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七姑母紫蘇說:“爺老子,房子不準拆!三老弟決明迴來後,叫他住哪裏?”
我二爺爺說:“等到明年下半年,我們買點樹木迴來,再蓋上。”
我七姑母說:“二叔呢,你當真是老糊塗,房子掀了屋蓋子,露出光禿禿的泥土磚垛子,梅雨季節一到,豈不會垮掉?棺木的錢,我來解決。”
“你來解決?你一個十二歲的女孩子,拿什麽去解決?”我大爺爺問道。
“二叔,你明天早上,就去蘇木家裏,要蘇木哥哥,到麥冬家裏,把他家準備蓋房子的那十七八根木材,拖迴來。我紫蘇答應麥冬,明年的花朝節,我就嫁過去!”
金花聽七妹紫蘇這麽一說,羞得臉上的雞皮疙瘩,一層一層往地上掉。好久,金花說:“爺老子,我娘辦喪事的費用,我出一半吧。”
“金花,常山,夜深了,你們兩個人,先迴去,照顧好公英和欠實再說。”
“紫蘇,你也早點休息吧。”
“不,爺老子,我要陪著我娘老子。”
“紫蘇,今夜裏,你娘老子並不孤單,有我陪著呢。”
“爺老倌,我母親死了,我老弟決明,不曉得流落到哪個地方去了,怎麽辦喲。”
“紫蘇,我明天會安排人去麻紗塘,要你二姐夫空青,去烏雲山上,找那個假茅根,雪見。或許,隻有雪見才會尋找到無患和決明。”
夜已經很深,隻剩下我大爺爺坐在床邊,拉著大奶奶的手,說:“慈菇,慈菇,我的脾氣,你曉得的,上可以罵天,下可以罵地。但我和生活了幾十年,我罵過你半句沒有?你有什麽怨氣,不可以等到我迴來,衝我發嗎?”
“慈菇,慈菇,你得給我說一句話啊!”
一早到茄子坳南金塘排上,我二爺爺將我大奶奶之死講得蘇木的父母、蘇木和妻子夏枯聽。蘇木的母親說:“平時,我看夏枯的伯母,是個快活女人,怎麽就一下子想不通了?哎呀,當真太可惜了!”
我二爺爺說:“昨晚上,紫蘇說,她準備在明年的花朝節,嫁給麥冬。紫蘇的意思是,她娘老子慈菇,現在還沒有棺材。她想將麥冬家裏的樹木先借過去,先置辦一副棺材,將她娘老子埋了再說。”
蘇木的母親說:“我們茄子坳,獅子山上,人行山上,有的是樹木,隻要在開春之前,將蓋房子樹木砍下山,幹幾個月,就可以用。現在,紫蘇家裏,按著受傷的十個指頭,要刀敷藥。這點忙,我妹妹、妹夫肯定想得通,一定會幫!”
果然,麥冬的母親一過來,就說:“我就曉得,我看中的紫蘇,當真是一個成家立業的好手!十二三歲,就曉得為家庭操心了。她說過的事,憑良心說,我能不答應嗎?”
未做好棺材,就不好請堪輿先生,定入棺、封殮、出旐的時間。蘇木的母親和麥冬的母親,在入棺之前,不便探葬。兩姊妹,吩咐各自的兒子,先和二爺爺一同過去。
蘇木的父親說:“你們兩兄弟,莫走空路,能帶多少根樹,就帶多少根樹。”
剝了皮的杉木,個頭有點小,卻整齊地擱在一棵毛栗子樹上。我二爺爺說:“刮一副四六子,隻怕需要十八九根樹。”
麥冬的父親說:“選大一點的樹木搬。”
麥冬力氣少,隻能搬一根;我二爺爺可以搬三根;苦木力氣旺,一條石櫧樹扁擔,一邊綁兩根。
所謂的四六子,即做好的棺木,上邊蓋子的高是六寸,下邊底板的厚為四寸,六寸加四寸,共一尺,再加牆高一尺,合計二尺。上下的蓋、底,各用五根樹;兩邊牆體,各用三根樹。合計一十六根樹,再加上兩頭的檔木,就要一十八根樹。
在我們西陽塅裏,哪家死了人,能用得上四六子棺材的,當然要算中等人家!
今年又是洪災,又是蝗災,不曉得死了多少人,大都是買一捆白大布,將屍體一捆,吊在楠竹子上,隨便請個人,淺淺地挖個坑,埋掉。
所謂的七五子,即蓋子高度為七寸,底板厚度五寸,七寸加五寸,一尺二,加牆高一尺,總高二尺二寸。
我二爺爺在保長景天家裏,隻過一副七五子,生漆漆過三次,油光發亮,好不氣派。
傳說中的八六子,蓋子高八寸,底板厚六寸,八寸加六寸,一尺四,加牆高一尺二,就有二尺六寸高了!
近幾十年,隻有篷盧府的南星大爺,葬的八六子棺材!
所謂的十刮子,即蓋子高一尺,底板厚一尺,牆體高一尺六,合起來,足足三尺六寸。
十刮子可以是十根大樹,蓋、底,各三根;牆體各兩根。十刮子亦可以隻用一根碩大的金絲楠木,鋸開上邊做蓋,再從中間掏出一個一尺二寸槽子,安放屍體。
光緒二十三年,篷盧府主人楊昌濬的屍體,從長沙遷迴西陽塅裏的畫橋上,出殯那天,用了八副十刮子!
二木匠江籬,帶著四個木匠師傅,截筒、鋸板、刨平,打排柵眼,一天功夫,把一副四六子棺材做好了。
我本家的親房二十五伯說:“將老嬸早點入棺吧。”
入棺之前,必須請水,到龍王老子那裏,請一壺聖水來。
滑石痞子提著一個銅鑼,對我大姑母和七姑母說:“我每敲一下銅鑼,你們兩姊妹,就跪下拜一拜年。”
請水的路上,每拜一拜年,就必須插上一根線香。我大奶奶活了四十九歲,就必須拜四十九拜年,插上四十九根香。還要多拿三根香,一小遝冥紙,燒給龍王老爺。
請水的沙窩子裏,必須放上三個銅角子,這是付給龍王老爺買水的錢。
請完水迴來,我大姑母金花,將一塊檀香木,劈成碎片,放在水中,煮沸。
煮沸的檀香水,微涼後,才是抹屍。
抹屍有點麻煩。
我大姑母和七姑母,先將我大奶奶的屍體,左側麵立著,用一把剪刀,剪破右膀和右腿上的衣服,再換上新買的裝束。
然後,又將我大奶奶的屍體,右側麵立著,用剪刀剪破左膀和左腿上衣服,換上入棺的裝束。
至於抹屍,不過一個簡單的儀式,用一塊新毛巾,醮上檀香水,向上抹七下,向下抹八下。
我大姑母金花,早就將我大奶奶入棺的裝束換好。貼肉的一層衣服,是黑色點大布;中間的一層,是紅色的布料,最外邊的一層,又是黑大布。褲腰上,綁上一根白布條子,既紮緊了衣褲,又把我大奶奶的雙手,捆在一起。
下一個不可或缺的程序,是攤屍。
一塊木板門,下麵擱兩條凳子。
我大爺爺一手抄起我大奶奶的後腰,一手抄起雙腿,說:“老帽子哎,不是我狠心,你聽我的話,我將你移到門板上。”
我大爺爺雙手托起我大奶奶的屍體,我大奶奶的頭,往後麵閃了兩下。仿佛,我大奶奶已經答應了。
四六子棺材,放在進堂屋右側挨牆壁的位置,下麵由兩條春凳支著。
棺材的蓋子早已打開。
一個姓廖的漆匠師傅,用土紅粉蘸著水,將屍槽的四周,粗粗地塗抹過一次。
我大爺爺雙手托著我大奶奶的屍體,一步一步走向堂屋,然後輕輕地放下。我二十五伯走過來,說:“讓開,全部讓開!我來分針!”
我二爺爺說:“等到明年下半年,我們買點樹木迴來,再蓋上。”
我七姑母說:“二叔呢,你當真是老糊塗,房子掀了屋蓋子,露出光禿禿的泥土磚垛子,梅雨季節一到,豈不會垮掉?棺木的錢,我來解決。”
“你來解決?你一個十二歲的女孩子,拿什麽去解決?”我大爺爺問道。
“二叔,你明天早上,就去蘇木家裏,要蘇木哥哥,到麥冬家裏,把他家準備蓋房子的那十七八根木材,拖迴來。我紫蘇答應麥冬,明年的花朝節,我就嫁過去!”
金花聽七妹紫蘇這麽一說,羞得臉上的雞皮疙瘩,一層一層往地上掉。好久,金花說:“爺老子,我娘辦喪事的費用,我出一半吧。”
“金花,常山,夜深了,你們兩個人,先迴去,照顧好公英和欠實再說。”
“紫蘇,你也早點休息吧。”
“不,爺老子,我要陪著我娘老子。”
“紫蘇,今夜裏,你娘老子並不孤單,有我陪著呢。”
“爺老倌,我母親死了,我老弟決明,不曉得流落到哪個地方去了,怎麽辦喲。”
“紫蘇,我明天會安排人去麻紗塘,要你二姐夫空青,去烏雲山上,找那個假茅根,雪見。或許,隻有雪見才會尋找到無患和決明。”
夜已經很深,隻剩下我大爺爺坐在床邊,拉著大奶奶的手,說:“慈菇,慈菇,我的脾氣,你曉得的,上可以罵天,下可以罵地。但我和生活了幾十年,我罵過你半句沒有?你有什麽怨氣,不可以等到我迴來,衝我發嗎?”
“慈菇,慈菇,你得給我說一句話啊!”
一早到茄子坳南金塘排上,我二爺爺將我大奶奶之死講得蘇木的父母、蘇木和妻子夏枯聽。蘇木的母親說:“平時,我看夏枯的伯母,是個快活女人,怎麽就一下子想不通了?哎呀,當真太可惜了!”
我二爺爺說:“昨晚上,紫蘇說,她準備在明年的花朝節,嫁給麥冬。紫蘇的意思是,她娘老子慈菇,現在還沒有棺材。她想將麥冬家裏的樹木先借過去,先置辦一副棺材,將她娘老子埋了再說。”
蘇木的母親說:“我們茄子坳,獅子山上,人行山上,有的是樹木,隻要在開春之前,將蓋房子樹木砍下山,幹幾個月,就可以用。現在,紫蘇家裏,按著受傷的十個指頭,要刀敷藥。這點忙,我妹妹、妹夫肯定想得通,一定會幫!”
果然,麥冬的母親一過來,就說:“我就曉得,我看中的紫蘇,當真是一個成家立業的好手!十二三歲,就曉得為家庭操心了。她說過的事,憑良心說,我能不答應嗎?”
未做好棺材,就不好請堪輿先生,定入棺、封殮、出旐的時間。蘇木的母親和麥冬的母親,在入棺之前,不便探葬。兩姊妹,吩咐各自的兒子,先和二爺爺一同過去。
蘇木的父親說:“你們兩兄弟,莫走空路,能帶多少根樹,就帶多少根樹。”
剝了皮的杉木,個頭有點小,卻整齊地擱在一棵毛栗子樹上。我二爺爺說:“刮一副四六子,隻怕需要十八九根樹。”
麥冬的父親說:“選大一點的樹木搬。”
麥冬力氣少,隻能搬一根;我二爺爺可以搬三根;苦木力氣旺,一條石櫧樹扁擔,一邊綁兩根。
所謂的四六子,即做好的棺木,上邊蓋子的高是六寸,下邊底板的厚為四寸,六寸加四寸,共一尺,再加牆高一尺,合計二尺。上下的蓋、底,各用五根樹;兩邊牆體,各用三根樹。合計一十六根樹,再加上兩頭的檔木,就要一十八根樹。
在我們西陽塅裏,哪家死了人,能用得上四六子棺材的,當然要算中等人家!
今年又是洪災,又是蝗災,不曉得死了多少人,大都是買一捆白大布,將屍體一捆,吊在楠竹子上,隨便請個人,淺淺地挖個坑,埋掉。
所謂的七五子,即蓋子高度為七寸,底板厚度五寸,七寸加五寸,一尺二,加牆高一尺,總高二尺二寸。
我二爺爺在保長景天家裏,隻過一副七五子,生漆漆過三次,油光發亮,好不氣派。
傳說中的八六子,蓋子高八寸,底板厚六寸,八寸加六寸,一尺四,加牆高一尺二,就有二尺六寸高了!
近幾十年,隻有篷盧府的南星大爺,葬的八六子棺材!
所謂的十刮子,即蓋子高一尺,底板厚一尺,牆體高一尺六,合起來,足足三尺六寸。
十刮子可以是十根大樹,蓋、底,各三根;牆體各兩根。十刮子亦可以隻用一根碩大的金絲楠木,鋸開上邊做蓋,再從中間掏出一個一尺二寸槽子,安放屍體。
光緒二十三年,篷盧府主人楊昌濬的屍體,從長沙遷迴西陽塅裏的畫橋上,出殯那天,用了八副十刮子!
二木匠江籬,帶著四個木匠師傅,截筒、鋸板、刨平,打排柵眼,一天功夫,把一副四六子棺材做好了。
我本家的親房二十五伯說:“將老嬸早點入棺吧。”
入棺之前,必須請水,到龍王老子那裏,請一壺聖水來。
滑石痞子提著一個銅鑼,對我大姑母和七姑母說:“我每敲一下銅鑼,你們兩姊妹,就跪下拜一拜年。”
請水的路上,每拜一拜年,就必須插上一根線香。我大奶奶活了四十九歲,就必須拜四十九拜年,插上四十九根香。還要多拿三根香,一小遝冥紙,燒給龍王老爺。
請水的沙窩子裏,必須放上三個銅角子,這是付給龍王老爺買水的錢。
請完水迴來,我大姑母金花,將一塊檀香木,劈成碎片,放在水中,煮沸。
煮沸的檀香水,微涼後,才是抹屍。
抹屍有點麻煩。
我大姑母和七姑母,先將我大奶奶的屍體,左側麵立著,用一把剪刀,剪破右膀和右腿上的衣服,再換上新買的裝束。
然後,又將我大奶奶的屍體,右側麵立著,用剪刀剪破左膀和左腿上衣服,換上入棺的裝束。
至於抹屍,不過一個簡單的儀式,用一塊新毛巾,醮上檀香水,向上抹七下,向下抹八下。
我大姑母金花,早就將我大奶奶入棺的裝束換好。貼肉的一層衣服,是黑色點大布;中間的一層,是紅色的布料,最外邊的一層,又是黑大布。褲腰上,綁上一根白布條子,既紮緊了衣褲,又把我大奶奶的雙手,捆在一起。
下一個不可或缺的程序,是攤屍。
一塊木板門,下麵擱兩條凳子。
我大爺爺一手抄起我大奶奶的後腰,一手抄起雙腿,說:“老帽子哎,不是我狠心,你聽我的話,我將你移到門板上。”
我大爺爺雙手托起我大奶奶的屍體,我大奶奶的頭,往後麵閃了兩下。仿佛,我大奶奶已經答應了。
四六子棺材,放在進堂屋右側挨牆壁的位置,下麵由兩條春凳支著。
棺材的蓋子早已打開。
一個姓廖的漆匠師傅,用土紅粉蘸著水,將屍槽的四周,粗粗地塗抹過一次。
我大爺爺雙手托著我大奶奶的屍體,一步一步走向堂屋,然後輕輕地放下。我二十五伯走過來,說:“讓開,全部讓開!我來分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