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拜師陸康之後,日子過的很是充實。學習兵法,政事,結合著自己後世的所見所聞,對於兵法,政事上提出的一些觀點讓陸康也不禁眼前一亮,唯一令陸康不滿的便是周瑜不願意學習槍術,為此還編了無數個理由,最後也隻是學劍法防身。


    平時休沐迴到周園,周瑜便是跟著自己的嬸嬸學習古琴,音律。要說最開始最不喜歡學的,到後麵最喜歡的學的便是這個了,在周瑜心裏,玩音樂這可是裝逼一大利器。


    時間匆匆如流沙,不經意間已從指尖滑過,消失不見。


    光和七年三月,黃巾之亂席卷天下,三國的畫卷開始展開,史詩般的傳說,璀璨在整個曆史長河的人們也開始了漸漸的踏上了曆史搭建的舞台。


    三年多一點的時間讓周瑜慢慢習慣了這種生活,沒有電,沒有娛樂措施,甚至書籍都隻有周,陸兩家的藏書可供自己觀賞。飲食更是簡單,沒有太多的蔬菜,肉食是以魚肉,雞鴨羊肉為主,豬肉是實在窮困潦倒的人才會吃,周瑜悄悄吃過一次,公豬是沒有閹割過的,有著一股騷味。


    周園,周瑜晨練結束,將手中長劍遞給一旁的仆人,結果熱毛巾敷在臉上,擦了幾下。


    “公子,昨日陸公便派人傳話過來,讓您今天去郡城一趟。一旁候著的一個年輕仆人見周瑜放下毛巾,忙接了過去。”


    這個仆人叫做周榮,年約13歲,是周瑜拜陸康為師時,周氏給安排的書童,跟在周瑜身邊也四年了。


    “母親大人知曉嗎?”


    “主母在昨日已經知曉。”


    “洛陽我大哥那邊有沒有傳來什麽新的消息?”


    “還是沒有,黃巾賊在每個州郡作亂,洛陽消息很難遞送過來,雖說本郡的黃巾賊鬧得不算太兇,但聽說弋陽那邊的黃巾已經開始東進,陸公也為之頭疼呢。”


    “嗯,你去收拾一下,早飯過後就隨我去郡城,我先去拜見母親。”


    “諾。”周榮躬身應到之後,便轉身退了出去。


    周瑜簡單收拾了一下,便去了膳堂。


    看見家裏人都已經在了,連忙行了一禮:“見過母親,嬸嬸。”


    周忠的夫人見周瑜走了進來,一臉微笑:“瑜兒來了,快坐下,都等著你一起吃早飯呢。”


    周瑜微微點頭致謝,在自己母親一旁坐了下來。飯桌上,周瑜的母親也慢慢說著:“昨日傍晚,陸公便傳信來,讓你去郡城,但最近不得太平,多帶點隨從,路上當心一些。也不知你幾位兄長,還有你父親和你各位叔伯在洛陽怎麽樣了,都有一個月沒往家裏送消息了。”


    “母親不用太過擔憂,洛陽畢竟是天子居所,防備定然周密,大兄、父親與諸位叔伯、堂兄都定然無事。那黃巾賊雖然看似勢大,實則烏合之眾,隻要我們做好防備,不出一年,朝廷必然會平定的。”周瑜說著放下筷子,對著自己嬸嬸說道:“不過為了以防萬一,嬸嬸還是讓家裏仆人平時多警醒一些,生人也勿出入府內,以免被賊人打探。也可修書一封與縣令借調一些兵甲過來。若賊寇勢大,不可抵擋,我們就遣散家仆,前往郡城,待賊寇退去,再召迴眾人收拾園子。隻要人沒事,最多也就散些家財,偌大個周園,他們也是搬不走的。”


    “你主意多,嬸嬸聽你的,你叔伯兄長都遠在洛陽,你雖然年幼,但打小就機敏,雖在郡城也要當心,家中還要靠你。”


    “讓嬸嬸,母親擔憂了。”周瑜心中一絲暖流滑過,除了每月會從洛陽寄送書信來的大哥,家裏也就自己這個母親與嬸嬸對自己最為關心。


    黃巾賊燒殺搶掠,不論是士人,商賈,還是百姓都不放過,儼然成為一股盜匪。吃過早飯,前往廬江郡城的周瑜坐在馬車上,看著路旁枯黃的莊稼,衰敗的景象,心裏感歎,如果張角知曉這種情況,還會起義嗎。


    廬江郡並非是動亂最嚴重的州郡,卻已是如此慘象,那其他地方又如何呢?


    雖然在此生活了快要四年了,但周瑜骨子裏還是後世那個人道主義至上的人。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竟無比反感戰爭,憎恨這些挑起戰亂的人。


    周瑜到陸府的時候,被告知陸公還在太守府,周瑜便直接調轉馬頭,直奔太守府。


    太守府的門人都識得周瑜,直接讓他進去了。


    此時的太守府大堂之上,陸康正居上位,座下都是一些軍中將領與文士。


    周瑜剛走到門口,往裏看了一眼,剛想把踏入的那隻腳收迴,卻見陸康說道:“公瑾來了,你在一旁找個位置坐下旁聽,堂上都是我陸氏英才,不必拘謹。”


    周瑜連忙拜謝:“謝過老師,瑜見過各位將軍,大人。”隨而退在一旁,在末席坐了下來。


    “陸公,弋陽的賊寇東進,所以卑職以為必須盡快掃清本郡賊寇,然後集軍西進,並傳信江夏太守布軍東進,兩方夾擊,弋陽東進的賊寇必然敗亡。”左下一位將軍起身說道。


    “雲和的想法,在下並不讚同。”右手一位文人站起來,拱手說道,“本郡賊寇分散各縣城,想快速剿滅並非易事,然而弋陽的賊寇東進,最多不過十餘日,快則數日能至郡內,所以在下認為需先布重兵於西線潛山,郡內組織縣兵防守郡城,縣城,待擊退弋陽流竄過來的賊寇,再集中精力一舉剿滅本郡的賊匪。”


    “不然......”


    大堂上眾說紛紜,誰也不能說服誰,但真要拿出一個具體的方法來,卻又都沉默不言。


    陸康居於上座也頗為頭疼,下麵意見一大堆,就是不能統一,誰也不能說服誰,而且具體的方法也還沒有。


    然而周瑜剛開始還興致勃勃的專心傾聽,到後麵也聽得不甚專心,反正就是來迴扯皮。聽著聽著就開始打盹了。


    陸康正是頭疼萬分,這一眼看去,頓時氣得肝都疼了,本想借著這件事,讓自己的學生多聽多看,學點經驗,為今後打下基礎。結果這般不爭氣,不打起十二分精神認真聽,居然還在打盹。


    “公瑾,我看你閉目思考,想必是聽了在座各位的高論也有所體會,你不妨說說你有什麽看法,讓諸位長輩指點一番。”陸康扣了扣麵前的桌子,聲音顯得很是平緩。


    堂上的諸位將軍,文士剛才討論的時候,也有悄悄觀察這個陸公的學生,見陸公想要教訓一下弟子,諸位當然會好好配合一番,剛好調節一下剛才緊張的氛圍。


    周瑜一聽,頓時知曉自己打盹被發現了,隻好站起身來,雙手並在一起,走了出來,敬禮說道:“瑜知罪,諸位大人都是頂尖人士,看法,瑜確是沒有。”


    周圍幾個人聽到著確忍不住笑了一聲,感歎這孩子實誠得過頭了。不過周瑜確接著說了下去:“不過瑜有一些小小的想法還想請諸位長輩指點一二。”


    聞言,在場便有數人眉頭微皺。


    “聽諸位長輩討論許久,其實不外乎先剿滅本郡賊匪,還是從弋陽東進的賊寇。瑜以為其實很簡單,觀其難易,輕重緩急而已。”


    聽到這,在座的都有些不甚高興,不論自己觀點如何,也不是你一個稚子能肆意評價的。


    “哦,那小公瑾有何高論?”卻是一文士哼了一聲,問到。


    周瑜並未接話,轉而向一旁的幾位將軍問到:“請問諸位將軍,假如現在有一份軍功放在諸位眼前,有人想要虎口奪食,搶了過去,不論對方是誰,自己心裏痛快,高興否?”


    然而在座的諸位將軍卻無人迴應,令人不禁有些難堪,周瑜也未久等,轉而自己說道:“若是我,心中肯定是不痛快的。”


    “另外行軍打仗,什麽東西最重要,糧餉。黃巾賊為何四處劫掠,因為他們無人供應糧餉,隻能自己去搶。假如現在有一個巨大的糧倉,匯聚了本郡大半的糧食,請問諸位,本郡的黃巾賊們會不會打它的主意呢?”


    陸康原本也有些不滿自己弟子不知進退,結果聽到現在,倒是有些興趣了:“公瑾是想到了什麽辦法,在座諸位都是親近之人,你可暢所欲言,讓諸位點評。”


    “謝過老師,還有諸位長輩。”周瑜拜謝一禮,“請諸位恕瑜多言,剛才有提及一點功勞,現下黃巾賊四處作亂,響應張角。人之常情,若我為本郡匪首,聽聞弋陽賊匪東進,心裏定然不滿,首先這廬江郡乃我嘴中吃食,雖然還未咽下去,你旁人怎能來搶,而且拿下一個廬江郡,將來在張角麵前也能顯得自己勞苦功高。如果在弋陽賊匪未到之際,有機會拿下廬江郡,那我自己一定是一舉全力而奪知,所以我才有一計可一戰定本郡。”


    周瑜緩了緩繼續說道:“剛剛瑜也有說到糧餉之事,若有一糧倉有本郡大半的糧食,本郡匪賊必定蜂擁而至,根本不用我等四處圍剿。”


    “若真有如此一糧倉,真被匪賊奪了,那怎麽辦?整個廬江必然全部落入黃巾賊手中。”卻是一將軍睥睨了他一眼。


    “將軍勿急,真奪了去,他們也拿不到糧食。”


    眾人嘩然。


    “其實這並不矛盾,我說有這樣一個糧倉,卻不代表我一定要在這裏麵放這麽多糧食,隻要匪賊認為有就可以了。”


    “瑜以為,可在巢湖岸邊建一船塢,船塢至郡城一路布防,設崗,再抽調各縣城六成兵力,集中起來,對外就傳言在這一路上布防,但暗中隱藏在巢湖船塢附近。一路崗哨外緊內鬆,遍插旗幟。而後全境征糧,再由各縣表麵由巢湖輸送糧食於船塢,實則藏於各縣。那匪首定然派人查探,所以巢湖船塢輸送泥土至郡城,在城內招工新修糧倉,再將城內糧倉中的糧食八成送至新修糧倉,原來的糧倉,剩下的二成,通通堆在糧倉口與院中。”


    “同時郡城進出禁嚴,並立宵禁,入夜街上不得行人。但若真有賊寇奸細出入,放過幾個即可。賊寇中計,必然會奪取船塢,此時藏軍一出,賊寇必然束手。”


    “瑜言計如此,還有諸多缺漏,還請諸位斧正。”周瑜拱了一手,而後緩緩退至末席緩緩坐了下來。


    “諸位,以為此計如何?”陸公撫須說到,看著周瑜,眼中竟是讚許。


    堂下一陣討論,許久一文士站起身來拱手說到:“小公瑾此計可行,隻要稍作補漏,我等並無異議。”


    “好,公瑾比計乃你所出,我觀你還有似乎還有言語,此次你就協助諸位將軍、大人布置此事,若有疑慮,報與我即可。”陸康直接拍板而定。


    “瑜,尊令。”


    有人撐腰,周瑜便更是大膽,直接在大堂之上對一些細節之處與在座的將軍一一說到,請求協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吳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勺煙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勺煙雨並收藏東吳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