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帶著孫策的書信進了會稽郡城,不僅僅王朗沒有預料到孫策居然沒有直接攻城,就連虞翻也沒有預料到孫策居然會讓張昭帶著書信進城。
“老爺,太守府那邊的人馬又過來催了,說是張昭已經進城,快要到太守府了。”虞府的管家見自家老爺還未出門,便拱手說道。
“嗯,我知道了,管家你去備車吧。”虞翻放下手中的毛筆,輕輕吹了一下竹簡,上麵的墨跡還未幹透。
“叔叔,不如我陪您一同去太守府吧。”一旁的虞驊見管家出去之後,連忙坐直了身子拱手說道。
“子華你就在家看書,注意府中,現在乃是非常時刻,勿要有生員走動,免得生出什麽事端來。”虞翻站起身子整理了一下袍服,將剛才那卷竹簡卷起,放在袖間,便直接走了出去。
張昭奉著書信,緩步走向太守府;府門打開,高堂明亮,眾人皆坐其上。
“張昭奉我家主公書信,拜見太守大人。”明堂之上,張昭聲音響亮,將竹簡書信雙手奉上,一旁的小吏連忙接過書信,遞給王朗。
王朗接過書信,打開竹簡查看之後,才抬起頭來說道:“孫策要我開城投降?”
“太守大人此言差矣,我家主公隻是希望大人體恤百姓,不要讓會稽百姓遭受戰亂之苦,顛沛流離。”張昭搖了搖頭,拱手說道。
“孫策這是威脅我?”王朗看著張昭,臉上並沒有任何不愉、惱怒的神情,仿佛再說著一件很是平常的事。
“大人誤會矣,我家主公隻是在闡述事實。”張昭再次拱手,看向王朗,看向在座的王朗屬臣,開口說道:“我家主公取廬陵、丹陽、吳郡三郡之地,體恤百姓,減輕徭役,明令三軍,不可擾民;若與太守大人相戰,豫章必然不能坐視以待,定會大軍前來救城,然我主公揮甲帶萬,猛將、謀士如雲,更有玄甲精兵,雙方大戰,豫章、會稽二郡戰火四起,血流成河,這難道是太守大人願意見到的嗎?”
“你退下吧。”王朗閉目思量,揮手讓張昭退下。
“張昭告辭。”張昭聞言,拱手而退,直到退出堂前,才轉身離去。
“你們怎麽看?”王朗依然緊閉雙目,輕聲問道堂上之人。
“孫策勢大,我等還是開城投降為好。”
“不可,大人已經與劉刺史結為盟約。孫策來襲,劉刺史必定帶兵來援,到時內外夾擊,孫策如何能擋。”
“不可·····”
堂上的一眾官吏都是爭論不休,主戰、主降者爭執不下。
“虞功曹,你如何看?”王朗睜開眼睛,看著虞翻問了一句。
“虞翻駑鈍,恐言有失,不敢妄言。”虞翻拱了拱手,卻並沒有多說什麽。
“仲翔但說無妨。”王朗輕輕一笑,示意虞翻不用緊張。
“大人,以為會稽可擋孫策否?”虞翻拱了拱手,直接問道王朗。
王朗歎了一口氣,搖了搖頭說道:“難。”
“下官大膽,會稽擋不住,劉繇也擋不住。”虞翻拱了拱手直接說道。
“這、這······”虞翻此言,頓時讓堂上諸人都騷動了起來。王朗罷了罷手,製止了眾人:“仲翔還請繼續。”
虞翻從袖中掏出一封竹簡,讓一旁的小吏遞與王朗查看,繼續說道:“張超、盛憲皆諸侯、名士也,張超更是昔年征討董卓,麾下良將、精兵無數,結果被居巢三日奔襲,一夜下城,窺一斑而見全豹,居巢玄甲精兵可見非同一般,而其領兵之人,更是令人膽戰心驚。”
“仲翔說的可是周瑜、周公瑾?”王朗一聽虞翻所說,頓時說出一個人的名字來,引得堂上再次小聲議論起來。
“確實此人,這周公瑾滿腹經綸,更是精通兵法韜略、奇門八卦,不談他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單說其謀略,昔年可是在洛陽城外領兵與董卓相爭,李儒、呂布均在他手中吃過敗仗,董卓更是身隕其手,名士許劭兄弟二人更是在《月旦評》上推崇此人,稱其江東麒麟子。有此人助孫策,會稽必然是擋不住的。”虞翻拱手說道,並沒有絲毫迴避,說起此人。
“聽說虞功曹家中與居巢也有聯係,該不會是早就已經做好投降孫策打算了吧。”開口說話的正是會稽主薄,看著虞翻,眼中有著一絲不屑與冷意。
“主薄大人誤會了,下官隻要有一日身為太守府功曹,就必定盡心盡力為太守大人考慮;我虞家確實有跟居巢往來,江東大小世家皆與居巢有著來往,居巢鹽、糧、布衣等等大小商業均有涉及,下官家中也有幾分鹽利,酒樓、茶樓各方麵的生意也確實均有牽連,但也正因為如此,下官才更覺得周瑜此人的恐怖、厲害與遠見。”虞翻先是對著一旁的主薄拱手說話,而受到後麵卻依然看向了王朗,繼續說道:“大人,黃巾兵亂,天下紛爭四起,而那年,周瑜剛滿九歲,就先是解了廬江郡城之危,而後更是設計坑殺黃巾大將,再揮兵西進,救了陸康;而後引得罪太守府大小官員,被陸康遣至居巢自生自滅,也是那年,下官有幸被邀,前往居巢,見識那殘破不堪的居巢舊城,會稽往廬江這一路見到的盡是餓殍遍野,哀鴻四起,然而那周瑜短短一年時間,靠著居巢那一畝三分地,屯田建城,收攏流民,開拓商業,竟然就建起了一座居巢新城,再往後才有了如今天下聞名的居巢城。其人才智、遠見、卓識由此可見,若他想拿下我會稽郡,下官認為大人守不住的。”
虞翻一番話,說的在場之人懼是啞口無言,心生膽怯之意。
“我知道了,你們都退下吧,讓我好好想想。”王朗揮揮手,在座諸人都連忙起身拜別。
待得所有人離去之後,王朗才起身,拿著虞翻的那封竹簡往屋後走去。
“老爺,您這是怎麽了?”王朗剛迴到後府,他自己的夫人便迎了上來。
“我在為這大漢天下擔憂,歎息我王朗不能保境安民,身為漢吏,內心羞愧啊。”王朗搖了搖頭,滿是感慨。
翌日,天明時分,會稽郡城城門大開,城中走出一隊仆役、士卒,在護城河前三十餘丈之處,擺下兩條桌案,放上瓜果,酒盞。
“報,會稽城內送來書信,說是交於軍師大人的。”一個士卒捧著一封竹簡,直接跑進了孫策的議事大帳。
“哦,公瑾,是寫給你的,快看看寫的是什麽。”孫策有些好奇,卻沒有自己拿過書信,反而是對一旁的周瑜說道。
周瑜拿過那封竹簡,揮手讓那士卒退下,打開看了幾眼,便直接遞與孫策,說道:“王朗在城門前,擺下酒宴,邀我一聚。”
“這王朗耍什麽花招,公瑾,你不可以身犯險,我直接帶兵攻下會稽便是。”孫策聽周瑜這樣一說,連忙打開竹簡細細查看起來,隻是看了幾眼,頓時將那竹簡擲於桌案之上,直接就不讓周瑜前去。
“伯符,你不用擔心,王朗素有威望,博才高雅,性嚴慷慨,德實充塞於內,不會將我怎樣的。”周瑜朝著孫策微微一笑,讓他不用擔心。
周瑜收到王朗的書信之後,並沒有帶什麽隨從,隻有周泰不放心,一定要跟在他的身邊,兩人直接騎馬趕到會稽城前與王朗相會。
“晚輩周瑜,見過先生。”周瑜見到那坐在桌案前的一個中年,直接拱手拜禮。
王朗起身還禮,邀請他坐下,隻是問了一句:“你就是周瑜、周公瑾?”
周瑜點了點頭,稱道:“正是學生。”
“坐。”王朗再次邀請周瑜坐下。
王朗舉杯請了一杯周瑜,周瑜拿起酒杯輕輕飲了一口才問道:“看樣子,先生是準備打算遠去了。”
王朗點了點頭,並沒有否認,畢竟馬車就侯在一旁,即便常人也能一眼就能看出有人要離去。
“先生何不留在江東,這裏的百姓需要你。”周瑜拱手拜禮勸了一句。
“我身為漢吏,食君俸祿,自然要與君分憂,既然會稽不適合我了,那麽在下就打算前去洛陽,為君殿前分憂。王朗再次舉杯,邀請了一杯之後才說道。
“可是,先生,許都情勢並不是您想的那般美好。”周瑜不禁再卷了一句,對這些漢室忠臣,他的心中都有著尊敬之情,因為他知道,自己做不到。
王朗搖了搖頭,站起身子來,看了一眼周瑜,說道:“我此次隻是為了想見一見你,希望有天我能在天子跟前再見到你。告辭了。”
“先生!”周瑜見王朗拱手拜別之後,直接就往一旁的馬車上走出,頓時情不自禁的喊了一聲.
“周瑜不要讓你周家世代名聲受損,我希望我聽到的,看到的,都是你自己真的想做的,陛下還在還在許昌等著你。告辭。”王朗再次迴頭看了周瑜一眼,才放下心的往裏麵走去。
“先生慢走.”周瑜再次拱手拜別,心中卻在感歎、慚愧。
“老爺,太守府那邊的人馬又過來催了,說是張昭已經進城,快要到太守府了。”虞府的管家見自家老爺還未出門,便拱手說道。
“嗯,我知道了,管家你去備車吧。”虞翻放下手中的毛筆,輕輕吹了一下竹簡,上麵的墨跡還未幹透。
“叔叔,不如我陪您一同去太守府吧。”一旁的虞驊見管家出去之後,連忙坐直了身子拱手說道。
“子華你就在家看書,注意府中,現在乃是非常時刻,勿要有生員走動,免得生出什麽事端來。”虞翻站起身子整理了一下袍服,將剛才那卷竹簡卷起,放在袖間,便直接走了出去。
張昭奉著書信,緩步走向太守府;府門打開,高堂明亮,眾人皆坐其上。
“張昭奉我家主公書信,拜見太守大人。”明堂之上,張昭聲音響亮,將竹簡書信雙手奉上,一旁的小吏連忙接過書信,遞給王朗。
王朗接過書信,打開竹簡查看之後,才抬起頭來說道:“孫策要我開城投降?”
“太守大人此言差矣,我家主公隻是希望大人體恤百姓,不要讓會稽百姓遭受戰亂之苦,顛沛流離。”張昭搖了搖頭,拱手說道。
“孫策這是威脅我?”王朗看著張昭,臉上並沒有任何不愉、惱怒的神情,仿佛再說著一件很是平常的事。
“大人誤會矣,我家主公隻是在闡述事實。”張昭再次拱手,看向王朗,看向在座的王朗屬臣,開口說道:“我家主公取廬陵、丹陽、吳郡三郡之地,體恤百姓,減輕徭役,明令三軍,不可擾民;若與太守大人相戰,豫章必然不能坐視以待,定會大軍前來救城,然我主公揮甲帶萬,猛將、謀士如雲,更有玄甲精兵,雙方大戰,豫章、會稽二郡戰火四起,血流成河,這難道是太守大人願意見到的嗎?”
“你退下吧。”王朗閉目思量,揮手讓張昭退下。
“張昭告辭。”張昭聞言,拱手而退,直到退出堂前,才轉身離去。
“你們怎麽看?”王朗依然緊閉雙目,輕聲問道堂上之人。
“孫策勢大,我等還是開城投降為好。”
“不可,大人已經與劉刺史結為盟約。孫策來襲,劉刺史必定帶兵來援,到時內外夾擊,孫策如何能擋。”
“不可·····”
堂上的一眾官吏都是爭論不休,主戰、主降者爭執不下。
“虞功曹,你如何看?”王朗睜開眼睛,看著虞翻問了一句。
“虞翻駑鈍,恐言有失,不敢妄言。”虞翻拱了拱手,卻並沒有多說什麽。
“仲翔但說無妨。”王朗輕輕一笑,示意虞翻不用緊張。
“大人,以為會稽可擋孫策否?”虞翻拱了拱手,直接問道王朗。
王朗歎了一口氣,搖了搖頭說道:“難。”
“下官大膽,會稽擋不住,劉繇也擋不住。”虞翻拱了拱手直接說道。
“這、這······”虞翻此言,頓時讓堂上諸人都騷動了起來。王朗罷了罷手,製止了眾人:“仲翔還請繼續。”
虞翻從袖中掏出一封竹簡,讓一旁的小吏遞與王朗查看,繼續說道:“張超、盛憲皆諸侯、名士也,張超更是昔年征討董卓,麾下良將、精兵無數,結果被居巢三日奔襲,一夜下城,窺一斑而見全豹,居巢玄甲精兵可見非同一般,而其領兵之人,更是令人膽戰心驚。”
“仲翔說的可是周瑜、周公瑾?”王朗一聽虞翻所說,頓時說出一個人的名字來,引得堂上再次小聲議論起來。
“確實此人,這周公瑾滿腹經綸,更是精通兵法韜略、奇門八卦,不談他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單說其謀略,昔年可是在洛陽城外領兵與董卓相爭,李儒、呂布均在他手中吃過敗仗,董卓更是身隕其手,名士許劭兄弟二人更是在《月旦評》上推崇此人,稱其江東麒麟子。有此人助孫策,會稽必然是擋不住的。”虞翻拱手說道,並沒有絲毫迴避,說起此人。
“聽說虞功曹家中與居巢也有聯係,該不會是早就已經做好投降孫策打算了吧。”開口說話的正是會稽主薄,看著虞翻,眼中有著一絲不屑與冷意。
“主薄大人誤會了,下官隻要有一日身為太守府功曹,就必定盡心盡力為太守大人考慮;我虞家確實有跟居巢往來,江東大小世家皆與居巢有著來往,居巢鹽、糧、布衣等等大小商業均有涉及,下官家中也有幾分鹽利,酒樓、茶樓各方麵的生意也確實均有牽連,但也正因為如此,下官才更覺得周瑜此人的恐怖、厲害與遠見。”虞翻先是對著一旁的主薄拱手說話,而受到後麵卻依然看向了王朗,繼續說道:“大人,黃巾兵亂,天下紛爭四起,而那年,周瑜剛滿九歲,就先是解了廬江郡城之危,而後更是設計坑殺黃巾大將,再揮兵西進,救了陸康;而後引得罪太守府大小官員,被陸康遣至居巢自生自滅,也是那年,下官有幸被邀,前往居巢,見識那殘破不堪的居巢舊城,會稽往廬江這一路見到的盡是餓殍遍野,哀鴻四起,然而那周瑜短短一年時間,靠著居巢那一畝三分地,屯田建城,收攏流民,開拓商業,竟然就建起了一座居巢新城,再往後才有了如今天下聞名的居巢城。其人才智、遠見、卓識由此可見,若他想拿下我會稽郡,下官認為大人守不住的。”
虞翻一番話,說的在場之人懼是啞口無言,心生膽怯之意。
“我知道了,你們都退下吧,讓我好好想想。”王朗揮揮手,在座諸人都連忙起身拜別。
待得所有人離去之後,王朗才起身,拿著虞翻的那封竹簡往屋後走去。
“老爺,您這是怎麽了?”王朗剛迴到後府,他自己的夫人便迎了上來。
“我在為這大漢天下擔憂,歎息我王朗不能保境安民,身為漢吏,內心羞愧啊。”王朗搖了搖頭,滿是感慨。
翌日,天明時分,會稽郡城城門大開,城中走出一隊仆役、士卒,在護城河前三十餘丈之處,擺下兩條桌案,放上瓜果,酒盞。
“報,會稽城內送來書信,說是交於軍師大人的。”一個士卒捧著一封竹簡,直接跑進了孫策的議事大帳。
“哦,公瑾,是寫給你的,快看看寫的是什麽。”孫策有些好奇,卻沒有自己拿過書信,反而是對一旁的周瑜說道。
周瑜拿過那封竹簡,揮手讓那士卒退下,打開看了幾眼,便直接遞與孫策,說道:“王朗在城門前,擺下酒宴,邀我一聚。”
“這王朗耍什麽花招,公瑾,你不可以身犯險,我直接帶兵攻下會稽便是。”孫策聽周瑜這樣一說,連忙打開竹簡細細查看起來,隻是看了幾眼,頓時將那竹簡擲於桌案之上,直接就不讓周瑜前去。
“伯符,你不用擔心,王朗素有威望,博才高雅,性嚴慷慨,德實充塞於內,不會將我怎樣的。”周瑜朝著孫策微微一笑,讓他不用擔心。
周瑜收到王朗的書信之後,並沒有帶什麽隨從,隻有周泰不放心,一定要跟在他的身邊,兩人直接騎馬趕到會稽城前與王朗相會。
“晚輩周瑜,見過先生。”周瑜見到那坐在桌案前的一個中年,直接拱手拜禮。
王朗起身還禮,邀請他坐下,隻是問了一句:“你就是周瑜、周公瑾?”
周瑜點了點頭,稱道:“正是學生。”
“坐。”王朗再次邀請周瑜坐下。
王朗舉杯請了一杯周瑜,周瑜拿起酒杯輕輕飲了一口才問道:“看樣子,先生是準備打算遠去了。”
王朗點了點頭,並沒有否認,畢竟馬車就侯在一旁,即便常人也能一眼就能看出有人要離去。
“先生何不留在江東,這裏的百姓需要你。”周瑜拱手拜禮勸了一句。
“我身為漢吏,食君俸祿,自然要與君分憂,既然會稽不適合我了,那麽在下就打算前去洛陽,為君殿前分憂。王朗再次舉杯,邀請了一杯之後才說道。
“可是,先生,許都情勢並不是您想的那般美好。”周瑜不禁再卷了一句,對這些漢室忠臣,他的心中都有著尊敬之情,因為他知道,自己做不到。
王朗搖了搖頭,站起身子來,看了一眼周瑜,說道:“我此次隻是為了想見一見你,希望有天我能在天子跟前再見到你。告辭了。”
“先生!”周瑜見王朗拱手拜別之後,直接就往一旁的馬車上走出,頓時情不自禁的喊了一聲.
“周瑜不要讓你周家世代名聲受損,我希望我聽到的,看到的,都是你自己真的想做的,陛下還在還在許昌等著你。告辭。”王朗再次迴頭看了周瑜一眼,才放下心的往裏麵走去。
“先生慢走.”周瑜再次拱手拜別,心中卻在感歎、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