠不會知道。
不知道觀測到“窗戶”的變量是什麽,目前來講隻有我能看見,也不排除有人像我一樣故意隱瞞,就像期刊室的報紙一樣,在未曾發覺之前被人塗黑。
不排除它們發現後指示誰去幹的,十四中存在兩股力量,暫時還不清楚分別來自於哪裏。
唯一能肯定的,我與其他十四人,以及觀測者們不是同一邊。
我隻站在我這邊。
六號的同伴論確實很有道理,但她搞錯了一件事。
我的目的從來不是逃出去。
或者說,沒有什麽好逃的。
對十四中的熟悉不作假,敢在規則邊緣試探並非莽撞,隻是清楚,所有人都可能有機會離開這裏,隻有我不能。
重複太多次的命運,會刻入靈魂。
我關閉了電腦,將東西複位,起身離開電腦室。在天台沒有發現直觀線索時,他們大概率會來這裏尋找信息。
目前還沒必要跟他們撞上。
去期刊室或者閱覽室不是不行,但下樓必定經過電腦室,到時解釋起來很麻煩。
這麽一排除,我能去的地方少得可憐。
最終我選擇去超市。
有點餓了。
我可是病人,不好好吃飯怎麽行。
十四中的超市很大,有好幾排貨架,站在其中時,前後很難發現有人。我半倚在堆滿各種麵包的貨架上,借助掛在一旁的糖果串,偷聽隔壁學生的談話。
“哎,你知不知道今天中午高三樓那邊,有二班的跑九班鬧事去了?”少女壓低聲音,興奮地跟同伴分享這個消息,“你說他們怎麽有交集的,這屆高三二班大部分都不跟其他人說話,跟群怪胎似的。九班怎麽惹到他們的?”
“那誰知道,”她的同伴看了看周圍,沒發現我,但為保險也低聲迴道,“隔壁班有人轉學了你知道嗎,聽說就是給高三二班的一個學姐帶路,結果再也沒迴來,前幾天她家裏人來給辦了轉學手續,但她本人一直沒出現。”
“哇……”少女低唿道,“這麽恐怖嗎,那高三九班前陣子好多人休學是不是也和他們有關係啊?”
“不知道,你別打聽了,小心他們找你。”同伴明顯不想再談,急匆匆道,“也別找你哥問那麽多了,被老師發現又要說你。
東西選好了就快走,還要迴去自習呢。”
“哦哦哦。”
少女連忙拿起幾包零食,跟在同伴身後朝櫃台走去。
路過我這裏時,我恰好露出半個身子,陰惻惻的眼神看向她們,果不其然,她倆齊齊後退,一臉驚恐地連連道歉。
我這麽好的學姐,當然是選擇原諒啦。
但高二年級有人轉學……
果真,那天那個學妹被處理了。
像那天和我對話的食堂阿姨後來“辭職”一樣,消失得幹幹淨淨。
還有九班……
想起在“老數”工位發現的東西,還有考試裏見到的,九班與教導主任的衝突,我大致有了下一步的調查想法。
不一定與三年二班目前的怪狀有關,但幕後黑手必定相同。
它們的目的,還真是令人好奇。
我去了門衛室。
保安大叔正盡職盡責地端坐在窗口,看我過來,麵色一肅,說道:“你是哪個班的學生,來這裏幹什麽?”
“我是三年二班的,”我被他的聲音嚇到,後退半步,不安地說道,“我同學前段時間轉學了,我們關係很不錯,想來看看有沒有,有沒有她寄來的信……”
“沒有沒有,快迴去,別在門口轉悠。”保安驅趕道,一邊起身往外走,“我要出去巡邏了,你沒別的事就快迴教室,最近外頭可不安全。”
我迅速點頭,聽他說起外麵,又猶豫問道:“我們樓上九班好像有好幾個同學沒來上學,有跟我朋友關係好的,也是一點消息沒有,會不會,跟外麵……”
“沒有沒有,哪有的事,小孩子別亂打聽,好好上課去。”保安不耐煩地敷衍道,“高三壓力太大而已,別什麽都跟神神怪怪扯到一起,要相信科學。”
講個笑話。
規則怪談裏的學校保安叫我相信科學。
好的,這就改信jpg
開玩笑的。
我站在保安室靠內的窗口處,看他拿起警棍敲敲桌子,隨即推開門往外走。層層迷霧遮蔽視野,保安走踏入其中,消失不見。
我沒有冒險試探,在停留足夠久後,我轉身往迴走。
十一號幾人還未迴來,七號趴在桌上,看不清麵容。
我把在超市買到的麵包和水放到她桌上,又在同學隱晦的同情目光中坐迴原位。
這下不會有人暴露我偷偷跑出去了。
有時候,裝可憐確實比其他手段更有用,但不能用太多次,不然很容易審美疲勞,引起逆反心理。
他們可不可憐我倒無所謂,隻是他們的眼睛是最直白的觀測窗,吸引絕大多數視線,甚至影響到規則的判定。
這又涉及到十四中內部的運行模式,在這裏的每一個存在,都有自己需要遵守的一套規則,客觀部分標注於隨處可見的守則上,而帶有主觀的部分,則是由“觀測者”進行判斷的。
比如食堂那次能夠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在場的班主任的主觀判斷,他認定是食堂阿姨端出的食物不符合要求,這才導致我緊急送往醫務室。
當然,真正原因是我既沒吃藥也沒吃飯,但隻有校醫知道,而且這並不違反規則,隻違反了醫囑。
但醫囑不具備攻擊性。
所以他們隻能幹瞪眼,看我鑽空子。
之後那麽多次強調我的身體,也是因為這個。
他們企圖把它轉變成一條由他們控製的,需要主觀判斷的,僅限於我的規則。
一條“三號同學需要好好注意身體健康,一旦出現有礙恢複的行動,身為班主任\/校醫\/同學有義務進行阻止,不限手段”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