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樣子,他是心知肚明,自己滅有了旁的什麽機會了。
淩傾寒頷首,沒有即刻就答應,隻是挑眉看著那鄭學民:“如何將功贖罪?”
鄭學民看著這是在給自己機會,這才終於大著膽子抬起頭來,看向了淩傾寒;“我……雖有我不敢招惹的人,但我想,王爺必定不知道,如今在這清州,可是有個重要的人呢!”
祝星河的眼神亮了亮,看了一眼淩傾寒,才對那鄭學民問道:“可是你們派出去了幾百個將士,要接迴來的那個人?”
鄭學民倏然抬眸,不可思議地看著祝星河:“你們知道?!”
其實並不知道,但也不能做出不知道的樣子。
淩傾寒的眸色微涼:“你說你的就是了。”
言外之意,是讓這個鄭學民不要瞎打聽。卻是讓鄭學民越發地鄭重了起來:“是。頭一迴見到王爺和王妃,總算是明白了二位的厲害之處。我說,我這就說!過兩日……便是我的生辰了,我想在清州辦一場生辰宴,所以遍邀在清州有頭有臉的人物。”
都這個時候了,他一個清州城守,還要辦什麽生辰宴?!
若朝中都是他這等臣子,那偌大的東元朝,可就真的要完了!
祝星河能感覺到,淩傾寒此刻正在隱忍著自己的怒氣,還是想聽這個鄭學民說完。
而鄭學民說,那個他派出去了五百個人也要請到的人,身份並不一般。
那個人的名字叫做“焦達”,就是清州管轄範圍內一個小小城鎮的鄉紳。
但是焦達有一個小女兒,名叫“焦春露”,她的身份,可就不一般了!
看到他這般賣關子,連雙溪都有些著急了起來:“賣什麽關子?這焦家如何,你直說就是!”
“是,我錯了。”
鄭學民倒是害怕他們,老老實實地又低了頭,才一改方才眉飛色舞的模樣。
其實這個焦達倒是沒有什麽特別指出,他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在鄉下有點兒田地,雖說吃喝不愁,但在遇到焦春露的母親之前,他家裏也不過過的就是普通日子。
這個焦春露的母親,身份就不一般了。
旁人隻知道,她叫“桃娘”,瞧著行為舉止是大家閨秀。是從旁的州城逃難而來,在河邊被焦達這麽個大老粗救下來之後,便對焦達以身相許了。
但讓人覺得奇怪的是,他們二人也算是你情我願的事情,而且焦達的家裏頭就他一個長子,焦家竟卻是並沒有大辦婚事。
焦達的父親早年間就去世了,焦達的婚事便是由母親來住持,叫了家裏的親戚,就那麽悄無聲息地草草辦了。
不過是他們自家的事情,旁人雖覺得不解,卻也沒有多說什麽。
而那桃娘嫁到焦家之後,到也算是恪守規矩。村子裏有人傳言,說桃娘帶了許多的嫁妝過來。
果然焦家在娶了桃娘的半年之後,就開始蓋起了大院子,又從同村人的手中買了一些土地來,搖身一變,倒是請起了長工,做了地主。
旁人雖羨慕,但也隻是羨慕焦達能有這樣的運氣。
他們成婚第二年之後,桃娘就給焦達生了焦達的長子焦永傑。
說到焦永傑這個人,祝星河卻是聽說過。在京中也有一個叫做焦永傑的人,是平親王世子卓定升的隨行侍衛之一。果然這個焦家,竟然和平親王能攀扯上關係?這是祝星河沒想到的,卻竟是也覺得並不在意料之外。
焦達的長子焦永傑三歲的時候,桃娘又懷了身孕,但是這一次,桃娘就沒有那麽好的運氣了。
在生孩子的時候,桃娘難產而亡,給焦達生下了一個未足月就出生的女兒,取名“焦書錦”。這個名字讓祝星河覺得好聽得很,也越發相信,那個桃娘可不是個普通人。書錦這二字,不是焦達一個大老粗能取出來的名字。
桃娘去世之後,焦達傷心欲絕,這麽多年,都沒有再娶妻,隻是和老母親二人,將兩個孩子拉扯長大。
原本靠著家裏的田產,他們一家子也是能平安快樂地生活下去的。而事情的轉折,卻出現在焦達的老母親去世的那一年。
據鄭學民說,那大概是五年前的事情,那時候他剛剛被調任到清州來做城守。
之所以知道焦家,也是因為是平親王的近身侍衛親自來到了清州。
他要找一個人,說是前段時間焦家的小女兒焦書錦和兄長入京遊玩,結果就遇到了平親王。
平妻王一眼就瞧上了這個焦書錦,不過好艾薇來得及對交贖金如何,焦書錦就隨同兄長離開了京中。
平親王忙完了手頭的事情之後,這愛忙叫人來清州,想讓當時是清州城守的鄭學民幫忙一同尋找這個焦家小女,然後帶去京中,伺候平親王。
鄭學民說到這裏的時候,其實祝星河都是震驚的!
按照年紀來算,五年前的焦書錦才隻有十五六歲而已!是個都還沒長開的小娃娃,竟然就被那個萬惡的平親王給看上了?!
如今當著祝星河和淩傾寒的麵兒,鄭學民是不敢隱瞞什麽的。
當時他帶著那個侍衛,很快就找到了焦家。
起初,焦家自然是不同意的。畢竟他們不管對方是誰,將自己那如花似玉的剛及笄的女兒就這麽嫁給一個老頭子做那見不得人的妾室,他們是不願意的。
但後來,鄭學民說,焦家不願意,還有一個原因:焦書錦的母親桃娘,並不是一個普通人,而是一個從邊地逃迴來的罪奴!
要知道,罪奴從遍地逃迴來,若是被旁人發現了,不僅是自己死路一條,更是要連累家裏人。
所以焦家是要死守這個秘密,決不能讓旁人知道,自然是不願意焦書錦去京中和那些達官貴人們摻和的。
但焦家也更是因為這個秘密,最終還是被鄭學民發現,被鄭學民威脅,而不得不先讓焦永傑跟著平親王那個的近衛去京中,先看看情況。
焦永傑年輕氣盛,早就想離開死氣沉沉的小鎮另謀出路,自然也是願意去京中。
淩傾寒頷首,沒有即刻就答應,隻是挑眉看著那鄭學民:“如何將功贖罪?”
鄭學民看著這是在給自己機會,這才終於大著膽子抬起頭來,看向了淩傾寒;“我……雖有我不敢招惹的人,但我想,王爺必定不知道,如今在這清州,可是有個重要的人呢!”
祝星河的眼神亮了亮,看了一眼淩傾寒,才對那鄭學民問道:“可是你們派出去了幾百個將士,要接迴來的那個人?”
鄭學民倏然抬眸,不可思議地看著祝星河:“你們知道?!”
其實並不知道,但也不能做出不知道的樣子。
淩傾寒的眸色微涼:“你說你的就是了。”
言外之意,是讓這個鄭學民不要瞎打聽。卻是讓鄭學民越發地鄭重了起來:“是。頭一迴見到王爺和王妃,總算是明白了二位的厲害之處。我說,我這就說!過兩日……便是我的生辰了,我想在清州辦一場生辰宴,所以遍邀在清州有頭有臉的人物。”
都這個時候了,他一個清州城守,還要辦什麽生辰宴?!
若朝中都是他這等臣子,那偌大的東元朝,可就真的要完了!
祝星河能感覺到,淩傾寒此刻正在隱忍著自己的怒氣,還是想聽這個鄭學民說完。
而鄭學民說,那個他派出去了五百個人也要請到的人,身份並不一般。
那個人的名字叫做“焦達”,就是清州管轄範圍內一個小小城鎮的鄉紳。
但是焦達有一個小女兒,名叫“焦春露”,她的身份,可就不一般了!
看到他這般賣關子,連雙溪都有些著急了起來:“賣什麽關子?這焦家如何,你直說就是!”
“是,我錯了。”
鄭學民倒是害怕他們,老老實實地又低了頭,才一改方才眉飛色舞的模樣。
其實這個焦達倒是沒有什麽特別指出,他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在鄉下有點兒田地,雖說吃喝不愁,但在遇到焦春露的母親之前,他家裏也不過過的就是普通日子。
這個焦春露的母親,身份就不一般了。
旁人隻知道,她叫“桃娘”,瞧著行為舉止是大家閨秀。是從旁的州城逃難而來,在河邊被焦達這麽個大老粗救下來之後,便對焦達以身相許了。
但讓人覺得奇怪的是,他們二人也算是你情我願的事情,而且焦達的家裏頭就他一個長子,焦家竟卻是並沒有大辦婚事。
焦達的父親早年間就去世了,焦達的婚事便是由母親來住持,叫了家裏的親戚,就那麽悄無聲息地草草辦了。
不過是他們自家的事情,旁人雖覺得不解,卻也沒有多說什麽。
而那桃娘嫁到焦家之後,到也算是恪守規矩。村子裏有人傳言,說桃娘帶了許多的嫁妝過來。
果然焦家在娶了桃娘的半年之後,就開始蓋起了大院子,又從同村人的手中買了一些土地來,搖身一變,倒是請起了長工,做了地主。
旁人雖羨慕,但也隻是羨慕焦達能有這樣的運氣。
他們成婚第二年之後,桃娘就給焦達生了焦達的長子焦永傑。
說到焦永傑這個人,祝星河卻是聽說過。在京中也有一個叫做焦永傑的人,是平親王世子卓定升的隨行侍衛之一。果然這個焦家,竟然和平親王能攀扯上關係?這是祝星河沒想到的,卻竟是也覺得並不在意料之外。
焦達的長子焦永傑三歲的時候,桃娘又懷了身孕,但是這一次,桃娘就沒有那麽好的運氣了。
在生孩子的時候,桃娘難產而亡,給焦達生下了一個未足月就出生的女兒,取名“焦書錦”。這個名字讓祝星河覺得好聽得很,也越發相信,那個桃娘可不是個普通人。書錦這二字,不是焦達一個大老粗能取出來的名字。
桃娘去世之後,焦達傷心欲絕,這麽多年,都沒有再娶妻,隻是和老母親二人,將兩個孩子拉扯長大。
原本靠著家裏的田產,他們一家子也是能平安快樂地生活下去的。而事情的轉折,卻出現在焦達的老母親去世的那一年。
據鄭學民說,那大概是五年前的事情,那時候他剛剛被調任到清州來做城守。
之所以知道焦家,也是因為是平親王的近身侍衛親自來到了清州。
他要找一個人,說是前段時間焦家的小女兒焦書錦和兄長入京遊玩,結果就遇到了平親王。
平妻王一眼就瞧上了這個焦書錦,不過好艾薇來得及對交贖金如何,焦書錦就隨同兄長離開了京中。
平親王忙完了手頭的事情之後,這愛忙叫人來清州,想讓當時是清州城守的鄭學民幫忙一同尋找這個焦家小女,然後帶去京中,伺候平親王。
鄭學民說到這裏的時候,其實祝星河都是震驚的!
按照年紀來算,五年前的焦書錦才隻有十五六歲而已!是個都還沒長開的小娃娃,竟然就被那個萬惡的平親王給看上了?!
如今當著祝星河和淩傾寒的麵兒,鄭學民是不敢隱瞞什麽的。
當時他帶著那個侍衛,很快就找到了焦家。
起初,焦家自然是不同意的。畢竟他們不管對方是誰,將自己那如花似玉的剛及笄的女兒就這麽嫁給一個老頭子做那見不得人的妾室,他們是不願意的。
但後來,鄭學民說,焦家不願意,還有一個原因:焦書錦的母親桃娘,並不是一個普通人,而是一個從邊地逃迴來的罪奴!
要知道,罪奴從遍地逃迴來,若是被旁人發現了,不僅是自己死路一條,更是要連累家裏人。
所以焦家是要死守這個秘密,決不能讓旁人知道,自然是不願意焦書錦去京中和那些達官貴人們摻和的。
但焦家也更是因為這個秘密,最終還是被鄭學民發現,被鄭學民威脅,而不得不先讓焦永傑跟著平親王那個的近衛去京中,先看看情況。
焦永傑年輕氣盛,早就想離開死氣沉沉的小鎮另謀出路,自然也是願意去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