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的後麵是位中年婦人,看容貌約有四十幾歲,徐娘雖然半老,但顏色仍堪動人,可以想見年青時曾有怎樣風韻。頭上青絲挽成一髻,用繡有金絲牡丹的紅色帛帕包束,身穿大紅帛袍,腰紮青玉大帶,手中提一柄長劍。與道士比肩而立,如珠玉相配,交輝映襯,各顯光彩。
悟明和尚一望已知這道士必就是劍閣四俠中的三當家,人稱風流道人的玉塵子,中年美貌婦人自然便是有‘賽金花’之譽的萬山紅。
這一對夫妻闖蕩江湖,行俠仗義二十餘載,早有英名。悟明當年走鏢時便有耳聞,但素未謀麵。今日一見,不禁在心中暗暗稱讚,二人果然是人中龍鳳。
悟明和尚眼光雖飄向二人,身形卻不停,徑向斜刺裏騰身躍起。
人在半空,已聞後麵傳來尖銳破空之聲,知必是玉塵子的拂塵襲來。身形微挫,右手後抓,作勢欲將拂塵奪下。
他知拂塵前有三尺多的長絲是軟的,但若以力貫之,這軟絲卻可硬如鋼線,正好可抓。但玉塵子賴此稱名,豈能讓自己奪下?是以這一招是虛的,隻為叫玉塵子稍停,給自己一絲罅隙可乘。
但他手剛出,已見白光閃動,隨著一聲嬌叱入耳,萬山紅的長劍已斜斜撲至,直向自己身前刺到,自己若不變勢躲閃,必中肩頭。無奈扭腰沉肩,在空中變換身形。
不想萬山紅應得更快,不待劍勢走盡,已將腕輕抖,長劍劃個小弧,徑向他抓口袋的左手手腕削來。
劍閣四俠心地仁善,慮事細密,見悟明和尚所負青色布袋軟伏硬起,裏麵顯然裝著個人,都想著相鬥之時刀劍無眼,容易傷及到,是以想著先將悟明和尚所負之人救下。
悟明估錯形勢,未料玉塵子和萬山紅身手也如此之迅,自己雖拚力施為,竟逃不脫。
但不甘心如此落敗,急沉丹田之氣,墜下身形。
可雙腳還未沾塵,見青影閃動,翁九和那張猛惡大臉已在眼前,雙手箕張,直向他麵門擊來。
悟明和尚久在梁濟寺中自修,如蛙坐井,以為天隻一隅,此時才知劍閣四俠遠比自己想象得厲害。
他身在空中,無處借力,不能躲閃。。而翁九和擊到的雙掌隻能以雙掌來應,不然非受下重傷不可,無奈隻得鬆了口袋,舉雙掌自防。
四掌相交,一聲悶響,悟明自然不敢以實相鬥,借勁將身形遁出五、六丈遠,扭身便逃,轉瞬消隱在樹林之中。
玉塵子縱身欲追,翁九和在後麵喝止道:“四弟,窮寇莫追,當心有詐。”
萬山紅見布袋下墜,伸臂一抄,接入懷中。待將布袋放下,解開袋口,露出一個人的頭來。
四人看清這人臉孔,都不禁輕唿一聲。翁九和、端木萬千和玉塵子均急忙縮身退後,將林鳳凰送入萬山紅的懷中。
萬山紅向這張臉孔端詳片刻,抬頭對玉塵子道:“相公你說我二十年前有沒有她美?”
玉塵子微微一笑,點頭道:“有嗬。”
萬山紅自然知道玉塵子有意哄她,笑道:“我隻算得傾城,她卻是傾國之色。若叫皇帝老兒見了,怕不弄進宮裏才怪。”
翁九和在側搖頭道:“自古紅顏惹禍,美色招災。天賜一副這樣容貌,怕是多兇少吉之相。”
萬山紅見林鳳凰雙目緊閉,昏沉不醒,伸指點在她胸口的二穴上,催迫她體內氣血行走。
片刻後,林鳳凰神智漸複,慢慢睜開眼睛,恍惚半晌。待看清萬山紅是陌生臉孔,驚怔道:“你是誰?我——我在哪嗬?”
童牛兒聽林鳳凰講罷被救經過,暗暗感激天有憐香之憫,叫林鳳凰逃過這一劫。道:“他們對你如何?”
林鳳凰為他將茶斟滿端過,道:“自然是好。尤其蕊妹妹,待我如同親姐妹一般。對了,我已經認下翁大俠為義父,他老人家待我最仁。”
童牛兒應過一聲,正要言語,聽門上有人輕敲。
林鳳凰上前打開,端木蕊先將臉孔探入,嘻嘻一笑,走進屋來。後麵跟隨翁九和、端木萬千、玉塵子和萬山紅四人,端木蕊一一引見給童牛兒。
童牛兒見了四俠卻吃一驚,才知正是當日救霍家姐弟時碰到的那四人。
他本對四俠甚有好感,今見林鳳凰又被其救下,心中感激,上前見禮。
四人早就聽端木蕊講述過童牛兒與銀若雪的種種。當時林鳳凰雖然在側,但她經過此番抄家滅門的慘痛巨變和賣入青樓的痛苦曆練,心性早成熟許多,遇事能多思多慮,以為不該插口,免得將來為童牛兒帶來無謂的麻煩。
但聽說童牛兒為查訪自己下落,竟甘冒大險扮作僧人潛入翠屏峰梁濟寺中,一麵暗暗憂心,一麵深覺感動。夜半偷偷哭了幾次,默默祈禱蒼天護佑童牛兒逢兇化吉,平安無事。
端木蕊自然追問她與童牛兒關係,林鳳凰初時隻以平常籍口遮掩;後來聞知她與童牛兒義結金蘭,以為已無需隱瞞,忍不住將以前種種講與端木蕊知曉。
端木蕊聽罷義兄竟曾做下如此大仁大義之事,深受感動,才知童牛兒不是凡俗之人。想著他如今是自己的結義大哥,也覺驕傲。
林鳳凰本是少女心性,將端木蕊引為閨中密友,心中喜歡著誰,便忍不住想講與她知,叫她分享自己的幸福。
端木蕊聽罷驚道:“可大哥他和銀姑娘已經——已經——”
林鳳凰噘嘴道:“我不管,我就是喜歡他。這一世除了他,我再不會嫁第二個人,否則隻有一死。”
端木蕊聽過這一語,才知道林鳳凰外表雖然柔弱,內心卻剛烈,不禁搖頭苦笑。
劍閣四俠自端木蕊口中聽聞這些,也都吃驚。沒想到林鳳凰年紀雖輕,經曆的苦難卻多。同時也均對童牛兒心懷臆想,不知這個外表放浪形骸,內裏卻有仁義之心的青年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兒,是以不住上下打量他。
童牛兒身體尚虛,麵無血色,精神懨懨不振。林鳳凰見他與眾人見過禮後因耗力甚多,微有些晃,忙搶上伸臂抱了他的胳膊,將他的肩頭倚在自己的懷中。
如此一來,她的嘴兒已幾乎貼在童牛兒的頰側,顯得不勝親昵。劍閣四俠和端木蕊雖早知她所懷春心,但此時見了仍暗暗吃驚。
其實人在少年時本是如此,一旦戀上某個人兒,任什麽德從之念,貞守之操,書禮之教便都不管用了。眼中見的,耳中聽的,心中想的隻這個人而已。
但童牛兒在心裏對林鳳凰一直深懷敬畏,以為她便如自己所稱,是天上的仙女下界,早晚哪一日老天爺還要收迴去。是以心中雖然愛戀,卻從不敢有絲毫褻瀆念頭和非份之想,總是盡誠盡禮相敬。
今見林鳳凰如此親待自己,倒覺得不自在,忙輕閃一旁,把林鳳凰推在前麵。劍閣四俠見了倒覺意外,不明白二人之間究竟是怎樣關係,都懷有什麽心思。
童牛兒初見劍閣四俠,暗吃一驚。
四人各稟異相,都是出眾人物。尤其大當家翁九和,坐在那裏巍如山嶽,氣勢之盛任誰見了怕都要自矮三分。
童牛兒聽林鳳凰引見後在心裏笑一聲,暗想:這爺兒倆一個似仙子下界,美到極致;一個如閻羅再生,惡到駭人,站在一起倒搭調得緊。
劍閣四俠看著童牛兒也覺得有趣。這青年五官生得雖然清秀,但神情間那股嘲諷不屑的浪子之氣卻叫人瞧著別扭。似乎任什麽自他眼中看來都不打緊,任哪一個在他麵前都是平常,任天大的事對他都沒什麽所謂。
他們卻不知童牛兒從小自大是踏冰步雪活過來的,久在寒冷中忍捱,自然養成一副咬牙硬抗到死也不肯放口的無賴相。
其實他心中有多苦,隻有自己明白。但表麵上又最怕別人知,是以努力裝得滿不在乎,久而久之,養成這副招牌表情。
林鳳凰扶童牛兒在椅上落座,雙手輕按在他肩頭不肯稍離,目光溫柔地看著他。端木蕊在側見了她的癡迷模樣,忍不住掩口竊笑。
但劍閣四俠卻暗中吃驚,才知林鳳凰對童牛兒用情之深遠超眾人想象。
林鳳凰本是一孤弱少女,又落身難中,最受不得別人下心對她好。童牛兒偏肯拚卻一身數次舍命相救,這番海般深情,叫林鳳凰如何能輕放得下?早顧不得二人之間的各種差異,暗把一顆芳心竊許,卻不曾細想過將來如何。
也是她覺得自己前途多桀,命運動蕩,後日難料,是以早不願顧及其它,隻活在目下這一時三刻之內。
童牛兒先謝過四俠相救之恩,四俠各自謙讓;童牛兒又謝四俠解救林鳳凰之恩。翁九和擺手道:“童大人,不是老夫不承領你的謝意。如今鳳凰已是我的義女,他們三人的世侄,相救本是應該,不需你言謝。”
童牛兒迴眸望過身側的林鳳凰一眼,笑道:“仙女姐姐得翁大俠垂憐厚愛,收為螟蛉,今後看誰還敢欺你?”眾人聽了皆笑。
悟明和尚一望已知這道士必就是劍閣四俠中的三當家,人稱風流道人的玉塵子,中年美貌婦人自然便是有‘賽金花’之譽的萬山紅。
這一對夫妻闖蕩江湖,行俠仗義二十餘載,早有英名。悟明當年走鏢時便有耳聞,但素未謀麵。今日一見,不禁在心中暗暗稱讚,二人果然是人中龍鳳。
悟明和尚眼光雖飄向二人,身形卻不停,徑向斜刺裏騰身躍起。
人在半空,已聞後麵傳來尖銳破空之聲,知必是玉塵子的拂塵襲來。身形微挫,右手後抓,作勢欲將拂塵奪下。
他知拂塵前有三尺多的長絲是軟的,但若以力貫之,這軟絲卻可硬如鋼線,正好可抓。但玉塵子賴此稱名,豈能讓自己奪下?是以這一招是虛的,隻為叫玉塵子稍停,給自己一絲罅隙可乘。
但他手剛出,已見白光閃動,隨著一聲嬌叱入耳,萬山紅的長劍已斜斜撲至,直向自己身前刺到,自己若不變勢躲閃,必中肩頭。無奈扭腰沉肩,在空中變換身形。
不想萬山紅應得更快,不待劍勢走盡,已將腕輕抖,長劍劃個小弧,徑向他抓口袋的左手手腕削來。
劍閣四俠心地仁善,慮事細密,見悟明和尚所負青色布袋軟伏硬起,裏麵顯然裝著個人,都想著相鬥之時刀劍無眼,容易傷及到,是以想著先將悟明和尚所負之人救下。
悟明估錯形勢,未料玉塵子和萬山紅身手也如此之迅,自己雖拚力施為,竟逃不脫。
但不甘心如此落敗,急沉丹田之氣,墜下身形。
可雙腳還未沾塵,見青影閃動,翁九和那張猛惡大臉已在眼前,雙手箕張,直向他麵門擊來。
悟明和尚久在梁濟寺中自修,如蛙坐井,以為天隻一隅,此時才知劍閣四俠遠比自己想象得厲害。
他身在空中,無處借力,不能躲閃。。而翁九和擊到的雙掌隻能以雙掌來應,不然非受下重傷不可,無奈隻得鬆了口袋,舉雙掌自防。
四掌相交,一聲悶響,悟明自然不敢以實相鬥,借勁將身形遁出五、六丈遠,扭身便逃,轉瞬消隱在樹林之中。
玉塵子縱身欲追,翁九和在後麵喝止道:“四弟,窮寇莫追,當心有詐。”
萬山紅見布袋下墜,伸臂一抄,接入懷中。待將布袋放下,解開袋口,露出一個人的頭來。
四人看清這人臉孔,都不禁輕唿一聲。翁九和、端木萬千和玉塵子均急忙縮身退後,將林鳳凰送入萬山紅的懷中。
萬山紅向這張臉孔端詳片刻,抬頭對玉塵子道:“相公你說我二十年前有沒有她美?”
玉塵子微微一笑,點頭道:“有嗬。”
萬山紅自然知道玉塵子有意哄她,笑道:“我隻算得傾城,她卻是傾國之色。若叫皇帝老兒見了,怕不弄進宮裏才怪。”
翁九和在側搖頭道:“自古紅顏惹禍,美色招災。天賜一副這樣容貌,怕是多兇少吉之相。”
萬山紅見林鳳凰雙目緊閉,昏沉不醒,伸指點在她胸口的二穴上,催迫她體內氣血行走。
片刻後,林鳳凰神智漸複,慢慢睜開眼睛,恍惚半晌。待看清萬山紅是陌生臉孔,驚怔道:“你是誰?我——我在哪嗬?”
童牛兒聽林鳳凰講罷被救經過,暗暗感激天有憐香之憫,叫林鳳凰逃過這一劫。道:“他們對你如何?”
林鳳凰為他將茶斟滿端過,道:“自然是好。尤其蕊妹妹,待我如同親姐妹一般。對了,我已經認下翁大俠為義父,他老人家待我最仁。”
童牛兒應過一聲,正要言語,聽門上有人輕敲。
林鳳凰上前打開,端木蕊先將臉孔探入,嘻嘻一笑,走進屋來。後麵跟隨翁九和、端木萬千、玉塵子和萬山紅四人,端木蕊一一引見給童牛兒。
童牛兒見了四俠卻吃一驚,才知正是當日救霍家姐弟時碰到的那四人。
他本對四俠甚有好感,今見林鳳凰又被其救下,心中感激,上前見禮。
四人早就聽端木蕊講述過童牛兒與銀若雪的種種。當時林鳳凰雖然在側,但她經過此番抄家滅門的慘痛巨變和賣入青樓的痛苦曆練,心性早成熟許多,遇事能多思多慮,以為不該插口,免得將來為童牛兒帶來無謂的麻煩。
但聽說童牛兒為查訪自己下落,竟甘冒大險扮作僧人潛入翠屏峰梁濟寺中,一麵暗暗憂心,一麵深覺感動。夜半偷偷哭了幾次,默默祈禱蒼天護佑童牛兒逢兇化吉,平安無事。
端木蕊自然追問她與童牛兒關係,林鳳凰初時隻以平常籍口遮掩;後來聞知她與童牛兒義結金蘭,以為已無需隱瞞,忍不住將以前種種講與端木蕊知曉。
端木蕊聽罷義兄竟曾做下如此大仁大義之事,深受感動,才知童牛兒不是凡俗之人。想著他如今是自己的結義大哥,也覺驕傲。
林鳳凰本是少女心性,將端木蕊引為閨中密友,心中喜歡著誰,便忍不住想講與她知,叫她分享自己的幸福。
端木蕊聽罷驚道:“可大哥他和銀姑娘已經——已經——”
林鳳凰噘嘴道:“我不管,我就是喜歡他。這一世除了他,我再不會嫁第二個人,否則隻有一死。”
端木蕊聽過這一語,才知道林鳳凰外表雖然柔弱,內心卻剛烈,不禁搖頭苦笑。
劍閣四俠自端木蕊口中聽聞這些,也都吃驚。沒想到林鳳凰年紀雖輕,經曆的苦難卻多。同時也均對童牛兒心懷臆想,不知這個外表放浪形骸,內裏卻有仁義之心的青年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兒,是以不住上下打量他。
童牛兒身體尚虛,麵無血色,精神懨懨不振。林鳳凰見他與眾人見過禮後因耗力甚多,微有些晃,忙搶上伸臂抱了他的胳膊,將他的肩頭倚在自己的懷中。
如此一來,她的嘴兒已幾乎貼在童牛兒的頰側,顯得不勝親昵。劍閣四俠和端木蕊雖早知她所懷春心,但此時見了仍暗暗吃驚。
其實人在少年時本是如此,一旦戀上某個人兒,任什麽德從之念,貞守之操,書禮之教便都不管用了。眼中見的,耳中聽的,心中想的隻這個人而已。
但童牛兒在心裏對林鳳凰一直深懷敬畏,以為她便如自己所稱,是天上的仙女下界,早晚哪一日老天爺還要收迴去。是以心中雖然愛戀,卻從不敢有絲毫褻瀆念頭和非份之想,總是盡誠盡禮相敬。
今見林鳳凰如此親待自己,倒覺得不自在,忙輕閃一旁,把林鳳凰推在前麵。劍閣四俠見了倒覺意外,不明白二人之間究竟是怎樣關係,都懷有什麽心思。
童牛兒初見劍閣四俠,暗吃一驚。
四人各稟異相,都是出眾人物。尤其大當家翁九和,坐在那裏巍如山嶽,氣勢之盛任誰見了怕都要自矮三分。
童牛兒聽林鳳凰引見後在心裏笑一聲,暗想:這爺兒倆一個似仙子下界,美到極致;一個如閻羅再生,惡到駭人,站在一起倒搭調得緊。
劍閣四俠看著童牛兒也覺得有趣。這青年五官生得雖然清秀,但神情間那股嘲諷不屑的浪子之氣卻叫人瞧著別扭。似乎任什麽自他眼中看來都不打緊,任哪一個在他麵前都是平常,任天大的事對他都沒什麽所謂。
他們卻不知童牛兒從小自大是踏冰步雪活過來的,久在寒冷中忍捱,自然養成一副咬牙硬抗到死也不肯放口的無賴相。
其實他心中有多苦,隻有自己明白。但表麵上又最怕別人知,是以努力裝得滿不在乎,久而久之,養成這副招牌表情。
林鳳凰扶童牛兒在椅上落座,雙手輕按在他肩頭不肯稍離,目光溫柔地看著他。端木蕊在側見了她的癡迷模樣,忍不住掩口竊笑。
但劍閣四俠卻暗中吃驚,才知林鳳凰對童牛兒用情之深遠超眾人想象。
林鳳凰本是一孤弱少女,又落身難中,最受不得別人下心對她好。童牛兒偏肯拚卻一身數次舍命相救,這番海般深情,叫林鳳凰如何能輕放得下?早顧不得二人之間的各種差異,暗把一顆芳心竊許,卻不曾細想過將來如何。
也是她覺得自己前途多桀,命運動蕩,後日難料,是以早不願顧及其它,隻活在目下這一時三刻之內。
童牛兒先謝過四俠相救之恩,四俠各自謙讓;童牛兒又謝四俠解救林鳳凰之恩。翁九和擺手道:“童大人,不是老夫不承領你的謝意。如今鳳凰已是我的義女,他們三人的世侄,相救本是應該,不需你言謝。”
童牛兒迴眸望過身側的林鳳凰一眼,笑道:“仙女姐姐得翁大俠垂憐厚愛,收為螟蛉,今後看誰還敢欺你?”眾人聽了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