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督,聽說你們在石寶寨遇到了難處。”秦佐明問道。


    “不瞞佐明大哥,這石寶寨十多丈高,背山倚河,地形險要,著實難攻。”李定國無賴地說道。


    “大都督,白杆兵最善攀爬,如今加入安民軍,寸功未立,此事包在末將身上。”


    “剛剛會盟,定國不敢麻煩佐明大哥。”李定國有些不好意思。


    “哈哈,大都督,咱們既結盟,又結親,怎麽能說麻煩呢,佐明,你帶三百死士,摸上去,打開石寶寨子的大門。”秦良玉道。


    “放心吧,姑姑。”


    “既然如此,感謝老將軍深明大義,龐曉東。”


    “末將在。”


    “你率領所部,在石寶寨北部佯攻,吸引譚弘的注意力。”


    “是,大都督。”


    “崔直。”


    “末將在。”


    “水軍在石寶寨南,掩護秦佐明將軍。”


    “是。”


    崔直立即命水軍在南麵燃起火把,轟擊石寶寨,炮彈雖然打不上去,聲勢倒是頗為驚人。


    譚弘站在寨子高處,雙手叉腰,望著遠處不斷升騰而起的炮火,發出一陣張狂而肆意的大笑聲,布滿胡茬的臉上洋溢著得意與不屑,仿佛眼前這激烈的戰鬥隻是一場微不足道的鬧劇。


    身旁的幾位把總也同樣顯得漫不經心,其中一人更是輕佻地開口說道:“嘿!瞧瞧這李定國,還真會玩啊!放起煙花來倒是有模有樣的。”此人正是把總鄭三關,話語中充滿了嘲諷和輕蔑。


    其他把總則紛紛附和起來,有人嬉笑著說:“哈哈,就是就是!我看呐,這所謂的大西軍也不過如此嘛!”還有人陰陽怪氣地接話道:“說不定他們以為這樣就能嚇到咱們呢!簡直是癡人說夢!”眾人哄堂大笑,絲毫沒有將敵人的攻擊放在眼裏。


    此時的譚弘心中暗自盤算著:“哼,就憑這點小伎倆也想攻破我的寨子?等會兒定要讓你們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嚐嚐厲害!”他轉頭看向身邊的將領們,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似乎已經想到了應對之策……


    “可不是啊,兄弟們該吃吃該喝喝,啥事兒別往心裏擱。”


    “報。”一個守寨的士兵跑過來。


    “說。”


    “敵軍偷襲北麵。”


    “好小子,竟然知道聲南擊北。兄弟,在北寨給我侍候他們。”鄭三關叫道。


    譚弘如疾風般疾馳至北寨,一抵達目的地,便迅速投入到戰鬥之中,大聲疾唿指揮著守軍展開反擊。


    守寨士兵們齊心協力,將沉重的滾石推下城牆。這些巨大的石塊順著陡峭的山坡滾落而下,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仿佛要將敵人碾碎一般。與此同時,弓箭手們也紛紛拉滿弓弦,瞄準下方的敵軍,一支支利箭如同雨點般密集射出,帶著淩厲的破空之聲,直取敵人要害。


    麵對如此猛烈的攻擊,龐曉東並未退縮。他果斷下令讓手下士兵們頭頂厚實的木板,以此抵擋上方不斷落下的滾石和箭矢。同時,一些勇敢無畏的戰士則拖拽著堅固的木梯,艱難地向北寨靠近。他們步伐穩健,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盡管麵臨重重困難,但始終沒有放棄。


    秦佐明此時率領三百死士,在石寶寨南寨下露出了水麵,幾個白杆兵伸出長杆,掛到崖上的樹上,爬了上去,其它人也悄無聲息地爬了上去。


    “看見沒了,那邊的梯子,快給我轟。”北寨上,譚弘指揮著土炮兵們,轟擊龐曉東的部隊。


    就在此時,秦佐明以及其身旁士兵們亦成功攀爬至懸崖下方。但見秦佐明手臂猛然一揮,做出一個果斷而有力的手勢。緊接著,十餘位英勇無畏、身強體壯的士兵如同敏捷的猿猴一般,迅速朝著陡峭的懸崖上方奮力攀登而去。他們身姿矯健,動作敏捷,每一步都充滿了決心與勇氣。


    與此同時,另有整整五十名士兵則手持李定國特意補充而來的弓弩,目光如炬地緊緊鎖定著崖頂之上的敵軍守軍。他們神情專注且嚴肅,手指緊扣弓弦,隨時準備將那致命的箭矢射向敵人。秦佐明身上的火把一閃,弓弩手立即射擊,幾十支利箭向崖上的守軍撲去……


    “啊啊啊。”亂嚷嚷地聲音裏,譚弘的南寨士兵被射下崖去,死士們攀上崖去,接著就是對北寨子的譚弘部一陣弓弩進攻,譚弘身邊的士兵傷亡大半,死士們端起白杆槍衝上去,鄭三關和幾個士兵揮刀守護,死士們幾次進攻,都被擊退,十多個死士用弓弩解決了鄭三關,譚弘還沒有來得及調動其它地方的守軍,就被神兵天降的白杆兵們團團圍住,隻得棄刀投降,李定國令投降的譚軍撤下山來。


    “敗軍之將譚弘,叩見安民軍大都督。”


    “譚弘,把你的把總千總都叫出來。”李定國鐵青著臉。


    一會兒十多個把總千總站在長江邊的沙灘上,“諸位,我幾次相請,你們這點人馬,竟然負隅頑抗,殺傷我安民軍大量將士,著實可惡,為振軍威,全部處斬。”


    “大都督,譚某願意追隨左右,求你饒了他們。”譚弘連忙求情道。


    “你投降,我便饒了他們?我如果不拿下幾顆人頭,你譚家軍會服氣?斬。”李定國斬釘截鐵道。


    十幾個血淋淋的人頭落地,既打擊了譚軍的傲嬌之氣,又將譚軍原有的組織結構解體,譚軍各部終於服氣了。李定國在石寶寨上建築了炮台,安放了十門大炮,扼守長江航道。


    王光興得到了三譚大敗的信息,嚇得連忙扔了朱容藩,撤進了鄂西的大山裏,李定國向東進軍,與馬忠良等在夔州府會師,營建炮台五十座,加固夔州府城牆,牢牢地控製了夔門。


    “堂下之人可是朱容藩?”馬忠良問道。


    “楚王苗裔,大明孤忠,朱容藩見過安民軍大都督李定國將軍。”堂下之人一身蟒服,落落大方,倒不似尋常明朝王爺那麽窩囊。


    “你在三峽聚兵抗清,倒有幾分英雄行徑,不過稱孤道寡,不合為臣之道。”李定國道。


    “在下乃太祖苗裔,為重振大明,隻好劍走偏鋒,功過對錯,留給後人評說。”朱容藩看起來光明磊落。


    “有種有膽,這樣吧,你就到綦江去,跟著王大貴他們做些事情,你可願意?”李定國可不想殺他,奇貨可居,永曆要是對自己堅持敵對態度,那朱容藩就不失為一個選擇。


    此時,忠貞營(由李自成餘部改編)隱藏在三峽區域的各部躍躍欲試,準備在鄂西與湘西大戰清軍,三峽的山裏實在是太清苦了,鄂西和湘西的平原地區,遠比山區要富庶,不過鑒於大順軍和大西軍後期的矛盾,李錦高一功等擔心安民軍抄他們的後路,就這樣,安民軍、忠貞營和清軍在鄂西、湘西和川東之地形成了一個奇妙的平衡。


    三譚兄弟跑了譚文,作為後來人,李定國對三譚兄弟這樣多方下注的心思,自然是看得明白,他立即著手對新加入部隊進行整編,首先是主動加入的秦良玉部,李定國大加重用,特別是聞名遐邇的白杆兵,其練兵之法,值得安民軍借鑒。


    一是石砫駐軍擴編為一個旅,其中有一個營的白杆兵,由秦拱明率領,準備征伐鄂西和湘西那些不聽命的土司。


    二是對關係稍好的李占春,由其率軍一個旅駐夔州府,守衛四川的東大門,崔直率領海軍主力駐夔州港口。


    三是譚詣和秦佐明各率軍1旅(譚家1旅並李占春1旅)遠赴遂寧,攻擊潼川府,半條龍率1旅守武隆縣,侯天錫率原譚家一旅自萬縣由東向達州進軍,袁韜率軍坐船迴到重慶後,溯渠江迴師廣安。


    四是馬萬春率1營白杆兵編入第7旅,既體現了對馬家的信任,也加強了第7旅的陣地戰能力。


    五是譚弘,李定國把他發配到了渠縣,做了一個縣令,顯然對於他耽誤這麽多時間才投降很不滿意。


    隨後,李定國召見了二譚、秦馬兩家和李占春諸將。


    “諸位將軍一路辛苦,李某有失遠迎,萬望恕罪。”


    “拜見大都督。”眾將忙向李定行禮道。


    “諸位將軍乃蜀中宿將,本都督代表安民軍,竭誠歡迎你們加入。”


    “譚某報效來遲,望大都督恕罪。”


    “譚將軍言重啦,舉義不分早晚,參加都是英雄,何況譚將軍威鎮三峽,力保東大門不失,立了大功喔。”李定國細數譚氏兄弟的功勞,譚詣十分開心。


    “是啊,譚家力保四川東大門不失,姑母十分佩服。”秦佐明道。


    “今天能夠見到秦氏兩位將軍,本都督十分榮幸。”李定國轉過臉跟秦氏兄弟套近乎。


    “敗軍之將,何敢言勇。” 秦佐明和秦祚明連忙行禮道。


    “兩位將軍可不能如此說,秦馬兩家,滿門忠烈,自泰昌元年,秦馬兩家就參加了保家衛國之戰,渾河一戰,白杆兵幾乎死傷殆盡,但秦老夫人重建大軍,為國盡忠,崇禎三年,清軍入塞,翼明將軍就參加了保衛京師的戰鬥,那時候定國還是個孩子,秦馬兩家雖然是效忠崇禎皇帝,但是在保衛國家的戰鬥中,兩家人都立下了血戰之功,李某非常崇敬。”這些話都是出自李定國真心,自然說得情真意切。


    秦家兩兄弟聽得也是熱淚盈眶。


    “多謝大都督記掛。”


    李定國執著二人的手道:“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安民軍有諸位將軍,何愁大業不成。”自此,安民軍平定了川東和三峽地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末虐大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事能容天下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事能容天下肚並收藏迴到明末虐大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