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迴了皇宮,三公主持朝政。大將軍何進身死,宦官已滅,雖然天子迴了皇宮,但是太後卻不見了蹤影。
因為洛陽城剛剛經曆了一場大亂,所有的西園八校尉的士卒需要留下來保衛天子,最終隻好讓執金吾丁原帶著自己的人馬出去搜尋太後的下落。而另一方麵丁原作為大將軍何進的心腹,被大將軍何進入召進京,現在何進已死,萬一這些兵馬做出一些什麽舉動來,對天子、對整個洛陽城都是一種威脅,所以百官一陣議論,直接就將丁原派了出去。
“義父,您為何歎氣?”一英武青年,手提一柄方天畫戟,打馬靠近丁原問道。
“原來是奉先我兒,為父是歎的朝中百官,他們懼你義父我手中兵馬,故意將我調離洛陽。”丁原一見識自己義子過來問話,於是歎了一口氣說道。
“義父,不用擔心,隻要找到太後,我們就一定能再迴洛陽城,我為義父先鋒,哪個敢擋;到時候一定奏請天子給義父加封大將軍,一統天下兵馬。”呂布倒是想得很簡單,接迴太後,然後加官進爵。隻是丁原想得更深,先不論如何迴洛陽,天子迴了皇宮,對於那些百官們而言,太後是死是活其實已然不重要了,況且過去了這麽長時間,才讓他帶兵出去尋找,這簡直如同大海撈針,談何容易。
董卓接到何進的書信之後,欣喜若狂,立即召來自己的女婿李儒商討:“文優,大將軍召我進京協助,鏟除奸宦,以匡扶漢室,你看如何?”
李儒雙手接過董卓遞來的書信,仔細查看了一番,交還與董卓之後,輕撚胡須說道:“主公,今雖奉詔,但司空張溫等人與主公素有間隙,中間恐多有暗昧、突生變化。何不如差人上表,名正言順,大事可圖啊。”
董卓大喜,立馬差人過來,讓李儒執筆上書朝廷,鳴鼓聚兵,一夜之間舉兵十萬,直奔洛陽。
就在洛陽安排丁原搜尋太後的時候,董卓的上書已經送到洛陽,百官傳閱董卓的上書,朝堂之上沸沸揚揚,讚同董卓入京與不讚同董卓入京的各持己見。
“諸位安靜,我有一言。”卻是司空張溫站了出來,“董卓此人,諸位大人不曾熟悉,但我卻與此人共事一年。先帝在位之時,曾派我剿滅叛軍,但是董卓此人桀驁、殘暴、不服朝廷、我三番五次召見於他,才領兵來見。且先帝曾升遷董卓,以此讓他交出兵權,但董卓此廝居然敢違抗朝廷任命,拒不上任;所以董卓此人,決計不能讓他進京,否則加上他手中的涼州兵個,又將是一場動亂!”
朝中眾臣聽司空如此說道,心中也甚是害怕,於是都讚同下詔讓董卓領兵返迴涼州,不得入京。
董卓率兵晝夜不停奔赴洛陽,就是為了更早抵達洛陽。
“報!主公,前麵迴報,發現一**細,躲在路旁窺探我軍,現已被抓住,請求主公發落。”董卓正感覺一路奔襲很是疲勞的時候,前麵就跑迴一個騎兵大聲說道。
“嗯,帶我去看看。”本來按照董卓平時的性子,直接就是拖下去砍了,但這一路上隻顧著趕路,董卓已經感覺很是無趣,正好發現什麽奸細,能讓他打發一下時間,放鬆一下心情。
董卓輕提馬繩,雙腿微微一夾,帶著人馬就往前奔去,也幸好董卓胯下馬匹非同一般,正是赤兔寶馬,一連十數日的狂奔,竟然未顯疲態,依然是神采奕奕。
“你們是什麽人?”董卓坐在赤兔馬上,馬鞭輕打,躬身問道那一群瑟瑟發抖的人。
“你們是什麽人,知道你圍困的是什麽人嗎?”董卓剛剛問完話,被圍困的這群人當中終於有一個人戰戰兢兢的站立了起來。
“哦?咱家董卓,你們又是什麽人啊。”董卓見他害怕無比,居然還敢如此頂撞自己,頓時有些好笑,覺得自己果然沒有直接殺了他們是一個正確的選擇,果然讓自己心情好了許多。
“我是太後身邊的宦官,既然你是朝廷將軍,為何圍困我等?”那個人見董卓沒有動手的跡象,於是又壯著膽子說了一句。
董卓聽他如此一說,心中頓時疑慮頓生,在馬上扭動了一下身子,問道:“你說你是太後身邊的宦官,那如何會到了此處,要知道這裏離洛陽可是好遠的距離,膽敢欺騙咱家,咱家就將你剁碎了喂狗。”
“大將軍叛亂,我等隨太後一起逃出了皇宮,如果你是朝廷將軍,就應當帶兵護送太後迴宮,剿滅叛軍。”
“大將軍叛亂?”董卓當然知道大將軍是誰,但是他沒想到何進居然這麽快就動手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自己帶兵趕往洛陽豈不是連湯都喝不上了。
“太後在何處?”董卓當然沒有全信,直接問道那個站起來的宦官。
“太後就在前方一處農舍,若將軍想要拜見太後,我可以為將軍帶路。”那宦官以為董卓似乎有護駕的打算,於是直接說出了太後所在,打算帶他過去。
“嗯,不用了。”董卓沒有接受著宦官的好意,直接打馬迴身。就在這宦官不解的時候,董卓才說道:“全殺了,叫李儒過來見我。”
董卓一開始就沒打算放過這些人,所以從他們嘴裏聽到想要的消息之後,直接就讓人殺了他們。
“主公,您喚我?”李儒騎著快馬,在董卓身邊停住後,拱手問道。
“文優,我剛得到兩個消息,一個就是何進那廝不等我,居然已經叛亂了;第二個就是太後逃出了皇宮,就在不遠處的一個農舍中。”董卓見李儒過來了,於是將剛剛得到的情報說與他聽。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李儒連忙拱手道喜。
“哦,咱家何喜之有啊,剛剛咱家還在氣憤何進那廝不等咱家進京,居然就先動手了,這時候趕過去,恐怕什麽都得不到了。”董卓有些不解李儒為何道喜。
“迴主公,小婿道喜原因有三,第一,大將軍舉事,朝中動亂,正是主公的機會;第二,大將軍此次出手,太後居然會逃離出宮,那主公可高舉太後旗幟,說大將軍叛逆,揮師入京,扶持天子,此乃大義;第三,天子尚幼,太後尚且年輕,主公此攜太後入京,今後天子不得都聽主公的,如此一下,天下盡在主公之手啊。”李儒輕撚著自己的胡須,直接說出了三點緣由,董卓一聽,哈哈大笑,立馬就帶著李儒一同往前去探望何太後。
原本何太後一見董卓,以為是朝中追兵,結果後來聽董卓說要送她迴洛陽,匡扶天子,報效朝廷,頓時放下了心,同意了董卓打著她的旗號,興師討伐何進,進軍洛陽。
冬月二十,董卓大軍終於抵達了洛陽城下,朝中百官驚駭,緊閉洛陽城門,加強戒備,同時傳令丁原,駐軍洛陽南門城外,呈相持之狀,而周瑜此時,卻早已出了洛陽,找到了正在招募士卒的張遼,悄悄的迴到了洛陽附近。
因為洛陽城剛剛經曆了一場大亂,所有的西園八校尉的士卒需要留下來保衛天子,最終隻好讓執金吾丁原帶著自己的人馬出去搜尋太後的下落。而另一方麵丁原作為大將軍何進的心腹,被大將軍何進入召進京,現在何進已死,萬一這些兵馬做出一些什麽舉動來,對天子、對整個洛陽城都是一種威脅,所以百官一陣議論,直接就將丁原派了出去。
“義父,您為何歎氣?”一英武青年,手提一柄方天畫戟,打馬靠近丁原問道。
“原來是奉先我兒,為父是歎的朝中百官,他們懼你義父我手中兵馬,故意將我調離洛陽。”丁原一見識自己義子過來問話,於是歎了一口氣說道。
“義父,不用擔心,隻要找到太後,我們就一定能再迴洛陽城,我為義父先鋒,哪個敢擋;到時候一定奏請天子給義父加封大將軍,一統天下兵馬。”呂布倒是想得很簡單,接迴太後,然後加官進爵。隻是丁原想得更深,先不論如何迴洛陽,天子迴了皇宮,對於那些百官們而言,太後是死是活其實已然不重要了,況且過去了這麽長時間,才讓他帶兵出去尋找,這簡直如同大海撈針,談何容易。
董卓接到何進的書信之後,欣喜若狂,立即召來自己的女婿李儒商討:“文優,大將軍召我進京協助,鏟除奸宦,以匡扶漢室,你看如何?”
李儒雙手接過董卓遞來的書信,仔細查看了一番,交還與董卓之後,輕撚胡須說道:“主公,今雖奉詔,但司空張溫等人與主公素有間隙,中間恐多有暗昧、突生變化。何不如差人上表,名正言順,大事可圖啊。”
董卓大喜,立馬差人過來,讓李儒執筆上書朝廷,鳴鼓聚兵,一夜之間舉兵十萬,直奔洛陽。
就在洛陽安排丁原搜尋太後的時候,董卓的上書已經送到洛陽,百官傳閱董卓的上書,朝堂之上沸沸揚揚,讚同董卓入京與不讚同董卓入京的各持己見。
“諸位安靜,我有一言。”卻是司空張溫站了出來,“董卓此人,諸位大人不曾熟悉,但我卻與此人共事一年。先帝在位之時,曾派我剿滅叛軍,但是董卓此人桀驁、殘暴、不服朝廷、我三番五次召見於他,才領兵來見。且先帝曾升遷董卓,以此讓他交出兵權,但董卓此廝居然敢違抗朝廷任命,拒不上任;所以董卓此人,決計不能讓他進京,否則加上他手中的涼州兵個,又將是一場動亂!”
朝中眾臣聽司空如此說道,心中也甚是害怕,於是都讚同下詔讓董卓領兵返迴涼州,不得入京。
董卓率兵晝夜不停奔赴洛陽,就是為了更早抵達洛陽。
“報!主公,前麵迴報,發現一**細,躲在路旁窺探我軍,現已被抓住,請求主公發落。”董卓正感覺一路奔襲很是疲勞的時候,前麵就跑迴一個騎兵大聲說道。
“嗯,帶我去看看。”本來按照董卓平時的性子,直接就是拖下去砍了,但這一路上隻顧著趕路,董卓已經感覺很是無趣,正好發現什麽奸細,能讓他打發一下時間,放鬆一下心情。
董卓輕提馬繩,雙腿微微一夾,帶著人馬就往前奔去,也幸好董卓胯下馬匹非同一般,正是赤兔寶馬,一連十數日的狂奔,竟然未顯疲態,依然是神采奕奕。
“你們是什麽人?”董卓坐在赤兔馬上,馬鞭輕打,躬身問道那一群瑟瑟發抖的人。
“你們是什麽人,知道你圍困的是什麽人嗎?”董卓剛剛問完話,被圍困的這群人當中終於有一個人戰戰兢兢的站立了起來。
“哦?咱家董卓,你們又是什麽人啊。”董卓見他害怕無比,居然還敢如此頂撞自己,頓時有些好笑,覺得自己果然沒有直接殺了他們是一個正確的選擇,果然讓自己心情好了許多。
“我是太後身邊的宦官,既然你是朝廷將軍,為何圍困我等?”那個人見董卓沒有動手的跡象,於是又壯著膽子說了一句。
董卓聽他如此一說,心中頓時疑慮頓生,在馬上扭動了一下身子,問道:“你說你是太後身邊的宦官,那如何會到了此處,要知道這裏離洛陽可是好遠的距離,膽敢欺騙咱家,咱家就將你剁碎了喂狗。”
“大將軍叛亂,我等隨太後一起逃出了皇宮,如果你是朝廷將軍,就應當帶兵護送太後迴宮,剿滅叛軍。”
“大將軍叛亂?”董卓當然知道大將軍是誰,但是他沒想到何進居然這麽快就動手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自己帶兵趕往洛陽豈不是連湯都喝不上了。
“太後在何處?”董卓當然沒有全信,直接問道那個站起來的宦官。
“太後就在前方一處農舍,若將軍想要拜見太後,我可以為將軍帶路。”那宦官以為董卓似乎有護駕的打算,於是直接說出了太後所在,打算帶他過去。
“嗯,不用了。”董卓沒有接受著宦官的好意,直接打馬迴身。就在這宦官不解的時候,董卓才說道:“全殺了,叫李儒過來見我。”
董卓一開始就沒打算放過這些人,所以從他們嘴裏聽到想要的消息之後,直接就讓人殺了他們。
“主公,您喚我?”李儒騎著快馬,在董卓身邊停住後,拱手問道。
“文優,我剛得到兩個消息,一個就是何進那廝不等我,居然已經叛亂了;第二個就是太後逃出了皇宮,就在不遠處的一個農舍中。”董卓見李儒過來了,於是將剛剛得到的情報說與他聽。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李儒連忙拱手道喜。
“哦,咱家何喜之有啊,剛剛咱家還在氣憤何進那廝不等咱家進京,居然就先動手了,這時候趕過去,恐怕什麽都得不到了。”董卓有些不解李儒為何道喜。
“迴主公,小婿道喜原因有三,第一,大將軍舉事,朝中動亂,正是主公的機會;第二,大將軍此次出手,太後居然會逃離出宮,那主公可高舉太後旗幟,說大將軍叛逆,揮師入京,扶持天子,此乃大義;第三,天子尚幼,太後尚且年輕,主公此攜太後入京,今後天子不得都聽主公的,如此一下,天下盡在主公之手啊。”李儒輕撚著自己的胡須,直接說出了三點緣由,董卓一聽,哈哈大笑,立馬就帶著李儒一同往前去探望何太後。
原本何太後一見董卓,以為是朝中追兵,結果後來聽董卓說要送她迴洛陽,匡扶天子,報效朝廷,頓時放下了心,同意了董卓打著她的旗號,興師討伐何進,進軍洛陽。
冬月二十,董卓大軍終於抵達了洛陽城下,朝中百官驚駭,緊閉洛陽城門,加強戒備,同時傳令丁原,駐軍洛陽南門城外,呈相持之狀,而周瑜此時,卻早已出了洛陽,找到了正在招募士卒的張遼,悄悄的迴到了洛陽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