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國公府大門外的馬車裏。
“你這死丫頭是不是忘記留在鎮國公府的任務了?”
楚皇忍著腳上的疼痛,氣憤地盯著項清風:“朕讓你留在王寧身邊,多留心他身上的秘密,而如今他研發出這麽多好東西,你卻毫不知情,你每天都在幹什麽啊?”
“這件事真不能怪兒臣啊。”
項清風滿臉委屈地低著頭:“這些東西都出自鎮國公府的工坊,可王寧對工坊十分看重,派遣重兵把守,府中隻有紫鳶能自由進出工坊,連老國公和老夫人想要進去都需要王寧首肯,兒臣就更沒有資格進入其中了。”
“還有,王寧每天都逼迫兒臣與莫家姐妹一起學習算學,物理化學等難以理解的知識,兒臣壓根就沒有時間關注那麽多事情。”
看著項清風這副沒用的模樣,楚皇被氣得不輕又不知道該如何訓斥?
“父皇息怒,王寧心思縝密而這些東西又十分貴重,他不讓三妹接觸到核心秘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項清蓮連忙開口勸解,嚴肅地看著項清蓮:“三妹,我之前讓你詳細記錄在王寧身邊的生活,你可曾照辦?”
“這個我做了。”
項清風連連點頭,從懷來掏出一個本子:“這是我寫的日記,詳細地記錄了我每天在這裏的生活。”
“快給朕看看!”
楚皇迫不及待地搶過本子,滿臉期待地翻閱起來,越看臉色越難看。
“你個混賬東西,朕將這麽名貴的紙質本子交給你,你就記錄這些沒用的東西?”
臉色漲紅的楚皇猛地將本子丟向項清風,咒罵道:“你可是皇室公主,金枝玉葉,怎麽能將這些不堪之事記錄下來?”
“這就是兒臣在鎮國公府的實際生活,如實記錄沒啥問題啊!”
項清風縮了縮脖子,小聲嘟囔。
項清蓮好奇地撿起本子查看,然後臉色也變得十分精彩。
“某年某月某日,王寧那個渾蛋竟然因為本公主打碎一個飯碗就打我屁股,等本公主恢複身份後一定要狠狠地教訓他。”
“某年某月某日,王寧那個渾蛋越來越過分了,本公主不過是弄翻了茶盞,他竟用皮鞭抽我,我早晚要加倍報複迴來。”
……
“某年某月某日,討厭死了,人家今天因為沒完成算學作業,又被少爺執行家法了。”
“某年某月某日,奇怪了,我今天故意將茶水打翻在少爺身上,少爺怎麽沒懲罰我呢?”
……
看完項清風的日記,項清風滿臉黑線。
她已經從日記的前後語氣變化中,察覺到自己三妹已經開始享受被王寧執行家法,太羞恥了!
“不能再讓三妹這樣下去了。”
項清蓮深吸一口氣,一本正經道:“父皇,兒臣提議讓三妹離開鎮國公府。”
“朕也真有此意,反正她留在這邊也沒用。”
楚皇讚同地點點頭。
“別啊!我呆在王寧身邊還是有很大收獲的。”
聽說要讓自己離開鎮國公府,項清風激動地喊道:“雖然我無法進入工坊,但王寧在書房寫寫畫畫時,我卻可以陪在一旁。”
“據我所知,王寧現在正在研究一種叫槍的東西,隻不過他好像遇到了瓶頸,目前還沒研究成功。”
“槍?紅纓槍嗎?”
楚皇皺起眉頭,懷疑地看著項清風:“這有什麽可研究的?”
“應該不是我們認知中的槍,具體是什麽,王寧還沒研究出來,兒臣也不知道,隻知道那是一件很厲害的東西。”
項清風如實迴應,坐直身體:“對了,除了槍,王寧還在研究玻璃,好像也沒成功。”
“玻璃是什麽?”
項清蓮疑惑的詢問。
“這個我知道。”
項清風頓時來了精神,介紹道:“玻璃就是王寧用來製作水銀鏡的材料,隻不過王寧需要的玻璃比製作水銀鏡的要求更高,所以才一直沒有研究成功。”
“父皇,看樣子王寧到現在依舊沒把真正的好東西拿出來。”
項清蓮臉色凝重地看向楚皇:“也就是說,我們暫時還是要讓三妹留在王寧身邊。”
“老三,既然你有所發現,那就繼續留在鎮國公府,不過以後不要再記錄這些沒用的事情了。”
楚皇點點頭,不容置疑道:“紙張在東楚國是有價無市的奢侈品,萬不能讓你如此浪費。”
“兒臣明白了!”
項清風連連點頭,行禮之後,歡快地跳下馬車。
“就算王寧還沒將好東西拿出來,可單憑他這次拿出來的東西也足以讓東楚國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項清風離開,馬車開始行駛後,楚皇神情複雜地看著馬車中的一堆東西:“隻可惜王寧不思進取,否則以他的才能若是好好為朝廷效力,他絕對可以讓東楚國繁榮昌盛,成為我東楚國的中流砥柱。”
“兒臣還是那句話,人各有誌,雖然王寧對權勢功名不感興趣,但他貪財享樂的過程中創造出來的東西依舊能為我所用。”
項清蓮一本正經地勸說:“單單眼前這些東西普及開來就能讓東楚國獲得空前的發展,而這對我們來說已經足夠了。”
“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保護他的安全,然後在其合作中,將那些利國利民的東西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倒是真的!”
楚皇俯身拿起一根鐵管,感慨道:“王寧說這個叫鍋爐的東西能讓房屋裏的溫度在寒冬保持酷夏的高溫。”
“如果這是真的,那以後東楚國每年冬天將會有很多百姓免於被凍死的悲劇,還有水泥和百煉鋼……”
“王寧正是吃準了,朝廷抵擋不了這些利國利民之物的誘惑,才會提出那麽苛刻的條件。”
看著楚皇如數家珍地講述這些物品對民生社稷的重要性,項清蓮有些無奈地歎氣:“哪怕我們明知道中了王寧的算計,也不得不認栽啊!”
“那可未必!”
楚皇將鐵管丟在地上,眯著眼睛道:“王寧的算計的確精妙,但他終究小看了朕的格局和胸襟。”
項清蓮不解地看著楚皇:“父皇這話是什麽意思?”
“你這死丫頭是不是忘記留在鎮國公府的任務了?”
楚皇忍著腳上的疼痛,氣憤地盯著項清風:“朕讓你留在王寧身邊,多留心他身上的秘密,而如今他研發出這麽多好東西,你卻毫不知情,你每天都在幹什麽啊?”
“這件事真不能怪兒臣啊。”
項清風滿臉委屈地低著頭:“這些東西都出自鎮國公府的工坊,可王寧對工坊十分看重,派遣重兵把守,府中隻有紫鳶能自由進出工坊,連老國公和老夫人想要進去都需要王寧首肯,兒臣就更沒有資格進入其中了。”
“還有,王寧每天都逼迫兒臣與莫家姐妹一起學習算學,物理化學等難以理解的知識,兒臣壓根就沒有時間關注那麽多事情。”
看著項清風這副沒用的模樣,楚皇被氣得不輕又不知道該如何訓斥?
“父皇息怒,王寧心思縝密而這些東西又十分貴重,他不讓三妹接觸到核心秘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項清蓮連忙開口勸解,嚴肅地看著項清蓮:“三妹,我之前讓你詳細記錄在王寧身邊的生活,你可曾照辦?”
“這個我做了。”
項清風連連點頭,從懷來掏出一個本子:“這是我寫的日記,詳細地記錄了我每天在這裏的生活。”
“快給朕看看!”
楚皇迫不及待地搶過本子,滿臉期待地翻閱起來,越看臉色越難看。
“你個混賬東西,朕將這麽名貴的紙質本子交給你,你就記錄這些沒用的東西?”
臉色漲紅的楚皇猛地將本子丟向項清風,咒罵道:“你可是皇室公主,金枝玉葉,怎麽能將這些不堪之事記錄下來?”
“這就是兒臣在鎮國公府的實際生活,如實記錄沒啥問題啊!”
項清風縮了縮脖子,小聲嘟囔。
項清蓮好奇地撿起本子查看,然後臉色也變得十分精彩。
“某年某月某日,王寧那個渾蛋竟然因為本公主打碎一個飯碗就打我屁股,等本公主恢複身份後一定要狠狠地教訓他。”
“某年某月某日,王寧那個渾蛋越來越過分了,本公主不過是弄翻了茶盞,他竟用皮鞭抽我,我早晚要加倍報複迴來。”
……
“某年某月某日,討厭死了,人家今天因為沒完成算學作業,又被少爺執行家法了。”
“某年某月某日,奇怪了,我今天故意將茶水打翻在少爺身上,少爺怎麽沒懲罰我呢?”
……
看完項清風的日記,項清風滿臉黑線。
她已經從日記的前後語氣變化中,察覺到自己三妹已經開始享受被王寧執行家法,太羞恥了!
“不能再讓三妹這樣下去了。”
項清蓮深吸一口氣,一本正經道:“父皇,兒臣提議讓三妹離開鎮國公府。”
“朕也真有此意,反正她留在這邊也沒用。”
楚皇讚同地點點頭。
“別啊!我呆在王寧身邊還是有很大收獲的。”
聽說要讓自己離開鎮國公府,項清風激動地喊道:“雖然我無法進入工坊,但王寧在書房寫寫畫畫時,我卻可以陪在一旁。”
“據我所知,王寧現在正在研究一種叫槍的東西,隻不過他好像遇到了瓶頸,目前還沒研究成功。”
“槍?紅纓槍嗎?”
楚皇皺起眉頭,懷疑地看著項清風:“這有什麽可研究的?”
“應該不是我們認知中的槍,具體是什麽,王寧還沒研究出來,兒臣也不知道,隻知道那是一件很厲害的東西。”
項清風如實迴應,坐直身體:“對了,除了槍,王寧還在研究玻璃,好像也沒成功。”
“玻璃是什麽?”
項清蓮疑惑的詢問。
“這個我知道。”
項清風頓時來了精神,介紹道:“玻璃就是王寧用來製作水銀鏡的材料,隻不過王寧需要的玻璃比製作水銀鏡的要求更高,所以才一直沒有研究成功。”
“父皇,看樣子王寧到現在依舊沒把真正的好東西拿出來。”
項清蓮臉色凝重地看向楚皇:“也就是說,我們暫時還是要讓三妹留在王寧身邊。”
“老三,既然你有所發現,那就繼續留在鎮國公府,不過以後不要再記錄這些沒用的事情了。”
楚皇點點頭,不容置疑道:“紙張在東楚國是有價無市的奢侈品,萬不能讓你如此浪費。”
“兒臣明白了!”
項清風連連點頭,行禮之後,歡快地跳下馬車。
“就算王寧還沒將好東西拿出來,可單憑他這次拿出來的東西也足以讓東楚國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項清風離開,馬車開始行駛後,楚皇神情複雜地看著馬車中的一堆東西:“隻可惜王寧不思進取,否則以他的才能若是好好為朝廷效力,他絕對可以讓東楚國繁榮昌盛,成為我東楚國的中流砥柱。”
“兒臣還是那句話,人各有誌,雖然王寧對權勢功名不感興趣,但他貪財享樂的過程中創造出來的東西依舊能為我所用。”
項清蓮一本正經地勸說:“單單眼前這些東西普及開來就能讓東楚國獲得空前的發展,而這對我們來說已經足夠了。”
“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保護他的安全,然後在其合作中,將那些利國利民的東西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倒是真的!”
楚皇俯身拿起一根鐵管,感慨道:“王寧說這個叫鍋爐的東西能讓房屋裏的溫度在寒冬保持酷夏的高溫。”
“如果這是真的,那以後東楚國每年冬天將會有很多百姓免於被凍死的悲劇,還有水泥和百煉鋼……”
“王寧正是吃準了,朝廷抵擋不了這些利國利民之物的誘惑,才會提出那麽苛刻的條件。”
看著楚皇如數家珍地講述這些物品對民生社稷的重要性,項清蓮有些無奈地歎氣:“哪怕我們明知道中了王寧的算計,也不得不認栽啊!”
“那可未必!”
楚皇將鐵管丟在地上,眯著眼睛道:“王寧的算計的確精妙,但他終究小看了朕的格局和胸襟。”
項清蓮不解地看著楚皇:“父皇這話是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