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大喜,大喜啊。”李儒走進董卓大帳直接彎身躬拜。
“哦,又有什麽喜事了,文優速速講來,讓咱家與我兒奉先一起高興高興。”董卓放下酒樽,大袖一揮,右手按住大腿說道。
“呂將軍也在。”李儒看見一旁坐著的呂布,也連忙拜了一禮,說道:“此事對於將軍而言也是喜事一樁,昨夜伏擊我與將軍那支人馬出現了,而且哨子迴報這支人馬今日叩城,結果給城內那些個昏庸無能之輩給擋在城外,不許進城,最後逼得這支人馬不得不遠遁而去。”
“哦,這算什麽喜事,就算他們進城了,咱家還會懼他不成?”董卓有些不以為然。一支丁原殘留人馬,對於涼州十萬將士而言,還不夠一個衝鋒。
“主公威武,這支人馬雖然人數不多,但有兩人,卻需主公知曉一二。”李儒撚了撚自己的胡須繼續講道:“這兩人一文一武,武將名張遼,字文遠,乃呂將軍舊識,此人武藝不凡,雖不及呂將軍,但與華雄將軍相比,怕也是不分伯仲。”
“哼,文遠武藝豈是區區華雄能相提並論的,若文遠再長幾歲,斬華雄如屠豬狗爾。”呂布放下酒樽,很是輕蔑的說道,對於李儒拿張遼與華雄對比有些不滿。
“在下失言,還請將軍勿怪。”李儒微微一笑,微微抱拳,以示歉意。
“哦,還有如此武將,可招如咱家麾下否?”董卓突然一下有了些興致,再來洛陽之前,華雄可一直是他手下第一猛將,沒想到一來洛陽,居然就能連續碰到兩個超過華雄的猛將,這讓董卓如何不喜、如何不驚。
“主公稍安勿躁,還有一人,主公且聽我道來,也正是此人,才使得我與呂將軍昨夜慘敗而歸。”李儒點了點頭,眼中些許精光,有些神往,同為智謀之士,才值得神交一二。
呂布聽到此處,手中青筋凸顯,卻並未言語,倒是董卓表情有些怪異,李儒跟著他這麽久了,他還從未見李儒如此表情、如此推崇過某人。
李儒撚了撚胡須繼續說道:“聽聞此人年紀還不滿十一歲,尚未到及冠之齡,但此人九歲之時就獨自領軍破了一郡黃巾,被同郡之人所嫉,驅趕至一偏遠小城,竟也被他建立起一座不下於洛陽的城邑來。”
“哦,還有如此奇才!此人姓誰名誰,文優快快說來。”董卓站了了半個身子,有些驚奇的問道。
“此人名叫周瑜,字公瑾,乃是大司農周異之子。”李儒將自己打聽的到的情報一一道來,沒有半分隱瞞。
“文優,可有把握勸降此人投靠於我。”董卓走到李儒跟前,緊緊抓住他一隻手。
“主公,小婿暫且一試。”李儒點了點頭。
“哼。”卻是呂布在一旁冷哼了一聲。
董卓一聽這冷哼立即哈哈大笑:“當然咱家有奉先,也不缺此人,若是不降,文優就斬殺此人吧。”
“義父,孩兒願隨軍師大人一同前往。”呂布起身請命。
“這,奉先願往,當然是好,但是咱家攻打洛陽,不可沒了我兒衝鋒領陣。”董卓頓了頓,有些疑慮。
李儒眼波動蕩,拱手說道:“主公,呂將軍願隨在下一起,此事甚好,呂將軍武藝無雙,能得呂將軍相助,此事李儒之福。”
“那,我兒便和文優一起出戰,速戰速決。”董卓一見李儒居然願意跟呂布一起出戰,也不好再多說什麽,便同意了呂布一同出戰的請求。
卻說周瑜、張遼在洛陽城下下碰壁之後,領軍後撤,直接撤軍到黃河對岸,沿河紮營。
“周公子,我們接下來該怎麽辦?”張遼心性豁達,並沒有因為在洛陽城外受辱而惱怒不休,現下他最擔心的還是手中這支兵馬該何去何從。
“從丁原軍中帶出來的糧草還有多少。”周瑜放下手中的毛筆,輕輕的吹了吹竹簡上未幹的筆墨。
“大約夠我們維持半個月左右。”張遼想了想才說道。
“嗯。”周瑜點了點頭,輕輕的卷起竹簡,係好之後,放於一旁。張遼有些不明所以,心中更是焦急。周瑜見張遼欲言又止的模樣,頓時笑道:“文遠將軍可有什麽憂慮?”
“周公子,我們糧草隻夠半月隻用了。”張遼不得不又重複了一遍。
“啊,此事我已知曉。”周瑜睜著眼睛點了點頭,看著張遼。
“周公子,我們隻有半月糧草,不是半年糧草。”張遼聲音不由得大聲了一些。
“原來文遠將軍在為此事擔憂,半月糧草已然足夠,文遠將軍勿用太過驚慌。”周瑜右手恭請張遼坐了下來,“此事,我已有安排,將軍安排人手將此書信送往長安即可。文遠將軍您現在需要擔憂的是董卓,我們未能得入洛陽,此事肯定瞞不過董卓的探子,董卓昨夜在我們手中略吃小虧,定然是要找迴場子的。”
“若董卓大軍來襲,我軍定然抵擋不住,到時我擋住呂布,周公子待留得有用之身,來日董卓伏誅,周公子在張遼墳前告知,遼不甚感激。”說道董卓來襲,張遼竟勸周瑜直接逃走,留得有用之身再謀大事。
“哈哈,文遠將軍過慮也,董卓定然不會派大軍來襲,能派出的兵馬至多不會超過三萬,但是僅僅三萬人馬,周瑜還不放在眼裏,土雞瓦狗爾。”周瑜哈哈大笑之餘,卻也有些感動,也正是如此,更不能棄他張遼而去。
“周公子可有什麽良策退敵?”張遼有些驚異,連忙請教。
“瑜若所料不差,董卓的說客,應該快到了。”周瑜並沒有說什麽破敵良策,反而說到董卓的說客可能即將來訪。
就在張遼不解的時候,一個士卒在營帳外大聲喊道:“報!”
“進來。”張遼應了一聲。
那士卒走進營帳,半膝跪地,稟報道:“迴將軍,公子,大營外有董卓使者求見。”
“請他進來。”周瑜揮手示意,順勢整理了一下衣衫。
“諾。”士卒領命之後連忙退了出去,不大一會便領著一個文士進了營帳。
“閣下便是董卓的使者。”周瑜未等來人開口拜見,直接問道。
“想必這位便是聞名天下的周瑜、周公瑾、周公子了。”來人拜了一禮才說道。
“周瑜乃無名小兒,當不得如此稱唿,敢問先生此來何意?”周瑜並沒有因為對方的恭維而欣喜,隻是淡淡的淺笑。
“公子不必自謙,公子之才,我家主公、軍師皆知,故此遣我前來說降周公子,若公子願降於我家主公,我家軍師願為公子副手,大事小事皆由公子決斷。”董卓使者緩緩說道,張遼聽聞此言立馬轉頭看向周瑜,卻見周瑜依舊是麵帶淺笑,連眉頭都沒有都沒有動一下。
“多謝你家軍師在你主公麵前如此為我美言了,周瑜慚愧。”周瑜輕輕拱手以示感謝。
“那周公子是願意投降我家主公了?”董卓使者拱手笑道。
“嗬嗬,使者大人說笑了,周瑜無能,不敢誤了董卓大人,不若您看這樣,待得我迴家再讀書十年,習得一身本事之後,再來幫董卓大人可好?”周瑜搖頭輕歎,不住的歎息。
“這?”董卓使者沒想到周瑜居然如此迴答,讀書十年,放到周瑜身上當然說得過去,但是他家主公用得著等他十年嗎,有這十年,天下早就是他家主公的了,還能等他周瑜來降“周公子,這是不願投降我家主公了!”
“使者哪裏話,周瑜這不是說等十年之後再來尋董卓大人嘛,若董大人連這點時間都不願意等,這天下有才之士如此之多,董大人都不願意誠心以待,那如何還能讓有誌之士投靠呢?”周瑜頓時有些不悅,又是一番良言相勸。
“你!”董卓使者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不知該如何言語。
“不若這樣,使者大人先迴去,問問董卓大人如何考慮?”周瑜裝作一副為你擔憂的模樣,語氣好似飄忽不定。
“在下告辭!”那董卓使者也不知道該如何言語,一揮衣袖,直接轉身離去。
“周公子,你真打算十年後投靠董卓那賊人?”張遼待得那董卓使者出營帳之後便轉頭問道周瑜。
“你也信?有時間信這個,還不如去讓士卒多準備一些箭矢、拒馬,備好戰甲、盾牌,以便戰事。”周瑜白了一眼張遼。
“這是為何?”周瑜有些不解,董卓這不是剛派人來勸降,怎麽轉眼就可能起戰事了。
“我已經猜到董卓是派誰來征討你我了,策反呂布之人應該也是此人,此人富有謀略,尤其是奇謀詭計之道尤為精通,我們不得不防,讓人注意河麵,謹防對麵半夜渡河偷襲,上遊、下遊,也派出一些探子,監察河麵,以防偷襲。若我所料不差,今夜或者明夜,那人便有可能會嚐試著派出些許人馬偷襲試探。”周瑜將書信遞到張遼手中,讓他也做好安排,以防他人襲營。
“哦,又有什麽喜事了,文優速速講來,讓咱家與我兒奉先一起高興高興。”董卓放下酒樽,大袖一揮,右手按住大腿說道。
“呂將軍也在。”李儒看見一旁坐著的呂布,也連忙拜了一禮,說道:“此事對於將軍而言也是喜事一樁,昨夜伏擊我與將軍那支人馬出現了,而且哨子迴報這支人馬今日叩城,結果給城內那些個昏庸無能之輩給擋在城外,不許進城,最後逼得這支人馬不得不遠遁而去。”
“哦,這算什麽喜事,就算他們進城了,咱家還會懼他不成?”董卓有些不以為然。一支丁原殘留人馬,對於涼州十萬將士而言,還不夠一個衝鋒。
“主公威武,這支人馬雖然人數不多,但有兩人,卻需主公知曉一二。”李儒撚了撚自己的胡須繼續講道:“這兩人一文一武,武將名張遼,字文遠,乃呂將軍舊識,此人武藝不凡,雖不及呂將軍,但與華雄將軍相比,怕也是不分伯仲。”
“哼,文遠武藝豈是區區華雄能相提並論的,若文遠再長幾歲,斬華雄如屠豬狗爾。”呂布放下酒樽,很是輕蔑的說道,對於李儒拿張遼與華雄對比有些不滿。
“在下失言,還請將軍勿怪。”李儒微微一笑,微微抱拳,以示歉意。
“哦,還有如此武將,可招如咱家麾下否?”董卓突然一下有了些興致,再來洛陽之前,華雄可一直是他手下第一猛將,沒想到一來洛陽,居然就能連續碰到兩個超過華雄的猛將,這讓董卓如何不喜、如何不驚。
“主公稍安勿躁,還有一人,主公且聽我道來,也正是此人,才使得我與呂將軍昨夜慘敗而歸。”李儒點了點頭,眼中些許精光,有些神往,同為智謀之士,才值得神交一二。
呂布聽到此處,手中青筋凸顯,卻並未言語,倒是董卓表情有些怪異,李儒跟著他這麽久了,他還從未見李儒如此表情、如此推崇過某人。
李儒撚了撚胡須繼續說道:“聽聞此人年紀還不滿十一歲,尚未到及冠之齡,但此人九歲之時就獨自領軍破了一郡黃巾,被同郡之人所嫉,驅趕至一偏遠小城,竟也被他建立起一座不下於洛陽的城邑來。”
“哦,還有如此奇才!此人姓誰名誰,文優快快說來。”董卓站了了半個身子,有些驚奇的問道。
“此人名叫周瑜,字公瑾,乃是大司農周異之子。”李儒將自己打聽的到的情報一一道來,沒有半分隱瞞。
“文優,可有把握勸降此人投靠於我。”董卓走到李儒跟前,緊緊抓住他一隻手。
“主公,小婿暫且一試。”李儒點了點頭。
“哼。”卻是呂布在一旁冷哼了一聲。
董卓一聽這冷哼立即哈哈大笑:“當然咱家有奉先,也不缺此人,若是不降,文優就斬殺此人吧。”
“義父,孩兒願隨軍師大人一同前往。”呂布起身請命。
“這,奉先願往,當然是好,但是咱家攻打洛陽,不可沒了我兒衝鋒領陣。”董卓頓了頓,有些疑慮。
李儒眼波動蕩,拱手說道:“主公,呂將軍願隨在下一起,此事甚好,呂將軍武藝無雙,能得呂將軍相助,此事李儒之福。”
“那,我兒便和文優一起出戰,速戰速決。”董卓一見李儒居然願意跟呂布一起出戰,也不好再多說什麽,便同意了呂布一同出戰的請求。
卻說周瑜、張遼在洛陽城下下碰壁之後,領軍後撤,直接撤軍到黃河對岸,沿河紮營。
“周公子,我們接下來該怎麽辦?”張遼心性豁達,並沒有因為在洛陽城外受辱而惱怒不休,現下他最擔心的還是手中這支兵馬該何去何從。
“從丁原軍中帶出來的糧草還有多少。”周瑜放下手中的毛筆,輕輕的吹了吹竹簡上未幹的筆墨。
“大約夠我們維持半個月左右。”張遼想了想才說道。
“嗯。”周瑜點了點頭,輕輕的卷起竹簡,係好之後,放於一旁。張遼有些不明所以,心中更是焦急。周瑜見張遼欲言又止的模樣,頓時笑道:“文遠將軍可有什麽憂慮?”
“周公子,我們糧草隻夠半月隻用了。”張遼不得不又重複了一遍。
“啊,此事我已知曉。”周瑜睜著眼睛點了點頭,看著張遼。
“周公子,我們隻有半月糧草,不是半年糧草。”張遼聲音不由得大聲了一些。
“原來文遠將軍在為此事擔憂,半月糧草已然足夠,文遠將軍勿用太過驚慌。”周瑜右手恭請張遼坐了下來,“此事,我已有安排,將軍安排人手將此書信送往長安即可。文遠將軍您現在需要擔憂的是董卓,我們未能得入洛陽,此事肯定瞞不過董卓的探子,董卓昨夜在我們手中略吃小虧,定然是要找迴場子的。”
“若董卓大軍來襲,我軍定然抵擋不住,到時我擋住呂布,周公子待留得有用之身,來日董卓伏誅,周公子在張遼墳前告知,遼不甚感激。”說道董卓來襲,張遼竟勸周瑜直接逃走,留得有用之身再謀大事。
“哈哈,文遠將軍過慮也,董卓定然不會派大軍來襲,能派出的兵馬至多不會超過三萬,但是僅僅三萬人馬,周瑜還不放在眼裏,土雞瓦狗爾。”周瑜哈哈大笑之餘,卻也有些感動,也正是如此,更不能棄他張遼而去。
“周公子可有什麽良策退敵?”張遼有些驚異,連忙請教。
“瑜若所料不差,董卓的說客,應該快到了。”周瑜並沒有說什麽破敵良策,反而說到董卓的說客可能即將來訪。
就在張遼不解的時候,一個士卒在營帳外大聲喊道:“報!”
“進來。”張遼應了一聲。
那士卒走進營帳,半膝跪地,稟報道:“迴將軍,公子,大營外有董卓使者求見。”
“請他進來。”周瑜揮手示意,順勢整理了一下衣衫。
“諾。”士卒領命之後連忙退了出去,不大一會便領著一個文士進了營帳。
“閣下便是董卓的使者。”周瑜未等來人開口拜見,直接問道。
“想必這位便是聞名天下的周瑜、周公瑾、周公子了。”來人拜了一禮才說道。
“周瑜乃無名小兒,當不得如此稱唿,敢問先生此來何意?”周瑜並沒有因為對方的恭維而欣喜,隻是淡淡的淺笑。
“公子不必自謙,公子之才,我家主公、軍師皆知,故此遣我前來說降周公子,若公子願降於我家主公,我家軍師願為公子副手,大事小事皆由公子決斷。”董卓使者緩緩說道,張遼聽聞此言立馬轉頭看向周瑜,卻見周瑜依舊是麵帶淺笑,連眉頭都沒有都沒有動一下。
“多謝你家軍師在你主公麵前如此為我美言了,周瑜慚愧。”周瑜輕輕拱手以示感謝。
“那周公子是願意投降我家主公了?”董卓使者拱手笑道。
“嗬嗬,使者大人說笑了,周瑜無能,不敢誤了董卓大人,不若您看這樣,待得我迴家再讀書十年,習得一身本事之後,再來幫董卓大人可好?”周瑜搖頭輕歎,不住的歎息。
“這?”董卓使者沒想到周瑜居然如此迴答,讀書十年,放到周瑜身上當然說得過去,但是他家主公用得著等他十年嗎,有這十年,天下早就是他家主公的了,還能等他周瑜來降“周公子,這是不願投降我家主公了!”
“使者哪裏話,周瑜這不是說等十年之後再來尋董卓大人嘛,若董大人連這點時間都不願意等,這天下有才之士如此之多,董大人都不願意誠心以待,那如何還能讓有誌之士投靠呢?”周瑜頓時有些不悅,又是一番良言相勸。
“你!”董卓使者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不知該如何言語。
“不若這樣,使者大人先迴去,問問董卓大人如何考慮?”周瑜裝作一副為你擔憂的模樣,語氣好似飄忽不定。
“在下告辭!”那董卓使者也不知道該如何言語,一揮衣袖,直接轉身離去。
“周公子,你真打算十年後投靠董卓那賊人?”張遼待得那董卓使者出營帳之後便轉頭問道周瑜。
“你也信?有時間信這個,還不如去讓士卒多準備一些箭矢、拒馬,備好戰甲、盾牌,以便戰事。”周瑜白了一眼張遼。
“這是為何?”周瑜有些不解,董卓這不是剛派人來勸降,怎麽轉眼就可能起戰事了。
“我已經猜到董卓是派誰來征討你我了,策反呂布之人應該也是此人,此人富有謀略,尤其是奇謀詭計之道尤為精通,我們不得不防,讓人注意河麵,謹防對麵半夜渡河偷襲,上遊、下遊,也派出一些探子,監察河麵,以防偷襲。若我所料不差,今夜或者明夜,那人便有可能會嚐試著派出些許人馬偷襲試探。”周瑜將書信遞到張遼手中,讓他也做好安排,以防他人襲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