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寒王和公主還有一些朝臣們力保太子妃,然而太子妃堅持,平親王也樂在其中,自然就定了讓太子妃去守靈之事。
除此之外,這件事仿佛給了平親王“點撥”一般,讓平親王在朝堂之中提出,應當讓淩傾寒隨同去守靈三年。
平親王的理由很充分:一則,淩傾寒和太子殿下關係匪淺。太子殿下在京中的時候,最惦記的便是身在邊關的淩傾寒。所以兄弟之誼而言的話,淩傾寒本就該為兄長守靈。
二則,便是君臣之義。
太子為君,而且還是一個明君。淩傾寒為臣,而且還是一個忠臣。
用平親王的話來說,淩傾寒既然願意為了朝中駐守邊關苦寒之地,自然就能為了太子守住靈前一片安寧。
三責,更是為了功臣之名。
這偌大的一個朝中,除了平親王之外,就隻有淩傾寒手中的兵權最多,最是勇猛勝仗了。
所以平親王說,太子的靈前若非有淩傾寒守著,那麽誰都不能放心。
這三條說下來,條條似乎都說中了“要害之處”!
每一條都是淩傾寒不能反抗的理由,若要反抗,似乎就是不忠不義之人了。
然而明眼人都知道,平親王這麽做,隻是因為害怕淩傾寒。
更準確的說,他害怕的是淩傾寒手中的兵權。所以他想用這樣的方式卸掉淩傾寒手中權力,若是有可能的話,他更希望的是將淩傾寒手中的那十萬大軍據為己有。
朝堂之中自然有人幫淩傾寒說話,也有人看穿平親王的心思。
然而更多的人,卻是無動於衷。
他們其中有一部分的朝臣本就是平親王的擁躉,恨不得巴結著平親王,自然平親王說什麽,他們就順從什麽。
還有一些人,是在觀望著的。其實他們或許也並不支持平親王的想法,然而看到如今皇上的膝下凋零,平親王和世子說鼎盛這些年又對朝政上的事情比較輕車熟路遊刃有餘。
為著整個朝中的未來考慮,他們即便是不喜歡平親王,也知道對於儲君而言,其實平親王才是現在最好的不二選擇。
若是換做旁人,隻怕早就妥協了。
然而淩傾寒是什麽人?
這一日陪同永樂去給太子上香歸來的時候,祝星河就聽聞,淩傾寒做了一件事:他出了朝堂,走到宮中外門的時候,便當著平親王的麵兒,斬殺了一個平親王手裏的副將。
起因是因為那副將在朝堂之上順著平親王的話逼迫淩傾寒,要淩傾寒將掌管禦林軍的權力交出來。
那副將本不該出現在朝堂之上,卻借著平親王的勢,對淩傾寒一個堂堂王爺殿下施加壓力。
雖說淩傾寒頂住了朝堂上的壓力,隻要皇上不鬆口,他是絕不會將兵權交給任何一個人的。
但是這件事對淩傾寒來說,也已經是超越了他能忍受的事情。
所以他們一同出了宮門的時候,淩傾寒二話不說,便當著諸多大臣的麵兒直接親手將那副將的頭顱給斬了下來!
聽聞她如此做法之後,還將許多文官都嚇得走不穩了,是被家裏頭的家丁小廝給抬迴去的!
但自然了,淩傾寒做這件事情的後果,也很嚴重。
聽聞平親王當即就要拔劍問淩傾寒“討一個公道”,還是被周圍的大臣們攔下來的。
接下來,平親王帶頭上書覲見皇上,要求皇上徹查此事,給那副將一個公道,懲罰淩傾寒。
他這麽一說,自然就有人跟著他一起上書。
甚至不乏已經有平親王一脈的人提出,要罷了淩傾寒“寒王”的封號,並且將淩傾寒手中的兵權收迴。
還有甚者,上書說淩傾寒嗜血好殺,怕是得了瘋魔之症。不僅要皇上罷了他“寒王”的封號,還請求皇上將他軟禁在京中,等太醫們將他“醫治”好了之後,再行放出。
事情一出,永樂公主便是迫不及待地要去寒王府了。
但她並沒有帶祝星河,反而隻是帶了長夏。
祝星河心裏清楚,如今長夏才是她的大宮女。所以雖然多少是有些擔心淩傾寒,卻到底還是顧著自己花園裏的事情,沒有湊這個熱鬧。
然而不過短短三日的功夫裏頭,在京都這件事,就已經開始鬧得不像話了起來。
起初,隻是朝臣們圍著皇上的平親王鬧一鬧,說是淩傾寒在宮門口殺人這般行徑,實在是太過分了。
而後,就有言官進諫,說希望皇上能嚴懲淩傾寒。他們很多人的想法出奇地統一:將淩傾寒軟禁府中,等太醫將他治好之後,再行放出。
自然了,他們也收斂了一些,沒有提兵權的事情。
可誰的心裏頭不知道呢?隻要淩傾寒一被軟禁,就由不得自己了。到時候自然太醫說什麽時候能將他放出來,才是個準話。沒準是三五年,也或許是一輩子。
兵權總要有人接手,放眼望去這偌大的朝中,可不隻剩下平親王有資格又有本事來接手淩傾寒手中的十萬大軍了嗎?!
到了第三天的時候,整個京中的百姓們都開始議論起這件事情來。
就祝星河聽聞的,百姓們的態度也仿佛出奇地一致: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淩傾寒是皇室中人,就該以身作則,將殺人事件負責到底。
而且在坊間,人人口耳相傳之中,幾乎將淩傾寒描繪成了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嗜血魔鬼的樣子。
祝星河聽說,如今這民間若是有誰家的小朋友不聽話,大人們都是要那淩傾寒來嚇唬的。
在百姓們的眼中,可以全然不顧淩傾寒在邊關的那些功績,而隻說淩傾寒是個魔鬼。
到了第四日的時候,淩傾寒幹脆就不上朝了。
聽聞有百姓們和那副將的家人,已經等在了寒王府的門外“抗議”。
府衙官兵們都不敢去驅趕,甚至和寒王府前來驅趕的小廝侍衛們起了衝突。
若說這一切的做法都和平親王府沒有關係,祝星河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相信的。
而淩傾寒不再露麵,皇上也對這件事總是避重就輕,便可知他們二人的態度。
除此之外,這件事仿佛給了平親王“點撥”一般,讓平親王在朝堂之中提出,應當讓淩傾寒隨同去守靈三年。
平親王的理由很充分:一則,淩傾寒和太子殿下關係匪淺。太子殿下在京中的時候,最惦記的便是身在邊關的淩傾寒。所以兄弟之誼而言的話,淩傾寒本就該為兄長守靈。
二則,便是君臣之義。
太子為君,而且還是一個明君。淩傾寒為臣,而且還是一個忠臣。
用平親王的話來說,淩傾寒既然願意為了朝中駐守邊關苦寒之地,自然就能為了太子守住靈前一片安寧。
三責,更是為了功臣之名。
這偌大的一個朝中,除了平親王之外,就隻有淩傾寒手中的兵權最多,最是勇猛勝仗了。
所以平親王說,太子的靈前若非有淩傾寒守著,那麽誰都不能放心。
這三條說下來,條條似乎都說中了“要害之處”!
每一條都是淩傾寒不能反抗的理由,若要反抗,似乎就是不忠不義之人了。
然而明眼人都知道,平親王這麽做,隻是因為害怕淩傾寒。
更準確的說,他害怕的是淩傾寒手中的兵權。所以他想用這樣的方式卸掉淩傾寒手中權力,若是有可能的話,他更希望的是將淩傾寒手中的那十萬大軍據為己有。
朝堂之中自然有人幫淩傾寒說話,也有人看穿平親王的心思。
然而更多的人,卻是無動於衷。
他們其中有一部分的朝臣本就是平親王的擁躉,恨不得巴結著平親王,自然平親王說什麽,他們就順從什麽。
還有一些人,是在觀望著的。其實他們或許也並不支持平親王的想法,然而看到如今皇上的膝下凋零,平親王和世子說鼎盛這些年又對朝政上的事情比較輕車熟路遊刃有餘。
為著整個朝中的未來考慮,他們即便是不喜歡平親王,也知道對於儲君而言,其實平親王才是現在最好的不二選擇。
若是換做旁人,隻怕早就妥協了。
然而淩傾寒是什麽人?
這一日陪同永樂去給太子上香歸來的時候,祝星河就聽聞,淩傾寒做了一件事:他出了朝堂,走到宮中外門的時候,便當著平親王的麵兒,斬殺了一個平親王手裏的副將。
起因是因為那副將在朝堂之上順著平親王的話逼迫淩傾寒,要淩傾寒將掌管禦林軍的權力交出來。
那副將本不該出現在朝堂之上,卻借著平親王的勢,對淩傾寒一個堂堂王爺殿下施加壓力。
雖說淩傾寒頂住了朝堂上的壓力,隻要皇上不鬆口,他是絕不會將兵權交給任何一個人的。
但是這件事對淩傾寒來說,也已經是超越了他能忍受的事情。
所以他們一同出了宮門的時候,淩傾寒二話不說,便當著諸多大臣的麵兒直接親手將那副將的頭顱給斬了下來!
聽聞她如此做法之後,還將許多文官都嚇得走不穩了,是被家裏頭的家丁小廝給抬迴去的!
但自然了,淩傾寒做這件事情的後果,也很嚴重。
聽聞平親王當即就要拔劍問淩傾寒“討一個公道”,還是被周圍的大臣們攔下來的。
接下來,平親王帶頭上書覲見皇上,要求皇上徹查此事,給那副將一個公道,懲罰淩傾寒。
他這麽一說,自然就有人跟著他一起上書。
甚至不乏已經有平親王一脈的人提出,要罷了淩傾寒“寒王”的封號,並且將淩傾寒手中的兵權收迴。
還有甚者,上書說淩傾寒嗜血好殺,怕是得了瘋魔之症。不僅要皇上罷了他“寒王”的封號,還請求皇上將他軟禁在京中,等太醫們將他“醫治”好了之後,再行放出。
事情一出,永樂公主便是迫不及待地要去寒王府了。
但她並沒有帶祝星河,反而隻是帶了長夏。
祝星河心裏清楚,如今長夏才是她的大宮女。所以雖然多少是有些擔心淩傾寒,卻到底還是顧著自己花園裏的事情,沒有湊這個熱鬧。
然而不過短短三日的功夫裏頭,在京都這件事,就已經開始鬧得不像話了起來。
起初,隻是朝臣們圍著皇上的平親王鬧一鬧,說是淩傾寒在宮門口殺人這般行徑,實在是太過分了。
而後,就有言官進諫,說希望皇上能嚴懲淩傾寒。他們很多人的想法出奇地統一:將淩傾寒軟禁府中,等太醫將他治好之後,再行放出。
自然了,他們也收斂了一些,沒有提兵權的事情。
可誰的心裏頭不知道呢?隻要淩傾寒一被軟禁,就由不得自己了。到時候自然太醫說什麽時候能將他放出來,才是個準話。沒準是三五年,也或許是一輩子。
兵權總要有人接手,放眼望去這偌大的朝中,可不隻剩下平親王有資格又有本事來接手淩傾寒手中的十萬大軍了嗎?!
到了第三天的時候,整個京中的百姓們都開始議論起這件事情來。
就祝星河聽聞的,百姓們的態度也仿佛出奇地一致: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淩傾寒是皇室中人,就該以身作則,將殺人事件負責到底。
而且在坊間,人人口耳相傳之中,幾乎將淩傾寒描繪成了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嗜血魔鬼的樣子。
祝星河聽說,如今這民間若是有誰家的小朋友不聽話,大人們都是要那淩傾寒來嚇唬的。
在百姓們的眼中,可以全然不顧淩傾寒在邊關的那些功績,而隻說淩傾寒是個魔鬼。
到了第四日的時候,淩傾寒幹脆就不上朝了。
聽聞有百姓們和那副將的家人,已經等在了寒王府的門外“抗議”。
府衙官兵們都不敢去驅趕,甚至和寒王府前來驅趕的小廝侍衛們起了衝突。
若說這一切的做法都和平親王府沒有關係,祝星河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相信的。
而淩傾寒不再露麵,皇上也對這件事總是避重就輕,便可知他們二人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