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夜過去。
清晨,金色的陽光透過薄霧映照在皇城之上。
皇宮內,文武百官已經多數聚集在太和殿之外,三五成群的討論著些什麽。
靠近前方的位置,懷王雲驍被圍繞在中心的位置,吏部尚書魏知行關切的開口詢問道。
“王爺,今日怎麽還是不見世子,莫非世子的傷還未痊愈?”
懷王麵上帶著讓人如沐春風的笑意,他看向周遭詢問雲崢傷勢的人,耐心的解釋道。
“有勞眾位惦記,我兒的傷勢已然好的差不多了。”
“不過是他本就在這次清剿反賊的過程中受了些傷,虧損了身體,本王便私心想讓他在家多休養些時日罷了!”
眾臣聞言皆露出欣慰之態。
“那便好,此次反賊作亂,京中亂作一團,若非王爺從前在軍中頗有聲望,能在先帝中毒昏迷時,緊急號召周圍守軍入京。”
“世子又領兵有方,聯合羽林衛一舉將反賊驅逐。”
“我等今日能不能站在這裏,還不一定呢!”
想起兩月前的那場叛亂,他們如今依然心有餘悸。
那定北王本就是個不安分的。先帝也一向防範著他,讓他無詔不得入京,誰知他竟喪心病狂,借著入京道賀的名頭殺入了上京。
中宮的那位皇後娘娘也不知為何想不開,竟也串通了反賊,趁機給陛下下毒。
雖然先皇後膝下無子,但無論是大皇子還是二皇子登基,她都是皇太後,何必兵行險著,落得一個被賜毒酒自盡的下場……
吏部尚書魏知行這個時候又冷哼了一聲。
“說起來,都怪宋易那個老匹夫,世子功在社稷,他竟如此是非不分,遷怒世子,簡直是小人之心。”
此話又引來了一陣應和之聲。
畢竟對於出身寒門,又壓在他們頭上這麽多年的人,他們無不是恨的牙癢癢,可惜那人如今卻如縮頭烏龜一般躲了起來。
讓他們平白憋了一肚子的氣。
雲驍對於眾人貶損宋易的話卻並隻沉默著不表態,隻依舊謙虛的道。
“不過是為人臣子應盡的本分罷了。”
“況且此次情急之下,我兒無令調兵,如今陛下與太後能不追究懷王府的罪責,還親派太醫為我兒診治,對於我們懷王府來說,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
刑部尚書徐牧聞言立即接聲道。
“懷王說的哪裏話,事急從權,如今連陛下與太後都認可了懷王府的功勞,您又何必自謙。”
“我們也都老了,世子如今是年輕一輩之中第一人,待他傷愈重歸朝堂,定能得陛下重用!”
如今懷王領了中書令的差事,統領六部,是他們的頂頭上司,他們的話自然說的漂亮。
“諸位言重了,我兒資曆尚淺,今後還得各位大人多加提點!”
“而且比起攝政王擊退漠北大軍,收複邊境四城,又力排眾議扶持陛下登基,平息內亂的功績,懷王府這點微薄之功又算得了什麽呢?”
“想來便是沒有懷王府,帶攝政王帶兵歸來,那周馳也無法得逞。”
聽到攝政王的名號,眾臣都不知為何不約而同的沉默了下來。
懷王的話雖然不假。
但這位攝政王自投軍以來,便一直在漠北,雖然在英國公帳下屢立戰功,但他們也隻是在戰報中聽過君九宸這個名字。
即便後來英國公戰死,臨死前請封他為主帥,但那時漠北戰事吃緊,他並未迴京受封。
所以對他們來說,他幾乎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存在。
而他初迴京的這些日子,他們也不是沒有結交的意思,隻是那君九宸除了上朝,私底下卻從不與他們往來,他們送去攝政王府的拜帖、請帖也是從來沒有下文。
一來二去,他們便歇了這份心思。
後來又見他行事頗為張狂,接連動了不少朝臣,絲毫不留情麵,他們心下不安,便齊心推了懷王上任中書令。
一來,這個位置若不是德高望重之人,陛下與攝政王未必肯應下。
二來,懷王府賢名在外,與他們各府也算相處融洽,比起等攝政王安插自己的親信到這個位置上來掣肘他們,他們自然更願意這個人是懷王。
好在自從他們擰成了一股繩,這朝中的局勢,便終於穩了下來。
而就在眾人都沉默之時,一陣騷動忽然自他們後方傳來。
幾人循聲望去,就見一身緋色官袍,上繡飛禽圖案的宋易,正目不斜視的穿過自動讓開的人群,朝前方的位置走來。
而後……
淡定的站在左側百官之首的位置。
太和殿內頓時不約而同的靜了下來,麵色各異的朝宋易的方向看去。
隻是雖然多數人的目光中都有些幸災樂禍的意味,倒也無人敢上前落井下石。
隻因前幾日,幾乎所有人都得知攝政王親去相府的消息。
原本他們還暗自竊喜,畢竟這些時日,君九宸但凡登門,便是抄家滅門的禍事,想來是這刀,終於要落到宋易的頭上了……
可君九宸自相府出來後,相府卻依舊安然無恙。
如今宋易又重返朝堂……實在有些耐人尋味……
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在確定君九宸對相府的態度之前,沒有人願意去當這個出頭鳥。
倒是懷王眼神微閃後,似乎是抬步準備上前……
可這個時候,上朝的鍾聲已經響起,殿前官宣召後,眾人便自覺的排好隊伍,井井有條的進入了太和殿。
眾人就位後沒多久,一個身著明黃色龍袍的孩童便在宮人的簇擁下走了出來,坐在最上方的龍椅之上。
一同而來的,還有君九宸。
他一身玄衣,腳步從容的走向了龍椅旁那張專屬於他的座位,姿態閑適的坐下,整個人隱隱散發出一種睥睨天下的矜貴之氣,仿佛,那本就是他該有的位置。
整齊而嘹亮的聲音很快響徹了太和殿。
“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小皇帝雲燁不由自主的偷瞥了一眼側後方的君九宸,似乎是安定了一下心神後,略帶稚嫩的聲音才響起。
“眾卿平身,今日可有要事要奏?”
因著生母在懷著他的時候便遭了先帝厭棄,被貶入冷宮,是以他是在冷宮中出生、長大的。
所以,即便是貨真價實的皇子,他卻沒有享受到絲毫該屬於皇子的尊榮,反而在宮中受盡了冷眼與苛待,因此他的性子難免帶著一些怯懦。
雖然這些日子以來,他已經在攝政王的教導下盡力克服,但他終究隻是個不到七歲的孩子,沒有那麽快完全適應這一切。
今日朝堂之上的氣氛卻有些微妙。
平日十分活躍的文官們,今日上前奏事的不過兩人,還都隻是例行公事的迴稟前幾日朝堂商議之事的下文。
而後不過一刻鍾的時間,太和殿便恢複了安靜,百官都眼觀鼻,鼻觀心的靜立著,隻餘光若有似無的在宋易與君九宸身上流連,似乎在等待著君九宸發難一般。
而沒有讓他們等太久,君九宸的目光竟真的落在了宋易的身上,那低沉的聲音也隨之響起。
“若本王沒記錯,今日似乎是陛下登基以來,宋相第一次上朝。”
“不知宋相可有事要奏?”
宋易手持笏板,神色恭謹的上前。
“稟陛下,稟攝政王,微臣無事要奏。”
君九宸聞言淡淡瞥了宋易一眼,語帶不悅。
“哦?本王聽聞先帝在時,可是最為依仗宋相,宋相每日早朝時,也都為了朝中之事殫精竭慮,可以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還時常舌戰群臣!”
“如何到了陛下這裏,卻隻有一句“無事要奏?””
“宋相缺席陛下登基大典在前,不願意為陛下盡心在後,莫非……是對陛下有何不滿?\"
清晨,金色的陽光透過薄霧映照在皇城之上。
皇宮內,文武百官已經多數聚集在太和殿之外,三五成群的討論著些什麽。
靠近前方的位置,懷王雲驍被圍繞在中心的位置,吏部尚書魏知行關切的開口詢問道。
“王爺,今日怎麽還是不見世子,莫非世子的傷還未痊愈?”
懷王麵上帶著讓人如沐春風的笑意,他看向周遭詢問雲崢傷勢的人,耐心的解釋道。
“有勞眾位惦記,我兒的傷勢已然好的差不多了。”
“不過是他本就在這次清剿反賊的過程中受了些傷,虧損了身體,本王便私心想讓他在家多休養些時日罷了!”
眾臣聞言皆露出欣慰之態。
“那便好,此次反賊作亂,京中亂作一團,若非王爺從前在軍中頗有聲望,能在先帝中毒昏迷時,緊急號召周圍守軍入京。”
“世子又領兵有方,聯合羽林衛一舉將反賊驅逐。”
“我等今日能不能站在這裏,還不一定呢!”
想起兩月前的那場叛亂,他們如今依然心有餘悸。
那定北王本就是個不安分的。先帝也一向防範著他,讓他無詔不得入京,誰知他竟喪心病狂,借著入京道賀的名頭殺入了上京。
中宮的那位皇後娘娘也不知為何想不開,竟也串通了反賊,趁機給陛下下毒。
雖然先皇後膝下無子,但無論是大皇子還是二皇子登基,她都是皇太後,何必兵行險著,落得一個被賜毒酒自盡的下場……
吏部尚書魏知行這個時候又冷哼了一聲。
“說起來,都怪宋易那個老匹夫,世子功在社稷,他竟如此是非不分,遷怒世子,簡直是小人之心。”
此話又引來了一陣應和之聲。
畢竟對於出身寒門,又壓在他們頭上這麽多年的人,他們無不是恨的牙癢癢,可惜那人如今卻如縮頭烏龜一般躲了起來。
讓他們平白憋了一肚子的氣。
雲驍對於眾人貶損宋易的話卻並隻沉默著不表態,隻依舊謙虛的道。
“不過是為人臣子應盡的本分罷了。”
“況且此次情急之下,我兒無令調兵,如今陛下與太後能不追究懷王府的罪責,還親派太醫為我兒診治,對於我們懷王府來說,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
刑部尚書徐牧聞言立即接聲道。
“懷王說的哪裏話,事急從權,如今連陛下與太後都認可了懷王府的功勞,您又何必自謙。”
“我們也都老了,世子如今是年輕一輩之中第一人,待他傷愈重歸朝堂,定能得陛下重用!”
如今懷王領了中書令的差事,統領六部,是他們的頂頭上司,他們的話自然說的漂亮。
“諸位言重了,我兒資曆尚淺,今後還得各位大人多加提點!”
“而且比起攝政王擊退漠北大軍,收複邊境四城,又力排眾議扶持陛下登基,平息內亂的功績,懷王府這點微薄之功又算得了什麽呢?”
“想來便是沒有懷王府,帶攝政王帶兵歸來,那周馳也無法得逞。”
聽到攝政王的名號,眾臣都不知為何不約而同的沉默了下來。
懷王的話雖然不假。
但這位攝政王自投軍以來,便一直在漠北,雖然在英國公帳下屢立戰功,但他們也隻是在戰報中聽過君九宸這個名字。
即便後來英國公戰死,臨死前請封他為主帥,但那時漠北戰事吃緊,他並未迴京受封。
所以對他們來說,他幾乎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存在。
而他初迴京的這些日子,他們也不是沒有結交的意思,隻是那君九宸除了上朝,私底下卻從不與他們往來,他們送去攝政王府的拜帖、請帖也是從來沒有下文。
一來二去,他們便歇了這份心思。
後來又見他行事頗為張狂,接連動了不少朝臣,絲毫不留情麵,他們心下不安,便齊心推了懷王上任中書令。
一來,這個位置若不是德高望重之人,陛下與攝政王未必肯應下。
二來,懷王府賢名在外,與他們各府也算相處融洽,比起等攝政王安插自己的親信到這個位置上來掣肘他們,他們自然更願意這個人是懷王。
好在自從他們擰成了一股繩,這朝中的局勢,便終於穩了下來。
而就在眾人都沉默之時,一陣騷動忽然自他們後方傳來。
幾人循聲望去,就見一身緋色官袍,上繡飛禽圖案的宋易,正目不斜視的穿過自動讓開的人群,朝前方的位置走來。
而後……
淡定的站在左側百官之首的位置。
太和殿內頓時不約而同的靜了下來,麵色各異的朝宋易的方向看去。
隻是雖然多數人的目光中都有些幸災樂禍的意味,倒也無人敢上前落井下石。
隻因前幾日,幾乎所有人都得知攝政王親去相府的消息。
原本他們還暗自竊喜,畢竟這些時日,君九宸但凡登門,便是抄家滅門的禍事,想來是這刀,終於要落到宋易的頭上了……
可君九宸自相府出來後,相府卻依舊安然無恙。
如今宋易又重返朝堂……實在有些耐人尋味……
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在確定君九宸對相府的態度之前,沒有人願意去當這個出頭鳥。
倒是懷王眼神微閃後,似乎是抬步準備上前……
可這個時候,上朝的鍾聲已經響起,殿前官宣召後,眾人便自覺的排好隊伍,井井有條的進入了太和殿。
眾人就位後沒多久,一個身著明黃色龍袍的孩童便在宮人的簇擁下走了出來,坐在最上方的龍椅之上。
一同而來的,還有君九宸。
他一身玄衣,腳步從容的走向了龍椅旁那張專屬於他的座位,姿態閑適的坐下,整個人隱隱散發出一種睥睨天下的矜貴之氣,仿佛,那本就是他該有的位置。
整齊而嘹亮的聲音很快響徹了太和殿。
“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小皇帝雲燁不由自主的偷瞥了一眼側後方的君九宸,似乎是安定了一下心神後,略帶稚嫩的聲音才響起。
“眾卿平身,今日可有要事要奏?”
因著生母在懷著他的時候便遭了先帝厭棄,被貶入冷宮,是以他是在冷宮中出生、長大的。
所以,即便是貨真價實的皇子,他卻沒有享受到絲毫該屬於皇子的尊榮,反而在宮中受盡了冷眼與苛待,因此他的性子難免帶著一些怯懦。
雖然這些日子以來,他已經在攝政王的教導下盡力克服,但他終究隻是個不到七歲的孩子,沒有那麽快完全適應這一切。
今日朝堂之上的氣氛卻有些微妙。
平日十分活躍的文官們,今日上前奏事的不過兩人,還都隻是例行公事的迴稟前幾日朝堂商議之事的下文。
而後不過一刻鍾的時間,太和殿便恢複了安靜,百官都眼觀鼻,鼻觀心的靜立著,隻餘光若有似無的在宋易與君九宸身上流連,似乎在等待著君九宸發難一般。
而沒有讓他們等太久,君九宸的目光竟真的落在了宋易的身上,那低沉的聲音也隨之響起。
“若本王沒記錯,今日似乎是陛下登基以來,宋相第一次上朝。”
“不知宋相可有事要奏?”
宋易手持笏板,神色恭謹的上前。
“稟陛下,稟攝政王,微臣無事要奏。”
君九宸聞言淡淡瞥了宋易一眼,語帶不悅。
“哦?本王聽聞先帝在時,可是最為依仗宋相,宋相每日早朝時,也都為了朝中之事殫精竭慮,可以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還時常舌戰群臣!”
“如何到了陛下這裏,卻隻有一句“無事要奏?””
“宋相缺席陛下登基大典在前,不願意為陛下盡心在後,莫非……是對陛下有何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