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與婉兒是何時相識的?”顧克讓站在涼亭之內,看著景湖那粼粼湖光,背對著周瑜,並沒有質問什麽,反而如同長輩在關心自己的晚輩一樣。


    “那年居巢慶典時,也在此處,她在亭內,我在亭外。”周瑜用很是平淡聲音說著,隻是背後那隻手緊緊的握著玉笛。


    “她可有給你提過劉基。”顧克讓沉默半晌之後,才又輕輕的說了一句,卻沒有半分疑問的意思。


    周瑜背後握著玉笛的那隻手握得更緊,卻並沒有說話。


    顧克讓等了半晌,身後確沒有任何聲音,良久之後,顧克讓一隻手握住涼亭的護欄,看著遠方,聲音不由得比剛剛大聲了許多:“婉兒是劉基未過門的妻子,所以今後請你從心裏忘了她。”


    “為什麽?”周瑜背在身後的那隻手青筋外露,麵上卻依然沒有任何表情,聲音依舊是那般平穩,隻是有些清冽。


    “這話應該去問你自己的授業恩師,我隻是希望你不要白白誤了自己名聲。”顧克讓轉過身來,冷冷的看了一眼周瑜。顧克讓說完之後,直接就往亭外走去,隻是在與周瑜擦肩而過的時候又說了一句:“你想做什麽事,我清楚,此事我會讓雍兒協助你,能否拿下整個揚州,那是你自己的本事。”


    “今後若沒有別的事,就不要到吳縣顧家來了。”就在顧克讓走遠之時,卻又見他突然停下身子說了一句,而後才離開。


    周瑜一直站在原處,麵上已然沒有半分神情,隻是握著玉笛的那隻手慢慢放鬆了下來,直至歸於平常。


    周瑜走進亭內,看著那粼粼湖光,感受著微風拂麵,將玉笛放在身前,凝視了許久,才吐了一口氣,隻是眼中的眼神卻是更為堅毅、充滿了柔情。


    玉笛輕放唇間,笛聲輕揚,空靈婉轉,點點思念縈繞亭間,一襲白衣隨風飄揚,惹得湖對岸的遊人也紛紛駐足傾聽,讓人沉浸其中。


    “姐姐,那個人是誰啊?吹的真好聽,長得真好看。”湖中遊舫之上,一個麵容姣好的女子輕輕趴在窗前,看著那亭中白衣公子,星眉劍目,五官俊美,英氣逼人,頓時眼中仿佛就冒出一個紅心來。


    “你不是要來看你的美周郎嗎,怎麽又看上了別家公子?這麽大了也不知羞,要是讓爹爹知道了,你可又得禁足數月不能出來了。”窗前女子身後一個身穿淺藍襦裙的女子,柳眉青黛,眼中盡是笑意。


    “姐姐!”窗前的女子,嘟了嘟嘴,卻依然看著那亭中白衣,靜靜的聽著那笛音。


    周瑜輕輕放下玉笛,平緩了一下氣息,玉笛輕輕放在腰間,沒有絲毫留念的轉身走出涼亭,向著老周記後院走了迴去。


    “姐姐,他居然就轉身走了,都沒有看我一眼。”窗前那女子,依然嘟著嘴,很是委屈的說道。


    “好了,好了,妹妹不哭,姐姐帶你去見你的美周郎,好不好?”那淺藍色如意女子輕輕的靠著她的臉,眼中滿是寵溺的看著他,隻是眼中那一絲笑意卻怎麽也抹不去。


    “還是姐姐對我好。”


    周瑜迴到老周記的時候,頂樓已經散的差不多了,許多世家家主都需要迴去做好準備,尤其是丹陽、豫章、會稽幾郡的世家,更是需要暗中做好準備,隻要孫策的兵馬一到,他們就在城中響應。


    “公瑾,父親答應你的事,已經做到了,父親讓你不要忘記答應他的事。”陸儁看著走過來的周瑜,拜了一禮,神色有些肅穆,看著周瑜。


    “老師吩咐的事,我一直記著,不敢忘記。”周瑜點了點頭,示意陸儁不用擔心。


    “那就好,伯言,過來。”陸儁招了招手,叫過一旁的小陸遜,對著周瑜說道:“你也是這個年紀的時候拜父親為師,父親說他已經沒有什麽可教你的了,很多地方你也已經遠遠超過了他,父親希望伯言能跟在你身邊,幼弟還小,不然父親更希望你能教導他。”


    “陸遜拜見公瑾哥哥。”一旁的小陸遜連忙拱手行禮,對著周瑜拜了一禮。


    “小伯言真乖。”周瑜蹲下身子輕輕的刮了一下小陸遜的鼻子,微微一笑,逗弄於他。周瑜站直身體後對著陸儁說道:“還請陸叔叔告訴老師,我會好好教導伯言的,隻要我會的都會一一教給他。”


    “那我也放心了,伯言這孩子,父親去的早,他也是我看著長大的,公瑾你能教導他,我也放心了。”陸儁點了點頭,看了一眼外麵的天色,便準備拱手離去。


    “陸叔叔,不如休息幾日再走吧。”周瑜輕聲勸了一句。


    “父親身子一天不如一天,我放不下心,有機會再來吧。伯言就托付與公瑾了,告辭。”陸儁拜了一禮,不再停留直接,匆匆下樓直接離去。


    陸儁這一走,頂樓頓時就隻剩下了居巢自己的人。


    “公瑾,接下來,我們該如何來做?”孫策一見外人都已經走了,頓時便拉著周瑜坐下來,直接求教。


    “元直兄,你覺得呢?”周瑜輕輕一笑,將陸遜拉到自己身邊,讓他坐在自己身邊,轉而看向徐庶。


    “在下覺得,目前我們要準備三件事,其一,就是接手廬江郡內大小事務、兵馬,安撫世家、百姓,免生內亂;其二,防備荊州劉表與壽春的袁術,江東生變,這兩人定然會受到消息,尤其是袁術,很有可能派兵來襲,所以必須盡快派出一支人馬拔去袁術在皖城的人馬,然後北上防備袁術,堅守不出;其三就是奇襲廣陵、丹揚、吳、會稽、豫章諸郡,迅速平定揚州,然後迴轉廬江,到那時袁術就不得不撤兵後退至九江郡。”徐庶當然知道周瑜這是給他在孫策麵前展露才能的機會,頓時微微一笑,迴了一禮,搖了搖羽扇,不急不緩的說道。


    “元直先生大才,策為之前的無禮為先生致歉。”孫策聽徐庶如此分析一番,腦中頓時清楚了當前的輕重緩急,連忙對徐庶拱手拜禮,為之前的輕視賠禮。


    “主公嚴重了,出謀劃策本就是我等分內之事。”徐庶也連忙還了一禮。


    周瑜看著徐庶手中那羽扇,越看越眼熟,這不就是自己以前做的那把羽扇嗎,徐庶從哪給翻了出來,居然還自己用上了。


    “元直說的確實不錯,但是有一處需要注意的就是,南邊諸郡,蠻族之人多有動亂,如果一旦拿下整個揚州,蠻人就不得不防,恐怕對南用兵要更甚於北邊袁術,畢竟現在中原戰亂,袁術也不得不提防北邊的曹操等人,對我等用兵,決計不敢傾巢而出,所以其實北邊的壓力要小於南邊的,對於蠻人到底如何安撫、鎮壓,這也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魯肅對徐庶拱了一禮之後,也補充了一句。


    “不錯,子敬說的對,在下卻是未曾考慮到南蠻之人,想要集結整個江東之力,南蠻的問題也必須解決,不然隻會拖住我們更多的精力。”徐庶見魯肅說道南蠻之事,也不由得點了點頭,以示讚同,揚州諸郡拿下來是遲早的的事,但是之後的事,他們這些做謀士的,都不得不提前想到,以免到時生出什麽變化來,以致整個局勢危急。


    “北防袁術,此事就由元直兄不如就交給您與文遠將軍,安撫世家、接手郡內事務,此事還是由子敬你來負責,征討南邊諸郡和南蠻之事,便由我和伯符親自來吧。伯符,你以為如何。”周瑜說罷轉頭便詢問了一下孫策。


    “好,就按公瑾說的來辦。”孫策對著周瑜點了一下頭,便正色說道:“徐庶、張遼接令。”


    “在!”徐庶與張遼,連忙站了出來拱手應道。


    “張遼為前將軍,徐庶為軍師,領兩千玄甲精騎,七千精卒征討皖城之後,立刻揮師北上抵禦袁術,務必堅持到大軍迴援。”


    “諾。”


    “魯肅、朱治、徐琨接令。”


    “在。”


    “魯肅為郡主薄,領三千精卒守衛居巢,朱治、徐琨二將協助魯肅統領郡內事務。”


    “諾!”


    “好!其餘兵馬、人等就隨我與公瑾一起征討其他諸郡,拿下整個揚州郡!”孫策說道最後激動的一拍桌子,直接站了起來,一身戰意衝天,眼中滿是熊熊烈火。


    “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吳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勺煙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勺煙雨並收藏東吳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