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彭城十來裏的路上,出現了許多些衣著襤褸,拖家帶口的流民,眾人近期也往返過彭城多次。卻從未見過如此場景。


    進入城中,陶響讓糜芳迴家休假兩天,自己和陶商徑直迴到刺史府,拜見陶謙。兄弟二人把葫蘆穀建成的情況稟告陶謙,陶謙大喜,說改日定要去觀摩一番。陶響又把路上見到許多流民的事情告訴了陶謙,陶謙沉下了臉,露出一絲凝重的表情:“不瞞吾兒,最近一段時間,各處都有黃巾餘黨四處作亂,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吾雖派出藏霸曹豹,各自率兵圍剿,但賊人狡猾,大軍一至,則或鳥獸散,或逃往深山。大軍一走,又複聚眾作亂。吾暗自猜測,此次徐州亂起,非簡單之事,恐背後必有龐大勢力,但因時日尚短,雖經多方探查,苦無證據,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啊!”


    陶響聽了,一時也拿不出好的辦法。隻是建議,先守住城池,穩住陣腳。待哨探打聽清楚,再作打算。


    徐盛,史阿知陶響迴到彭城,趕來稟告各自情況。徐盛招兵,不到一月,便已招齊三千之數。現已按陶響吩咐,每位士卒,一日三餐,餐餐飽食。日日練習負重長跑,二月過後,皆身強體壯,氣力倍增。


    史阿稟告,經多方聯絡,各州義士,已有千人之數,匯聚徐州。俱是各路好手,絕非窮兇極惡之輩。符合錄取條件。陶響拍板全部錄用,但需和留在葫蘆穀的二百餘人,統一訓練後,再行外派。


    陶響心憂徐州黃巾亂黨鬧事,吩咐糜家商隊多方打探消息。在家隻住了兩日,便率領陶商,徐盛,史阿等共四千餘人,領齊糧草輕重,兵器甲胄,進駐葫蘆穀。


    徐盛,史阿一至穀口,便見一座雄關矗立眼前,進到穀內,各條道路,場地平整無比。更有整齊排列的石砌屋舍,散布各處,數道三米高的圍牆,把整個穀內分隔成數個獨立的區域,互不幹擾。十座高大的爐體,冒著滾滾濃煙。僅僅三個月光景,葫蘆穀好似換了一個天地。便對陶響,愈加敬佩,好似陶響無所不能。


    眾人行走在穀內寬闊的大路上,出現了一段插曲,後世卻成了廣為流傳的笑談。陶響見徐盛輕手輕腳,小心翼翼,好似怕踩死腳下蟻蟲,不類平常行走作風。心中不解,問其緣由。原來徐盛從未見如此平整之地,以為陶響愛麵子,大費周章,用了不知多少的人工石灰和泥土才平整出如此水平的地麵。自己身高體重,遠超常人,一不小心,把地麵踩出坑來就不好看了。陶響一聽,哈哈大笑,說我打造的平壩地麵,是供千軍萬馬訓練之用,豈懼踩踏?為何如此堅固,全因用了一物,名叫水泥。隻需加入清水,幹涸後便堅固異常。徐盛使勁跺了幾腳,地麵分毫未損。才知陶響所言不虛。


    陶響知道陶商不喜兵事,便把後世釀造高度白酒的方法詳細寫下,交給陶商,讓糜家調派熟識釀酒的匠人配合,試製高度白酒。後世在華廈各地鄉村,皆有不少民間的小酒廠。現有作為科技工作者的陶響,編寫的詳盡的工藝流程,且陶響也在穀內,時時可諮詢。想來陶商與匠人們應該能釀造出高度白酒。


    陶響見徐盛手下士兵,大多身高體壯,便知兩月的體能訓練,初見成效。軍隊編製,徐盛實行的當時軍隊編製。五人為一伍,設伍長一人。兩伍為一什,設什長一人。五什為一隊,隊長名都伯。兩隊為一屯,設一屯將。五屯為一曲,設一曲長。兩曲為一部,設一牙將。五部為一營,設一校尉。兩營為一軍,軍長為將軍。由於目前,徐盛手下隻有三千人,故下麵最高的職位隻有牙將。至於各士官的選用,則是根據武力值高低排定的。陶響考慮若改成後世軍製,下麵的人難以理解不說,且有吸引火力,成為各方勢力必除的另類目標的嫌疑。於是,對徐盛的決定,陶響也是同意了。


    陶響審查徐盛交上來的新軍將領名單,三個牙將,分別是牽召,文聘和李乾。李乾倒沒什麽印象,但牽招和文聘不是一個冀州人,一個是荊州人嗎?怎麽跑到徐州來了?三國時期,這兩位絕對算得上是良將。牽招字子經,原袁紹屬下,後投曹操。牽招武藝高強,作戰勇猛,尤擅統騎兵。征烏丸,討匈奴,平定內亂,為曹魏立下赫赫戰功,後封雁門太守,關內侯。文聘更是荊州少有的智將。文聘字仲業,初投劉表,後隨劉綜降曹操。曹操讚其忠誠勇敢,智謀過人。文聘武藝高強,不輸曹操的“五子良將”。一生作戰,大多是以少勝多。曾三勝關羽,兩勝孫吳。曹操讚其為“磐石”。劉備感歎,與文聘失之交臂。稱“若得仲業,必不致荊州有失。”陶響馬上喚徐盛一問,才知文聘本就是徐州人,文家雖非頂級士家,但也算是家學淵博了,多出士子。至於牽招,確是冀州人士,但牽家原屬韓馥下臣,後袁紹取奪冀州,怕被清算,於是舉家搬到了徐州。至於李乾,字子休,最早是張角王牌軍“黃巾力士”統領。張角事敗後,李乾率少數屬下退入徐州,被陶謙招降務農。徐盛見其力大,使得兩柄各重六十餘斤的大錘。又識武功戰陣,故破格錄用。


    史阿手下,阿響隻對一個叫鄧展的人有印象。史書中,鄧展出身南陽鄧氏豪族。自幼習武,精通各種兵器,尤其擅長空手奪人兵器。“空手入白刃”最早就是指他。曾當過曹丕的劍術老師。其餘人等,則來自四麵八方。高矮胖瘦不一,年齡差距也較懸殊,有十五六歲的青年,也有六七十歲的長者。各人擅長的兵器更是五花八門。但越是這樣,陶響認為越需要增強該部的對徐州的歸屬感和團隊意識。於是把兩部人馬,統一換裝,合而為一。進行隊列訓練。陶響親自編寫教材,且不厭其煩,一遍遍地示範後世華夏軍的軍姿,後世軍人家庭出身的陶響認為華夏軍的軍姿是最標準的,沒有之一。又從軍中選出三十餘名,初識文字的士卒,早晚宣講。初時少不了有人左右不分,彎腰駝背。陶響命人一律棍棒飼侯,屢教不改者更不得飯食。沒辦法,慈不掌兵。除了隊列,更增早晚各舉石鎖百次,跑步十裏。隊列訓練,看似簡單,但要練好,實屬不易,且需團隊配合。往往是少數人就會影響整個團隊。陶響對影響整個團隊的“老鼠屎”,抓出後必加嚴懲。每晚臨睡之際,便有識字兵卒宣講陶響所言:“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保境安民,護家衛國”的道理。


    某一日,一什士卒訓練中,什長唿喊:“齊步走”未停,這什士卒見前方乃一溝渠,渠寬且深,眾人見狀,自動停止渠邊。陶響見狀,命人把一什士卒全部推入溝中,浸泡汙水。並宣布,該隊士卒沒有聽到停止命令,擅自停止前進,屬違反軍令,每人扣飯食三頓,杖二十。自此無人敢違號令。


    一月過後,隊列訓練基本完成。陶響把徐盛手下三千人,分作四部。牽招先挑選500名能熟練騎馬的士卒組建騎兵營,文聘率1000人組建刀盾營,李乾率1000人組成長槍營,另500人由徐盛親領,組成弓兵營。弓兵營不是單獨的兵種,作為戰場的後備力量,弓兵營多由獵戶及善射者組成。本身就有一定的臂力。要知道,複合弓出現之前,射箭可是需要有強大臂力的體力活兒,所以陶響要求所有弓兵,除每人配長弓一張之外,還另配一刀一盾。每日半日練習謝箭,半日同刀盾兵合練。


    長槍營每日專練突刺,三人為一組,務必做到動作整齊劃一。刀盾兵每日練習左手舉盾,右手劈砍,也是三人一組。騎兵營每騎配一槍一刀。初期訓練列隊衝刺,但一什人一隊。講究排列整齊,間隔一致。後期則訓練馬上劈砍。追亡逐北時,劈砍殺敵效率倍增。


    史阿手下1200人,陶響挑選了200人作為自己的親衛隊,以鄧展為衛隊長。陶響初見鄧展,便覺鄧展沉穩有度,舉止頗有大家風範,直覺鄧展武功定在史阿之上,絕不會在史阿之下。再一交談,竟然連兵法戰陣,也堪稱精擅。陶響當然不會放過如此大才。


    餘下1000人,則打亂分為100個10小隊,什長帶隊訓練分進合擊之術,不管敵人是一個人,還是一百人,一千人,十人小隊均需相互配合,分進合擊,給予敵人最大殺傷。又派軍中擅長潛藏追蹤者,技擊刺殺者,模擬方言者,刺探消息者等,統一教授他人各種技能。


    時間來到了中平二年秋天,陶家軍練成。某一日,陶謙率徐州一眾文武,前來觀摩新軍練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圍爐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默素醉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默素醉煙並收藏圍爐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