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審問之後,陳扉依舊兜兜轉轉不肯說實話。
沈君寒之前查過背景,此人經常四處奔走。替人做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比如這次的事。
再比如走私運酒等,還曾在涼州殺過人。原名叫陳爾,後隱姓埋名陳扉。
還曾偷別人家的孩子賣,其中唯一的背景就是在潞州城做知縣的表舅。此番前去潞州也是去投奔知縣親戚,可是半路就讓人給抓了迴來。
麵對這樣的人,即便是用刑。沈君寒也自有交代,見陳扉油嘴滑舌也不廢話。
“二十種酷刑,本王覺得剛好夠你的二十種罪責,你要是能活著挨完本王可以考慮放你出去。不過也隻是考慮,其他的要看本王心情。”
隨後一揮手,便離開了審訊室。沈君寒走了沒多久,審訊室裏就傳來了鬼哭狼嚎的叫聲。
一次兩次三次,陳扉自小就沒吃過這種苦頭。沒過多久就疼暈了過去,再醒來等待他的隻有一句話。
“你最好老實交代。”
“官大爺們,我真的不知道你讓我交代什麽呀?”
“好,嘴硬是吧?那就看看是你的嘴硬,還是你的命硬。兄弟們,今兒輪到第幾個了。”
“大哥,才第三個。我倒是挺希望他不說的,畢竟我還從來沒見過誰能撐過二十種刑法的。”
陳扉一聽瞬間崩潰了,連忙求饒。
“我說,我說,我說還不行麽。”
正準備動刑的人冷哼一聲,早這樣不就行了。
“等著吧,現在的人真是的。早這樣不就好了,非要受些皮肉之苦才肯老實。”
不一會兒的功夫,沈君寒就來了。沈君寒麵若冰霜,陳扉突然覺得這個男人的麵無表情才是最可怕的。
而且看他的樣子就像是,看死人一般。陳扉打了個寒顫,隨後說道。
“其實這事兒,還要找我那個潞洲城的知縣表舅。那天,他突然來了一封信,讓我去潞州城找他,說有一單大生意。我就去了,聽完他說的內容之後,我就答應了。畢竟以前我也沒少幹那些殺人放火的事兒,這種小事兒對我來說簡直太容易了。”
“於是我就找了涼州城那邊兒的朋友,然後找了小六子他們幾個。因著錢比較多的原因,我記得當時問過表舅。他隻說這是經常裏麵的一位王爺交代的事情,讓我不要辦砸了。”
沈君寒問到。
“你可知是上京裏的哪位王爺?”
“這……,這我當時也沒聽清。”
“可是瑞王爺!”
陳扉一聽,隨後想了想。突然想起了什麽一般,點了點頭說道。
“對,對對,是有這麽個字兒。我當時也沒想這麽多,就……王爺,您看我這都招了。您大人不記小人過,您就把我當個屁放了吧。”
沈君寒接著說道。
“放了你可以,但是本王怎麽確定你說的就是真的,證據在哪裏?”
“這……這當時都是口頭傳達,你要問我要證據證,這……我也沒有啊。”
沈君寒突然想到,除了碎銀子。但凡是成錠以上的,都會刻有印章。銀錠下麵都會刻有一個府上的字,比如。
成王府的銀子下麵就是一個成字,而瑞王府自然就是一個瑞字。是以,沈君寒問道。
“你可還有他給你的銀子,成錠的銀子上麵都會有字。如果你有可以證明的銀子,那也算是物證可以證明你說的話是真的。”
陳扉一聽,竟然還有這種事,不過好在的是,他還真沒有把銀子花完。
於是連忙點頭,說。
“有有有,我有。不過那些銀子全部都在我妻子那裏,您可以讓她拿在一個黑色錦袋裏麵。裏麵還有很多呢,內個……能不能給我留點兒?”
陳扉突然想到,那袋子裏可不少。有些心疼,連忙說道。
旁邊的人都不禁感歎,都什麽時候了還想著錢。沈君寒二話沒說便讓人去取,不一會兒的功夫,銀子就取了過來。
你袋子裏麵總共有五百兩,其中有十個銀錠。沈君寒將銀子拿出來看了一下,下麵確確實實的刻了一個瑞字。
沈君寒眯了眯眼,果然是他。看來不能再忍耐了,一味的退讓隻會讓沈君翔更加的變本加厲。
“這裏所有的錢我都會當做物證,但是根據你之前的罪證。你這裏麵的所有銀票還不夠賠償的,全部沒收。”
“啊?”
陳扉一聽沈君寒一分也沒打算給他留,但是也毫無辦法,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沈君寒把所有的錢都拿走。
他現在也算是人才兩失,歎了一口氣,誰也不能怪,隻能怪他自己。
目前為止這件事情算是告一段落,北遼那邊沈君寒也給了思卓烈一個交代。
思卓烈非常的感謝,涼州那邊的事情也一並解決。
“實在是太感謝你了,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麽感謝你才好。若是日後你當上了皇上,那麽一定是一代明君。景明帝有你這麽好的兒子,真是榮幸。”
“可汗謬讚了,隻是本王有一事相求。”
“你放心,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幫了我這麽大一個忙。我還不知道要怎麽謝你呢,什麽事你盡管說。”
沈君寒想了想之後,還是決定將事情告訴思卓烈一部分。若是能得到他的幫助,最好不過。
可若是不能,沈君寒也不會怪他什麽。若是他敢趁機落井下石,沈君寒也敢保證絕對不會再讓北遼看見明天的太陽。
他既然說了就會保證整件事情的所有結果,如果是無法估計的結果,這件事情他也不會去做。
沈君寒沉默半晌,看了看周圍。這裏似乎不是個適合說話的地方,所以沈君寒說。
“這件事情非同小可,這裏並不適合說話。這樣吧,今晚在本王的驛站商議。本王會命人備好酒菜,剛好我們也有段時間沒喝了。”
“既然如此,那我晚上去找你。”
思卓烈拍了拍沈君寒的肩膀隨後離開,沈君寒皺了皺眉頭,隻見旁邊的寒一說道。
“王爺,您就不擔心……”
“罷了,盡人事,聽天命就好了。”
沈君寒之前查過背景,此人經常四處奔走。替人做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比如這次的事。
再比如走私運酒等,還曾在涼州殺過人。原名叫陳爾,後隱姓埋名陳扉。
還曾偷別人家的孩子賣,其中唯一的背景就是在潞州城做知縣的表舅。此番前去潞州也是去投奔知縣親戚,可是半路就讓人給抓了迴來。
麵對這樣的人,即便是用刑。沈君寒也自有交代,見陳扉油嘴滑舌也不廢話。
“二十種酷刑,本王覺得剛好夠你的二十種罪責,你要是能活著挨完本王可以考慮放你出去。不過也隻是考慮,其他的要看本王心情。”
隨後一揮手,便離開了審訊室。沈君寒走了沒多久,審訊室裏就傳來了鬼哭狼嚎的叫聲。
一次兩次三次,陳扉自小就沒吃過這種苦頭。沒過多久就疼暈了過去,再醒來等待他的隻有一句話。
“你最好老實交代。”
“官大爺們,我真的不知道你讓我交代什麽呀?”
“好,嘴硬是吧?那就看看是你的嘴硬,還是你的命硬。兄弟們,今兒輪到第幾個了。”
“大哥,才第三個。我倒是挺希望他不說的,畢竟我還從來沒見過誰能撐過二十種刑法的。”
陳扉一聽瞬間崩潰了,連忙求饒。
“我說,我說,我說還不行麽。”
正準備動刑的人冷哼一聲,早這樣不就行了。
“等著吧,現在的人真是的。早這樣不就好了,非要受些皮肉之苦才肯老實。”
不一會兒的功夫,沈君寒就來了。沈君寒麵若冰霜,陳扉突然覺得這個男人的麵無表情才是最可怕的。
而且看他的樣子就像是,看死人一般。陳扉打了個寒顫,隨後說道。
“其實這事兒,還要找我那個潞洲城的知縣表舅。那天,他突然來了一封信,讓我去潞州城找他,說有一單大生意。我就去了,聽完他說的內容之後,我就答應了。畢竟以前我也沒少幹那些殺人放火的事兒,這種小事兒對我來說簡直太容易了。”
“於是我就找了涼州城那邊兒的朋友,然後找了小六子他們幾個。因著錢比較多的原因,我記得當時問過表舅。他隻說這是經常裏麵的一位王爺交代的事情,讓我不要辦砸了。”
沈君寒問到。
“你可知是上京裏的哪位王爺?”
“這……,這我當時也沒聽清。”
“可是瑞王爺!”
陳扉一聽,隨後想了想。突然想起了什麽一般,點了點頭說道。
“對,對對,是有這麽個字兒。我當時也沒想這麽多,就……王爺,您看我這都招了。您大人不記小人過,您就把我當個屁放了吧。”
沈君寒接著說道。
“放了你可以,但是本王怎麽確定你說的就是真的,證據在哪裏?”
“這……這當時都是口頭傳達,你要問我要證據證,這……我也沒有啊。”
沈君寒突然想到,除了碎銀子。但凡是成錠以上的,都會刻有印章。銀錠下麵都會刻有一個府上的字,比如。
成王府的銀子下麵就是一個成字,而瑞王府自然就是一個瑞字。是以,沈君寒問道。
“你可還有他給你的銀子,成錠的銀子上麵都會有字。如果你有可以證明的銀子,那也算是物證可以證明你說的話是真的。”
陳扉一聽,竟然還有這種事,不過好在的是,他還真沒有把銀子花完。
於是連忙點頭,說。
“有有有,我有。不過那些銀子全部都在我妻子那裏,您可以讓她拿在一個黑色錦袋裏麵。裏麵還有很多呢,內個……能不能給我留點兒?”
陳扉突然想到,那袋子裏可不少。有些心疼,連忙說道。
旁邊的人都不禁感歎,都什麽時候了還想著錢。沈君寒二話沒說便讓人去取,不一會兒的功夫,銀子就取了過來。
你袋子裏麵總共有五百兩,其中有十個銀錠。沈君寒將銀子拿出來看了一下,下麵確確實實的刻了一個瑞字。
沈君寒眯了眯眼,果然是他。看來不能再忍耐了,一味的退讓隻會讓沈君翔更加的變本加厲。
“這裏所有的錢我都會當做物證,但是根據你之前的罪證。你這裏麵的所有銀票還不夠賠償的,全部沒收。”
“啊?”
陳扉一聽沈君寒一分也沒打算給他留,但是也毫無辦法,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沈君寒把所有的錢都拿走。
他現在也算是人才兩失,歎了一口氣,誰也不能怪,隻能怪他自己。
目前為止這件事情算是告一段落,北遼那邊沈君寒也給了思卓烈一個交代。
思卓烈非常的感謝,涼州那邊的事情也一並解決。
“實在是太感謝你了,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麽感謝你才好。若是日後你當上了皇上,那麽一定是一代明君。景明帝有你這麽好的兒子,真是榮幸。”
“可汗謬讚了,隻是本王有一事相求。”
“你放心,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幫了我這麽大一個忙。我還不知道要怎麽謝你呢,什麽事你盡管說。”
沈君寒想了想之後,還是決定將事情告訴思卓烈一部分。若是能得到他的幫助,最好不過。
可若是不能,沈君寒也不會怪他什麽。若是他敢趁機落井下石,沈君寒也敢保證絕對不會再讓北遼看見明天的太陽。
他既然說了就會保證整件事情的所有結果,如果是無法估計的結果,這件事情他也不會去做。
沈君寒沉默半晌,看了看周圍。這裏似乎不是個適合說話的地方,所以沈君寒說。
“這件事情非同小可,這裏並不適合說話。這樣吧,今晚在本王的驛站商議。本王會命人備好酒菜,剛好我們也有段時間沒喝了。”
“既然如此,那我晚上去找你。”
思卓烈拍了拍沈君寒的肩膀隨後離開,沈君寒皺了皺眉頭,隻見旁邊的寒一說道。
“王爺,您就不擔心……”
“罷了,盡人事,聽天命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