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血仇得報
全家穿書,崩劇情不崩人設 作者:薔薇倚香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戎人在羅陽縣虐殺大裕百姓,薊陽軍主帥李洪良從城內趕到時,還沒與敵人對上,就被羅陽縣的慘狀驚怒到吐血。
李洪良心神動蕩之際,被孟家的孟顯威暗算,差點當場死亡。
之後,薊陽軍與北戎軍在羅陽縣,苦戰了三天兩夜。
十六歲的少年霖王李兆英,還沒進霖王府,就先率親衛軍快馬趕到了羅陽縣。
從孟顯威手裏救下李洪良後,霖王讓大軍先退迴去休整。
那時,戎天義對著霖王大喊無能小兒。
霖王當時對著戎天義喊,早晚有一天,他要讓戎天義血脈斷絕!
二十二年了,當年羅陽縣的血仇,終於報了!
戎天義,也確實血脈斷絕!
渠義哭的雙肩顫抖,李繼信拍了拍了他的後背安慰他。
渠義本名李承誌,是李洪良的養子,也是他唯一的兒子。
李洪良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大裕,終身沒有成家,李承誌是他在戰場上收養的遺孤。
二十二年前羅陽縣慘劇,李承誌就跟在李洪良身邊。
若不是被孟顯威暗算,徹底傷了底子,李洪良不會在四年後死去。
李洪良過世後,李承誌化名渠義,進入北戎。
羅陽縣一戰中,他隻是個不引人注意的十七歲小兵,進入北戎時,他已經長成一個青年,又在北戎生活了七八年,才開始接近三王子戎風,這才沒有引起戎風的疑心。
戎風不記得他,他可不會忘記戎風。
李承誌永遠都不會忘記,他第一次見到戎風時,戎風正高喊:“要吃就吃八歲以下的孩子,年紀越小肉越嫩……”
憶起往事,李承誌看著北戎王所在的房間,眼裏殺氣濃重,最後又生生壓了下去。
他現在,還得是渠義。
若不是要留著北戎王與孟家殘餘勢力繼續鬥,昨夜北戎王就已經死了。
李繼信出手,自然都是萬全的。
孟柔能得到的信息,以及給孟瓏和北戎王下的藥,背後都有李繼信的影子。
所以,她臨死前說的都是真的。
北戎王如今臉色慘白,抓緊了太醫的衣領。
“給朕治,治不好朕,就要了你們的腦袋!”
太醫們嚇得瑟瑟發抖,他們會治病,可他們不會解毒啊。
但這話他們可不敢說,隻能抹著頭上的汗水,說治治治。
很快派去查探情況的人來報,北戎王的小兒子,確實已經沒了。
北戎王氣的拿起劍,對著孟柔的屍體又砍了好幾劍,最後跌坐在地上,狀若瘋癲……
李繼信和渠義可沒打算現在去落井下石,趙凡周等人已經趁亂帶走了孟太後。
昨日的禁衛軍,已經在討論能分到多少獎勵銀子。
以渠義對北戎王的了解,他要是知道孟家的財產和孟太後的私庫,已經被承諾分給禁衛軍,一定要氣到爆炸。
北戎王本就沒能完全掌控王宮力量,如今他能掌控的人,基本上都已經死了。
若是剩下的北戎軍他也不想辦法籠絡的話,一旦禁衛軍寒心,北戎王對上孟顯威可就勝算更小了。
可惜,北戎王大概不會懂這個道理,孟家的財產他能拿出一成就算很好了,至於孟太後的東西,北戎王絕對不會拿出來賞賜給為他拚死拚活的禁衛軍。
李繼信在心裏盤算著,皺了皺眉,看來,孟顯威的力量還得再削弱一些。
與渠義低語幾句,李繼信就帶著呂長平,離開了屍體遠比活下來的人多的多的北戎王宮。
福安伯府是北戎王為了籠絡大林等人,賜給呂富貴的小宅子。
此時,福安伯府裏僅有的四個下人,已經都是死人。
這四個人是北戎王為了控製大林他們,負責監視呂富貴、呂彥彥的。
如今北戎王已經翻不起大浪,他的人也不必再留了。
扮坐西齊商人的呂彥彥一行六人與李繼信他們,終於可以無所顧忌的坐在一起,討論接下來的安排。
大灰帶著李繼信寫的信,飛向憲州。
高司煒和韓琦收到信,看了眼麵色不善的霖王李兆英,哦,現在應該是薊霖帝李兆英。
除夕夜之後,李兆英命人看好準備偷溜來北戎的李繼仁,把開國典禮的事情簡單跟李繼仁交代一下,自己來了北戎。
麵對跟弟弟一樣的任性的親爹,李繼仁能怎麽辦?
他隻能傳了封信給膠州的高司煒,以及孟石河那邊的親衛,讓他們務必攔下傷還沒有養好的李兆英。
薊陽去往北戎憲州,隻有膠州和孟石河,膠州要近的多,李兆英心急去憲州,隻能通過膠州的路。
自以為化妝化的他老子來了都認不出的李兆英,被已經功成身退留在膠州的齊燁,逮個正著。
高司煒和韓琦又是跪又是求,齊燁也一再保證李繼信絕對不會有危險。
恰好大灰送來李繼信的信,讓高司煒務必牽製住孟顯威的大軍,餘下安排等他消息。
李兆英這才勉強留在膠州養傷。
有李兆英坐鎮,薊陽軍最近把孟顯威的大軍耍的團團轉,還截斷了孟家軍與憲州的信息往來,除了戎風登位的消息,孟家與北戎王的爭鬥的消息,半點沒有傳入孟顯威耳中。
這一個半月來,李兆英雖著急,卻也不敢打亂李繼信的部署。
薊陽軍閑來無事,日日在城樓上,誦讀北薊國新政。
土地分配、高產作物、公辦學堂、各式加工廠、男女平等的就業機會與權利……
隻把膠州和雍州附近的百姓,聽的心思浮動,不敢置信之餘,又隱隱帶些期盼。
孟顯威氣的隻能攻城,阻撓薊陽軍擾亂民心。
攻城是不可能攻破的。
孟家軍損失不大,但軍心已然開始渙散。
連孟顯威都已經意識到,對方就是溜著他們玩,並不真的要跟他們打。
可為什麽呢?
薊陽軍為何隻拿下膠州,難道是為了把膠州做為試點,一點點腐蝕民心?
孟家在北戎矗立幾百年,北戎王室好操控,孟家才是北戎真正的幕後之王。
而孟家與霖王府的恩怨,也絕不可能化解。
所以,北戎一定不能被並入北薊國。
孟顯威不可能放棄奪迴膠州,隻能繼續與薊陽軍僵持著。
二月二十一日下午,薊陽軍突然不再誦讀北薊國的國策,而是齊聲高喊:“孟家全族被滅,孟太後、孟王後與太子戎謨,已被北戎王戎風殺害”。
孟顯威氣壞了,他沒想到薊陽軍那麽無恥,為了動搖孟家軍軍心,居然放出這樣的謠言。
孟家是北戎的參天大樹,王室滅了,孟家都不會倒。
他的姑姑孟太後,更是掌控了王宮半數以上的力量。
戎風怎麽可能鬥得過孟家和孟太後?
孟家軍本來也不相信這麽荒謬的傳言,可還是被薊陽軍肯定的語氣驚住了。
孟顯威對著城牆上的韓琦大罵,罵薊陽軍無恥,妄圖動搖孟家軍軍心。
韓琦得意洋洋,隻迴了一句“喪家之犬”。
一直到第三天下午,被李繼信刻意放走的三個孟家幸存者,找到了孟顯威……
李洪良心神動蕩之際,被孟家的孟顯威暗算,差點當場死亡。
之後,薊陽軍與北戎軍在羅陽縣,苦戰了三天兩夜。
十六歲的少年霖王李兆英,還沒進霖王府,就先率親衛軍快馬趕到了羅陽縣。
從孟顯威手裏救下李洪良後,霖王讓大軍先退迴去休整。
那時,戎天義對著霖王大喊無能小兒。
霖王當時對著戎天義喊,早晚有一天,他要讓戎天義血脈斷絕!
二十二年了,當年羅陽縣的血仇,終於報了!
戎天義,也確實血脈斷絕!
渠義哭的雙肩顫抖,李繼信拍了拍了他的後背安慰他。
渠義本名李承誌,是李洪良的養子,也是他唯一的兒子。
李洪良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大裕,終身沒有成家,李承誌是他在戰場上收養的遺孤。
二十二年前羅陽縣慘劇,李承誌就跟在李洪良身邊。
若不是被孟顯威暗算,徹底傷了底子,李洪良不會在四年後死去。
李洪良過世後,李承誌化名渠義,進入北戎。
羅陽縣一戰中,他隻是個不引人注意的十七歲小兵,進入北戎時,他已經長成一個青年,又在北戎生活了七八年,才開始接近三王子戎風,這才沒有引起戎風的疑心。
戎風不記得他,他可不會忘記戎風。
李承誌永遠都不會忘記,他第一次見到戎風時,戎風正高喊:“要吃就吃八歲以下的孩子,年紀越小肉越嫩……”
憶起往事,李承誌看著北戎王所在的房間,眼裏殺氣濃重,最後又生生壓了下去。
他現在,還得是渠義。
若不是要留著北戎王與孟家殘餘勢力繼續鬥,昨夜北戎王就已經死了。
李繼信出手,自然都是萬全的。
孟柔能得到的信息,以及給孟瓏和北戎王下的藥,背後都有李繼信的影子。
所以,她臨死前說的都是真的。
北戎王如今臉色慘白,抓緊了太醫的衣領。
“給朕治,治不好朕,就要了你們的腦袋!”
太醫們嚇得瑟瑟發抖,他們會治病,可他們不會解毒啊。
但這話他們可不敢說,隻能抹著頭上的汗水,說治治治。
很快派去查探情況的人來報,北戎王的小兒子,確實已經沒了。
北戎王氣的拿起劍,對著孟柔的屍體又砍了好幾劍,最後跌坐在地上,狀若瘋癲……
李繼信和渠義可沒打算現在去落井下石,趙凡周等人已經趁亂帶走了孟太後。
昨日的禁衛軍,已經在討論能分到多少獎勵銀子。
以渠義對北戎王的了解,他要是知道孟家的財產和孟太後的私庫,已經被承諾分給禁衛軍,一定要氣到爆炸。
北戎王本就沒能完全掌控王宮力量,如今他能掌控的人,基本上都已經死了。
若是剩下的北戎軍他也不想辦法籠絡的話,一旦禁衛軍寒心,北戎王對上孟顯威可就勝算更小了。
可惜,北戎王大概不會懂這個道理,孟家的財產他能拿出一成就算很好了,至於孟太後的東西,北戎王絕對不會拿出來賞賜給為他拚死拚活的禁衛軍。
李繼信在心裏盤算著,皺了皺眉,看來,孟顯威的力量還得再削弱一些。
與渠義低語幾句,李繼信就帶著呂長平,離開了屍體遠比活下來的人多的多的北戎王宮。
福安伯府是北戎王為了籠絡大林等人,賜給呂富貴的小宅子。
此時,福安伯府裏僅有的四個下人,已經都是死人。
這四個人是北戎王為了控製大林他們,負責監視呂富貴、呂彥彥的。
如今北戎王已經翻不起大浪,他的人也不必再留了。
扮坐西齊商人的呂彥彥一行六人與李繼信他們,終於可以無所顧忌的坐在一起,討論接下來的安排。
大灰帶著李繼信寫的信,飛向憲州。
高司煒和韓琦收到信,看了眼麵色不善的霖王李兆英,哦,現在應該是薊霖帝李兆英。
除夕夜之後,李兆英命人看好準備偷溜來北戎的李繼仁,把開國典禮的事情簡單跟李繼仁交代一下,自己來了北戎。
麵對跟弟弟一樣的任性的親爹,李繼仁能怎麽辦?
他隻能傳了封信給膠州的高司煒,以及孟石河那邊的親衛,讓他們務必攔下傷還沒有養好的李兆英。
薊陽去往北戎憲州,隻有膠州和孟石河,膠州要近的多,李兆英心急去憲州,隻能通過膠州的路。
自以為化妝化的他老子來了都認不出的李兆英,被已經功成身退留在膠州的齊燁,逮個正著。
高司煒和韓琦又是跪又是求,齊燁也一再保證李繼信絕對不會有危險。
恰好大灰送來李繼信的信,讓高司煒務必牽製住孟顯威的大軍,餘下安排等他消息。
李兆英這才勉強留在膠州養傷。
有李兆英坐鎮,薊陽軍最近把孟顯威的大軍耍的團團轉,還截斷了孟家軍與憲州的信息往來,除了戎風登位的消息,孟家與北戎王的爭鬥的消息,半點沒有傳入孟顯威耳中。
這一個半月來,李兆英雖著急,卻也不敢打亂李繼信的部署。
薊陽軍閑來無事,日日在城樓上,誦讀北薊國新政。
土地分配、高產作物、公辦學堂、各式加工廠、男女平等的就業機會與權利……
隻把膠州和雍州附近的百姓,聽的心思浮動,不敢置信之餘,又隱隱帶些期盼。
孟顯威氣的隻能攻城,阻撓薊陽軍擾亂民心。
攻城是不可能攻破的。
孟家軍損失不大,但軍心已然開始渙散。
連孟顯威都已經意識到,對方就是溜著他們玩,並不真的要跟他們打。
可為什麽呢?
薊陽軍為何隻拿下膠州,難道是為了把膠州做為試點,一點點腐蝕民心?
孟家在北戎矗立幾百年,北戎王室好操控,孟家才是北戎真正的幕後之王。
而孟家與霖王府的恩怨,也絕不可能化解。
所以,北戎一定不能被並入北薊國。
孟顯威不可能放棄奪迴膠州,隻能繼續與薊陽軍僵持著。
二月二十一日下午,薊陽軍突然不再誦讀北薊國的國策,而是齊聲高喊:“孟家全族被滅,孟太後、孟王後與太子戎謨,已被北戎王戎風殺害”。
孟顯威氣壞了,他沒想到薊陽軍那麽無恥,為了動搖孟家軍軍心,居然放出這樣的謠言。
孟家是北戎的參天大樹,王室滅了,孟家都不會倒。
他的姑姑孟太後,更是掌控了王宮半數以上的力量。
戎風怎麽可能鬥得過孟家和孟太後?
孟家軍本來也不相信這麽荒謬的傳言,可還是被薊陽軍肯定的語氣驚住了。
孟顯威對著城牆上的韓琦大罵,罵薊陽軍無恥,妄圖動搖孟家軍軍心。
韓琦得意洋洋,隻迴了一句“喪家之犬”。
一直到第三天下午,被李繼信刻意放走的三個孟家幸存者,找到了孟顯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