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林夫子有問題
全家穿書,崩劇情不崩人設 作者:薔薇倚香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韓青雲十七歲那年,韓宏遠還特意請了鳳溪鎮學院的院長,以及明爐書院的夫子考評。
他們都認為,以韓青雲的學識,秋闈得中絕無問題。
臨考前,韓宏遠向書院請假要去陪考。
林夫子卻認為,韓宏遠來迴一趟就是一個多月,學院的學子都是剛啟蒙的孩子,對那些孩子影響不好。
林夫子想自己陪同韓青雲去考試,韓宏遠應了下來。
呂家那邊也派了一個叫魯興的老仆跟著。
可誰知,臨出發前天氣驟變,林夫子生病了,就隻能讓魯興一個陪著韓青雲。
去府城路上,魯興也病倒了,韓青雲身體剛開始還能撐得下去。
可到了府城,又是水土不服,又要照顧魯興,最後倒在了考場上。
三年後,韓宏遠讓韓青雲早早出發。
這一次陪著韓青雲的,是身手極高的呂大林。
本來一切順利,呂大林卻被人引去了已經關閉了很多年的秦家武館。
然後,韓青雲的右手拇指被馬車撞斷。
呂家和韓家就商量下次考試,讓呂富貴和大林、二林一起陪著去。
下一次,絕對不能再讓韓青雲出半點狀況。
可還沒等到三年,兩年後韓宏遠突然病逝。
韓青雲要守孝,考試肯定是不能考了。
不知道林夫子跟韓青雲說了什麽,之後林夫子就離開了韓家……
霖王聽得有些不解。
以韓青雲本身的學識,有沒有這個林夫子,考中舉人都不在話下。
那韓宏遠傾盡家財請這個人做什麽?
李繼仁和李繼信也不清楚。
“段夫子和林夫子在韓家是因為什麽爭吵?”
“劉婆子說,似乎是段夫子覺得林夫子過分嚴苛。”
說到這裏,父子三人都沉默了。
韓青雲九歲去的明爐書院,幾個月後就經常出入顏家,與段夫子相處極好。
從九歲到十五歲,段夫子教導韓青雲的時間很長。
何況這期間,韓青雲縣試、府試、院試皆是榜首,說明段夫子的教學方法沒有問題。
為何林夫子會因為這個跟段夫子爭吵起來?
那時候,韓青雲才十五歲,本身天資就很好,人也勤奮。
他剛剛逃難到洛城,就能拿下順天府鄉試解元,就已經說明了他的實力。
這樣的人,實在沒必要讓他通過死讀書的方式去應試。
霖王想不通,他覺得這個林夫子有問題。
可那時韓家不過是鄉間農戶,韓宏遠也僅僅是鎮上的先生,他們身上有什麽值得別人針對的呢?
李繼仁和李繼信本來也覺得奇怪,一個同進士出身的縣丞,即使沒了官身,也不至於去鄉下給一個秀才教書。
可直到在呂宅,聽到呂家二十年前的事情,他們才意識到,林夫子很可能跟呂家之事幕後的人有關。
霖王見兩個兒子的神色,就猜到兩人有事瞞著自己。
“說,是不是還有什麽事我不知道?”
“地豆”的事情,他們剛聽說的時候,就氣的想殺人。
父王剛剛醒來,這件事必須得瞞著。
李繼仁隱去“地豆”,隻說了二十年前呂家被人敲詐的事情。
霖王氣的一拍桌子:“可惡!在我薊陽居然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他也想明白了。
呂家在呂富貴的努力下,家業逐漸收攏。
但沒有靠山的商戶,就像隨時可以碾死的螞蟻。
當年掠奪呂家家產的人,說不定還想等呂家發展起來,再來掠奪一次。
可呂家找了個十五歲的小三元,那性質就不一樣了。
哪怕韓青雲隻中個舉人,就可以捐官,呂家就不是能隨意捏死的了。
隻怕韓青雲水土不服也好,被馬車撞也好,都不是意外。
這裏麵還有一個關鍵問題,呂富貴當年到底發現了什麽,才讓人抓住?
霖王總覺得這裏麵千絲萬縷,說不定與他薊陽也有關係。
看見霖王緊皺的眉頭,李繼信心中一痛。
“父王,我已經讓人去找這個林玉文了,隻要他還活著,應該很快就有消息。”
霖王點點頭,被李繼仁和李繼信哄著去休息了。
霖王無奈,他都睡了大半年了,還讓他睡?
兒子走後,霖王又開始想事情。
霖王妃就一直陪著丈夫,偶爾兩人相視一笑。
寅時,霖王妃再也堅持不住,趴在桌上睡著了。
霖王眼裏閃過心疼,將霖王妃抱到床上。
他怕自己睡了,又要睡大半年。
可這會兒也實在堅持不住了,他握緊霖王妃的手,沉沉睡去。
等到屋內綿長的唿吸聲傳來,李繼仁和李繼信才從樹上跳下來,迴到了自己的院子……
第二日,霖王府左史霍長宇,給眾人帶去霖王的任命書。
關學謙,薊陽學政。
韓青雲,霖王府右史。
周雪海,霖王府典簿。
趙胡楓,戶曹參軍。
王一帆,翊善大夫。
勞永逸,司庾大夫。
馮宣誌,記室參軍。
至於柳明和,他無心仕途,隻想教導幾個孩子讀書。
原本因為被帶到薊陽,失去做官機會的幾個進士,最後一點怨氣也消失了。
雖然都是王府屬官與封地屬官,卻都是實打實的六七品官職。
更何況……
周雪海等人也看出來了,霖王可能還顧忌一點祖宗教誨,但李繼仁和李繼信兩個,絕不會隻滿足薊陽這一塊地。
或許,豐源隻是一個開始。
他們若能一心跟著霖王府,將來絕不會止步於此……
霍長宇本想拉著韓青雲談一下王府的管理事宜,李繼仁就找到韓青雲,讓他陪自己去一趟司農所。
韓青雲出了王府,就見王府外圍了很多百姓,很多人還麵帶笑容地低語。
他上了馬車,才發現原來是霖王也在馬車裏。
他趕緊行了一禮。
霖王點頭示意他坐下。
去司農所,自然是因為韓青雲的那份灌溉圖。
霖王又根據薊陽的地形和自己的理解,重新畫了一份,增加了坎兒井和圍堰。
兩人在車上聊著各自的意見,心裏都有幾分訝異。
霖王是不明白,一個農家子居然能想出蓄水灌溉、挖溝渠控製水量與走向的主意。
韓青雲比霖王還要驚訝。
他那都是結合了前世各國幾千年曆史的結晶,霖王卻能推一反三,當真是奇才。
在司農所,一大批農官,對著兩份灌溉圖如獲至寶。
待研究的差不多後,霖王要求就在乾陽縣做試點,隨後在薊陽各個地方推展開來。
司農卿江大人又拉著韓青雲,問水車的原理與使用。
臨走前,韓青雲將這些天畫出來的改良版農具圖交給江大人,讓他找人做出來,先實驗一下。
江大人和其他農官連連點頭,也顧不上送霖王一行,自顧研究了起來。
霖王和李繼仁眸子裏帶著笑意,又帶著韓青雲去了桐花縣……
他們都認為,以韓青雲的學識,秋闈得中絕無問題。
臨考前,韓宏遠向書院請假要去陪考。
林夫子卻認為,韓宏遠來迴一趟就是一個多月,學院的學子都是剛啟蒙的孩子,對那些孩子影響不好。
林夫子想自己陪同韓青雲去考試,韓宏遠應了下來。
呂家那邊也派了一個叫魯興的老仆跟著。
可誰知,臨出發前天氣驟變,林夫子生病了,就隻能讓魯興一個陪著韓青雲。
去府城路上,魯興也病倒了,韓青雲身體剛開始還能撐得下去。
可到了府城,又是水土不服,又要照顧魯興,最後倒在了考場上。
三年後,韓宏遠讓韓青雲早早出發。
這一次陪著韓青雲的,是身手極高的呂大林。
本來一切順利,呂大林卻被人引去了已經關閉了很多年的秦家武館。
然後,韓青雲的右手拇指被馬車撞斷。
呂家和韓家就商量下次考試,讓呂富貴和大林、二林一起陪著去。
下一次,絕對不能再讓韓青雲出半點狀況。
可還沒等到三年,兩年後韓宏遠突然病逝。
韓青雲要守孝,考試肯定是不能考了。
不知道林夫子跟韓青雲說了什麽,之後林夫子就離開了韓家……
霖王聽得有些不解。
以韓青雲本身的學識,有沒有這個林夫子,考中舉人都不在話下。
那韓宏遠傾盡家財請這個人做什麽?
李繼仁和李繼信也不清楚。
“段夫子和林夫子在韓家是因為什麽爭吵?”
“劉婆子說,似乎是段夫子覺得林夫子過分嚴苛。”
說到這裏,父子三人都沉默了。
韓青雲九歲去的明爐書院,幾個月後就經常出入顏家,與段夫子相處極好。
從九歲到十五歲,段夫子教導韓青雲的時間很長。
何況這期間,韓青雲縣試、府試、院試皆是榜首,說明段夫子的教學方法沒有問題。
為何林夫子會因為這個跟段夫子爭吵起來?
那時候,韓青雲才十五歲,本身天資就很好,人也勤奮。
他剛剛逃難到洛城,就能拿下順天府鄉試解元,就已經說明了他的實力。
這樣的人,實在沒必要讓他通過死讀書的方式去應試。
霖王想不通,他覺得這個林夫子有問題。
可那時韓家不過是鄉間農戶,韓宏遠也僅僅是鎮上的先生,他們身上有什麽值得別人針對的呢?
李繼仁和李繼信本來也覺得奇怪,一個同進士出身的縣丞,即使沒了官身,也不至於去鄉下給一個秀才教書。
可直到在呂宅,聽到呂家二十年前的事情,他們才意識到,林夫子很可能跟呂家之事幕後的人有關。
霖王見兩個兒子的神色,就猜到兩人有事瞞著自己。
“說,是不是還有什麽事我不知道?”
“地豆”的事情,他們剛聽說的時候,就氣的想殺人。
父王剛剛醒來,這件事必須得瞞著。
李繼仁隱去“地豆”,隻說了二十年前呂家被人敲詐的事情。
霖王氣的一拍桌子:“可惡!在我薊陽居然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他也想明白了。
呂家在呂富貴的努力下,家業逐漸收攏。
但沒有靠山的商戶,就像隨時可以碾死的螞蟻。
當年掠奪呂家家產的人,說不定還想等呂家發展起來,再來掠奪一次。
可呂家找了個十五歲的小三元,那性質就不一樣了。
哪怕韓青雲隻中個舉人,就可以捐官,呂家就不是能隨意捏死的了。
隻怕韓青雲水土不服也好,被馬車撞也好,都不是意外。
這裏麵還有一個關鍵問題,呂富貴當年到底發現了什麽,才讓人抓住?
霖王總覺得這裏麵千絲萬縷,說不定與他薊陽也有關係。
看見霖王緊皺的眉頭,李繼信心中一痛。
“父王,我已經讓人去找這個林玉文了,隻要他還活著,應該很快就有消息。”
霖王點點頭,被李繼仁和李繼信哄著去休息了。
霖王無奈,他都睡了大半年了,還讓他睡?
兒子走後,霖王又開始想事情。
霖王妃就一直陪著丈夫,偶爾兩人相視一笑。
寅時,霖王妃再也堅持不住,趴在桌上睡著了。
霖王眼裏閃過心疼,將霖王妃抱到床上。
他怕自己睡了,又要睡大半年。
可這會兒也實在堅持不住了,他握緊霖王妃的手,沉沉睡去。
等到屋內綿長的唿吸聲傳來,李繼仁和李繼信才從樹上跳下來,迴到了自己的院子……
第二日,霖王府左史霍長宇,給眾人帶去霖王的任命書。
關學謙,薊陽學政。
韓青雲,霖王府右史。
周雪海,霖王府典簿。
趙胡楓,戶曹參軍。
王一帆,翊善大夫。
勞永逸,司庾大夫。
馮宣誌,記室參軍。
至於柳明和,他無心仕途,隻想教導幾個孩子讀書。
原本因為被帶到薊陽,失去做官機會的幾個進士,最後一點怨氣也消失了。
雖然都是王府屬官與封地屬官,卻都是實打實的六七品官職。
更何況……
周雪海等人也看出來了,霖王可能還顧忌一點祖宗教誨,但李繼仁和李繼信兩個,絕不會隻滿足薊陽這一塊地。
或許,豐源隻是一個開始。
他們若能一心跟著霖王府,將來絕不會止步於此……
霍長宇本想拉著韓青雲談一下王府的管理事宜,李繼仁就找到韓青雲,讓他陪自己去一趟司農所。
韓青雲出了王府,就見王府外圍了很多百姓,很多人還麵帶笑容地低語。
他上了馬車,才發現原來是霖王也在馬車裏。
他趕緊行了一禮。
霖王點頭示意他坐下。
去司農所,自然是因為韓青雲的那份灌溉圖。
霖王又根據薊陽的地形和自己的理解,重新畫了一份,增加了坎兒井和圍堰。
兩人在車上聊著各自的意見,心裏都有幾分訝異。
霖王是不明白,一個農家子居然能想出蓄水灌溉、挖溝渠控製水量與走向的主意。
韓青雲比霖王還要驚訝。
他那都是結合了前世各國幾千年曆史的結晶,霖王卻能推一反三,當真是奇才。
在司農所,一大批農官,對著兩份灌溉圖如獲至寶。
待研究的差不多後,霖王要求就在乾陽縣做試點,隨後在薊陽各個地方推展開來。
司農卿江大人又拉著韓青雲,問水車的原理與使用。
臨走前,韓青雲將這些天畫出來的改良版農具圖交給江大人,讓他找人做出來,先實驗一下。
江大人和其他農官連連點頭,也顧不上送霖王一行,自顧研究了起來。
霖王和李繼仁眸子裏帶著笑意,又帶著韓青雲去了桐花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