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太子攝政
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國你哭啥? 作者:像個太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落夕,澈兒已經快十歲了,也該讓他接觸一些政務了。”顧風放下手中的兵書,目光投向正在批閱奏折的秦落夕。
秦落夕微微蹙眉,筆尖一頓,朱砂在奏折上暈染開一小片鮮紅,如同她此刻複雜的心緒。
“澈兒還小,讓他現在就接觸政務,會不會太早了些?”
“早些接觸,才能早些曆練。”顧風走到秦落夕身旁,輕輕地將她的手握在自己的掌心。
“他終究是要繼承你的衣缽,治理這大秦江山的。”
秦落夕的目光柔和下來,她反握住顧風的手。
“你說的對,澈兒是未來的帝王,遲早要擔起這份責任。”她歎了口氣,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隻是,我總覺得他還像個孩子,需要我的保護。”
“他確實還是個孩子,但也是未來的帝王。”顧風將秦落夕攬入懷中,在她耳邊輕聲說道,“我們不能永遠保護他,要讓他學會獨立,學會承擔。”
秦落夕靠在顧風的胸膛上,聽著他沉穩有力的心跳,心中的不安漸漸消散。“那你說,該讓他從哪裏開始?”
“先讓他旁聽早朝吧。”顧風建議道,“讓他感受一下朝堂的氛圍,了解一下國家大事。”
“也好。”秦落夕點了點頭,“就讓他從旁聽開始吧。”
第二天早朝,十歲的秦澈第一次出現在朝堂之上。他身穿明黃色的太子服,頭戴金冠,小小的身影站在秦落夕的身旁,顯得格外挺拔。
朝臣們紛紛向小太子行禮,秦澈也學著秦落夕的樣子,一一迴禮。他雖然年幼,但舉止之間卻透著一股與生俱來的帝王之氣。
早朝結束後,秦落夕特意留下秦澈,詢問他今天的感受。
“母皇,兒臣覺得,治理國家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秦澈稚嫩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認真,“兒臣還有很多東西要學。”
秦落夕欣慰地摸了摸秦澈的頭,“澈兒,你很聰明,也很有悟性。隻要你肯努力學習,將來一定能夠成為一位明君。”
“兒臣一定會努力的,母皇。”秦澈堅定地說道。
接下來的日子裏,秦澈每天都堅持旁聽早朝,認真學習治國之道。他不僅學習經史子集,還學習算學、格物、農學、醫學等實用學科。
秦落夕也開始逐漸將一些不太重要的政務交給秦澈處理,讓他在實踐中學習和成長。
顧風則在一旁默默地關注著秦澈的成長,時不時地給予他一些指導和幫助。
“澈兒,今日早朝,眾卿家都議論了些什麽?”秦落夕放下手中的奏折,慈愛地望著坐在一旁的秦澈。
秦澈恭敬地起身,拱手道:“迴母皇,今日早朝主要討論了南方水患的治理方案,以及與西域諸國的貿易協定。”
“哦?那澈兒覺得,這些方案如何?”秦落夕鼓勵他發表自己的看法。
“兒臣覺得,李大人提出的疏浚河道,加固堤壩的方案可行,但需加大投入,並派遣得力官員監督執行。至於與西域的貿易協定,兒臣認為……”秦澈頓了頓,略帶猶豫地說道,“兒臣認為,劉公公的建議甚為妥當,可以適當降低關稅,鼓勵商貿往來。”
秦落夕微微蹙眉。
劉公公?
一個宦官,竟然在貿易方麵提出了建議,而且還被太子認為“甚為妥當”?
這讓她感到一絲不安。
顧風一直靜靜地聽著,此時也開口道:“澈兒,你為何覺得劉公公的建議妥當?”
秦澈解釋道:“劉公公說,降低關稅可以吸引更多西域商人前來貿易,增加國庫收入,還能促進文化交流。兒臣覺得很有道理。”
“澈兒,你年紀尚小,很多事情看得還不夠透徹。”顧風語重心長地說道,“降低關稅的確可以吸引更多商人,但也可能導致國內商品滯銷,損害本土商人的利益。而且,劉公公一個宦官,為何會對貿易如此了解?”
秦落夕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一個宦官,不應過問政事,更不應該對國家政策指手畫腳。
而澈兒竟然如此重視他的意見,這其中必定有蹊蹺。
“落夕,我覺得此事需要徹查。”顧風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一個宦官,竟然試圖幹預朝政,其背後恐怕隱藏著更大的陰謀。”
秦落夕點了點頭,立刻傳喚暗衛統領:“你秘密調查劉公公,看他與何人來往,有何圖謀,不得走漏半點風聲。”
暗衛統領領命而去。
接下來的幾天,秦落夕和顧風都密切關注著暗衛的調查進展。
澈兒也察覺到了父母的異樣,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風,你說,劉公公背後究竟是誰?”秦落夕憂心忡忡地問道。
顧風沉吟片刻,說道:“現在還不好說,但可以肯定的是,此人絕非善類。我們必須盡快查清真相,以免大秦陷入危機。”
秦落夕握緊了顧風的手,心中充滿了擔憂。
幾日後。
“落夕,暗衛的調查結果出來了。”顧風走進禦書房,臉色凝重,手中握著一份卷軸。
秦落夕放下手中的奏章,眉宇間帶著一絲焦慮:“如何?可是查清了劉公公的底細?”
顧風走到她身旁,將卷軸緩緩展開,指著其中一行字,語氣沉重:“你看,劉公公竟是***的人。”
“***?”秦落夕秀眉緊蹙,眼中閃過一絲震驚。
“她……她為何要安插一個宦官在朕身邊?她想做什麽?”
***秦落霞,是秦落夕的同父異母的姐姐,自秦落夕登基以來,便一直深居簡出,不問政事。
如今,她竟然安插眼線在宮中,這不得不讓秦落夕心生警惕。
顧風沉聲道:“落夕,你還記得前些日子,***曾向你求情,希望你能赦免她兒子,也就是你的侄子,秦宇的罪過嗎?”
秦落夕點了點頭,秦宇因貪汙受賄,被她革職查辦,***曾多次求情,希望她能網開一麵。
“當時你拒絕了她,恐怕她懷恨在心,所以才……”顧風沒有繼續說下去,但其中的含義不言而喻。
秦落夕微微蹙眉,筆尖一頓,朱砂在奏折上暈染開一小片鮮紅,如同她此刻複雜的心緒。
“澈兒還小,讓他現在就接觸政務,會不會太早了些?”
“早些接觸,才能早些曆練。”顧風走到秦落夕身旁,輕輕地將她的手握在自己的掌心。
“他終究是要繼承你的衣缽,治理這大秦江山的。”
秦落夕的目光柔和下來,她反握住顧風的手。
“你說的對,澈兒是未來的帝王,遲早要擔起這份責任。”她歎了口氣,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隻是,我總覺得他還像個孩子,需要我的保護。”
“他確實還是個孩子,但也是未來的帝王。”顧風將秦落夕攬入懷中,在她耳邊輕聲說道,“我們不能永遠保護他,要讓他學會獨立,學會承擔。”
秦落夕靠在顧風的胸膛上,聽著他沉穩有力的心跳,心中的不安漸漸消散。“那你說,該讓他從哪裏開始?”
“先讓他旁聽早朝吧。”顧風建議道,“讓他感受一下朝堂的氛圍,了解一下國家大事。”
“也好。”秦落夕點了點頭,“就讓他從旁聽開始吧。”
第二天早朝,十歲的秦澈第一次出現在朝堂之上。他身穿明黃色的太子服,頭戴金冠,小小的身影站在秦落夕的身旁,顯得格外挺拔。
朝臣們紛紛向小太子行禮,秦澈也學著秦落夕的樣子,一一迴禮。他雖然年幼,但舉止之間卻透著一股與生俱來的帝王之氣。
早朝結束後,秦落夕特意留下秦澈,詢問他今天的感受。
“母皇,兒臣覺得,治理國家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秦澈稚嫩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認真,“兒臣還有很多東西要學。”
秦落夕欣慰地摸了摸秦澈的頭,“澈兒,你很聰明,也很有悟性。隻要你肯努力學習,將來一定能夠成為一位明君。”
“兒臣一定會努力的,母皇。”秦澈堅定地說道。
接下來的日子裏,秦澈每天都堅持旁聽早朝,認真學習治國之道。他不僅學習經史子集,還學習算學、格物、農學、醫學等實用學科。
秦落夕也開始逐漸將一些不太重要的政務交給秦澈處理,讓他在實踐中學習和成長。
顧風則在一旁默默地關注著秦澈的成長,時不時地給予他一些指導和幫助。
“澈兒,今日早朝,眾卿家都議論了些什麽?”秦落夕放下手中的奏折,慈愛地望著坐在一旁的秦澈。
秦澈恭敬地起身,拱手道:“迴母皇,今日早朝主要討論了南方水患的治理方案,以及與西域諸國的貿易協定。”
“哦?那澈兒覺得,這些方案如何?”秦落夕鼓勵他發表自己的看法。
“兒臣覺得,李大人提出的疏浚河道,加固堤壩的方案可行,但需加大投入,並派遣得力官員監督執行。至於與西域的貿易協定,兒臣認為……”秦澈頓了頓,略帶猶豫地說道,“兒臣認為,劉公公的建議甚為妥當,可以適當降低關稅,鼓勵商貿往來。”
秦落夕微微蹙眉。
劉公公?
一個宦官,竟然在貿易方麵提出了建議,而且還被太子認為“甚為妥當”?
這讓她感到一絲不安。
顧風一直靜靜地聽著,此時也開口道:“澈兒,你為何覺得劉公公的建議妥當?”
秦澈解釋道:“劉公公說,降低關稅可以吸引更多西域商人前來貿易,增加國庫收入,還能促進文化交流。兒臣覺得很有道理。”
“澈兒,你年紀尚小,很多事情看得還不夠透徹。”顧風語重心長地說道,“降低關稅的確可以吸引更多商人,但也可能導致國內商品滯銷,損害本土商人的利益。而且,劉公公一個宦官,為何會對貿易如此了解?”
秦落夕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一個宦官,不應過問政事,更不應該對國家政策指手畫腳。
而澈兒竟然如此重視他的意見,這其中必定有蹊蹺。
“落夕,我覺得此事需要徹查。”顧風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一個宦官,竟然試圖幹預朝政,其背後恐怕隱藏著更大的陰謀。”
秦落夕點了點頭,立刻傳喚暗衛統領:“你秘密調查劉公公,看他與何人來往,有何圖謀,不得走漏半點風聲。”
暗衛統領領命而去。
接下來的幾天,秦落夕和顧風都密切關注著暗衛的調查進展。
澈兒也察覺到了父母的異樣,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風,你說,劉公公背後究竟是誰?”秦落夕憂心忡忡地問道。
顧風沉吟片刻,說道:“現在還不好說,但可以肯定的是,此人絕非善類。我們必須盡快查清真相,以免大秦陷入危機。”
秦落夕握緊了顧風的手,心中充滿了擔憂。
幾日後。
“落夕,暗衛的調查結果出來了。”顧風走進禦書房,臉色凝重,手中握著一份卷軸。
秦落夕放下手中的奏章,眉宇間帶著一絲焦慮:“如何?可是查清了劉公公的底細?”
顧風走到她身旁,將卷軸緩緩展開,指著其中一行字,語氣沉重:“你看,劉公公竟是***的人。”
“***?”秦落夕秀眉緊蹙,眼中閃過一絲震驚。
“她……她為何要安插一個宦官在朕身邊?她想做什麽?”
***秦落霞,是秦落夕的同父異母的姐姐,自秦落夕登基以來,便一直深居簡出,不問政事。
如今,她竟然安插眼線在宮中,這不得不讓秦落夕心生警惕。
顧風沉聲道:“落夕,你還記得前些日子,***曾向你求情,希望你能赦免她兒子,也就是你的侄子,秦宇的罪過嗎?”
秦落夕點了點頭,秦宇因貪汙受賄,被她革職查辦,***曾多次求情,希望她能網開一麵。
“當時你拒絕了她,恐怕她懷恨在心,所以才……”顧風沒有繼續說下去,但其中的含義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