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鬼窩
素手提燈,渡世間萬鬼 作者:雪夜提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又是太郯山…
南榮嫿垂下眸子。
太郯山上的神主、黃泉水、可能攜無數個生魂死魄躲在那裏的東平寒月…
如今,竟連靈安寺的方丈都去了太郯山。
這一切之間到底有什麽關聯?
“慧明方丈可有交代他為何要去往太郯山?”
沈臨鶴騎馬上前幾步問道。
小沙彌認出了沈臨鶴,往日沈夫人來靈安寺上香都是這位公子陪同來此的。
小沙彌雙手合十道:
“是沈施主啊,那日方丈收到一封信,然後便急匆匆地出門了,隻說是去太郯山,囑咐我們師兄弟看好靈安寺,別的倒是沒有多說。”
沈臨鶴點點頭,道:
“多謝。”
小沙彌略略彎腰施禮,然後轉身隨著香客上了山。
沈臨鶴不知南榮嫿對慧明方丈有所懷疑,還以為她隻是因著‘太郯山’而若有所思。
“慧明方丈佛法高深, 此去太郯山說不定是因為那無數的生魂死魄,待我們從萬海坡迴來,再來找他吧。”
南榮嫿整理好紛雜心緒,點了點頭。
-
小鬼們一路上都沒閑著,輪番上陣。
才不到半日,南榮嫿與沈臨鶴便到了距離京城八百裏外的塞嶺鎮。
塞嶺鎮周圍群山環繞,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百裏內就這麽一個孤零零的鎮子。
鎮子不大,百姓也不多,酒樓隻有一家,但從此處經過的趕路人少不了要在這鎮子裏歇歇腳。
入鎮的路隻有一條,一座上書‘塞嶺鎮’的石碑立在路旁,過了這石碑便是塞嶺鎮的地界了。
今日天氣尚可,可原本高懸的太陽此刻卻消失不見。
整個鎮子籠罩在一片薄霧裏。
南榮嫿與沈臨鶴停在石碑旁,望向前方的鎮子。
說是鎮子,其實與一個村莊差不多大,百姓多住在茅草搭建的房屋中,唯一顯眼的,便是那座三層高的酒樓。
沈臨鶴看了看鎮子上空的薄霧,說道:
“塞嶺鎮因地處群山之間,地勢略低,一年中有近三百天都是霧蒙蒙的。”
他轉頭看向南榮嫿,“我們在此用過午膳再上路吧?”
可南榮嫿並不應答,她如墨的眸子一直凝著鎮子上空的薄霧。
片刻後,輕聲道:
“有鬼氣。”
沈臨鶴的麵色瞬間沉了下來,他複又望向塞嶺鎮。
隻見此時家家戶戶炊煙嫋嫋,還能聽到孩童的歡笑聲,倒是看不出有什麽特別。
“走吧。”
南榮嫿收迴望向鎮子上空的視線,騎馬入了塞嶺鎮地界。
沈臨鶴跟在她身後,說來奇怪,往前不過走了兩步,卻覺得周身寒意森森。
他剛要開口,卻聽南榮嫿的聲音響在耳邊:
‘我們進入它的地盤了,說什麽它都能知道。’
沈臨鶴一下子閉上了嘴,這個‘它’,貌似很厲害,連南榮嫿都謹慎起來。
南榮嫿似乎知道沈臨鶴在想什麽,解釋道:
‘這鎮子中鬼氣很淡,很難察覺,若不是鬼力極弱的小鬼,那就是個極會隱藏的大鬼了,若是後者,它以人身示人,我很有可能發現不了。’
二人往鎮子上的酒樓而去,所經之地的百姓們神態自若,各自做著自己的事情,對外人已經見怪不怪了。
酒樓外,已經停了幾輛馬車和好幾匹馬,酒樓大堂中有人聲傳出,聽著很是熱鬧。
沈臨鶴將二人的馬栓好,迴頭看到南榮嫿正站在酒樓的門前盯著上方的牌匾看。
牌匾上書‘慎心樓’三個字。
“慎心?”沈臨鶴目露疑惑,“倒是從沒見過一家酒樓會起這樣的名字。”
“公子行行好,給老婆子兩個銅板吧?老婆子已經三日沒吃飯了!”一個蒼老的聲音響起。
沈臨鶴尋著聲音去看,隻見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太婆正靠在酒樓的牆邊瑟瑟發抖。
她頭發灰白,一雙眼睛已經渾濁,呆呆地向前看著。
“別信這個老瞎子!”這時一個滿臉橫肉的男人從沈臨鶴身邊經過,啐了那個老太婆一口。
“對對,別信她,昨日我們來的時候這老婆子就是這麽說的!明明人家老板娘已經給了她熱乎吃食!”另一個尖嘴猴腮的男子撂下這句話,跟那滿臉橫肉的男人一同入了酒樓。
沈臨鶴撇撇嘴,輕歎一聲,從錢袋子裏搜出兩枚銅板,大踏步到了那老太婆身前,將銅板輕輕放到老太婆手中。
老太婆一怔,然後趕忙稱謝,把銅板當著沈臨鶴的麵塞到了懷裏。
而後,又開口道:
“各位貴人行行好,給老婆子兩個銅板吧?老婆子已經三日沒吃飯了!”
沈臨鶴一挑眉,這…也太過明顯了些,好歹等他走了再喊吧…
沈臨鶴笑著搖了搖頭,起身走到南榮嫿身邊。
可沒想到南榮嫿也拿出兩枚銅板朝那老太婆走去。
沈臨鶴納悶地看著,這老太婆明顯是騙錢的,怎麽南榮嫿還上趕著送錢?
隻見南榮嫿在老太婆身前蹲下,雙目望著老太婆的眼。
那老太婆雖看不見,可一雙眼睛‘看’著的恰是南榮嫿的方向。
二人如同在對視一樣。
南榮嫿一隻拿著銅板的手慢慢朝老太婆靠近,老太婆一點反應都沒有,直到幹枯的手中被塞進了銅板,老太婆才恍然又有好心人給了她錢,忙作揖感謝,隨後同方才一樣,將銅板塞進了懷裏。
南榮嫿眸中閃過一抹疑惑,隨後起身朝沈臨鶴走去。
‘這老太婆身上有淡淡的鬼氣,我已將身上的氣息全部收斂,想要試探一番,可卻沒有發現什麽異樣。’
‘此外,方才一路從鎮中經過,所見到的每一個人身上…也都有鬼氣。’
沈臨鶴眸光一閃,竟…都有鬼氣?
他朝南榮嫿挑了挑眉,心中懷疑,莫非都是鬼…?
南榮嫿搖了搖頭,沈臨鶴一下子放下心來,他差點以為掉進了鬼窩裏。
不料南榮嫿的聲音再次傳來——
‘我也不知。’
南榮嫿垂下眸子。
太郯山上的神主、黃泉水、可能攜無數個生魂死魄躲在那裏的東平寒月…
如今,竟連靈安寺的方丈都去了太郯山。
這一切之間到底有什麽關聯?
“慧明方丈可有交代他為何要去往太郯山?”
沈臨鶴騎馬上前幾步問道。
小沙彌認出了沈臨鶴,往日沈夫人來靈安寺上香都是這位公子陪同來此的。
小沙彌雙手合十道:
“是沈施主啊,那日方丈收到一封信,然後便急匆匆地出門了,隻說是去太郯山,囑咐我們師兄弟看好靈安寺,別的倒是沒有多說。”
沈臨鶴點點頭,道:
“多謝。”
小沙彌略略彎腰施禮,然後轉身隨著香客上了山。
沈臨鶴不知南榮嫿對慧明方丈有所懷疑,還以為她隻是因著‘太郯山’而若有所思。
“慧明方丈佛法高深, 此去太郯山說不定是因為那無數的生魂死魄,待我們從萬海坡迴來,再來找他吧。”
南榮嫿整理好紛雜心緒,點了點頭。
-
小鬼們一路上都沒閑著,輪番上陣。
才不到半日,南榮嫿與沈臨鶴便到了距離京城八百裏外的塞嶺鎮。
塞嶺鎮周圍群山環繞,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百裏內就這麽一個孤零零的鎮子。
鎮子不大,百姓也不多,酒樓隻有一家,但從此處經過的趕路人少不了要在這鎮子裏歇歇腳。
入鎮的路隻有一條,一座上書‘塞嶺鎮’的石碑立在路旁,過了這石碑便是塞嶺鎮的地界了。
今日天氣尚可,可原本高懸的太陽此刻卻消失不見。
整個鎮子籠罩在一片薄霧裏。
南榮嫿與沈臨鶴停在石碑旁,望向前方的鎮子。
說是鎮子,其實與一個村莊差不多大,百姓多住在茅草搭建的房屋中,唯一顯眼的,便是那座三層高的酒樓。
沈臨鶴看了看鎮子上空的薄霧,說道:
“塞嶺鎮因地處群山之間,地勢略低,一年中有近三百天都是霧蒙蒙的。”
他轉頭看向南榮嫿,“我們在此用過午膳再上路吧?”
可南榮嫿並不應答,她如墨的眸子一直凝著鎮子上空的薄霧。
片刻後,輕聲道:
“有鬼氣。”
沈臨鶴的麵色瞬間沉了下來,他複又望向塞嶺鎮。
隻見此時家家戶戶炊煙嫋嫋,還能聽到孩童的歡笑聲,倒是看不出有什麽特別。
“走吧。”
南榮嫿收迴望向鎮子上空的視線,騎馬入了塞嶺鎮地界。
沈臨鶴跟在她身後,說來奇怪,往前不過走了兩步,卻覺得周身寒意森森。
他剛要開口,卻聽南榮嫿的聲音響在耳邊:
‘我們進入它的地盤了,說什麽它都能知道。’
沈臨鶴一下子閉上了嘴,這個‘它’,貌似很厲害,連南榮嫿都謹慎起來。
南榮嫿似乎知道沈臨鶴在想什麽,解釋道:
‘這鎮子中鬼氣很淡,很難察覺,若不是鬼力極弱的小鬼,那就是個極會隱藏的大鬼了,若是後者,它以人身示人,我很有可能發現不了。’
二人往鎮子上的酒樓而去,所經之地的百姓們神態自若,各自做著自己的事情,對外人已經見怪不怪了。
酒樓外,已經停了幾輛馬車和好幾匹馬,酒樓大堂中有人聲傳出,聽著很是熱鬧。
沈臨鶴將二人的馬栓好,迴頭看到南榮嫿正站在酒樓的門前盯著上方的牌匾看。
牌匾上書‘慎心樓’三個字。
“慎心?”沈臨鶴目露疑惑,“倒是從沒見過一家酒樓會起這樣的名字。”
“公子行行好,給老婆子兩個銅板吧?老婆子已經三日沒吃飯了!”一個蒼老的聲音響起。
沈臨鶴尋著聲音去看,隻見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太婆正靠在酒樓的牆邊瑟瑟發抖。
她頭發灰白,一雙眼睛已經渾濁,呆呆地向前看著。
“別信這個老瞎子!”這時一個滿臉橫肉的男人從沈臨鶴身邊經過,啐了那個老太婆一口。
“對對,別信她,昨日我們來的時候這老婆子就是這麽說的!明明人家老板娘已經給了她熱乎吃食!”另一個尖嘴猴腮的男子撂下這句話,跟那滿臉橫肉的男人一同入了酒樓。
沈臨鶴撇撇嘴,輕歎一聲,從錢袋子裏搜出兩枚銅板,大踏步到了那老太婆身前,將銅板輕輕放到老太婆手中。
老太婆一怔,然後趕忙稱謝,把銅板當著沈臨鶴的麵塞到了懷裏。
而後,又開口道:
“各位貴人行行好,給老婆子兩個銅板吧?老婆子已經三日沒吃飯了!”
沈臨鶴一挑眉,這…也太過明顯了些,好歹等他走了再喊吧…
沈臨鶴笑著搖了搖頭,起身走到南榮嫿身邊。
可沒想到南榮嫿也拿出兩枚銅板朝那老太婆走去。
沈臨鶴納悶地看著,這老太婆明顯是騙錢的,怎麽南榮嫿還上趕著送錢?
隻見南榮嫿在老太婆身前蹲下,雙目望著老太婆的眼。
那老太婆雖看不見,可一雙眼睛‘看’著的恰是南榮嫿的方向。
二人如同在對視一樣。
南榮嫿一隻拿著銅板的手慢慢朝老太婆靠近,老太婆一點反應都沒有,直到幹枯的手中被塞進了銅板,老太婆才恍然又有好心人給了她錢,忙作揖感謝,隨後同方才一樣,將銅板塞進了懷裏。
南榮嫿眸中閃過一抹疑惑,隨後起身朝沈臨鶴走去。
‘這老太婆身上有淡淡的鬼氣,我已將身上的氣息全部收斂,想要試探一番,可卻沒有發現什麽異樣。’
‘此外,方才一路從鎮中經過,所見到的每一個人身上…也都有鬼氣。’
沈臨鶴眸光一閃,竟…都有鬼氣?
他朝南榮嫿挑了挑眉,心中懷疑,莫非都是鬼…?
南榮嫿搖了搖頭,沈臨鶴一下子放下心來,他差點以為掉進了鬼窩裏。
不料南榮嫿的聲音再次傳來——
‘我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