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安帝時期,國家雖然表麵上維持著和平,但暗流湧動,權貴們紛紛尋求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在這個時代背景下,有一位文人,名叫張霸,字伯饒,他出生在蜀郡成都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張霸自幼便與眾不同,他孝順父母,對待兄弟也是謙和有禮,家中上下無不稱讚他的品行。


    張霸天賦異稟,七歲那年便能讀懂深奧的《春秋》,對書中的曆史典故、道德倫理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知識的渴望愈發強烈,於是拜在當時頗有名望的長水校尉樊鯈門下,專心學習《嚴氏公羊春秋》。在樊鯈這位名師的悉心指導下,張霸更加刻苦鑽研,不僅深入研讀經典,還廣泛涉獵其他領域的書籍,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知識體係和學術見解,最終成為東漢時期一位博學多才的學者。


    張霸的才華並未止步於學術領域,他還將其應用到了實踐之中。在被任命為會稽太守後,他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將會稽這個原本混亂不堪的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條,社會風氣煥然一新,百姓安居樂業,仿佛置身於一個太平盛世之中。張霸的政績得到了百姓的廣泛認可,他的名聲也因此在民間迅速傳播開來,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好官、清官。


    然而,就在張霸將會稽治理得有聲有色之時,他卻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上書皇帝請求退休。皇帝雖然不舍,但念及張霸的功績和為人,最終還是批準了他的請求。不久之後,朝廷再次征召張霸,希望他能夠出任侍中一職,繼續為國家效力。


    此時,朝廷中的政治格局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鄧皇後的哥哥鄧騭憑借著自己的特殊身份和皇後的支持,逐漸掌握了朝廷大權,成為了炙手可熱的人物。鄧騭深知張霸的才學和名聲,便想拉攏他為自己所用。於是,他主動向張霸示好,希望與張霸結交為朋友。


    然而,張霸卻對鄧騭的示好無動於衷。他深知鄧騭雖然權勢滔天,但卻是依靠外戚身份和皇後的庇護才得以上位,其行徑並不光彩。張霸不願意與這樣的人為伍,更不想因為與鄧騭交往而敗壞自己的名聲。因此,他找出了各種理由來推卻鄧騭的邀請,始終沒有與鄧騭產生過多的交集。


    張霸的這一行為引起了朝廷中一些人的不滿和譏諷。他們認為張霸“不識時務”,不懂得順應時勢,與權貴結交。然而,在張霸看來,保持自己的清白和獨立人格遠比與權貴結交更為重要。他的這一行為也得到了許多正直人士的稱讚和支持。


    這個故事被後人記載在了《後漢書》的《張霸傳》中,成為了流傳千古的佳話。而“不識時務”這個成語也因此被賦予了新的含義,用來形容那些看不清時代潮流和當前形勢、不懂得順應時勢的人。然而,在張霸的身上,“不識時務”卻成為了一種堅持自我、不隨波逐流的高尚品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語小故事暢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沫的田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沫的田螺並收藏成語小故事暢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