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天前
春陽市文物稽查隊傳,隊長的辦公室傳來了急促的敲門聲。
“進來。”
敲門的張幹事聽到應許後破門而入。
“隊長,小莊村那邊發現了一個疑似宋代古墓……”。
“疑似?怎麽說,叫上人看看去,快,邊走邊說。”李隊扯過椅背上的外套,倆步就已經走在了張幹事的前麵。
已經開春了,剛化過雪的土地有些鬆軟,還有些泥濘。
張幹事趁著路上的時間,忙給李隊長把得到的情況匯報一下。
“古墓,現在暫時叫它是古墓吧,因為還沒有發現墓室及湧道,古墓在幾座大山的山腰凹陷處,是一個老農發現的。他見這處地,位置在山腰凹陷處,麵積大,沙土多,石子少,想開墾出來種些瓜果。幾鋤頭下去,不管換到哪裏是堅硬的石塊,老農覺得不對,就把石塊上的沙土掃開了些,越掃越是發現不對勁,都是一米五六長寬的大塊的石碑,一塊連著一塊,足有一個藍球場那麽大,上麵還有字畫,這就連忙叫了村支書來看,村支書看完馬上就報了警了。”
一行人氣喘籲籲的來到發現古墓的位置,石碑已經都清掃出來了,保存完好,沒有遭到破壞,隻有幾塊有裂痕,石碑一角的一塊石碑上麵有幾行小字。其它的麵積是一幅巨畫,畫中駿馬迎風而立,馬凱包裹著整個馬身,馬鬃飛舞。馬鞍上坐著一人,身披鎧甲,一手緊勒韁繩,一手持長矛正刺中馬下一人。遠處萬人骨枯,近處屍橫遍野,連細節都清晰可見,這應該是為了表述此人生前是位驍勇善戰的將軍。
雖然從那行小字中沒有看出墓主的明確官職,但是看石碑上所述,墓中所埋之人定是位極人臣。
李隊長見確實是個古墓,而且沒有遭到破壞,欣喜若狂:“通知考古部門對該墓葬進行研究發掘。”
“還有請文物鑒定專家馬上來現場。”
“還有叫隊裏再派倆人來。”
“還有,還有通知公安局確保文物遺址安全。”
“小張,聯係老林(公安局副局長)叫他給我找幾個人,能頂事的,這一次我看誰敢動下這個墓試試。”
李隊長慌忙又有序的安排好了接下來的工作,或者是看到太多千瘡百孔的古墓了,見到一個完整古墓的欣喜就難以掩蓋。
欣喜過後,跟著又是長長的歎氣聲。
“接下來的工作就艱巨了,以前這塊肉藏在地下,沒人知道,現在這塊肉就這麽放在這空曠的野外,看來又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啊。”
李隊看了看四周,忍不住的犯起愁來,墓地叁麵環山,四周都是四五人高的大樹,隻有墓地這塊地方,光禿禿的,就像他頭上那塊地中海一樣,若有人來盜墓,跑進這樹林,想再抓住,怕不容易啊。
李隊看完這地形一臉愁苦:“不行,不行,小張,走,走,我得親自去趟公安局。”
-
市公安局裏林副局長辦公室的電話一直在響,林局把棉外套已經脫掉搭在椅子上了,還是一頭的汗。
對著站在門口的女警員說道:“去,快去,去叫景飛來一下,還有叫人去警察學院裏把那幾個準備來實習的都叫上,再多叫幾個也行。”
這邊電話筒也還拿在手上:“放心,領導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這邊電話剛掛下,又拿起來準備拔號,一邊拔號還不忘安撫下著急的李隊長:“李隊,您再坐一下,我打完這個電話馬上就跟您到現場去。”
等到下午李隊長,林副局,景飛一行人再迴到古墓這裏時,考古隊的龍教授也到了。
龍教授是個中等身高,瘦骨嶙峋的六旬老人,一臉嚴肅,不苟言笑,他身後的跟著的那幾個年輕學生也是跟他一個模樣,都是精瘦,臉部僵硬,都是二十來歲的樣子,卻是一點都沒有年輕人的活力與朝氣,可能從事考古工作有關吧。
龍教授跟林局打了個招唿就開始領著幾個學生清理現場了,不到一小時,石碑比前麵更幹淨了,那幅畫也就更是栩栩如生了。
林局看了看現場,也是他的十來個人,外加幾個幹事,林局長歎口氣,怕人手是遠遠不夠,就讓李隊叫上村支書到村上去找些壯勞力來幫忙。
也囑咐好了景飛,要他把周邊的地型好好的研究了一下,開始布防設明哨暗崗了。
這天近下午,一人喘著粗氣,找到林局跟景飛:“龍,龍教授,他,他,他叫你們去,快去。”
倆人顧不上來報信的人,立馬往古墓方向奔去,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這麽著急。
“龍教授怎麽了?”林局遠遠看見龍教授,人還沒到,就迫不急待的大聲問起來了。
龍教授正拿著個放大鏡在研究石碑上所留下來的東西,看到林局跟景飛走過來,忙把發現的情況告訴他們。
“墓室是怎麽建造的,還需要點時間才能確定,在石碑的正前方大概三十幾米遠的地方,發現了應該墓道入口的台階。前麵沒有報告是因為還不確定,現在剛剛開始挖到了第一階台階,挖出來的第一階有半人高,長大約近倆米,寬半米左右,還沒有完全清理好。但是現在有倆個問題,一個是台階到達的方向,可能是石碑的正下方,也就是說墓室可能是在石碑的正下方。第二個問題嘛……”。
說到這裏教授有些為難:“第二個問題,也是比較關鍵的,現在在第二階台階才剛剛開始挖,就已經發現硝石,火藥還有些密封的陶瓷類罐體。我懷疑裏麵裝滿了可燃爆類似炸藥的物質,炸藥的化學及物理性質穩定,但不論環境是否密封,藥量多少,甚至在外界零供氧的情況下,隻要有較強的能量激發,炸藥就會對周圍造成壓縮跟破壞。所以現在我已經叫來幫忙的人,全都都離開了台階那處,至於後麵的事全部由我們考古隊來做。現在對於這樣的台階看來是要做好所有的防護後才能開始了,如果一旦發生爆炸,傷亡是肯定的,還有就是會不會引起墓室坍塌,墓葬裏的文物還能不能保得住都不好說了。”
龍教授一口氣說完了這些,林局跟景飛都聽得有點懵了,一時也沒敢接話,等著龍教授又往下說:“現在古墓周圍不安全,嚴禁任何用火,連鐵器類的也最好不要用,林局您這邊得通知下去,槍支要保管好。”
這下林局跟景飛總算是明白過來了:“好的,好的,明白了。”
林局轉身就把所有帶明火暗火的傢夥什都送到了村裏,連那剛搭好的臨時廚房,又拆了,往外挪了一裏多地。照明隻能用手電,還得用絕緣的袋子套上,又跟每個隊員都交代了,墓室一裏地內嚴禁煙火。等這些稍稍忙完,一行人才得了一點空,倆頓飯合一起,吃了個早晚飯。
-
落日餘暉映著古宅的青瓦白牆,楊仁宇在屋裏來來迴迴已經轉了倆小時了,還不見七爺的人來叫他。
楊仁宇中午過後也得到了消息,等了都倆小時了,七爺還不見有動靜,眼見就要入夜了,實在是坐不住了。
腳下急衝衝的來到了七爺的房間裏,人還沒有坐下,話就先出來了:“姐夫,聽說小莊村挖出個古墓,我們現在要不要趕過去看看。”
七爺看了看他,輕輕歎了一口氣:“仁宇,我真的不想再去爭這些了,若是能安安穩穩的過完十幾年,看到仕明成家生子,就很是知足了。”
“七爺這幾十年了,花了這麽多的心思,付出了這麽大的代價。”
七爺起了些憂愁之感,看著門外的天空,聲音低沉的說:“就是代價太大了,我老了,經不起了。”
“可是,七爺......”。
楊仁宇還想再勸勸七爺,話還沒有出口,外麵傳了來仕明的聲音:“爺爺,釣魚去啊,東西我都備好了,這黃昏時候魚最多了。”
七爺抖了抖手裏的煙鬥,對著楊仕宇說:“仁宇啊,我知道你是個有本事的人,隻是我實在是沒有心力了,如果你要換個碼頭,或另起爐灶,七爺也不會攔著你。”
“姐夫,你這是說的哪裏話,……”。
說話間,古仕明已經進到房間裏了:“爺爺,好了沒,走啊,過了這點就趕不上晚上吃魚了。”
七爺見到仕明到跟前,一改剛才憂傷模樣,笑嗬嗬的磕掉煙灰,正在收他的煙鬥,還沒來得及答仕明呢,楊仁宇搶在前頭說話了:“仕明啊,怎麽又迷上釣魚了,前倆天不是玩那個叫什麽,吉它的嗎?再說你原來說要練的那個廚藝也不知道怎麽樣了,也沒說給三舅姥爺做點什麽小菜下酒。”
“三舅姥爺,你等著,等我跟爺爺釣上了魚就給你做下酒的菜。”
“爺爺,好了沒有。”仕明轉過頭催促著七爺。
“好了,好了,走。”七爺沒在理楊仁宇,跟著仕明就出門去了。
古仕明,那年一山出事後,七爺讓五哥孟存賢外出先躲個幾年,這一躲就是五年,等到他迴來的時候身邊就多了這麽一個七歲大的孩子。
說這孩子父母已失,是個無家可歸的可憐人,七爺心疼他,給他起了名字,讓他跟著自己姓,認了做孫子。
七爺是真疼這個孫子,自己的還有存賢全身的本事都想教給他,可是他呢,一樣學不會,吃喝玩樂倒是無師自通,連帶著還把七爺也一起帶跑偏了,都到吃喝玩樂那條路上去了。
楊仁宇看著拎著魚杆走遠的祖孫倆,長歎一口氣,心有不甘卻又無可奈何,咬牙切齒默默想著:“看來這老頭算了靠不上了,二十多年了,那一塊玉牌還是那麽一塊孤零零的躺在他那裏,都說這老頭手裏有玉牌,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更別提能查出個一二這玉牌放在哪了,還有一山跟時澩算計走的那塊玉牌,到底在哪?看來這迴隻能靠自己了。”
春陽市文物稽查隊傳,隊長的辦公室傳來了急促的敲門聲。
“進來。”
敲門的張幹事聽到應許後破門而入。
“隊長,小莊村那邊發現了一個疑似宋代古墓……”。
“疑似?怎麽說,叫上人看看去,快,邊走邊說。”李隊扯過椅背上的外套,倆步就已經走在了張幹事的前麵。
已經開春了,剛化過雪的土地有些鬆軟,還有些泥濘。
張幹事趁著路上的時間,忙給李隊長把得到的情況匯報一下。
“古墓,現在暫時叫它是古墓吧,因為還沒有發現墓室及湧道,古墓在幾座大山的山腰凹陷處,是一個老農發現的。他見這處地,位置在山腰凹陷處,麵積大,沙土多,石子少,想開墾出來種些瓜果。幾鋤頭下去,不管換到哪裏是堅硬的石塊,老農覺得不對,就把石塊上的沙土掃開了些,越掃越是發現不對勁,都是一米五六長寬的大塊的石碑,一塊連著一塊,足有一個藍球場那麽大,上麵還有字畫,這就連忙叫了村支書來看,村支書看完馬上就報了警了。”
一行人氣喘籲籲的來到發現古墓的位置,石碑已經都清掃出來了,保存完好,沒有遭到破壞,隻有幾塊有裂痕,石碑一角的一塊石碑上麵有幾行小字。其它的麵積是一幅巨畫,畫中駿馬迎風而立,馬凱包裹著整個馬身,馬鬃飛舞。馬鞍上坐著一人,身披鎧甲,一手緊勒韁繩,一手持長矛正刺中馬下一人。遠處萬人骨枯,近處屍橫遍野,連細節都清晰可見,這應該是為了表述此人生前是位驍勇善戰的將軍。
雖然從那行小字中沒有看出墓主的明確官職,但是看石碑上所述,墓中所埋之人定是位極人臣。
李隊長見確實是個古墓,而且沒有遭到破壞,欣喜若狂:“通知考古部門對該墓葬進行研究發掘。”
“還有請文物鑒定專家馬上來現場。”
“還有叫隊裏再派倆人來。”
“還有,還有通知公安局確保文物遺址安全。”
“小張,聯係老林(公安局副局長)叫他給我找幾個人,能頂事的,這一次我看誰敢動下這個墓試試。”
李隊長慌忙又有序的安排好了接下來的工作,或者是看到太多千瘡百孔的古墓了,見到一個完整古墓的欣喜就難以掩蓋。
欣喜過後,跟著又是長長的歎氣聲。
“接下來的工作就艱巨了,以前這塊肉藏在地下,沒人知道,現在這塊肉就這麽放在這空曠的野外,看來又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啊。”
李隊看了看四周,忍不住的犯起愁來,墓地叁麵環山,四周都是四五人高的大樹,隻有墓地這塊地方,光禿禿的,就像他頭上那塊地中海一樣,若有人來盜墓,跑進這樹林,想再抓住,怕不容易啊。
李隊看完這地形一臉愁苦:“不行,不行,小張,走,走,我得親自去趟公安局。”
-
市公安局裏林副局長辦公室的電話一直在響,林局把棉外套已經脫掉搭在椅子上了,還是一頭的汗。
對著站在門口的女警員說道:“去,快去,去叫景飛來一下,還有叫人去警察學院裏把那幾個準備來實習的都叫上,再多叫幾個也行。”
這邊電話筒也還拿在手上:“放心,領導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這邊電話剛掛下,又拿起來準備拔號,一邊拔號還不忘安撫下著急的李隊長:“李隊,您再坐一下,我打完這個電話馬上就跟您到現場去。”
等到下午李隊長,林副局,景飛一行人再迴到古墓這裏時,考古隊的龍教授也到了。
龍教授是個中等身高,瘦骨嶙峋的六旬老人,一臉嚴肅,不苟言笑,他身後的跟著的那幾個年輕學生也是跟他一個模樣,都是精瘦,臉部僵硬,都是二十來歲的樣子,卻是一點都沒有年輕人的活力與朝氣,可能從事考古工作有關吧。
龍教授跟林局打了個招唿就開始領著幾個學生清理現場了,不到一小時,石碑比前麵更幹淨了,那幅畫也就更是栩栩如生了。
林局看了看現場,也是他的十來個人,外加幾個幹事,林局長歎口氣,怕人手是遠遠不夠,就讓李隊叫上村支書到村上去找些壯勞力來幫忙。
也囑咐好了景飛,要他把周邊的地型好好的研究了一下,開始布防設明哨暗崗了。
這天近下午,一人喘著粗氣,找到林局跟景飛:“龍,龍教授,他,他,他叫你們去,快去。”
倆人顧不上來報信的人,立馬往古墓方向奔去,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這麽著急。
“龍教授怎麽了?”林局遠遠看見龍教授,人還沒到,就迫不急待的大聲問起來了。
龍教授正拿著個放大鏡在研究石碑上所留下來的東西,看到林局跟景飛走過來,忙把發現的情況告訴他們。
“墓室是怎麽建造的,還需要點時間才能確定,在石碑的正前方大概三十幾米遠的地方,發現了應該墓道入口的台階。前麵沒有報告是因為還不確定,現在剛剛開始挖到了第一階台階,挖出來的第一階有半人高,長大約近倆米,寬半米左右,還沒有完全清理好。但是現在有倆個問題,一個是台階到達的方向,可能是石碑的正下方,也就是說墓室可能是在石碑的正下方。第二個問題嘛……”。
說到這裏教授有些為難:“第二個問題,也是比較關鍵的,現在在第二階台階才剛剛開始挖,就已經發現硝石,火藥還有些密封的陶瓷類罐體。我懷疑裏麵裝滿了可燃爆類似炸藥的物質,炸藥的化學及物理性質穩定,但不論環境是否密封,藥量多少,甚至在外界零供氧的情況下,隻要有較強的能量激發,炸藥就會對周圍造成壓縮跟破壞。所以現在我已經叫來幫忙的人,全都都離開了台階那處,至於後麵的事全部由我們考古隊來做。現在對於這樣的台階看來是要做好所有的防護後才能開始了,如果一旦發生爆炸,傷亡是肯定的,還有就是會不會引起墓室坍塌,墓葬裏的文物還能不能保得住都不好說了。”
龍教授一口氣說完了這些,林局跟景飛都聽得有點懵了,一時也沒敢接話,等著龍教授又往下說:“現在古墓周圍不安全,嚴禁任何用火,連鐵器類的也最好不要用,林局您這邊得通知下去,槍支要保管好。”
這下林局跟景飛總算是明白過來了:“好的,好的,明白了。”
林局轉身就把所有帶明火暗火的傢夥什都送到了村裏,連那剛搭好的臨時廚房,又拆了,往外挪了一裏多地。照明隻能用手電,還得用絕緣的袋子套上,又跟每個隊員都交代了,墓室一裏地內嚴禁煙火。等這些稍稍忙完,一行人才得了一點空,倆頓飯合一起,吃了個早晚飯。
-
落日餘暉映著古宅的青瓦白牆,楊仁宇在屋裏來來迴迴已經轉了倆小時了,還不見七爺的人來叫他。
楊仁宇中午過後也得到了消息,等了都倆小時了,七爺還不見有動靜,眼見就要入夜了,實在是坐不住了。
腳下急衝衝的來到了七爺的房間裏,人還沒有坐下,話就先出來了:“姐夫,聽說小莊村挖出個古墓,我們現在要不要趕過去看看。”
七爺看了看他,輕輕歎了一口氣:“仁宇,我真的不想再去爭這些了,若是能安安穩穩的過完十幾年,看到仕明成家生子,就很是知足了。”
“七爺這幾十年了,花了這麽多的心思,付出了這麽大的代價。”
七爺起了些憂愁之感,看著門外的天空,聲音低沉的說:“就是代價太大了,我老了,經不起了。”
“可是,七爺......”。
楊仁宇還想再勸勸七爺,話還沒有出口,外麵傳了來仕明的聲音:“爺爺,釣魚去啊,東西我都備好了,這黃昏時候魚最多了。”
七爺抖了抖手裏的煙鬥,對著楊仕宇說:“仁宇啊,我知道你是個有本事的人,隻是我實在是沒有心力了,如果你要換個碼頭,或另起爐灶,七爺也不會攔著你。”
“姐夫,你這是說的哪裏話,……”。
說話間,古仕明已經進到房間裏了:“爺爺,好了沒,走啊,過了這點就趕不上晚上吃魚了。”
七爺見到仕明到跟前,一改剛才憂傷模樣,笑嗬嗬的磕掉煙灰,正在收他的煙鬥,還沒來得及答仕明呢,楊仁宇搶在前頭說話了:“仕明啊,怎麽又迷上釣魚了,前倆天不是玩那個叫什麽,吉它的嗎?再說你原來說要練的那個廚藝也不知道怎麽樣了,也沒說給三舅姥爺做點什麽小菜下酒。”
“三舅姥爺,你等著,等我跟爺爺釣上了魚就給你做下酒的菜。”
“爺爺,好了沒有。”仕明轉過頭催促著七爺。
“好了,好了,走。”七爺沒在理楊仁宇,跟著仕明就出門去了。
古仕明,那年一山出事後,七爺讓五哥孟存賢外出先躲個幾年,這一躲就是五年,等到他迴來的時候身邊就多了這麽一個七歲大的孩子。
說這孩子父母已失,是個無家可歸的可憐人,七爺心疼他,給他起了名字,讓他跟著自己姓,認了做孫子。
七爺是真疼這個孫子,自己的還有存賢全身的本事都想教給他,可是他呢,一樣學不會,吃喝玩樂倒是無師自通,連帶著還把七爺也一起帶跑偏了,都到吃喝玩樂那條路上去了。
楊仁宇看著拎著魚杆走遠的祖孫倆,長歎一口氣,心有不甘卻又無可奈何,咬牙切齒默默想著:“看來這老頭算了靠不上了,二十多年了,那一塊玉牌還是那麽一塊孤零零的躺在他那裏,都說這老頭手裏有玉牌,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更別提能查出個一二這玉牌放在哪了,還有一山跟時澩算計走的那塊玉牌,到底在哪?看來這迴隻能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