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戈不是蠢人,相反他還非常聰明,之前若不是他對自己的賭技過於自信,那他絕對不會在王寧手上吃虧。
在四海山莊一役中,霍金戈一敗塗地損失了近千萬,而王寧作為身份背景不在霍金戈之下的贏家沒有主動示好化解矛盾的理由。
因此,看到王寧如此費心地邀請自己,霍金戈立刻就想到王寧是有所圖,他也就懶得浪費口舌,繞彎子。
“這是個聰明人啊!”
看到霍金戈如此直截了當,王寧暗暗無奈:“我還什麽都沒說,他就已經猜出我有所圖謀,若是我提出收購江東地皮,那他絕對會被他獅子大開口。”
“這個霍金戈可沒有盧俊或盧正天等人好忽悠,頭疼啊!”
“東西已經上來了,我們先吃!”
看到王寧似乎對霍金戈十分忌憚,項英搶著開口,主動將羊肉倒入沸騰的銅鍋:“公主樓的火鍋可是京都一絕,有什麽事情我們邊吃邊聊。”
“對!先吃東西,然後再說正事兒。”
王寧迴過神,熱情地招唿起來。
“我倒要看看你想玩什麽把戲?”
已經確定王寧的確是有事相求,霍金戈反而不著急了,拿起筷子開始吃東西,有人請客,不吃白不吃。
項驍懶得理會眼前幾人的勾心鬥角,他的注意力都放在食物上,這段時間在東宮養傷看書還真就很久沒吃美味了。
“話說,小公爺這次邀請小侯爺出來究竟有什麽事情?”
隨著幾人吃東西,氣氛緩和下來後,項英主動開口,切入主題:“倘若小公爺想與小侯爺冰釋前嫌,那我和太子殿下可以充當兩位的中間人,大家都是京都圈子裏的人,我們也希望你們可以和睦相處,和氣生財。”
“俺也一樣!”
滿嘴食物的項驍點頭附和。
“輸掉四海山莊後,我沒再找過小公爺的麻煩,這就說明我沒將過去的事情放在心上。”
霍金戈優雅地放下筷子,語氣平淡道:“我與小公爺原本就不是朋友,按理說以後也不該有交集,也就談不上冰釋前嫌。”
“反倒是小公爺主動邀請我赴宴,又是為何啊?”
“小侯爺不在意之前發生的事情,當真是胸襟廣闊,在下佩服。”
王寧也放下筷子,坦然道:“不錯,我這次邀請小侯爺赴宴的確有事相求。”
既然霍金戈這麽直白,王寧也懶得繼續虛與委蛇,一本正經道:“聽說安定侯府在楚江東岸有一座農莊和千頃良田,全都落在小公爺名下,我想收購那座莊子和田地,不知道小侯爺可否割愛?”
關係僵成這樣,王寧已經做好了被對方獅子大開口的準備,隻要對方出手,那他也不介意做一次冤大頭。
聽到這話,項驍和項英一邊吃東西,一邊交換眼神。
王寧剛才就說到想收購安定侯府的農莊和土地,可還沒等解釋為什麽那麽做時,霍金戈就來了,他們現在也非常好奇。
“原來小公爺是看上我家城外莊子和土地了!”
霍金戈瞳孔微縮,怪異地看著王寧:“如此說來,小公爺應該也得到了城外土地即將升值的消息了吧?”
霍金戈表麵十分平靜,但心裏卻已經掀起了驚濤駭浪:“安定侯府在江東置辦田產,乃是父母多年之前的布局,說是城外的土地很有可能升值,可在過去的那麽多年裏,那些土地一點升值的趨勢都沒有。”
“如今剛有點升值的苗頭,王寧就跑來收購土地,我倒要看看這些土地究竟有多大的潛在價值?”
“誰說城外的土地即將升值了?”
王寧微微錯愕,茫然地看著霍金戈。
哪怕是開發護城山後能讓那片土地升值也是三五年之後的事情,更何況眼下護城山項目還沒動工,不該有什麽內部消息流傳啊!
“小公爺莫要把我當成傻子,你突然找我購買土地,若不是為了利益,難不成你還能想去種地?”
霍金戈玩味地看著王寧,悠悠道:“可不是隻有你一個人能打探到***代表皇室商行在楚江下遊建工業園區的消息。”
“雖然工業園區的位置距離我家田地還很遠,但隻要工業園區建起來,那勢必會帶動整個楚江沿線的經濟和活躍度。”
“到時候,楚江沿岸一帶的土地價格勢必會有所提升,我家的那千頃土地的價值也會隨之翻倍提升。”
“小公爺如今想從我手中購買土地,應該就是為了賺這一波紅利吧!”
“皇室的工業園區選址定在了楚江下遊?”
聽到這些,王寧有些傻眼:“我怎麽不知道這件事?”
王寧這段時間的注意力都放在護城山和江東的土地上,還真就沒了解過項清蓮開設工廠的具體情況。
他更沒想到事情這麽巧,皇室竟然將那些工廠都建在楚江附近,雖然很合理,但對他卻有些不利。
“本宮聽父皇和皇姐說過此事,經過百官的仔細研究和商討,最終決定將那些工廠集中建在江邊,統稱工業園區。”
就在這時,項驍用力咽下食物,介紹道:“說是那些場子都存在安全隱患還會汙染居民的生活區域,而且很多工廠都需要大量的水。”
“將工業園區射在城外楚江附近,不僅可以解決用水問題,而且也方便將來向全國各地運輸貨物,還能確保京都城的治安穩定。”
“古人的智慧還真是不容小覷,我沒為建廠提過任何意見,人家自己就考慮到就近取材,避開密集居民區,交通運輸和環保等問題了。”
聽完項驍的解釋,王寧暗暗讚歎:“隻是如此一來,就讓我收購安定侯府土地的事情變得更加被動。”
“原來這才是小公爺收購江東土地的原因,這的確是個生財之道。”
項英兩眼放光地在王寧和霍金戈身上打量:“工業園區位於城外,在工廠做工的那些人不可能每天往返工廠和都城,必然會生活在工廠附近。”
“那麽多工廠,起碼能聚集數萬人生活,一旦工業園區建成,那周邊的衣食住行也必然會興起。”
“那些工人每天賺錢卻沒地方消費,如果我在附近開一家百花樓,那我一定可以賺大錢。”
……
在四海山莊一役中,霍金戈一敗塗地損失了近千萬,而王寧作為身份背景不在霍金戈之下的贏家沒有主動示好化解矛盾的理由。
因此,看到王寧如此費心地邀請自己,霍金戈立刻就想到王寧是有所圖,他也就懶得浪費口舌,繞彎子。
“這是個聰明人啊!”
看到霍金戈如此直截了當,王寧暗暗無奈:“我還什麽都沒說,他就已經猜出我有所圖謀,若是我提出收購江東地皮,那他絕對會被他獅子大開口。”
“這個霍金戈可沒有盧俊或盧正天等人好忽悠,頭疼啊!”
“東西已經上來了,我們先吃!”
看到王寧似乎對霍金戈十分忌憚,項英搶著開口,主動將羊肉倒入沸騰的銅鍋:“公主樓的火鍋可是京都一絕,有什麽事情我們邊吃邊聊。”
“對!先吃東西,然後再說正事兒。”
王寧迴過神,熱情地招唿起來。
“我倒要看看你想玩什麽把戲?”
已經確定王寧的確是有事相求,霍金戈反而不著急了,拿起筷子開始吃東西,有人請客,不吃白不吃。
項驍懶得理會眼前幾人的勾心鬥角,他的注意力都放在食物上,這段時間在東宮養傷看書還真就很久沒吃美味了。
“話說,小公爺這次邀請小侯爺出來究竟有什麽事情?”
隨著幾人吃東西,氣氛緩和下來後,項英主動開口,切入主題:“倘若小公爺想與小侯爺冰釋前嫌,那我和太子殿下可以充當兩位的中間人,大家都是京都圈子裏的人,我們也希望你們可以和睦相處,和氣生財。”
“俺也一樣!”
滿嘴食物的項驍點頭附和。
“輸掉四海山莊後,我沒再找過小公爺的麻煩,這就說明我沒將過去的事情放在心上。”
霍金戈優雅地放下筷子,語氣平淡道:“我與小公爺原本就不是朋友,按理說以後也不該有交集,也就談不上冰釋前嫌。”
“反倒是小公爺主動邀請我赴宴,又是為何啊?”
“小侯爺不在意之前發生的事情,當真是胸襟廣闊,在下佩服。”
王寧也放下筷子,坦然道:“不錯,我這次邀請小侯爺赴宴的確有事相求。”
既然霍金戈這麽直白,王寧也懶得繼續虛與委蛇,一本正經道:“聽說安定侯府在楚江東岸有一座農莊和千頃良田,全都落在小公爺名下,我想收購那座莊子和田地,不知道小侯爺可否割愛?”
關係僵成這樣,王寧已經做好了被對方獅子大開口的準備,隻要對方出手,那他也不介意做一次冤大頭。
聽到這話,項驍和項英一邊吃東西,一邊交換眼神。
王寧剛才就說到想收購安定侯府的農莊和土地,可還沒等解釋為什麽那麽做時,霍金戈就來了,他們現在也非常好奇。
“原來小公爺是看上我家城外莊子和土地了!”
霍金戈瞳孔微縮,怪異地看著王寧:“如此說來,小公爺應該也得到了城外土地即將升值的消息了吧?”
霍金戈表麵十分平靜,但心裏卻已經掀起了驚濤駭浪:“安定侯府在江東置辦田產,乃是父母多年之前的布局,說是城外的土地很有可能升值,可在過去的那麽多年裏,那些土地一點升值的趨勢都沒有。”
“如今剛有點升值的苗頭,王寧就跑來收購土地,我倒要看看這些土地究竟有多大的潛在價值?”
“誰說城外的土地即將升值了?”
王寧微微錯愕,茫然地看著霍金戈。
哪怕是開發護城山後能讓那片土地升值也是三五年之後的事情,更何況眼下護城山項目還沒動工,不該有什麽內部消息流傳啊!
“小公爺莫要把我當成傻子,你突然找我購買土地,若不是為了利益,難不成你還能想去種地?”
霍金戈玩味地看著王寧,悠悠道:“可不是隻有你一個人能打探到***代表皇室商行在楚江下遊建工業園區的消息。”
“雖然工業園區的位置距離我家田地還很遠,但隻要工業園區建起來,那勢必會帶動整個楚江沿線的經濟和活躍度。”
“到時候,楚江沿岸一帶的土地價格勢必會有所提升,我家的那千頃土地的價值也會隨之翻倍提升。”
“小公爺如今想從我手中購買土地,應該就是為了賺這一波紅利吧!”
“皇室的工業園區選址定在了楚江下遊?”
聽到這些,王寧有些傻眼:“我怎麽不知道這件事?”
王寧這段時間的注意力都放在護城山和江東的土地上,還真就沒了解過項清蓮開設工廠的具體情況。
他更沒想到事情這麽巧,皇室竟然將那些工廠都建在楚江附近,雖然很合理,但對他卻有些不利。
“本宮聽父皇和皇姐說過此事,經過百官的仔細研究和商討,最終決定將那些工廠集中建在江邊,統稱工業園區。”
就在這時,項驍用力咽下食物,介紹道:“說是那些場子都存在安全隱患還會汙染居民的生活區域,而且很多工廠都需要大量的水。”
“將工業園區射在城外楚江附近,不僅可以解決用水問題,而且也方便將來向全國各地運輸貨物,還能確保京都城的治安穩定。”
“古人的智慧還真是不容小覷,我沒為建廠提過任何意見,人家自己就考慮到就近取材,避開密集居民區,交通運輸和環保等問題了。”
聽完項驍的解釋,王寧暗暗讚歎:“隻是如此一來,就讓我收購安定侯府土地的事情變得更加被動。”
“原來這才是小公爺收購江東土地的原因,這的確是個生財之道。”
項英兩眼放光地在王寧和霍金戈身上打量:“工業園區位於城外,在工廠做工的那些人不可能每天往返工廠和都城,必然會生活在工廠附近。”
“那麽多工廠,起碼能聚集數萬人生活,一旦工業園區建成,那周邊的衣食住行也必然會興起。”
“那些工人每天賺錢卻沒地方消費,如果我在附近開一家百花樓,那我一定可以賺大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