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肅清朝政
我可是私生子,誰把黃袍穿我身上 作者:吵吵機器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司馬倫說著說著,麵露傷感黯然之色,甚至都險些落下眼淚。
隨即他便意識到自己失態,忙不迭深吸一口氣,笑道,“看我這張嘴,說這些煞風景的話做什麽,影響兄台的酒興。
“對了,兄台,還不知你如何稱唿?”
楊雲淡笑道,“在下,楊雲。”
“楊雲?”
司馬倫微微一怔,頓時麵露驚訝之色,“莫非……兄台便是前不久偵破汪德海、熊山之案,還獻計平定黑狼山的楊伯爵?”
“正是。”
楊雲微笑著點了點頭,“沒想到在下這點虛名,司馬兄都知曉,真是受寵若驚啊。”
“哪裏哪裏!”
司馬倫頓時肅然起敬,讚歎道,“楊公子,非我拍你的馬屁,但你絕對是現世整個京城,最令我欽佩之人。”
“汪德海自從執掌首輔之位以來,獨掌大權,權傾朝野,我從未見他吃過什麽虧。”
“但你明明無官無職,隻是一介平民,便能廢掉汪德海的左右手,讓汪德海吃下這麽大的啞巴虧。”
“這般手段和膽識,都令在下欽佩得五體投地。”
“如果我能有你一半的膽識,想來現如今我司馬家,也不會是現在的慘狀。”
楊雲寬慰道,“司馬兄,你也不必太過傷感。”
“天日昭昭,乾坤朗朗。”
“早晚有一日,汪德海的罪孽一定會被昭然於世。”
“屆時你父親的清白,也一定可以昭雪平凡!”
司馬倫正色道,“楊兄,現如今你已經廢掉了汪德海的左右手不知下一步,打算如何行動呢?”
“這個,我也還沒想到。”
楊雲搖了搖頭,“汪家作為京城有名的世族,根深蒂固,底蘊頗深。”
“汪德海作為當朝首輔,三朝老臣,門生故吏遍及朝內朝外。”
“即便失去了左右手,想要將他扳倒,又談何容易。”
“不知道司馬兄……對此有何看法?”
司馬倫眯著眼睛略一思忖,沉聲道,“依在下看來,想要扳倒汪德海,最重要的,就是將他的威風全部殺盡。”
“哦?”
楊雲眼中流露出一絲精光,“此話怎講?”
司馬倫解釋道:“汪德海其實並沒有那麽可怕,正是人們對他的敬畏,才助長了他的強大。”
“我們當今天子,體弱多病,很少在人前露麵。”
“執掌朝政的事務代言人明玉公主,又是一介女子,終究是會讓很多人心中不服。”
“在各地官吏和百姓們眼中,汪德海便是朝廷的實際掌權人,決定國策,任用官吏,都要由他一己做主。”
“想要扳倒汪德海,就必須讓世人明白,當今的天子姓趙,天亦姓趙。”
“汪德海不過是陛下的一介臣子,陛下可以扶持他坐在首輔之位上,就隨時可以讓他迴鄉養老。”
“隻要將汪德海的威風殺盡,讓各地官吏對他不再畏懼,讓朝中官吏與他離心離德。”
“如此一來,汪德海自然就不再像現如今這般權傾朝野,隻需陛下一紙聖旨,便足以將其扳倒!”
聽完司馬倫這番話後,楊雲不由滿臉激動,眼中流露出濃濃的欣賞之色。
“沒想到在這京城之中,還有第二個人也有此見識。”
司馬倫愣了愣,疑惑問道,“另外一人是誰?”
“正是在下。”
楊雲朗聲道,“欲滅其身,先滅其威,正是我為下一步製定的計劃。”
“沒想到司馬兄,竟然與我英雄所見略同!”
“看來司馬兄真不愧為司馬相國的後人,也擁有經天緯地之才,經國濟世之策啊!”
得到楊雲如此高的盛譽,司馬倫有些不好意思,訕笑道,“哪裏,楊兄謬讚了。”
“在下就算胸懷韜略,腹有良謀,奈何現在的朝政,仍被汪德海一人獨霸。”
“我便是有對付他的辦法,卻是也無處可施啊。”
“司馬兄,你放心吧。”
楊雲正色道,“早晚有一日,我一定會協助明玉公主,扳倒汪德海。”
“屆時,務必請司馬兄出山,助我一臂之力。”
“隻要你我聯手合力,定可掃除朝中的汪黨奸臣,為大周掃清逆賊,廓清寰宇,改得日月換新天!”
司馬倫怔了怔,頓時也熱血澎湃,激動道,“好!”
“既然如此,那在下便繼續在朝中忍辱負重,靜候楊兄佳音!”
……
眨眼間,又三個月的光景過去。
這三個月內,京城一片風平浪靜,安謐祥和。
汪德海那邊沒有任何動作,仿佛老實下來了一般。
楊雲自然也沒有主動出擊,一邊等候時機,一邊專心經商習武。
雖然京城一片風平浪靜,但是大周各地卻並不太平。
尤其江南各地,經曆了極為嚴重的旱災。
從開春到現在,沒有下過一場雨。
氣候炎熱,土壤幹旱,使得農民們的春播受到極大阻礙。
戶部官員都紛紛上奏,按照推測,今年朝廷的稅糧,比起上一年要銳減四成以上。
這日,深夜時分,公主殿內。
趙明月正在熬夜趕工,批閱各地呈上來的奏折。
原本趙明月像個沒有感情的批折機械一般,在一份份奏折寫下“準”或“駁”。
突然,看到一份字跡潦草的奏折,趙明月閱讀了一遍,疲憊的美眸之中,流露出震怒之色。
砰的一聲將奏折拍在桌案上,怒不可遏道,“豈有此理!”
“這桑林知府,真是找死!”
葉兒急忙走上前,關切問道,“陛下,怎麽了?”
“你看看這份奏折……”
趙明月氣得臉色蒼白,嘴唇都哆嗦不停。
“桑林府原本是江南最為富庶的重鎮,自古來一直都承包江南各府兩成的稅糧。”
“但自從三年之前,汪德海的義子郭維文上任之後,上任的第一年,產量便直接驟降了一半。”
“郭維文謊稱桑林府遭遇匪情和災情,不僅沒有承擔產量銳減的過錯,還向朝廷申請了大量的賑災糧款和剿餉。”
“朕看在汪德海的麵子上,雖然知道他暗中搞了很多小動作,卻也一直沒有派人詳查此事。”
隨即他便意識到自己失態,忙不迭深吸一口氣,笑道,“看我這張嘴,說這些煞風景的話做什麽,影響兄台的酒興。
“對了,兄台,還不知你如何稱唿?”
楊雲淡笑道,“在下,楊雲。”
“楊雲?”
司馬倫微微一怔,頓時麵露驚訝之色,“莫非……兄台便是前不久偵破汪德海、熊山之案,還獻計平定黑狼山的楊伯爵?”
“正是。”
楊雲微笑著點了點頭,“沒想到在下這點虛名,司馬兄都知曉,真是受寵若驚啊。”
“哪裏哪裏!”
司馬倫頓時肅然起敬,讚歎道,“楊公子,非我拍你的馬屁,但你絕對是現世整個京城,最令我欽佩之人。”
“汪德海自從執掌首輔之位以來,獨掌大權,權傾朝野,我從未見他吃過什麽虧。”
“但你明明無官無職,隻是一介平民,便能廢掉汪德海的左右手,讓汪德海吃下這麽大的啞巴虧。”
“這般手段和膽識,都令在下欽佩得五體投地。”
“如果我能有你一半的膽識,想來現如今我司馬家,也不會是現在的慘狀。”
楊雲寬慰道,“司馬兄,你也不必太過傷感。”
“天日昭昭,乾坤朗朗。”
“早晚有一日,汪德海的罪孽一定會被昭然於世。”
“屆時你父親的清白,也一定可以昭雪平凡!”
司馬倫正色道,“楊兄,現如今你已經廢掉了汪德海的左右手不知下一步,打算如何行動呢?”
“這個,我也還沒想到。”
楊雲搖了搖頭,“汪家作為京城有名的世族,根深蒂固,底蘊頗深。”
“汪德海作為當朝首輔,三朝老臣,門生故吏遍及朝內朝外。”
“即便失去了左右手,想要將他扳倒,又談何容易。”
“不知道司馬兄……對此有何看法?”
司馬倫眯著眼睛略一思忖,沉聲道,“依在下看來,想要扳倒汪德海,最重要的,就是將他的威風全部殺盡。”
“哦?”
楊雲眼中流露出一絲精光,“此話怎講?”
司馬倫解釋道:“汪德海其實並沒有那麽可怕,正是人們對他的敬畏,才助長了他的強大。”
“我們當今天子,體弱多病,很少在人前露麵。”
“執掌朝政的事務代言人明玉公主,又是一介女子,終究是會讓很多人心中不服。”
“在各地官吏和百姓們眼中,汪德海便是朝廷的實際掌權人,決定國策,任用官吏,都要由他一己做主。”
“想要扳倒汪德海,就必須讓世人明白,當今的天子姓趙,天亦姓趙。”
“汪德海不過是陛下的一介臣子,陛下可以扶持他坐在首輔之位上,就隨時可以讓他迴鄉養老。”
“隻要將汪德海的威風殺盡,讓各地官吏對他不再畏懼,讓朝中官吏與他離心離德。”
“如此一來,汪德海自然就不再像現如今這般權傾朝野,隻需陛下一紙聖旨,便足以將其扳倒!”
聽完司馬倫這番話後,楊雲不由滿臉激動,眼中流露出濃濃的欣賞之色。
“沒想到在這京城之中,還有第二個人也有此見識。”
司馬倫愣了愣,疑惑問道,“另外一人是誰?”
“正是在下。”
楊雲朗聲道,“欲滅其身,先滅其威,正是我為下一步製定的計劃。”
“沒想到司馬兄,竟然與我英雄所見略同!”
“看來司馬兄真不愧為司馬相國的後人,也擁有經天緯地之才,經國濟世之策啊!”
得到楊雲如此高的盛譽,司馬倫有些不好意思,訕笑道,“哪裏,楊兄謬讚了。”
“在下就算胸懷韜略,腹有良謀,奈何現在的朝政,仍被汪德海一人獨霸。”
“我便是有對付他的辦法,卻是也無處可施啊。”
“司馬兄,你放心吧。”
楊雲正色道,“早晚有一日,我一定會協助明玉公主,扳倒汪德海。”
“屆時,務必請司馬兄出山,助我一臂之力。”
“隻要你我聯手合力,定可掃除朝中的汪黨奸臣,為大周掃清逆賊,廓清寰宇,改得日月換新天!”
司馬倫怔了怔,頓時也熱血澎湃,激動道,“好!”
“既然如此,那在下便繼續在朝中忍辱負重,靜候楊兄佳音!”
……
眨眼間,又三個月的光景過去。
這三個月內,京城一片風平浪靜,安謐祥和。
汪德海那邊沒有任何動作,仿佛老實下來了一般。
楊雲自然也沒有主動出擊,一邊等候時機,一邊專心經商習武。
雖然京城一片風平浪靜,但是大周各地卻並不太平。
尤其江南各地,經曆了極為嚴重的旱災。
從開春到現在,沒有下過一場雨。
氣候炎熱,土壤幹旱,使得農民們的春播受到極大阻礙。
戶部官員都紛紛上奏,按照推測,今年朝廷的稅糧,比起上一年要銳減四成以上。
這日,深夜時分,公主殿內。
趙明月正在熬夜趕工,批閱各地呈上來的奏折。
原本趙明月像個沒有感情的批折機械一般,在一份份奏折寫下“準”或“駁”。
突然,看到一份字跡潦草的奏折,趙明月閱讀了一遍,疲憊的美眸之中,流露出震怒之色。
砰的一聲將奏折拍在桌案上,怒不可遏道,“豈有此理!”
“這桑林知府,真是找死!”
葉兒急忙走上前,關切問道,“陛下,怎麽了?”
“你看看這份奏折……”
趙明月氣得臉色蒼白,嘴唇都哆嗦不停。
“桑林府原本是江南最為富庶的重鎮,自古來一直都承包江南各府兩成的稅糧。”
“但自從三年之前,汪德海的義子郭維文上任之後,上任的第一年,產量便直接驟降了一半。”
“郭維文謊稱桑林府遭遇匪情和災情,不僅沒有承擔產量銳減的過錯,還向朝廷申請了大量的賑災糧款和剿餉。”
“朕看在汪德海的麵子上,雖然知道他暗中搞了很多小動作,卻也一直沒有派人詳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