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蜜腹劍”是一個形容人口頭上說話甜美,但內心卻懷有害人陰謀的成語。這個成語的故事源於唐代,與唐玄宗時期的宰相李林甫緊密相關。


    李林甫,唐玄宗時官居“兵部尚書”兼“中書令”,這是宰相的職位。他若論才藝,倒也不錯,能書善畫。然而,在品德方麵,他卻極差,尤其是忌才害人。對於才能比他強、聲望比他高、權勢地位和他相當的人,他總是不擇手段地排斥打擊。


    李林甫深知要想穩穩地保住自己那高高在上、令人豔羨不已的地位,就必須使出渾身解數來取悅唐玄宗這位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於是乎,他精心練就了一套諂諛奉承的獨門絕技,運用起來可謂是爐火純青。


    對於唐玄宗,李林甫簡直可以說是竭盡全力去遷就迎合。無論玄宗提出何種要求或者想法,他都會毫不猶豫地點頭稱是,並想盡辦法將其付諸實踐,哪怕這意味著違背良心與道德底線也在所不惜。不僅如此,李林甫還將目光投向了玄宗身邊那些備受寵愛與信任的嬪妃們以及心腹太監們。他通過各種手段巧妙地討好這些人,投其所好地送上珍貴稀有的禮物,或是在言語之間盡顯阿諛奉承之能事,隻為能夠贏得他們的歡心和堅定不移的支持。


    從外表上來看,李林甫總是展現出一副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模樣。他那張臉上始終洋溢著溫暖而親切的笑容,讓人一見便心生好感;而他口中說出的話語更是猶如天籟之音般悅耳動聽,句句都是充滿善意與關懷的甜言蜜語。然而,在這看似善良無害的表象背後,隱藏著的卻是一顆極其陰險狡詐的心。李林甫經常會在暗地裏耍弄陰謀詭計,設計陷害那些可能威脅到他地位的人。他的手段卑鄙無恥,令人防不勝防。很多時候,當受害者還沉浸在他所營造出來的虛假友好氛圍之中時,卻已經不知不覺地陷入了萬劫不複的深淵。


    有一個著名的例子可以說明他的這種行徑。曾經有那麽一迴,他臉上掛著一副無比誠懇的神情,對著自己的同僚李適之說道:“兄台啊,你可知那華山可是個藏金納寶之地!那裏盛產著大量的黃金呐!倘若我們能將這些黃金開采出來,咱們國家的財富必將得到極大程度地增長。隻可惜啊,當今聖上對此尚不知情呢。”


    李適之聽聞此言後,竟信以為真,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為國效力的衝動。於是乎,他急匆匆地跑到玄宗麵前,言辭懇切地提議趕快著手開采華山的黃金資源。玄宗聽後,龍顏大悅,滿心歡喜地立即傳召李林甫前來商議此事。


    誰知,李林甫到了之後,卻不慌不忙、慢條斯理地迴應道:“陛下呀,關於這華山產金之事,微臣早就知曉啦。但您有所不知,那華山乃是帝王之氣匯聚、風水極佳之所,怎可輕易去隨意開采呢?那些勸說您開采之人,恐怕居心叵測、別有用心呐。其實微臣好幾次都想要向您稟報此事,但每每話到嘴邊又擔心冒犯聖威而不敢貿然開口啊。”


    玄宗聽完李林甫這一番看似忠心耿耿、憂國憂民的話語後,大為感動,心中暗自思忖:此人當真是一位赤膽忠心、一心為國的忠臣良將啊!相較之下,對那頭腦簡單、輕信他人的李適之便心生不滿起來,漸漸地開始疏遠於他。


    “口蜜腹劍”這個成語出自北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唐紀·玄宗天寶元年》。原文記載:“李林甫為相,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意指李林甫表麵上對人友好,說些動聽的話,但實際上心懷陰謀,想要陷害別人。後來,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那些嘴上說得好聽,心裏卻藏著害人陰謀的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語小故事暢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沫的田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沫的田螺並收藏成語小故事暢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