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西河畔大地情》這部小說的發布純屬意外之作。
在春節前小年二十三那天起,就從新聞等渠道得知武漢出現肺炎病症。
當時不經意想了下,會不會跟十七年前非典一樣,想想不會,快春節了,不會這麽巧吧。
再說了,病毒不會這麽沒有眼力勁吧,大過年來湊什麽熱鬧,可能會跟流感等疾病一樣早早就被控製住了。
繼續不出門呆在家裏,寫自己那部凝重的現實題材鄉土小說《烏孫山下》,是一部描寫脫貧攻堅、創業、炒房、網貸、民族情、親情、人性的長篇小說。
年三十,小區大門口出現了社區幹部忙碌的身影;
年三十,所有未離開本市的機關幹部迴單位上班;
大年初二,看到市新聞播報,醫護人員早已放棄節假日在崗;
大年初二,得知所在城市市人民醫院,一個退休三年的老院長請纓,迴到原來崗位,因為她是十七年前所在城市抗擊非典時的指揮組副組長;
電視新聞、手機開始鋪天蓋地的播報病毒訊息,如何防治病毒蔓延------
這一刻,才明白原來這次病毒來得太狡猾了、太猝不及防了,也太來勢洶洶了,就沒給國人一點喘息的機會。
這一刻,才開始焦慮、恐慌和擔憂起來。
這一刻,也被感動著,被祖國和人民感動著,被無數逆行者感動著。
大年初一就產生衝動,要用自己的筆將身邊感人的事跡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於是就以《烏孫山下》“番外”形式寫了兩篇90後投身疫情的章節。
責編謝謝建議我另起文,就以這次疫情來重新開文。
當時看著謝謝指點迷津,感到頭大了,也蒙了。
因為那時已經兩開了,若再重新寫文就是三開了。
每天被逆行者和周圍凡人善舉感動著,三開就三開吧,參加“我們的力量”征文大賽,要求是最少五萬字即可。
想想第一次寫個短篇小說壓力應該不會太大,於是開始以短篇小說《寧西河畔大地情》重新開文。
小說以“傅淼淼、榮露露、王輝、歆歆、雲暖、馨兒”等90後的視角寫抗擊疫情故事。
發布1.8萬字後,收到簽約合同,要求最少20萬字以上。
又是一次意外,讓這部小說從短篇一下要求越過中篇小說,成為長篇小說。
三開壓力大,但已完全沉浸在寫文的世界中,不覺得累。
就如一個練習打坐的武者,一個閉關修煉的小徒弟,走火入魔般,幾乎每天不眠不休寫文發文。
還好,在3月初,同時連開的其他小說已經完本。
所有精力和心血投注在這部長篇小說中,為了力求文筆、文字的完美,每一章發文前至少修改三遍,甚至高達七遍。
即使這樣小心翼翼和謹慎,還是不斷得有章節屏蔽,可以理解,也很支持網站的做法。
《寧西河畔大地情》這部小說是個不在計劃之內的意外之作,又是個奇葩。
從收到站短到郵寄合同整整拖延了49天,先是宅在家裏不能出門打印,然後是快遞公司還未開業。
好事多磨吧,這部小說17萬字才更改簽約合同,20萬字上架,是不是很奇葩。
這部小說又是我的意外之作,猶如無意中得到了一個小生命,有靈性的小生命。
他先是一盆鮮活的生機蓬勃的小草,接著成為了一隻跳來跳去的小狗,最後慢慢成了我心中孕育出的一個孩子,一個慢慢茁壯成長的嬰兒。
這部小說是我最喜愛的孩子,是四部小說中我最喜愛的孩子。
不僅是因為他獲得了91個收藏、142張推薦票、7次打賞。
更重要的是這部小說,我從字裏行間透露出濃濃的對愛和情的熱愛。
這次大疫,無數人民譜寫曲曲動人的愛,大愛;逆行者用奉獻講述一個個動人的情,醫患情、師生情、幹群情、友情、親情、愛情-----
這個國家到處充滿愛和正能量。
有人說,這次疫情時,我們的祖國就好像是一間封閉的大房子。
大房子裏麵95%的空間鋪滿了逆行者們用生命和奉獻孕育的鮮花,有5%的空間擺放了一個蹲坑式廁所。
我聞見了房間濃濃的花香,因為95%花香味蓋過了5%的廁所臭味,我喜歡花香,我願意謳歌花香。
因為沒有無數國人整齊劃一的服從指揮,沒有無數逆行者的點點螢火,我們可能還宅在家裏吧。
因為我所在的城市,一位24歲的公安警察,因長期疲勞永遠得倒在了抗擊疫情的崗位上;
因為我所在的城市,一個個社區幹部不分晝夜、默默無聞得為各族居民服務著;
------
就如一個友友在我的這部小說評論的那樣“這次疫情是90後的主戰場”。
從曾被人誤解為“頹廢、垮掉一代”的90後,用鐵的事實向世人展示,90後是有擔當、有責任、有抱負的一代。
就用我這部意外的、奇葩的、充滿生命的小說來講述90後青年的故事吧。
感謝閱文集團給我提供一個講述故事的平台,感謝責編謝謝對我多次的指點和幫助,感謝所有支持我的筆友和讀友們。
是您們讓我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氣,重新看待這個世界,重新拿起我酷愛的筆來幹我平生最喜歡幹的事。
哦,原來,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有他活著的理由、價值和意義的,為了我摯愛的人和摯愛我的人,我會加倍努力的。
謝謝大家。
伊語滌生叩首
2020年3月19日
在春節前小年二十三那天起,就從新聞等渠道得知武漢出現肺炎病症。
當時不經意想了下,會不會跟十七年前非典一樣,想想不會,快春節了,不會這麽巧吧。
再說了,病毒不會這麽沒有眼力勁吧,大過年來湊什麽熱鬧,可能會跟流感等疾病一樣早早就被控製住了。
繼續不出門呆在家裏,寫自己那部凝重的現實題材鄉土小說《烏孫山下》,是一部描寫脫貧攻堅、創業、炒房、網貸、民族情、親情、人性的長篇小說。
年三十,小區大門口出現了社區幹部忙碌的身影;
年三十,所有未離開本市的機關幹部迴單位上班;
大年初二,看到市新聞播報,醫護人員早已放棄節假日在崗;
大年初二,得知所在城市市人民醫院,一個退休三年的老院長請纓,迴到原來崗位,因為她是十七年前所在城市抗擊非典時的指揮組副組長;
電視新聞、手機開始鋪天蓋地的播報病毒訊息,如何防治病毒蔓延------
這一刻,才明白原來這次病毒來得太狡猾了、太猝不及防了,也太來勢洶洶了,就沒給國人一點喘息的機會。
這一刻,才開始焦慮、恐慌和擔憂起來。
這一刻,也被感動著,被祖國和人民感動著,被無數逆行者感動著。
大年初一就產生衝動,要用自己的筆將身邊感人的事跡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於是就以《烏孫山下》“番外”形式寫了兩篇90後投身疫情的章節。
責編謝謝建議我另起文,就以這次疫情來重新開文。
當時看著謝謝指點迷津,感到頭大了,也蒙了。
因為那時已經兩開了,若再重新寫文就是三開了。
每天被逆行者和周圍凡人善舉感動著,三開就三開吧,參加“我們的力量”征文大賽,要求是最少五萬字即可。
想想第一次寫個短篇小說壓力應該不會太大,於是開始以短篇小說《寧西河畔大地情》重新開文。
小說以“傅淼淼、榮露露、王輝、歆歆、雲暖、馨兒”等90後的視角寫抗擊疫情故事。
發布1.8萬字後,收到簽約合同,要求最少20萬字以上。
又是一次意外,讓這部小說從短篇一下要求越過中篇小說,成為長篇小說。
三開壓力大,但已完全沉浸在寫文的世界中,不覺得累。
就如一個練習打坐的武者,一個閉關修煉的小徒弟,走火入魔般,幾乎每天不眠不休寫文發文。
還好,在3月初,同時連開的其他小說已經完本。
所有精力和心血投注在這部長篇小說中,為了力求文筆、文字的完美,每一章發文前至少修改三遍,甚至高達七遍。
即使這樣小心翼翼和謹慎,還是不斷得有章節屏蔽,可以理解,也很支持網站的做法。
《寧西河畔大地情》這部小說是個不在計劃之內的意外之作,又是個奇葩。
從收到站短到郵寄合同整整拖延了49天,先是宅在家裏不能出門打印,然後是快遞公司還未開業。
好事多磨吧,這部小說17萬字才更改簽約合同,20萬字上架,是不是很奇葩。
這部小說又是我的意外之作,猶如無意中得到了一個小生命,有靈性的小生命。
他先是一盆鮮活的生機蓬勃的小草,接著成為了一隻跳來跳去的小狗,最後慢慢成了我心中孕育出的一個孩子,一個慢慢茁壯成長的嬰兒。
這部小說是我最喜愛的孩子,是四部小說中我最喜愛的孩子。
不僅是因為他獲得了91個收藏、142張推薦票、7次打賞。
更重要的是這部小說,我從字裏行間透露出濃濃的對愛和情的熱愛。
這次大疫,無數人民譜寫曲曲動人的愛,大愛;逆行者用奉獻講述一個個動人的情,醫患情、師生情、幹群情、友情、親情、愛情-----
這個國家到處充滿愛和正能量。
有人說,這次疫情時,我們的祖國就好像是一間封閉的大房子。
大房子裏麵95%的空間鋪滿了逆行者們用生命和奉獻孕育的鮮花,有5%的空間擺放了一個蹲坑式廁所。
我聞見了房間濃濃的花香,因為95%花香味蓋過了5%的廁所臭味,我喜歡花香,我願意謳歌花香。
因為沒有無數國人整齊劃一的服從指揮,沒有無數逆行者的點點螢火,我們可能還宅在家裏吧。
因為我所在的城市,一位24歲的公安警察,因長期疲勞永遠得倒在了抗擊疫情的崗位上;
因為我所在的城市,一個個社區幹部不分晝夜、默默無聞得為各族居民服務著;
------
就如一個友友在我的這部小說評論的那樣“這次疫情是90後的主戰場”。
從曾被人誤解為“頹廢、垮掉一代”的90後,用鐵的事實向世人展示,90後是有擔當、有責任、有抱負的一代。
就用我這部意外的、奇葩的、充滿生命的小說來講述90後青年的故事吧。
感謝閱文集團給我提供一個講述故事的平台,感謝責編謝謝對我多次的指點和幫助,感謝所有支持我的筆友和讀友們。
是您們讓我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氣,重新看待這個世界,重新拿起我酷愛的筆來幹我平生最喜歡幹的事。
哦,原來,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有他活著的理由、價值和意義的,為了我摯愛的人和摯愛我的人,我會加倍努力的。
謝謝大家。
伊語滌生叩首
2020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