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韓懷瑾入七王子府
全家穿書,崩劇情不崩人設 作者:薔薇倚香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戎術瞟了眼烏信,醜!
這少年雖然力氣大,但能看出來動作笨拙,功夫不高,七王子府可不缺這種人。
但那個叫烏平的少年不一樣,那樣的輕功,即使功夫不太高,也能幫七王子不少事情。
何況,如果烏瑾說的是真的,那烏平的功夫就絕對不低。
他笑著說:“咱們七王子是出了名的仁善,絕不會因為小兄弟不懂規矩,就懲罰你們。”
烏信一副說人壞話被抓包的訕訕模樣。
烏瑾一臉糾結。
烏平也是一臉想去又不敢去的矛盾神色。
戎術哈哈大笑,拉住烏瑾就走。
烏瑾又是興奮又是糾結地被戎術拉著走,烏平趕緊跟了上去。
看烏瑾和烏平離開,烏信有點不知所措。
“公子,咱的東西還在客棧呢。”
“你跟烏康守著,我去去就迴。”
烏瑾一邊說,一邊看向戎術。
“戎管家,我們很快就能迴來吧?”
“小公子放心,你們獻海東青有功,七王子賞過你們之後,你們就可以迴來了。”
“賞?”
烏瑾和烏平興奮得搓搓手指頭,那可是王子府,賞的東西夠他們迴家炫耀好一陣子了。
烏信和烏康也不知道該怎麽辦,最後跺了跺腳,迴了房間。
進房後,烏信和烏康麵上的無措,立馬消失不見。
“二公子,我功夫比懷瑾好,為什麽不讓我去?我有點擔心。”
烏信也就是李繼信,唇角翹起。
“懷瑾演技比你好。”
演技這個詞是他從呂彥彥嘴裏聽到的,還挺貼切。
烏康自然就是木承康,聽到李繼信的話,心頭一梗,他其實也不差的。
“耐心等消息吧,七王子府上的人去了魯延縣,明天應該就能迴來,我們得盡快安排一下其他的事情。”
“好。”
魯延縣那邊,經得起查。
烏何是薊陽人,父母妻兒都死在北戎人手裏。
二十二年前,霖王到達薊陽,與李老將軍聯手擊潰北戎的進攻,殺了戎軍六萬多人。
主動投軍的烏何,拜入霖王門下。
十六年前,烏何與另一個薊陽孤女,一並被霖王安插在北戎。
李繼信四人的身份,都是根據烏何這些年對外的說辭,做的戶籍。
在魯延縣縣衙的備案,以及周邊鄰居的認知中,烏何是十四年前從膠州搬到魯延縣的。
烏何是個生意人,經常往返憲州與其他各州之間,每年在家的時間並不長。
他為人圓滑,從各地帶來的特產,都會送一些給街坊,鄰居對他印象很好。
烏何四十二歲了,但他早年隻顧著賺錢,直到二十七歲才成親。
可他命格太硬,是天煞孤星的命。
早年喪父喪母,娶妻後,妻子又是一病不起。
後來找來大師化解,夫妻二人每年見麵的機會,不超過三次即可。
烏何這才從膠州搬到魯延縣的,身邊隻有幾個仆人。
這些年他除了外出做生意,每年都要迴兩趟膠州。
可每次從膠州迴來,烏何都是悶悶不樂。
據說,他的大兒子,剛出生就被他克死的。
也因為這個原因,雖然烏何熱情和善,街坊們也並不喜歡跟他來往。
盡管烏何一再解釋,他隻克家人,不克其他人,街坊們也隻是笑笑不說話。
他家連仆人都不敢多待,都是聘的短工,一兩年就要換掉一批。
之前有幾個仆人不信邪,幹了三年,就生了大病。
離開烏家後,立馬就好了。
烏何每天愁容滿麵,商行也不敢去,除了出門進貨,就是在家待著,偶爾迴一趟膠州老家。
來打聽消息的七王子護衛,名喚戎十一。
他記下打聽的情況,繼續問烏何的鄰居。
“他大兒子死了?是不是還有其他兒子?多大了?”
“有,具體多大不知道。隻聽前幾日聽烏家的仆從說,他家小公子滿十歲了,按照大師的說法,可以送迴來了。”
“他家小公子從來沒迴來過嗎?”
鄰居想了好一會兒,其實他跟烏家不熟。
他怕被瘟到,從來不去烏家,也不打聽烏家的事情。
但烏何為人實在大方,每次送禮也會聊幾句。
“似乎小時候來過一次,還差點也被烏何克死。”
“什麽意思?”
鄰居臉色古怪:“官爺,你們是查八年前那件事嗎?我真不知道,烏何也報官了。”
戎十一心頭一動,立馬問道:“八年前的事,你知道多少?”
鄰居不太想說,但戎十一手持七王子府令牌,他不敢不說。
“其實我也不太清楚,隻知道那年冬天,烏東家去縣衙報案,說是他兒子被人挾持,他被迫收留了一個重傷的人。可後來官府也沒抓到人。”
魯延縣知縣蒙毅是九王子的人,戎十一不敢打草驚蛇,就沒有直接去縣衙核實。
不過,他認識魯延縣縣衙的一名典吏。
據那典吏說,八年前的確烏何的確報過案,隻是當時那賊人已經跑了,縣衙也沒找到線索,就不了了之了。
至於那人教烏家侍從功夫的事情,外人都不清楚。
想來烏何也是擔心引火燒身,沒敢對外人提起。
戎十一繼續問道:“你可知,那人在烏家待了多久?”
“不清楚,隻是事後聽說,似乎是三四個月左右。”
“八年那件事發生時,烏家的仆人你還記得嗎?”
鄰居想了很久,似乎聽烏何提過。
“好像是,都被送到膠州照顧烏家小公子了,去年還迴來過一個半臉胎記的少年,沒敢多呆就走了。”
戎十一又點了點頭,胎記少年肯定是那個叫烏信的小子。
“烏何命那麽硬,又隻有一個兒子,怎麽敢冒險讓兒子到他身邊來的?”
“聽烏東家說,他也不敢完全相信那大師的話,所以把他家對麵的房子買了下來,留給烏小公子住。隻要不住在一起,就沒事,你看我們這些鄰居,這麽多年都沒事。”
戎十一又尋訪了其他人,說辭都差不多,也沒什麽大的發現。
之後,戎十一還是去了一趟魯延縣縣衙,隻說認識了幾個小友,又擔心小友身份不明,要求查烏何的戶籍。
蒙毅雖是九王子的人,但也不敢得罪七王子,就把事情推給了主簿。
聽到戎十一的來意,主簿圖祿把胡市街的戶籍名錄都拿了出來。
戎十一找到烏瑾的戶籍信息,跟那個小少年對的上。
“圖主簿,這烏瑾一直在膠州長大,為何入了憲州的戶籍?”
“戎侍衛,能在憲州落戶籍,誰願意在膠州啊?聽說烏何命不好,前些年他也曾試圖把烏瑾接迴來,哪知烏瑾剛來沒幾天,就在憲州遇險,這才被烏何又送迴了膠州。”
戎十一指著烏瑾戶籍上的相貌特征,有些疑惑。
“咱們憲州每三年就要統計一次人口,烏瑾年紀小,正是麵相變化大的時候,圖主簿是如何確定烏瑾的長相的?”
這少年雖然力氣大,但能看出來動作笨拙,功夫不高,七王子府可不缺這種人。
但那個叫烏平的少年不一樣,那樣的輕功,即使功夫不太高,也能幫七王子不少事情。
何況,如果烏瑾說的是真的,那烏平的功夫就絕對不低。
他笑著說:“咱們七王子是出了名的仁善,絕不會因為小兄弟不懂規矩,就懲罰你們。”
烏信一副說人壞話被抓包的訕訕模樣。
烏瑾一臉糾結。
烏平也是一臉想去又不敢去的矛盾神色。
戎術哈哈大笑,拉住烏瑾就走。
烏瑾又是興奮又是糾結地被戎術拉著走,烏平趕緊跟了上去。
看烏瑾和烏平離開,烏信有點不知所措。
“公子,咱的東西還在客棧呢。”
“你跟烏康守著,我去去就迴。”
烏瑾一邊說,一邊看向戎術。
“戎管家,我們很快就能迴來吧?”
“小公子放心,你們獻海東青有功,七王子賞過你們之後,你們就可以迴來了。”
“賞?”
烏瑾和烏平興奮得搓搓手指頭,那可是王子府,賞的東西夠他們迴家炫耀好一陣子了。
烏信和烏康也不知道該怎麽辦,最後跺了跺腳,迴了房間。
進房後,烏信和烏康麵上的無措,立馬消失不見。
“二公子,我功夫比懷瑾好,為什麽不讓我去?我有點擔心。”
烏信也就是李繼信,唇角翹起。
“懷瑾演技比你好。”
演技這個詞是他從呂彥彥嘴裏聽到的,還挺貼切。
烏康自然就是木承康,聽到李繼信的話,心頭一梗,他其實也不差的。
“耐心等消息吧,七王子府上的人去了魯延縣,明天應該就能迴來,我們得盡快安排一下其他的事情。”
“好。”
魯延縣那邊,經得起查。
烏何是薊陽人,父母妻兒都死在北戎人手裏。
二十二年前,霖王到達薊陽,與李老將軍聯手擊潰北戎的進攻,殺了戎軍六萬多人。
主動投軍的烏何,拜入霖王門下。
十六年前,烏何與另一個薊陽孤女,一並被霖王安插在北戎。
李繼信四人的身份,都是根據烏何這些年對外的說辭,做的戶籍。
在魯延縣縣衙的備案,以及周邊鄰居的認知中,烏何是十四年前從膠州搬到魯延縣的。
烏何是個生意人,經常往返憲州與其他各州之間,每年在家的時間並不長。
他為人圓滑,從各地帶來的特產,都會送一些給街坊,鄰居對他印象很好。
烏何四十二歲了,但他早年隻顧著賺錢,直到二十七歲才成親。
可他命格太硬,是天煞孤星的命。
早年喪父喪母,娶妻後,妻子又是一病不起。
後來找來大師化解,夫妻二人每年見麵的機會,不超過三次即可。
烏何這才從膠州搬到魯延縣的,身邊隻有幾個仆人。
這些年他除了外出做生意,每年都要迴兩趟膠州。
可每次從膠州迴來,烏何都是悶悶不樂。
據說,他的大兒子,剛出生就被他克死的。
也因為這個原因,雖然烏何熱情和善,街坊們也並不喜歡跟他來往。
盡管烏何一再解釋,他隻克家人,不克其他人,街坊們也隻是笑笑不說話。
他家連仆人都不敢多待,都是聘的短工,一兩年就要換掉一批。
之前有幾個仆人不信邪,幹了三年,就生了大病。
離開烏家後,立馬就好了。
烏何每天愁容滿麵,商行也不敢去,除了出門進貨,就是在家待著,偶爾迴一趟膠州老家。
來打聽消息的七王子護衛,名喚戎十一。
他記下打聽的情況,繼續問烏何的鄰居。
“他大兒子死了?是不是還有其他兒子?多大了?”
“有,具體多大不知道。隻聽前幾日聽烏家的仆從說,他家小公子滿十歲了,按照大師的說法,可以送迴來了。”
“他家小公子從來沒迴來過嗎?”
鄰居想了好一會兒,其實他跟烏家不熟。
他怕被瘟到,從來不去烏家,也不打聽烏家的事情。
但烏何為人實在大方,每次送禮也會聊幾句。
“似乎小時候來過一次,還差點也被烏何克死。”
“什麽意思?”
鄰居臉色古怪:“官爺,你們是查八年前那件事嗎?我真不知道,烏何也報官了。”
戎十一心頭一動,立馬問道:“八年前的事,你知道多少?”
鄰居不太想說,但戎十一手持七王子府令牌,他不敢不說。
“其實我也不太清楚,隻知道那年冬天,烏東家去縣衙報案,說是他兒子被人挾持,他被迫收留了一個重傷的人。可後來官府也沒抓到人。”
魯延縣知縣蒙毅是九王子的人,戎十一不敢打草驚蛇,就沒有直接去縣衙核實。
不過,他認識魯延縣縣衙的一名典吏。
據那典吏說,八年前的確烏何的確報過案,隻是當時那賊人已經跑了,縣衙也沒找到線索,就不了了之了。
至於那人教烏家侍從功夫的事情,外人都不清楚。
想來烏何也是擔心引火燒身,沒敢對外人提起。
戎十一繼續問道:“你可知,那人在烏家待了多久?”
“不清楚,隻是事後聽說,似乎是三四個月左右。”
“八年那件事發生時,烏家的仆人你還記得嗎?”
鄰居想了很久,似乎聽烏何提過。
“好像是,都被送到膠州照顧烏家小公子了,去年還迴來過一個半臉胎記的少年,沒敢多呆就走了。”
戎十一又點了點頭,胎記少年肯定是那個叫烏信的小子。
“烏何命那麽硬,又隻有一個兒子,怎麽敢冒險讓兒子到他身邊來的?”
“聽烏東家說,他也不敢完全相信那大師的話,所以把他家對麵的房子買了下來,留給烏小公子住。隻要不住在一起,就沒事,你看我們這些鄰居,這麽多年都沒事。”
戎十一又尋訪了其他人,說辭都差不多,也沒什麽大的發現。
之後,戎十一還是去了一趟魯延縣縣衙,隻說認識了幾個小友,又擔心小友身份不明,要求查烏何的戶籍。
蒙毅雖是九王子的人,但也不敢得罪七王子,就把事情推給了主簿。
聽到戎十一的來意,主簿圖祿把胡市街的戶籍名錄都拿了出來。
戎十一找到烏瑾的戶籍信息,跟那個小少年對的上。
“圖主簿,這烏瑾一直在膠州長大,為何入了憲州的戶籍?”
“戎侍衛,能在憲州落戶籍,誰願意在膠州啊?聽說烏何命不好,前些年他也曾試圖把烏瑾接迴來,哪知烏瑾剛來沒幾天,就在憲州遇險,這才被烏何又送迴了膠州。”
戎十一指著烏瑾戶籍上的相貌特征,有些疑惑。
“咱們憲州每三年就要統計一次人口,烏瑾年紀小,正是麵相變化大的時候,圖主簿是如何確定烏瑾的長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