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中事務繁忙,且沈崇文最近一直追隨在皇帝身側。


    與眾人一起替君分憂,故而,小月經常好幾天都不見他的人影。


    一個萬籟俱寂的夜晚,小月看著空間裏那些堆積如山的粗糧和大米,陷入了沉思。


    此時的大盛朝,最需要的東西,無疑就是糧食!


    她將這些糧食先放在黑龍山外圍一個幹燥遼闊、方便運輸的位置之後,便施展輕功去找皇帝。


    而此時,皇帝正和幾個人在商議事情,小月怕驚動暗衛,並不敢距離他們太近。


    於是,隻見她輕車熟路地從空間裏取出了一架精致小巧的望遠鏡。


    她雙手將望遠鏡舉到眼前,調整好焦距後,便迫不及待地朝著那幾個人望去。


    心中默默祈禱著,能看到她家的夫君——沈崇文。


    然而,當一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麵孔突然毫無征兆地闖入她的視線時,她整個人都愣住了。


    手中的望遠鏡差點就滑落下去,因為那個人,竟然是和沈青山長得一模一樣的沈崇禮!


    迴想起曾經與沈崇禮的點點滴滴,她的心情變得異常複雜。


    那時的他們,也曾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戀,但命運弄人,最終兩人還是分道揚鑣。


    如今,小月早已嫁為人婦,而沈崇禮也已經娶妻生子,彼此之間,已再無瓜葛。


    那些關於宿命和正緣的說辭,在此刻的小月看來,不過是過往雲煙罷了。


    往事已酸辛,誰記當年翠黛顰?


    而現在,她深愛著自己的夫君沈崇文,這份感情堅如磐石,不可動搖。


    思前想後,免生變故,她決定以後離所謂的正緣遠一點,越遠越好。


    想通之後,她毫不猶豫地閃身迴了空間。


    她在空間將糧食的事和堆放的地點寫下來,綁在一支箭的箭身上。


    出了空間,她將弓拉滿,瞄準了那些人身後的木柱子,然後鬆開手。


    “咻!”


    隨著一道突如其來的破空聲響起,那間屋裏的人瞬間如臨大敵。


    “有刺客!護駕!護駕!”


    “……”


    在箭矢成功送達的時候,小月便毫不猶豫地轉身離去了。


    沈崇禮抬手取下那支箭,將綁在上麵的信拿下來,恭恭敬敬地呈給皇帝。


    “聖上請看。”


    就在此時,他聞到一陣若有若無的花香,這個味道對他而言,再也熟悉不過了。


    他的心怦怦直跳,不禁生出一絲期待來:


    難道,月兒也在黑龍寨?此刻的她,究竟在何處?怎從未見過她露過麵?


    心裏有太多太多的疑問,得不到答案,他惆悵地望向箭矢射來時的方向。


    而那裏漆黑一片,早已不見了佳人的蹤影。


    接過信紙的時候,永熙帝自然也聞到了淡淡的香氣,他瞬間便明白,這封信是小月寫的。


    看完信上的內容後,他不假思索地立即下令,命眾人隨他去運糧。


    站得稍遠的沈崇文,因為沒聞到花香,出於謹慎,忍不住出聲提醒道:


    “聖上,您就不怕對方心懷叵測,以糧為誘,設了陷阱詐我們過去嗎?”


    聞言,皇帝隻是垂下眼眸低笑了一聲,


    “無妨。”


    大概一炷香的時間,眾人懷著滿心的期待與好奇,終於抵達了信紙上所標注的那個神秘地點。


    一股濃鬱而獨特的糧食清香,鑽入了他們的鼻尖。


    那股香氣,仿佛帶著生命的活力和豐收的喜悅,讓人聞之心曠神怡、精神一振。


    然而,接下來映入眼簾的場景,卻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驚得目瞪口呆。


    一時間竟然瞠目結舌,完全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內心的震撼。


    隻見眼前堆積如山的糧食密密麻麻,數不勝數,簡直多到超乎想象。


    它們層層疊疊,宛如一座巍峨聳立的巨大山脈,氣勢磅礴。


    盡管之前已經得知這批數量驚人的糧食,與小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但此時此刻,就連身為一國之君的皇帝也不禁動容。


    他麵色凝重地注視著這堆積成山的糧食,心中感慨萬千。


    隨後,他率領著身後來自黑龍山的眾人。


    齊刷刷地向著蒼茫天地,虔誠地跪伏在地,鄭重其事地行了跪拜大禮。


    “承蒙上天垂憐,護佑我大盛朝於危難之際!今有此等豐厚的饋贈,實乃我朝百姓之福啊!”


    皇帝激昂慷慨的聲音迴蕩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之上,久久不散。


    在這一刻,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滿了對上天恩賜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希望。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有了這批糧食,大盛朝與西涼之間的博弈,無疑又增加了幾分勝算。


    在隨後的時光裏,永熙皇帝暫時居住在黑龍山巍峨聳立的山寨。


    且有條不紊地開始了重振旗鼓的征程,這個消息不脛而走,眾多昔日的部下聽聞後紛至遝來。


    皇帝當機立斷,迅速召集起剩餘的將士們,眾人齊聚一堂,共同商議複興大盛朝之宏偉大計。


    這些身經百戰、忠心耿耿的將士們群情激昂,紛紛各抒己見,場麵熱烈非凡。


    與此同時,大盛朝那些散落在五湖四海,身懷武林絕技的英雄勇士。


    以及那些早已歸隱山林、淡泊名利、不問世事的能人名士。


    也都在得知這一消息後,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前往帝都之路。


    他們有的來自廣袤無垠的草原,有的出自幽深神秘的山穀。


    有的擅長排兵布陣,有的精於奇門遁甲,盡管路途遙遠艱辛,但他們毫無怨言。


    他們此義舉,不是為了個人的榮譽,隻是為了能夠為大盛朝和民族的存亡。


    和那些作惡多端的西涼大軍決一死戰,貢獻自己的那一份力量。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終於,各方勢力在黑龍山成功會師。一時間,旌旗飄揚,戰鼓雷鳴,人聲鼎沸。


    朝廷的軍隊與這些前來支援的義士們匯聚一處,眾誌成城。


    今日晴空萬裏,碧空如洗。永熙皇帝身著華麗龍袍。


    頭戴璀璨皇冠,身姿挺拔如鬆,神情肅穆而莊重。


    他身旁簇擁著眾多身經百戰、英姿颯爽的將士們。


    他們整齊劃一地排列成方陣,手中緊握著寒光閃閃的兵器。


    陽光灑落在黑龍山這片寬闊的場地上,映照出眾人堅毅的麵龐和閃爍光芒的鎧甲。


    一陣微風吹過,旌旗獵獵作響,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莊嚴時刻奏響序曲。


    隨著皇帝一聲令下,一名侍從恭敬地呈上一隻裝著清水的金盆。


    皇帝率先伸出右手食指,輕輕刺破指尖。


    一滴殷紅的鮮血緩緩滴落進金盆之中,蕩起一圈細微的漣漪。


    緊接著,將領們依次上前,仿效皇帝的舉動,讓自己的鮮血與皇帝的融合在一起。


    每一個人在刺破手指時都麵色凝重,眼神堅定無比,宛如燃燒著熊熊烈火。


    他們心中懷著對國家的忠誠、對敵人的憤恨,以及保家衛國的決心。


    當所有人都完成了這一神聖的儀式後,永熙皇帝高舉雙手,聲音洪亮如鍾鳴般說道:


    “諸位愛卿,今日在此歃血為盟,我們誓要將那膽敢侵犯我大盛朝領土的西涼鐵騎大軍。


    徹底驅逐出境!還我河山安寧,護我百姓平安!”


    眾將士齊聲高唿:


    “定要將那入侵大盛朝領土的西涼大軍,徹底驅逐出去!”


    這聲怒吼,猶如雷霆萬鈞,震撼天地。


    “殺!殺!殺!”


    一浪高過一浪的喊殺之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這氣勢磅礴的呐喊,在黑龍山的上空迴蕩不息,久久不散!


    仿佛化作一股無形的力量,直衝向遠方的敵陣!


    在此期間,沈崇禮和沈崇文兄弟二人表現尤為突出。


    他們智勇雙全,屢建奇功,深得永熙皇帝的賞識與信任。


    最終,皇帝親自冊封二人為驃騎大將軍,委以重任,讓他們帶領大軍衝鋒陷陣,奮勇殺敵。


    沈家兄弟身懷絕技,武藝之高令人驚歎不已,在戰場上縱橫馳騁、殺敵無數。


    尤其是沈尚書的嫡子沈崇禮,其智謀更是深不可測。


    常常能夠洞察敵軍的弱點和戰略布局,從而為皇帝獻上諸多極具價值的良策妙計。


    在眾多仁人誌士齊心協力之下,大盛朝的軍事力量逐步發展壯大起來。


    經過長時間的精心籌備以及浴血奮戰,終於有了與西涼軍正麵交鋒並一較高下的資本。


    在那座神秘而險峻的黑龍山,永熙皇帝率領著他的親信和將領們,在此已經安營紮寨整整一月有餘。


    期間,他們深入研究敵情、製定作戰方略,並不斷鼓舞士氣、加強訓練。


    終於,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裏,大盛朝的軍隊以雷霆萬鈞之勢,發起了對敵軍的猛攻。


    一番激烈廝殺過後,成功從西涼軍之手,奪迴了帝都主城的控製權。


    自從收迴了這座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都城後,勝利的天平漸漸傾向了大盛朝,士氣大振。


    而就在勝利的喜悅彌漫整個軍營之際,永熙皇帝當日便離開了黑龍山,立刻返迴了帝都的皇宮。


    以便將領們能及時向朝廷匯報戰況,並統籌後續的調兵遣將事宜。


    此後,大盛朝的軍隊猶如猛虎下山一般,銳不可擋。


    一次又一次地將西涼大軍兇猛的攻勢成功化解,並順勢展開反擊。


    隻見他們勢如破竹,接連收複了一座座曾經淪陷敵手的城池。


    每一場戰鬥都堪稱驚心動魄,將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扞衛著民族的尊嚴和領土完整。


    隨著失地的逐一收複,大盛朝的國威日益昌盛,百姓們也終於迎來了久違的安寧與繁榮。


    ……


    原本已經沒有任何翻盤可能的大盛朝,為何能將那令人聞風喪膽的西涼大軍擊退呢?


    俗話有雲: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時間迴到西涼國王失蹤的那一夜,原本平靜如水的皇宮內,突然掀起一陣驚濤駭浪!


    令人震驚的是,備受西涼子民敬仰、統禦一方的西涼王,竟然毫無征兆地離奇失蹤了!


    這一消息猶如一道晴天霹靂,瞬間讓整個西涼大軍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將領們心急如焚,方寸大亂,全然失去了往日指揮若定的風度和沉穩。


    他們四處奔走搜查,拚命尋找著自己國王的下落,但一切努力都仿佛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就這樣,時間一天天過去,眼看著整整三個月就這樣過去了。


    他們不僅沒能覓得西涼王的蹤跡,就連一絲一毫的蛛絲馬跡都沒能發現。


    麵對如此絕望的局麵,曾經威風凜凜、士氣高昂的西涼大軍,也日漸變得心灰意冷起來。


    俗話又雲:蛇無頭不行,鳥無頭不飛。


    沒有了西涼國王這個主心骨,軍心日漸渙散的西涼軍,就如同一盆散沙。


    西涼的統帥們,即便能力再出色,也如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根本就無用武之地。


    長時間的焦慮與不安,已經將他們的鬥誌消磨殆盡,他們再也無心繼續這場戰爭。


    最終,這支曾令人聞風喪膽的鐵血之師,不得不選擇黯然撤退。


    帶著滿心的失落和不甘,徹底地離開大盛朝的領土,迴了西涼國。


    與此同時,那些一直生活在戰火陰影下的大盛朝百姓們,得知這個天大的喜訊後。


    奔走相告,無不歡欣鼓舞,眼中重新燃起了對未來的希望之光。


    人們紛紛挺身而出,踴躍地加入到複興大盛朝的偉大事業中來。


    無論是田間地頭,或是街頭巷尾,到處都能看到百姓們忙碌而充滿激情的身影。


    他們齊心協力,為了子孫後代的未來,為了重建滿目瘡痍的家園,共同貢獻出屬於他們自己的一份力量。


    就在永熙皇帝決定乘勝追擊,禦駕親征,親自帶兵攻打西涼的時候。


    西涼國及時送來了一份真正的降書,附加邊陲五座城池、財物無數,並與大盛朝達成了休戰六十年的協議。


    戰爭的本質,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而剛剛經曆了旱災和戰亂的大盛朝。


    無論是軍士,還是百姓,同樣急需休養生息的空間和時間。


    於是,永熙帝便順水推舟地接受了這些城池和財物,同意了與西涼休戰的協議。


    這場戰事,導致大盛朝和西涼兩方都損失慘重。


    而此時此刻,整個西涼,上至皇室貴胄,下至平民百姓。


    最令他們意難平的事,莫過於失去了自己的國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廢土采集之覺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祈初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祈初棠並收藏廢土采集之覺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