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雙喜臨門
素手提燈,渡世間萬鬼 作者:雪夜提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南榮嫿眉頭微挑。
前幾日還在極泉宮中想要引她魂魄之人,如今卻在她麵前落淚,一副我見猶憐的模樣。
這變化,也未免太快了。
南榮嫿麵對她的示弱無動於衷。
她手執燈籠素衣立著,麵無表情的模樣倒頗有幾分鐵石心腸的意味。
“阿姊不必如此低聲下氣,既然南榮姑娘不願在我沈府用飯,那便不留了。”
沈臨鶴冷淡的聲音傳來,南榮嫿的表情才有了絲細微的變化。
她側目向沈臨鶴望去,他的目光卻隻停留在他的阿姊身上,南榮嫿不知為何心裏有些…發堵。
沈夫人看看自家兒子又看看南榮嫿,知他二人之間定是發生了什麽不愉快的事,一時不知該勸誰。
恰好此時,老遠便聽到沈士則的笑聲從迴廊處傳來。
沈士則滿目笑意,足下生風,朝正廳而來。
“真是雙喜臨門啊!”沈士則一邊走一邊笑道,“看來父親在天有靈,依然在護佑我國公府啊!”
他說著便進了正廳走到沈臨綺身前,仔細端詳了一番,感歎道:
“臨綺成大姑娘了!大哥和大嫂若能見到臨綺如今的模樣,那該有多好啊!可惜…可惜…”說著說著,竟抽噎起來,片刻後便開始用袖口抹眼淚。
沈夫人一臉嫌棄模樣,說道:
“在小輩麵前,做什麽哭哭啼啼的!夫君方才說雙喜,除了臨綺迴家,還有什麽喜事啊?”
沈士則抬頭,眼中還蓄著淚水,聽夫人這般說,轉頭望向沈臨鶴,茫然問道:
“你與南榮姑娘定親的事沒有告訴你母親?”
廳中一陣寂靜。
但不過片刻,就傳來沈夫人驚喜的尖叫聲:
“定親?你倆要定親了?!”
見沈臨鶴和南榮嫿都沒有否認,沈夫人快步走到窗邊,朝著天空拜了拜,口中念念有詞:
“感謝老天爺,感謝各路神仙,我沈家終於要有喜事了,我那不成器的兒子終於長眼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終於長眼’的沈臨鶴揉了揉眉心,朝他那還在抹著眼淚的父親問道:
“父親是從何處聽說定親一事?”
沈士則沒有發現沈臨鶴和南榮嫿之間的異樣,又哭又笑著說道:
“滿大街的百姓都知道了啊!”
“不過我是聽衡昌那家夥親口說的,他還炫耀,說他三言兩語…”沈士則突然反應過來,悄悄瞅了一眼南榮嫿,便住了嘴。
沈臨鶴和南榮嫿這下明白了,肯定是他倆前腳離開大理寺,後腳衡昌便著人把這消息散播出去了。
竟如此急切。
“如今全京城的百姓都知道你倆定了親,昨夜你倆翻牆入陸府是聽到了動靜,怕陸府的人有危險,想前去提醒來著,結果沒想到兇手動作更快一些。”
提起陸家的事,沈士則憤慨道:“陸家也是倒黴啊,真不知何人竟如此窮兇極惡,不光殺人還要切下頭帶走,都不給死者留個全屍,簡直毫無人性!”
“定了…親?”沈夫人怎麽聽怎麽不對勁,想起外界的流言,沈夫人便明白了前因後果。
想來是衡昌那老狐狸借由昨夜之事,出的餿…哦不,是絕佳的主意,說二人已經定了親,這樣好堵住悠悠眾口。
“原是如此,”沈夫人麵帶笑意上前去牽南榮嫿的手,“不管因何要定親,總歸在外人看來我們是一家人了,今日一家團圓,我們便暫時放下往日齟齬,好好地吃頓飯吧,也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
先前在沈家祠堂老國公魂魄現身時,他話裏話外便是希望自家孫兒能夠娶妻生子,過尋常日子,還頻頻提到南榮嫿,想來對她也甚是滿意。
今日臨綺又迴了府,一家團聚,算是圓了老國公的兩個心願。
南榮嫿剛想說人死了便是死了,魂魄去往陰間,待陰壽盡了便投胎轉世去了,根本沒有什麽在天之靈。
可感受著沈夫人自手心傳來的溫度,她心中輕歎,終還是沒有拒絕,輕輕點了點頭。
偏廳內,八仙桌上菜肴豐盛,擺了滿滿一桌子。
南榮嫿對麵便是沈臨綺。
沈臨綺雖失了記憶,但高門貴女的風範深種在腦子裏,舉手投足之間仍舊優雅,且不忘頻頻給沈國公、沈夫人和沈臨鶴布菜。
一片其樂融融。
唯獨南榮嫿眼觀鼻鼻觀心,隻專心吃自己碗中的飯菜。
不知為何,今日的吃食很是豐盛,但她心不在焉,味同嚼蠟。
她甚至有些後悔,方才不該答應留下來吃飯,還不如去魁首道上買個饅頭吃得自在。
忽地,男子修長的手指出現在她的視線中,沈臨鶴給她舀了一碗金桔薑絲蜜放到她跟前。
南榮嫿喜食甜食,但方才見這道菜擺在沈臨綺那頭她便沒有伸手去舀。
頓了頓,南榮嫿輕聲說了聲“謝謝”,然後一勺一勺地小口吃起來。
桌對麵,沈臨綺見狀目露笑意,問道:
“南榮姑娘不是京城人吧,是怎麽與臨鶴相識的?”
還不待南榮嫿開口,沈臨鶴搶先道:
“她是大理寺一個案件的證人,由此相識的。”
沈臨綺點點頭,目光有意無意地凝在南榮嫿臉上,“原來如此,‘南榮’這個姓倒是不多見。”
南榮嫿頭也不抬,說道:
“國師的姓也不多見。”
沈臨綺拿筷子的手頓了一下,尷尬一笑,然後低頭不再言語。
飯桌上氣氛很是奇怪,一頓飯下來,沒人吃得暢快。
南榮嫿借故告別了沈士則和沈夫人,便往外走。
沈臨鶴正要跟上,卻聽沈臨綺說道:
“臨鶴,以前的事情我都忘記了,你能給我講講嗎?”
沈臨鶴看著阿姊臉上的笑容溫如暖玉,仿若往昔。
就這麽猶豫了一瞬,南榮嫿的身影已經轉過迴廊,消失不見了。
-
東宮。
太子李赫全放下手中的奏折,如今聖上一心求長生之道,批閱奏折的事便全權交到了他手中。
李赫全靠在椅背上閉眼休息了一會兒,心裏頭煩躁得很。
各郡報上來的奏折均隱晦地提到了百姓對皇室的不滿,而那次雷擊皇宮,便是上蒼的警示。
更有甚者,追溯到大慶國立國之時,沈老國公與慶啟帝能力平分秋色,甚至沈老國公在軍中威嚴更勝三分。
由此…當年該由沈家掌國的說法竟蔓延開來…
前幾日還在極泉宮中想要引她魂魄之人,如今卻在她麵前落淚,一副我見猶憐的模樣。
這變化,也未免太快了。
南榮嫿麵對她的示弱無動於衷。
她手執燈籠素衣立著,麵無表情的模樣倒頗有幾分鐵石心腸的意味。
“阿姊不必如此低聲下氣,既然南榮姑娘不願在我沈府用飯,那便不留了。”
沈臨鶴冷淡的聲音傳來,南榮嫿的表情才有了絲細微的變化。
她側目向沈臨鶴望去,他的目光卻隻停留在他的阿姊身上,南榮嫿不知為何心裏有些…發堵。
沈夫人看看自家兒子又看看南榮嫿,知他二人之間定是發生了什麽不愉快的事,一時不知該勸誰。
恰好此時,老遠便聽到沈士則的笑聲從迴廊處傳來。
沈士則滿目笑意,足下生風,朝正廳而來。
“真是雙喜臨門啊!”沈士則一邊走一邊笑道,“看來父親在天有靈,依然在護佑我國公府啊!”
他說著便進了正廳走到沈臨綺身前,仔細端詳了一番,感歎道:
“臨綺成大姑娘了!大哥和大嫂若能見到臨綺如今的模樣,那該有多好啊!可惜…可惜…”說著說著,竟抽噎起來,片刻後便開始用袖口抹眼淚。
沈夫人一臉嫌棄模樣,說道:
“在小輩麵前,做什麽哭哭啼啼的!夫君方才說雙喜,除了臨綺迴家,還有什麽喜事啊?”
沈士則抬頭,眼中還蓄著淚水,聽夫人這般說,轉頭望向沈臨鶴,茫然問道:
“你與南榮姑娘定親的事沒有告訴你母親?”
廳中一陣寂靜。
但不過片刻,就傳來沈夫人驚喜的尖叫聲:
“定親?你倆要定親了?!”
見沈臨鶴和南榮嫿都沒有否認,沈夫人快步走到窗邊,朝著天空拜了拜,口中念念有詞:
“感謝老天爺,感謝各路神仙,我沈家終於要有喜事了,我那不成器的兒子終於長眼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終於長眼’的沈臨鶴揉了揉眉心,朝他那還在抹著眼淚的父親問道:
“父親是從何處聽說定親一事?”
沈士則沒有發現沈臨鶴和南榮嫿之間的異樣,又哭又笑著說道:
“滿大街的百姓都知道了啊!”
“不過我是聽衡昌那家夥親口說的,他還炫耀,說他三言兩語…”沈士則突然反應過來,悄悄瞅了一眼南榮嫿,便住了嘴。
沈臨鶴和南榮嫿這下明白了,肯定是他倆前腳離開大理寺,後腳衡昌便著人把這消息散播出去了。
竟如此急切。
“如今全京城的百姓都知道你倆定了親,昨夜你倆翻牆入陸府是聽到了動靜,怕陸府的人有危險,想前去提醒來著,結果沒想到兇手動作更快一些。”
提起陸家的事,沈士則憤慨道:“陸家也是倒黴啊,真不知何人竟如此窮兇極惡,不光殺人還要切下頭帶走,都不給死者留個全屍,簡直毫無人性!”
“定了…親?”沈夫人怎麽聽怎麽不對勁,想起外界的流言,沈夫人便明白了前因後果。
想來是衡昌那老狐狸借由昨夜之事,出的餿…哦不,是絕佳的主意,說二人已經定了親,這樣好堵住悠悠眾口。
“原是如此,”沈夫人麵帶笑意上前去牽南榮嫿的手,“不管因何要定親,總歸在外人看來我們是一家人了,今日一家團圓,我們便暫時放下往日齟齬,好好地吃頓飯吧,也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
先前在沈家祠堂老國公魂魄現身時,他話裏話外便是希望自家孫兒能夠娶妻生子,過尋常日子,還頻頻提到南榮嫿,想來對她也甚是滿意。
今日臨綺又迴了府,一家團聚,算是圓了老國公的兩個心願。
南榮嫿剛想說人死了便是死了,魂魄去往陰間,待陰壽盡了便投胎轉世去了,根本沒有什麽在天之靈。
可感受著沈夫人自手心傳來的溫度,她心中輕歎,終還是沒有拒絕,輕輕點了點頭。
偏廳內,八仙桌上菜肴豐盛,擺了滿滿一桌子。
南榮嫿對麵便是沈臨綺。
沈臨綺雖失了記憶,但高門貴女的風範深種在腦子裏,舉手投足之間仍舊優雅,且不忘頻頻給沈國公、沈夫人和沈臨鶴布菜。
一片其樂融融。
唯獨南榮嫿眼觀鼻鼻觀心,隻專心吃自己碗中的飯菜。
不知為何,今日的吃食很是豐盛,但她心不在焉,味同嚼蠟。
她甚至有些後悔,方才不該答應留下來吃飯,還不如去魁首道上買個饅頭吃得自在。
忽地,男子修長的手指出現在她的視線中,沈臨鶴給她舀了一碗金桔薑絲蜜放到她跟前。
南榮嫿喜食甜食,但方才見這道菜擺在沈臨綺那頭她便沒有伸手去舀。
頓了頓,南榮嫿輕聲說了聲“謝謝”,然後一勺一勺地小口吃起來。
桌對麵,沈臨綺見狀目露笑意,問道:
“南榮姑娘不是京城人吧,是怎麽與臨鶴相識的?”
還不待南榮嫿開口,沈臨鶴搶先道:
“她是大理寺一個案件的證人,由此相識的。”
沈臨綺點點頭,目光有意無意地凝在南榮嫿臉上,“原來如此,‘南榮’這個姓倒是不多見。”
南榮嫿頭也不抬,說道:
“國師的姓也不多見。”
沈臨綺拿筷子的手頓了一下,尷尬一笑,然後低頭不再言語。
飯桌上氣氛很是奇怪,一頓飯下來,沒人吃得暢快。
南榮嫿借故告別了沈士則和沈夫人,便往外走。
沈臨鶴正要跟上,卻聽沈臨綺說道:
“臨鶴,以前的事情我都忘記了,你能給我講講嗎?”
沈臨鶴看著阿姊臉上的笑容溫如暖玉,仿若往昔。
就這麽猶豫了一瞬,南榮嫿的身影已經轉過迴廊,消失不見了。
-
東宮。
太子李赫全放下手中的奏折,如今聖上一心求長生之道,批閱奏折的事便全權交到了他手中。
李赫全靠在椅背上閉眼休息了一會兒,心裏頭煩躁得很。
各郡報上來的奏折均隱晦地提到了百姓對皇室的不滿,而那次雷擊皇宮,便是上蒼的警示。
更有甚者,追溯到大慶國立國之時,沈老國公與慶啟帝能力平分秋色,甚至沈老國公在軍中威嚴更勝三分。
由此…當年該由沈家掌國的說法竟蔓延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