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孩子研究了大半天,發現翅膀隻能煽動一點點風,根本不足以支撐他們飛起來。


    這時候慶王來了勁,他拿著翅膀爬到了假山上。


    飛不上來,他難道還飛不下去嗎?


    霖王十分認同弟弟的觀點,但他想的更周全一些。


    他給慶王腰上綁了根繩子,繩子的另一端係在自己的手上。


    繩子很短,萬一慶王飛不起來,他也能拉住。


    霖王想得很好,但他忘了自己才四歲。


    他高估了自己的臂力,更低估了小胖子慶王的體重。


    惠仁帝趕到的時候,就看見自己的兩個兒子從高高的假山上掉下。


    惠仁帝跑的比侍衛都快,也沒來得及接住兩人。


    幸好兩人的暗衛及時接住了他們。


    兩人這才避免了受傷。


    當天,霖王挨了有生以來的第一次板子,慶王挨了人生中不知道第多少次板子…


    霖王小時候這樣的事還有很多,直到六七歲時才收了心。


    聽柳明和講起霖王的糗事,眾人憋笑憋的艱難。


    李繼信卻不管不顧地指著他老子,大笑起來。


    他都不知道他父王怎麽好意思說自己頑劣的。


    霖王臉色微紅,他隻是說自己小時候也有逃學的時候,柳先生倒也不必講的如此詳細。


    這讓他以後還怎麽義正言辭的罵兒子。


    “柳先生……”霖王的語氣帶了一點點哀求。


    滿堂哄笑。


    哄笑過後,氣氛就融洽了很多。


    霖王接著講起他早年在應天書院讀書,他也是參加過學院大比的。


    說起學院大比,進士們就有話說了,他們也有人參加過,隻是名次不太好。


    但那樣的文壇大事,即使沒有好名次,能參加就已經說明了自己是個優秀的人。


    霖王參加學院大比的事情,他們也聽說過。


    那一年他才十歲,拿了第二名。


    其實他的成績可以衝第一名。


    隻是惠仁帝擔心,霖王成績太好,會被人質疑不公平。


    何況,他一個皇子也沒必要跟普通學子爭名頭。


    於是,最後一局的繪畫比試,霖王的萬馬奔騰圖,隻得了十二分。


    他那時年紀還小,也是個要強的孩子。


    對排在第二名這件事,十分不服氣,揚言三年後再戰。


    可三年後,他就去了晉陽城抗萊,之後再沒迴過書院。


    說到這裏的時候,他還特意對著韓懷瑾與木承康端起了酒杯。


    “聽信兒說,你們一個還不到十歲,一個還不到十一歲,卻都在學院大比上風采盡出。今日一見,果真是少年英才。”


    韓懷瑾與木承康起身謝過霖王。


    霖王看著兩個少年,心下讚歎。


    韓家的四個孩子生的俱是眉目如畫,看著就讓人心中愉悅。


    他們家的義子木承康,雖容貌算不得很好,但卻生的十分討喜,尤其是一雙眼睛極為漂亮,讓他覺得隱隱有些熟悉之感。


    可到底哪裏熟悉,他又說不上來。


    霖王想到哪講到哪,其間引經據典,文采飛揚。


    他隨口一說,卻讓那些進士們感慨萬千。


    霖王曾經就是天下學子心目中的無冕狀元,除了他皇子的身份外,他自身的學識也確實當得起。


    十三歲,霖王第一次上戰場,是與南萊國之戰。


    南萊是島國,全民擅泳。


    尤其是他們的士兵,幾乎各個都是潛泳高手,在水上作戰十分有優勢。


    南萊麵積很大,但山地多,氣候炎熱,土地也不適宜耕種,環境比薊陽好不到哪去。


    他們的百姓大多靠打漁為生。


    幾百年,南萊人與巴蜀郡和晉陽城沿海的漁民摩擦甚多。


    二十五年前的那一戰,是大裕國立國以來,兩國爆發的最大一戰。


    南萊水師強悍殘忍,殺了不少大裕國的漁民。


    可惜大裕國並沒有水軍,也不擅長水戰。


    南萊軍了解大裕軍的弱點,他們也不在陸地上作戰。


    大裕軍休息的時候,他們就下船殺人搶掠。


    大裕軍來追他們的時候,他們就往海上跑。


    大裕軍停下來的時候,他們就在船上放箭。


    大裕軍放箭的時候,他們就往船艙一躲。


    南境主帥常老將軍氣的跳腳。


    他找了當地的漁民幫忙,想要攔下南萊大將軍南震天,卻被其所傷。


    主帥受傷,南境守軍告急。


    副將田中禾寫信給朝廷,請求擅長水戰的將軍支援。


    可大裕國哪裏有這樣的將軍?


    大裕國賦稅不高,民富國庫虛。


    除了孝顯帝與明義太子當政期間,大裕國的百姓,日子大都過得不錯。


    這也是周邊幾個國家一直試圖攻入大裕的原因。


    但他們隻看到大裕國百姓和樂,卻不知道百姓和樂的根本原因除了大裕國地理位置優越之外,更是朝廷讓利於民。


    包括永樂帝在內,大裕國至少有五個皇帝曾經試圖建立水軍,最終卻都因國庫空虛放棄。


    但無論有沒有水軍,仗總是要打的。


    當常老將軍與田副將看到來人竟是年僅十三歲的皇長子李兆英時,氣的差點大罵。


    當年永樂帝何等英姿天縱,也是十四歲才上的戰場。


    惠仁帝再溺愛長子,想讓長子立軍功,也不能拿他南境五十萬將士的命當兒戲。


    李兆英初到南境時,受到的從主帥到普通士兵所有人的冷待。


    直到南萊軍再次搶掠漁民,李兆英帶著二十個親衛,截下了對方三百人的小隊。


    之後,常老將軍與田副將開始正視李兆英,三人聯手製定作戰計劃,還真打下了幾場漂亮的勝仗。


    李兆英請當地的漁民做向導,觀察天氣變化。


    在一日南風大作的夜晚,李兆英以身作餌吸引南霸天的注意力。


    然後利用漁船,靠近南萊軍船。


    南萊人以為漁船上都是南萊士兵,猛放弓箭,船上裝載的桐油漏了出來。


    之後李兆英訓練了三個多月的漁民戰隊,用火箭點燃了桐油。


    然後他們潛入水中,遊迴了岸邊。


    李兆英卻因為不會遊泳,差點淹死,幸好被鄧平所救。


    常老將軍氣的簡直要打李兆英,萬一他出了事可怎麽辦?


    可任他怎麽罵,李兆英的計策是有用的。


    其實桐油的量不算大,燒不了幾艘船。


    李兆英的目標,也隻是以南霸天為首的幾個主要將領的船隻。


    他早就發現了,每當海風大作的時候,南萊人都會把所有船隻用鐵鏈鎖起來,以免被吹散。


    今天的風足夠大,也足夠把火勢引到越來越多的船上。


    果然南萊的戰船很快就有一小半起了火。


    他們想要把鐵鏈解開,卻來不及。


    南萊的士兵隻能跳下船,逃到岸邊。


    李兆英冷笑,到了岸上,那就是他們大裕軍的天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家穿書,崩劇情不崩人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薔薇倚香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薔薇倚香雪並收藏全家穿書,崩劇情不崩人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