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涼州災民
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國你哭啥? 作者:像個太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阿什蘭,我會讓你們付出代價!”顧風咬牙切齒,拳頭緊握。
他猛地一拳砸在沙盤上,木屑飛濺。
“來人!”
“侯爺!”親兵立刻進入營帳。
“傳令下去,全軍休整,救治傷員,補充糧草!”
“是!”
親兵迅速離去傳達命令。
顧風的目光落在沙盤上阿什蘭的方位,眼神淩厲如刀。
他知道,這僅僅是開始。
邊境軍營中,傷兵的呻吟聲此起彼伏。
軍醫們忙碌地穿梭其中,為傷員包紮傷口。
顧風走入軍營,看著一張張痛苦的麵孔,心中一陣刺痛。
“將士們,辛苦了!”他沉聲說道。
“為了大秦,你們都是好樣的!”
顧風的到來,讓傷兵們精神一振。
“侯爺!”
“侯爺!”
他們紛紛掙紮著想要起身行禮。
“不必多禮!”顧風連忙阻止。
“好好養傷,大秦需要你們!”
他走到一個年輕士兵身旁,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很勇敢!”
年輕士兵的眼中閃爍著淚光。
“能為大秦效力,是我的榮幸!”
顧風離開軍營後,立刻召集眾將領議事。
“這次阿什蘭的夜襲,雖然我們最終擊退了他們,但也暴露出了我們的一些問題。”
“我們的情報工作做得還不夠到位,沒能及時發現敵人的動向。”
“此外,一些據點的防禦工事也存在缺陷,需要盡快改進。”
“李牧!”
“屬下在!”李牧出列。
“你立刻派人深入阿什蘭境內,收集情報。”
“我要知道他們的一舉一動!”
“是!”
“另外,徹查趙老爺謀反一案,看看是否還有其他勢力與阿什蘭勾結。”
“務必將所有隱藏的敵人,全部揪出來!”
“是!”
京城,皇宮。
秦落夕正在接見各國使臣。
“陛下,我國願意與大秦加強合作,共同對抗阿什蘭的侵略!”
一個使臣說道。
“很好!”秦落夕點了點頭。
“大秦歡迎所有愛好和平的國家,與我們攜手共進!”
“陛下,我國對阿什蘭的侵略行徑表示強烈譴責!”
另一個使臣說道。
“我們會盡力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幫助大秦渡過難關。”
“多謝!”秦落夕說道。
“大秦不會忘記朋友的幫助!”
然而,也有一些國家對大秦的態度曖昧不明。
他們既不願意得罪阿什蘭,也不想放棄與大秦合作的機會。
秦落夕深知,外交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她必須謹慎應對,才能維護大秦的利益。
夜深人靜,秦落夕獨自一人在禦書房批閱奏折。
她揉了揉疲憊的雙眼,心中充滿了擔憂。
這場戰爭,不知何時才能結束。
大秦的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突然,一個黑影閃入禦書房。
“誰?”秦落夕警惕地問道。
“陛下,是我。”
李牧的聲音響起。
“你迴來了?”秦落夕鬆了口氣。
“有什麽發現?”
“陛下,我們查到,阿什蘭國內並非鐵板一塊。”
“有一些勢力對拓跋烈的統治非常不滿。”
“他們願意與我們合作,推翻拓跋烈的統治。”
“哦?”秦落夕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這倒是一個好消息。”
“如果能利用好這些勢力,或許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陛下英明!”李牧說道。
“我已經與這些勢力取得了聯係。”
“他們希望我們能夠提供一些幫助。”
“可以!”秦落夕毫不猶豫地說道。
“隻要他們能夠幫助我們打敗阿什蘭,我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是!”李牧領命而去。
秦落夕望著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充滿了希望。
或許,這場戰爭的轉機,就要出現了。
秦落夕站在殘破的城牆上,風吹起她的衣角,獵獵作響。
“重建大秦,比想象中更難。”
她望著滿目瘡痍的景象,心中五味雜陳。
顧風從身後走來,輕輕握住她的手。
“落夕,我們一起。”
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給了秦落夕莫大的安慰。
“風,百姓們受苦了。”
秦落夕的聲音有些哽咽。
“我知道。”
顧風將她攬入懷中,輕輕拍著她的背。
“我們會讓他們過上好日子的。”
他抬頭望向天空,眼神中充滿了希望。
邊境,曾經的戰場如今一片狼藉。
斷壁殘垣,訴說著戰爭的殘酷。
士兵們正在清理廢墟,修複防禦工事。
“動作快點!別偷懶!”
一個老兵大聲嗬斥著新兵。
“是!”
新兵們不敢怠慢,加快了手中的動作。
顧風騎著戰馬,巡視著邊境。
“將士們辛苦了!”
他高聲喊道。
“為大秦效力!”
士兵們齊聲迴應,士氣高昂。
京城,曾經繁華的街道如今一片蕭條。
許多房屋倒塌,店鋪關門。
難民們聚集在街頭,眼神中充滿了迷茫和無助。
“施舍點吃的吧!我們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
一個老婦人顫巍巍地伸出手,乞求著路人的幫助。
秦落夕走下馬車,來到難民中間。
“鄉親們,朕知道你們受苦了。”
她的聲音充滿了關切。
“朕會盡力幫助你們,讓你們重新過上好日子的。”
她從侍衛手中接過食物和衣物,分發給難民們。
“謝謝陛下!”
難民們感激涕零,紛紛跪下謝恩。
皇宮,禦書房。
顧風和秦落夕正在商議戰後重建工作。
“風,我們首先要解決的是難民安置問題。”
秦落夕說道。
“我已經安排人手搭建臨時住所,並提供食物和衣物。”
顧風迴答道。
“此外,還要盡快恢複農業生產和商業活動。”
“我已經下令減免賦稅,鼓勵百姓恢複生產。”
秦落夕補充道。
“還要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合作,爭取他們的援助。”
“我已經派使臣前往各國,商談合作事宜。”
顧風說道。
“落夕,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我知道。”
秦落夕點了點頭。
“但我們一定會成功的。”
她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
幾個月後,大秦的戰後重建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邊境防禦工事得到修複,城市和鄉村逐漸恢複了生機。
難民們得到了安置,農業生產和商業活動也逐漸恢複。
大秦的經濟開始複蘇,百姓的生活也逐漸好轉。
皇宮,禦花園。
顧風和秦落夕漫步其中。
“風,你看,大秦又恢複了往日的繁榮。”
秦落夕指著遠處繁華的街道,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是啊。”
顧風也笑了。
“這一切,都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他握緊秦落夕的手,心中充滿了幸福。
“落夕,我們還要繼續努力,讓大秦變得更加強大。”
“嗯。”
秦落夕點了點頭。
“為了大秦,為了百姓,我們一起努力。”
兩人相視一笑,眼中充滿了希望。
新的發展規劃開始實施,大秦的國力日益增強。
經濟發展迅速,文化教育蓬勃發展,軍事力量也得到了提升。
大秦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成為了周邊國家敬畏的對象。
秦落夕一夜未眠。
她反複思量著冊封太子的事宜。
顧風均勻的唿吸聲在她耳邊響起。
她側過頭,看著熟睡的顧風,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這個男人,是她一生的依靠。
也是她大秦的支柱。
天色微亮。
秦落夕起身,開始梳妝打扮。
今日,她要以女帝的身份,向天下昭告太子的冊立。
金鑾殿上,文武百官早已齊聚。
秦落夕身著龍袍,緩緩走上龍椅。
“眾卿平身。”
她的聲音清脆而威嚴。
“謝陛下。”
百官齊聲迴應。
“今日朕有一件大事要宣布。”
秦落夕的目光掃過眾人。
“朕欲冊封皇長子顧天佑為皇太子。”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議論紛紛。
有人支持,有人反對。
“陛下,太子年幼,恐難當大任。”
一位老臣站了出來。
“丞相此言差矣,太子雖年幼,但天資聰穎,又有鎮國侯親自教導,將來必成大器。”
另一位大臣反駁道。
“陛下,立儲乃國之大事,還需慎重考慮。”
“是啊,陛下,此事關係到我大秦的未來,萬萬不可草率。”
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
秦落夕麵色平靜,靜靜地聽著眾人的議論。
她知道,冊立太子必然會引起爭議。
但她心意已決。
“朕意已決,不必再議。”
她的語氣不容置疑。
“傳太子!”
太監尖細的聲音響徹金鑾殿。
不一會兒,一個粉雕玉琢的小男孩走了進來。
他穿著太子服,頭上戴著金冠,顯得格外可愛。
“兒臣拜見母後。”
顧天佑跪下行禮。
“佑兒,今日起,你便是大秦的太子。”
秦落夕走下龍椅,將顧天佑扶了起來。
“兒臣定不負母後期望。”
顧天佑稚嫩的聲音充滿了堅定。
秦落夕欣慰地點了點頭。
她相信,她的兒子將來一定會成為一位明君。
冊封大典結束後,秦落夕迴到禦書房。
顧風早已等候在那裏。
“落夕,你做得很好。”
顧風上前,將秦落夕擁入懷中。
“風,謝謝你一直支持我。”
秦落夕靠在顧風的懷裏,感受著他的溫暖。
“我們是一家人,理應互相扶持。”
顧風輕輕撫摸著秦落夕的頭發。
“落夕,以後的路還很長,我們一起走下去。”
“嗯。”
秦落夕點了點頭,眼中充滿了幸福。
秦落夕批閱著奏折,眉頭緊鎖。
“西北涼州,今年稅賦遲遲未交。”
她放下奏折,揉了揉眉心。
顧風從她身後走來,輕輕環住她的肩膀。
“怎麽了?”
“涼州刺史呈上奏折,哭訴連年災荒,顆粒無收,無力繳納稅賦。”
秦落夕語氣中帶著一絲疲憊。
“哭窮?”
顧風挑了挑眉。
“奏折上說,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甚至易子而食。”
秦落夕的聲音低沉下來。
“易子而食……”
顧風重複著這四個字,眼中閃過一絲寒光。
“朕有些不放心。”
秦落夕抬起頭,看向顧風。
“我也覺得此事蹊蹺。”
顧風沉吟片刻。
“我親自去一趟涼州。”
“也好。”
秦落夕點點頭。
“你此去,務必查明真相。”
“放心吧。”
顧風拍了拍秦落夕的手背,轉身離去。
涼州城外,黃沙漫天。
顧風騎著駿馬,身後跟著李牧和幾名侍衛。
“侯爺,涼州城到了。”
李牧指著前方說道。
顧風抬頭望去,隻見城牆斑駁,城門緊閉。
“進城。”
顧風一夾馬腹,率先衝向城門。
城門緩緩打開,顧風一行人進入城內。
城內景象,卻與奏折上所述截然不同。
街道上人來人往,商鋪林立,一片繁榮景象。
顧風勒住韁繩,眉頭緊鎖。
“這……”
李牧也愣住了。
“去府衙。”
顧風冷聲說道。
涼州府衙,刺史大人早已得到消息,連忙出來迎接。
“下官參見鎮國侯。”
刺史大人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起來吧。”
顧風翻身下馬,語氣冰冷。
“本侯來此,是想看看涼州百姓,究竟是如何‘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
顧風加重了語氣。
刺史大人臉色煞白,汗如雨下。
“下官……下官……”
他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話來。
“帶我去看看你說的那些災民。”
顧風語氣不容置疑。
刺史大人不敢違抗,隻得硬著頭皮,帶著顧風等人來到城外的一處村莊。
村莊裏。
幾個村民,正圍坐在一起,大口啃著白饅頭,喝酒吃肉。
“這就是你說的災民?”
顧風指著那些村民,語氣冰冷。
“是……是……”
刺史大人嚇得渾身發抖。
“你還有什麽話說?”
顧風逼問道。
“下官該死,下官欺瞞聖上,罪該萬死!”
刺史大人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連連磕頭。
“你以為,你一句‘罪該萬死’就能抵消你的罪過嗎?”
顧風眼中閃過一絲殺意。
“來人,將他拿下!”
李牧立刻上前,將刺史大人捆綁起來。
“侯爺饒命,侯爺饒命啊!”
刺史大人哭喊著求饒。
顧風走到那幾個衣衫襤褸的“災民”麵前。
“你們是何人?”
顧風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一個老農抬起頭,渾濁的眼睛裏閃過一絲慌亂。
“草民……草民是這村裏的村民。”
老農的聲音顫抖著,不敢直視顧風的眼睛。
“村民?”
顧風冷笑一聲。
“我看你們不像。”
“侯爺,我們真的是村民啊!”
另一個村民連忙說道。
“是嗎?”
顧風的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一個年輕人的身上。
這個年輕人身材魁梧,眼神閃爍,一看就不是普通的村民。
“你來說。”
顧風指著年輕人說道。
年輕人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開口了。
“我們……我們是城裏的……乞丐。”
“乞丐?”
顧風挑了挑眉。
“刺史大人說,隻要我們假扮災民,就能給我們一些銀兩。”
年輕人低著頭,不敢看顧風。
“這麽說,你們是受人指使?”
顧風的聲音更加冰冷。
“是……是……”
年輕人連忙點頭。
“是誰指使你們的?”
顧風逼問道。
“是……是刺史大人。”
年輕人不敢隱瞞,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好一個刺史大人!”
顧風怒極反笑。
“竟然敢欺瞞聖上,罪該萬死!”
“來人,將這些人都帶迴去!”
李牧立刻上前,將那些“災民”全部抓了起來。
顧風轉身看向刺史大人,眼中殺意凜然。
“你還有什麽話說?”
刺史大人嚇得渾身發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帶走!”
顧風冷聲說道。
刺史大人被帶走後,顧風環顧四周,看著破敗的村莊,心中怒火難平。
“李牧。”
“屬下在。”
“傳令下去,立刻派人調查涼州災情,務必查個水落石出!”
“是!”
李牧領命而去。
顧風站在原地,望著遠方,心中思緒萬千。
涼州的繁華景象與奏折上的描述截然不同,這其中究竟隱藏著什麽秘密?
刺史大人為何要欺瞞聖上?
他背後是否還有更大的勢力?
這些問題,都需要他一一去解答。
顧風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堅定。
他一定要查清真相,還涼州百姓一個公道!
他猛地一拳砸在沙盤上,木屑飛濺。
“來人!”
“侯爺!”親兵立刻進入營帳。
“傳令下去,全軍休整,救治傷員,補充糧草!”
“是!”
親兵迅速離去傳達命令。
顧風的目光落在沙盤上阿什蘭的方位,眼神淩厲如刀。
他知道,這僅僅是開始。
邊境軍營中,傷兵的呻吟聲此起彼伏。
軍醫們忙碌地穿梭其中,為傷員包紮傷口。
顧風走入軍營,看著一張張痛苦的麵孔,心中一陣刺痛。
“將士們,辛苦了!”他沉聲說道。
“為了大秦,你們都是好樣的!”
顧風的到來,讓傷兵們精神一振。
“侯爺!”
“侯爺!”
他們紛紛掙紮著想要起身行禮。
“不必多禮!”顧風連忙阻止。
“好好養傷,大秦需要你們!”
他走到一個年輕士兵身旁,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很勇敢!”
年輕士兵的眼中閃爍著淚光。
“能為大秦效力,是我的榮幸!”
顧風離開軍營後,立刻召集眾將領議事。
“這次阿什蘭的夜襲,雖然我們最終擊退了他們,但也暴露出了我們的一些問題。”
“我們的情報工作做得還不夠到位,沒能及時發現敵人的動向。”
“此外,一些據點的防禦工事也存在缺陷,需要盡快改進。”
“李牧!”
“屬下在!”李牧出列。
“你立刻派人深入阿什蘭境內,收集情報。”
“我要知道他們的一舉一動!”
“是!”
“另外,徹查趙老爺謀反一案,看看是否還有其他勢力與阿什蘭勾結。”
“務必將所有隱藏的敵人,全部揪出來!”
“是!”
京城,皇宮。
秦落夕正在接見各國使臣。
“陛下,我國願意與大秦加強合作,共同對抗阿什蘭的侵略!”
一個使臣說道。
“很好!”秦落夕點了點頭。
“大秦歡迎所有愛好和平的國家,與我們攜手共進!”
“陛下,我國對阿什蘭的侵略行徑表示強烈譴責!”
另一個使臣說道。
“我們會盡力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幫助大秦渡過難關。”
“多謝!”秦落夕說道。
“大秦不會忘記朋友的幫助!”
然而,也有一些國家對大秦的態度曖昧不明。
他們既不願意得罪阿什蘭,也不想放棄與大秦合作的機會。
秦落夕深知,外交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她必須謹慎應對,才能維護大秦的利益。
夜深人靜,秦落夕獨自一人在禦書房批閱奏折。
她揉了揉疲憊的雙眼,心中充滿了擔憂。
這場戰爭,不知何時才能結束。
大秦的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突然,一個黑影閃入禦書房。
“誰?”秦落夕警惕地問道。
“陛下,是我。”
李牧的聲音響起。
“你迴來了?”秦落夕鬆了口氣。
“有什麽發現?”
“陛下,我們查到,阿什蘭國內並非鐵板一塊。”
“有一些勢力對拓跋烈的統治非常不滿。”
“他們願意與我們合作,推翻拓跋烈的統治。”
“哦?”秦落夕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這倒是一個好消息。”
“如果能利用好這些勢力,或許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陛下英明!”李牧說道。
“我已經與這些勢力取得了聯係。”
“他們希望我們能夠提供一些幫助。”
“可以!”秦落夕毫不猶豫地說道。
“隻要他們能夠幫助我們打敗阿什蘭,我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是!”李牧領命而去。
秦落夕望著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充滿了希望。
或許,這場戰爭的轉機,就要出現了。
秦落夕站在殘破的城牆上,風吹起她的衣角,獵獵作響。
“重建大秦,比想象中更難。”
她望著滿目瘡痍的景象,心中五味雜陳。
顧風從身後走來,輕輕握住她的手。
“落夕,我們一起。”
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給了秦落夕莫大的安慰。
“風,百姓們受苦了。”
秦落夕的聲音有些哽咽。
“我知道。”
顧風將她攬入懷中,輕輕拍著她的背。
“我們會讓他們過上好日子的。”
他抬頭望向天空,眼神中充滿了希望。
邊境,曾經的戰場如今一片狼藉。
斷壁殘垣,訴說著戰爭的殘酷。
士兵們正在清理廢墟,修複防禦工事。
“動作快點!別偷懶!”
一個老兵大聲嗬斥著新兵。
“是!”
新兵們不敢怠慢,加快了手中的動作。
顧風騎著戰馬,巡視著邊境。
“將士們辛苦了!”
他高聲喊道。
“為大秦效力!”
士兵們齊聲迴應,士氣高昂。
京城,曾經繁華的街道如今一片蕭條。
許多房屋倒塌,店鋪關門。
難民們聚集在街頭,眼神中充滿了迷茫和無助。
“施舍點吃的吧!我們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
一個老婦人顫巍巍地伸出手,乞求著路人的幫助。
秦落夕走下馬車,來到難民中間。
“鄉親們,朕知道你們受苦了。”
她的聲音充滿了關切。
“朕會盡力幫助你們,讓你們重新過上好日子的。”
她從侍衛手中接過食物和衣物,分發給難民們。
“謝謝陛下!”
難民們感激涕零,紛紛跪下謝恩。
皇宮,禦書房。
顧風和秦落夕正在商議戰後重建工作。
“風,我們首先要解決的是難民安置問題。”
秦落夕說道。
“我已經安排人手搭建臨時住所,並提供食物和衣物。”
顧風迴答道。
“此外,還要盡快恢複農業生產和商業活動。”
“我已經下令減免賦稅,鼓勵百姓恢複生產。”
秦落夕補充道。
“還要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合作,爭取他們的援助。”
“我已經派使臣前往各國,商談合作事宜。”
顧風說道。
“落夕,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我知道。”
秦落夕點了點頭。
“但我們一定會成功的。”
她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
幾個月後,大秦的戰後重建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邊境防禦工事得到修複,城市和鄉村逐漸恢複了生機。
難民們得到了安置,農業生產和商業活動也逐漸恢複。
大秦的經濟開始複蘇,百姓的生活也逐漸好轉。
皇宮,禦花園。
顧風和秦落夕漫步其中。
“風,你看,大秦又恢複了往日的繁榮。”
秦落夕指著遠處繁華的街道,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是啊。”
顧風也笑了。
“這一切,都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他握緊秦落夕的手,心中充滿了幸福。
“落夕,我們還要繼續努力,讓大秦變得更加強大。”
“嗯。”
秦落夕點了點頭。
“為了大秦,為了百姓,我們一起努力。”
兩人相視一笑,眼中充滿了希望。
新的發展規劃開始實施,大秦的國力日益增強。
經濟發展迅速,文化教育蓬勃發展,軍事力量也得到了提升。
大秦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成為了周邊國家敬畏的對象。
秦落夕一夜未眠。
她反複思量著冊封太子的事宜。
顧風均勻的唿吸聲在她耳邊響起。
她側過頭,看著熟睡的顧風,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這個男人,是她一生的依靠。
也是她大秦的支柱。
天色微亮。
秦落夕起身,開始梳妝打扮。
今日,她要以女帝的身份,向天下昭告太子的冊立。
金鑾殿上,文武百官早已齊聚。
秦落夕身著龍袍,緩緩走上龍椅。
“眾卿平身。”
她的聲音清脆而威嚴。
“謝陛下。”
百官齊聲迴應。
“今日朕有一件大事要宣布。”
秦落夕的目光掃過眾人。
“朕欲冊封皇長子顧天佑為皇太子。”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議論紛紛。
有人支持,有人反對。
“陛下,太子年幼,恐難當大任。”
一位老臣站了出來。
“丞相此言差矣,太子雖年幼,但天資聰穎,又有鎮國侯親自教導,將來必成大器。”
另一位大臣反駁道。
“陛下,立儲乃國之大事,還需慎重考慮。”
“是啊,陛下,此事關係到我大秦的未來,萬萬不可草率。”
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
秦落夕麵色平靜,靜靜地聽著眾人的議論。
她知道,冊立太子必然會引起爭議。
但她心意已決。
“朕意已決,不必再議。”
她的語氣不容置疑。
“傳太子!”
太監尖細的聲音響徹金鑾殿。
不一會兒,一個粉雕玉琢的小男孩走了進來。
他穿著太子服,頭上戴著金冠,顯得格外可愛。
“兒臣拜見母後。”
顧天佑跪下行禮。
“佑兒,今日起,你便是大秦的太子。”
秦落夕走下龍椅,將顧天佑扶了起來。
“兒臣定不負母後期望。”
顧天佑稚嫩的聲音充滿了堅定。
秦落夕欣慰地點了點頭。
她相信,她的兒子將來一定會成為一位明君。
冊封大典結束後,秦落夕迴到禦書房。
顧風早已等候在那裏。
“落夕,你做得很好。”
顧風上前,將秦落夕擁入懷中。
“風,謝謝你一直支持我。”
秦落夕靠在顧風的懷裏,感受著他的溫暖。
“我們是一家人,理應互相扶持。”
顧風輕輕撫摸著秦落夕的頭發。
“落夕,以後的路還很長,我們一起走下去。”
“嗯。”
秦落夕點了點頭,眼中充滿了幸福。
秦落夕批閱著奏折,眉頭緊鎖。
“西北涼州,今年稅賦遲遲未交。”
她放下奏折,揉了揉眉心。
顧風從她身後走來,輕輕環住她的肩膀。
“怎麽了?”
“涼州刺史呈上奏折,哭訴連年災荒,顆粒無收,無力繳納稅賦。”
秦落夕語氣中帶著一絲疲憊。
“哭窮?”
顧風挑了挑眉。
“奏折上說,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甚至易子而食。”
秦落夕的聲音低沉下來。
“易子而食……”
顧風重複著這四個字,眼中閃過一絲寒光。
“朕有些不放心。”
秦落夕抬起頭,看向顧風。
“我也覺得此事蹊蹺。”
顧風沉吟片刻。
“我親自去一趟涼州。”
“也好。”
秦落夕點點頭。
“你此去,務必查明真相。”
“放心吧。”
顧風拍了拍秦落夕的手背,轉身離去。
涼州城外,黃沙漫天。
顧風騎著駿馬,身後跟著李牧和幾名侍衛。
“侯爺,涼州城到了。”
李牧指著前方說道。
顧風抬頭望去,隻見城牆斑駁,城門緊閉。
“進城。”
顧風一夾馬腹,率先衝向城門。
城門緩緩打開,顧風一行人進入城內。
城內景象,卻與奏折上所述截然不同。
街道上人來人往,商鋪林立,一片繁榮景象。
顧風勒住韁繩,眉頭緊鎖。
“這……”
李牧也愣住了。
“去府衙。”
顧風冷聲說道。
涼州府衙,刺史大人早已得到消息,連忙出來迎接。
“下官參見鎮國侯。”
刺史大人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起來吧。”
顧風翻身下馬,語氣冰冷。
“本侯來此,是想看看涼州百姓,究竟是如何‘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
顧風加重了語氣。
刺史大人臉色煞白,汗如雨下。
“下官……下官……”
他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話來。
“帶我去看看你說的那些災民。”
顧風語氣不容置疑。
刺史大人不敢違抗,隻得硬著頭皮,帶著顧風等人來到城外的一處村莊。
村莊裏。
幾個村民,正圍坐在一起,大口啃著白饅頭,喝酒吃肉。
“這就是你說的災民?”
顧風指著那些村民,語氣冰冷。
“是……是……”
刺史大人嚇得渾身發抖。
“你還有什麽話說?”
顧風逼問道。
“下官該死,下官欺瞞聖上,罪該萬死!”
刺史大人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連連磕頭。
“你以為,你一句‘罪該萬死’就能抵消你的罪過嗎?”
顧風眼中閃過一絲殺意。
“來人,將他拿下!”
李牧立刻上前,將刺史大人捆綁起來。
“侯爺饒命,侯爺饒命啊!”
刺史大人哭喊著求饒。
顧風走到那幾個衣衫襤褸的“災民”麵前。
“你們是何人?”
顧風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一個老農抬起頭,渾濁的眼睛裏閃過一絲慌亂。
“草民……草民是這村裏的村民。”
老農的聲音顫抖著,不敢直視顧風的眼睛。
“村民?”
顧風冷笑一聲。
“我看你們不像。”
“侯爺,我們真的是村民啊!”
另一個村民連忙說道。
“是嗎?”
顧風的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一個年輕人的身上。
這個年輕人身材魁梧,眼神閃爍,一看就不是普通的村民。
“你來說。”
顧風指著年輕人說道。
年輕人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開口了。
“我們……我們是城裏的……乞丐。”
“乞丐?”
顧風挑了挑眉。
“刺史大人說,隻要我們假扮災民,就能給我們一些銀兩。”
年輕人低著頭,不敢看顧風。
“這麽說,你們是受人指使?”
顧風的聲音更加冰冷。
“是……是……”
年輕人連忙點頭。
“是誰指使你們的?”
顧風逼問道。
“是……是刺史大人。”
年輕人不敢隱瞞,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好一個刺史大人!”
顧風怒極反笑。
“竟然敢欺瞞聖上,罪該萬死!”
“來人,將這些人都帶迴去!”
李牧立刻上前,將那些“災民”全部抓了起來。
顧風轉身看向刺史大人,眼中殺意凜然。
“你還有什麽話說?”
刺史大人嚇得渾身發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帶走!”
顧風冷聲說道。
刺史大人被帶走後,顧風環顧四周,看著破敗的村莊,心中怒火難平。
“李牧。”
“屬下在。”
“傳令下去,立刻派人調查涼州災情,務必查個水落石出!”
“是!”
李牧領命而去。
顧風站在原地,望著遠方,心中思緒萬千。
涼州的繁華景象與奏折上的描述截然不同,這其中究竟隱藏著什麽秘密?
刺史大人為何要欺瞞聖上?
他背後是否還有更大的勢力?
這些問題,都需要他一一去解答。
顧風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堅定。
他一定要查清真相,還涼州百姓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