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不懂孩子的問題父母
父母怎樣正確教育孩子 作者:周遠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斌斌學校不知什麽時候形成這樣一個規定:大考後的試卷必須要由家長簽字,每次大考後都令人提心吊膽。這不,期末考試的語文試卷發下來了,正上方是老師寫下的醒目的“57”。斌斌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那幾根血紅的粗線組成的“57”真真實實地擺在他的麵前,它蒼勁傲立,似乎在對著他發出冷笑。看樣子這迴真得迴家淒慘去了!
放學後,他拖著沉重的步子邁出校門,走向迴家的路。平時隻用半小時的路程,這次卻走了整整兩個小時。終於到家了,斌斌的神經卻開始緊繃起來。剛到家,媽媽和往常一樣,早已給他準備好了愛吃的晚飯,問又在學校打掃衛生了,迴來得這麽晚!他隻得低聲說,這次考試語文得了57分,不過下次一定要考好。什麽?57分!剛才還晴空萬裏的母親,臉上馬上烏雲密布,同時雷聲大作:“你這個不爭氣的東西,不好好讀書,成天就知道玩……”。
母親對孩子的愛往往附加了一個條件:學習好。孩子的無奈和委屈隻有通過寫寫日記來發泄了。
當然,哪一對父母也不願意打孩子,他們是認為孩子在學校和生活中做的不夠才去打孩子的。孩子的學習或生活沒有達到父母要求的標準,讓父母在無奈之下痛下“殺手”。父母的心是好的,還是想讓孩子有所出息,但父母行為的結果會害了孩子,使孩子心裏戰戰兢兢,而且更加沒有信心。
問題父母是有區別的。有的問題父母是無可奈何的,比如,那些單親孩子的父母很想管好自己的孩子,但由於一方離開,不能給孩子充分的愛。有的問題父母是人為的,他們因為孩子不夠聰明、考的分數不夠高而感到失望,甚至把失望情緒“感染”給孩子,使孩子對前途望而卻步。
問題父母的消極做法隻能使孩子更加消極,而不思學習,時間一長,頭腦變得僵化、反應遲鈍。實際上,天才兒童和平常兒童的智商相差無幾。做父母的應該發現孩子的長處,對孩子喜歡某件事而想方設法幫助他。他如果愛畫畫,就讓他盡情地畫,畫出名堂來,或許將成為日後的凡高;他如果喜歡小動物,就把他帶入大自然,讓他盡情地熱愛,或許將成為日後的達爾文……道理其實非常簡單,很多父母也知道,遺憾的是,他們很少付諸實施。
通常,很多父母不是以人為本,而是以成績為本。其實,孩子的成長永遠比分數重要。因此,孩子對自己的成績非常敏感,考的好了得意洋洋,考的差了,內心惴惴不安。很多孩子在學校召開學生家長會時默默祈禱,但願迴家沒有“電閃雷鳴”。
1.以孩子為本。父母不是愛孩子的成績,而是要愛孩子本身。孩子在學習或生活中表現不理想時,父母先不要急著責備他們,要從孩子的優點著手,不斷鼓勵他們,不斷克服薄弱環節。同時父母還要讓孩子學會與人溝通,搞好人際關係等等,孩子將來一定是美好的。
2.換個角度想一想。父母有時要學會換位思考,自己如果是孩子的話,會是什麽狀況,應采取哪些對孩子有效的措施。
放學後,他拖著沉重的步子邁出校門,走向迴家的路。平時隻用半小時的路程,這次卻走了整整兩個小時。終於到家了,斌斌的神經卻開始緊繃起來。剛到家,媽媽和往常一樣,早已給他準備好了愛吃的晚飯,問又在學校打掃衛生了,迴來得這麽晚!他隻得低聲說,這次考試語文得了57分,不過下次一定要考好。什麽?57分!剛才還晴空萬裏的母親,臉上馬上烏雲密布,同時雷聲大作:“你這個不爭氣的東西,不好好讀書,成天就知道玩……”。
母親對孩子的愛往往附加了一個條件:學習好。孩子的無奈和委屈隻有通過寫寫日記來發泄了。
當然,哪一對父母也不願意打孩子,他們是認為孩子在學校和生活中做的不夠才去打孩子的。孩子的學習或生活沒有達到父母要求的標準,讓父母在無奈之下痛下“殺手”。父母的心是好的,還是想讓孩子有所出息,但父母行為的結果會害了孩子,使孩子心裏戰戰兢兢,而且更加沒有信心。
問題父母是有區別的。有的問題父母是無可奈何的,比如,那些單親孩子的父母很想管好自己的孩子,但由於一方離開,不能給孩子充分的愛。有的問題父母是人為的,他們因為孩子不夠聰明、考的分數不夠高而感到失望,甚至把失望情緒“感染”給孩子,使孩子對前途望而卻步。
問題父母的消極做法隻能使孩子更加消極,而不思學習,時間一長,頭腦變得僵化、反應遲鈍。實際上,天才兒童和平常兒童的智商相差無幾。做父母的應該發現孩子的長處,對孩子喜歡某件事而想方設法幫助他。他如果愛畫畫,就讓他盡情地畫,畫出名堂來,或許將成為日後的凡高;他如果喜歡小動物,就把他帶入大自然,讓他盡情地熱愛,或許將成為日後的達爾文……道理其實非常簡單,很多父母也知道,遺憾的是,他們很少付諸實施。
通常,很多父母不是以人為本,而是以成績為本。其實,孩子的成長永遠比分數重要。因此,孩子對自己的成績非常敏感,考的好了得意洋洋,考的差了,內心惴惴不安。很多孩子在學校召開學生家長會時默默祈禱,但願迴家沒有“電閃雷鳴”。
1.以孩子為本。父母不是愛孩子的成績,而是要愛孩子本身。孩子在學習或生活中表現不理想時,父母先不要急著責備他們,要從孩子的優點著手,不斷鼓勵他們,不斷克服薄弱環節。同時父母還要讓孩子學會與人溝通,搞好人際關係等等,孩子將來一定是美好的。
2.換個角度想一想。父母有時要學會換位思考,自己如果是孩子的話,會是什麽狀況,應采取哪些對孩子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