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信仰,權柄
紅塵證道,我為在世真仙 作者:睡覺了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些我都知曉,但為何不能迴應。”
“因為國之將傾,你便會被架在火上烤,多數神明都會覺得麻煩,便斷絕了接觸,也有些如同你這般會短暫的接觸投下力量。”
“全是選擇罷了。”
泰鴻明白了,他在山林中不顯,但也見識過王朝末年的放肆一搏,那是一種決絕與不顧一切,很可怕。
“那如何是好?”
“不必擔心,現在的晏朝還遠遠未到達巔峰,到達巔峰後會持續一段時間,之後開始衰弱,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數百年時間便會很多事情淡忘,變的模糊,從而成為不知真假的傳說,又有誰真的完全是相信這一則傳說呢。”蘇苜點出了關鍵點。
“總體而言,對你是有益的,信仰的力量是非常神奇的。”
泰鴻鬆了一口氣,信仰之力對他而言可有可無,但不代表信仰無用,恰恰相反,當你德配位後,信仰絕對是神明的一大助力。
說起信仰,蘇苜想起了他的那一具分體,解厄破災萬福靈明仁道聖君。
那一邊似乎發生一場了不得的大事。
連這具分體都被牽扯了進去。
不過蘇苜相信做為他的分體,應該能夠解決吧,所以他也沒有過多的關注。
這一迴,正巧因為信仰想起來,蘇苜便隨口的問了一句:“你知曉,那神道神隕的事情嗎?”
泰鴻投來一個驚訝的眼神。
“道友,如此遠的距離你都能感知到?”
“並非,我有一分體被卷入了其中。”
“這………”泰鴻臉上嚴肅了幾分組織了一下語言。
“我知曉的並不多,我隻知是一位神君身隕,其餘的便不知道了,發生之地距離此地太遠太遠,隻是那波動太過於震撼,而我的實力有所增長才勉強感知到一些波動。”
蘇苜見泰鴻如此嚴肅,寬慰道:“放心,我那分體無礙,且隻是問上一嘴,竟然是這般情況,看來不容樂觀啊。”
“豈是不容樂觀,那簡直是天塌地陷。”
“這世間沉寂中未迴歸的,加上已知的又有幾個,一位神君的隕落,哪怕距此萬萬裏依然能感受到那股天地的悲戚。”
“我自認為實力還算不錯,但也隻是勉強在實力上夠上一個邊,還需千年的穩固,這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蘇苜點頭:“感謝道友的提醒,我定會注意。”
見蘇苜不是開玩笑,泰鴻才鬆了一口氣:“道友的分體?也屬神道?”
“是,說起來,你予我的那一方大印還在我那分體的手中呢。”蘇苜並未隱瞞,將大俞之事說了出來。
“誤打誤撞得了一個神君之位。”
“誤打誤撞?”
泰鴻搖頭失笑:“道友說的倒是輕鬆,這誤打誤撞要是能得一神君之位,那這神君不得滿天下都是了?”
“我倒還是小瞧了道友,在當今能夠得神君之位的基本沒有。”
泰鴻也隻能勉強算半個,雖然實力夠到個邊,但一無天地冊封,二麽,泰鴻為山神,這實力還是在蒼澤山範圍內才能完全發展,這便是權柄上的鉗製。”
“說起來,你有無想法拓展神位權柄?”
“拓展神位權柄?”泰鴻有些咋舌,這還能拓展的嗎?
“應該行的吧。”蘇苜想了想說道。
“當初我得解厄破災萬福靈明仁道聖君位格時,其一是我斬群妖,令人道王朝加速變遷,以最小的代價過度,得其解厄。”
“然,又以妖身福澤天地破除大旱,令大地複蘇,得其破災。”
“至於萬福靈明以及仁道皆為信仰所至。”
“萬國百姓,求平安者得平安此為萬福。”
“清明思緒,還之朗朗乾坤,此為靈明”
“仁愛仁德,為天下共識,此為期盼,亦是仁道。”
蘇苜抿了一口酒,將自己的尊名一一解釋。
泰鴻光是聽之便明白蘇苜到底做了多大的事情,改變了一地法則,止住了滾滾而來曆史車輪,哪有蘇苜說的那般誤打誤撞。
隨後便聽蘇苜繼續說道:“這前兩樣是做的事,而後三樣並非我做了什麽,而是信仰覺得或者期盼我做些什麽。”
“道友可曾明白。”
蘇苜的話語如同洞開霧霾的光芒,讓泰鴻清晰的認識到了一條能夠走下去的路。
“所以我之前所說,接收信仰並非壞處,如果能夠潛移默化的改變信仰的導向,或許當你真正得之神君神位時,會有所改變也說不定。”
“當然,這一些也並非全對,但試試又無妨。”
這是蘇苜根據此方天地信仰中得到的啟發,如一開始遇到的老鱉,到後來的神君神位都在驗證這般猜想,當然最初有這猜想還要歸功於前世的的啟發,便是泰山府君,信仰的變遷,佛教的傳入都在潛移默化改變權柄的劃分。
“信仰很神奇也很重要,於神而言。”
“不過我覺得還是不要好高騖遠的好,說這些也全當是前瞻,現在的你還需要時間的沉澱,當什麽時候徹底消化那一次的所得再想其他倒也並不算遲。”
“我知曉。”泰鴻點頭並表示感謝,隨後便將這般念頭收了起來,他並不急,或者在泰鴻的時間觀念內,昨日才得機緣攀升的,再急的人也不會這般。
蘇苜了解泰鴻,所以才會將此話說出來。
而一旁倒酒的猴王與虎君連想都不敢想,這對於他們來說太高了,高到沒邊。
這一次的談話也是突然想到的隨意而言。
之後便是推杯換盞,兩人又聊了一些其他的話題,兩人皆十分的高興,也都勁興。
兩人一直聊到天色漸暗,蘇苜便站在當初悟道的位置向下看去。
山下已然燈火璀璨,宛如繁星灑落人間。
他今日便不迴翻雲山了,他的身後,泰鴻,望著遠方,不知在想什麽。
蘇苜這些時日一直呆在蒼澤山,並未著急迴去,日子過的是相當的愜意。
直到這一日,他抬頭看向浮雲山的方向,他的十四徒孫似乎要出關了,便帶著滿身的禮物揮手告別了蒼澤山。
“因為國之將傾,你便會被架在火上烤,多數神明都會覺得麻煩,便斷絕了接觸,也有些如同你這般會短暫的接觸投下力量。”
“全是選擇罷了。”
泰鴻明白了,他在山林中不顯,但也見識過王朝末年的放肆一搏,那是一種決絕與不顧一切,很可怕。
“那如何是好?”
“不必擔心,現在的晏朝還遠遠未到達巔峰,到達巔峰後會持續一段時間,之後開始衰弱,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數百年時間便會很多事情淡忘,變的模糊,從而成為不知真假的傳說,又有誰真的完全是相信這一則傳說呢。”蘇苜點出了關鍵點。
“總體而言,對你是有益的,信仰的力量是非常神奇的。”
泰鴻鬆了一口氣,信仰之力對他而言可有可無,但不代表信仰無用,恰恰相反,當你德配位後,信仰絕對是神明的一大助力。
說起信仰,蘇苜想起了他的那一具分體,解厄破災萬福靈明仁道聖君。
那一邊似乎發生一場了不得的大事。
連這具分體都被牽扯了進去。
不過蘇苜相信做為他的分體,應該能夠解決吧,所以他也沒有過多的關注。
這一迴,正巧因為信仰想起來,蘇苜便隨口的問了一句:“你知曉,那神道神隕的事情嗎?”
泰鴻投來一個驚訝的眼神。
“道友,如此遠的距離你都能感知到?”
“並非,我有一分體被卷入了其中。”
“這………”泰鴻臉上嚴肅了幾分組織了一下語言。
“我知曉的並不多,我隻知是一位神君身隕,其餘的便不知道了,發生之地距離此地太遠太遠,隻是那波動太過於震撼,而我的實力有所增長才勉強感知到一些波動。”
蘇苜見泰鴻如此嚴肅,寬慰道:“放心,我那分體無礙,且隻是問上一嘴,竟然是這般情況,看來不容樂觀啊。”
“豈是不容樂觀,那簡直是天塌地陷。”
“這世間沉寂中未迴歸的,加上已知的又有幾個,一位神君的隕落,哪怕距此萬萬裏依然能感受到那股天地的悲戚。”
“我自認為實力還算不錯,但也隻是勉強在實力上夠上一個邊,還需千年的穩固,這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蘇苜點頭:“感謝道友的提醒,我定會注意。”
見蘇苜不是開玩笑,泰鴻才鬆了一口氣:“道友的分體?也屬神道?”
“是,說起來,你予我的那一方大印還在我那分體的手中呢。”蘇苜並未隱瞞,將大俞之事說了出來。
“誤打誤撞得了一個神君之位。”
“誤打誤撞?”
泰鴻搖頭失笑:“道友說的倒是輕鬆,這誤打誤撞要是能得一神君之位,那這神君不得滿天下都是了?”
“我倒還是小瞧了道友,在當今能夠得神君之位的基本沒有。”
泰鴻也隻能勉強算半個,雖然實力夠到個邊,但一無天地冊封,二麽,泰鴻為山神,這實力還是在蒼澤山範圍內才能完全發展,這便是權柄上的鉗製。”
“說起來,你有無想法拓展神位權柄?”
“拓展神位權柄?”泰鴻有些咋舌,這還能拓展的嗎?
“應該行的吧。”蘇苜想了想說道。
“當初我得解厄破災萬福靈明仁道聖君位格時,其一是我斬群妖,令人道王朝加速變遷,以最小的代價過度,得其解厄。”
“然,又以妖身福澤天地破除大旱,令大地複蘇,得其破災。”
“至於萬福靈明以及仁道皆為信仰所至。”
“萬國百姓,求平安者得平安此為萬福。”
“清明思緒,還之朗朗乾坤,此為靈明”
“仁愛仁德,為天下共識,此為期盼,亦是仁道。”
蘇苜抿了一口酒,將自己的尊名一一解釋。
泰鴻光是聽之便明白蘇苜到底做了多大的事情,改變了一地法則,止住了滾滾而來曆史車輪,哪有蘇苜說的那般誤打誤撞。
隨後便聽蘇苜繼續說道:“這前兩樣是做的事,而後三樣並非我做了什麽,而是信仰覺得或者期盼我做些什麽。”
“道友可曾明白。”
蘇苜的話語如同洞開霧霾的光芒,讓泰鴻清晰的認識到了一條能夠走下去的路。
“所以我之前所說,接收信仰並非壞處,如果能夠潛移默化的改變信仰的導向,或許當你真正得之神君神位時,會有所改變也說不定。”
“當然,這一些也並非全對,但試試又無妨。”
這是蘇苜根據此方天地信仰中得到的啟發,如一開始遇到的老鱉,到後來的神君神位都在驗證這般猜想,當然最初有這猜想還要歸功於前世的的啟發,便是泰山府君,信仰的變遷,佛教的傳入都在潛移默化改變權柄的劃分。
“信仰很神奇也很重要,於神而言。”
“不過我覺得還是不要好高騖遠的好,說這些也全當是前瞻,現在的你還需要時間的沉澱,當什麽時候徹底消化那一次的所得再想其他倒也並不算遲。”
“我知曉。”泰鴻點頭並表示感謝,隨後便將這般念頭收了起來,他並不急,或者在泰鴻的時間觀念內,昨日才得機緣攀升的,再急的人也不會這般。
蘇苜了解泰鴻,所以才會將此話說出來。
而一旁倒酒的猴王與虎君連想都不敢想,這對於他們來說太高了,高到沒邊。
這一次的談話也是突然想到的隨意而言。
之後便是推杯換盞,兩人又聊了一些其他的話題,兩人皆十分的高興,也都勁興。
兩人一直聊到天色漸暗,蘇苜便站在當初悟道的位置向下看去。
山下已然燈火璀璨,宛如繁星灑落人間。
他今日便不迴翻雲山了,他的身後,泰鴻,望著遠方,不知在想什麽。
蘇苜這些時日一直呆在蒼澤山,並未著急迴去,日子過的是相當的愜意。
直到這一日,他抬頭看向浮雲山的方向,他的十四徒孫似乎要出關了,便帶著滿身的禮物揮手告別了蒼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