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宋山長也算得償所願了
全家穿書,崩劇情不崩人設 作者:薔薇倚香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韓青雲、葉迦南等人身為男子,不便進後院,就由慶王府的管家招唿,去了客房。
慶王妃則帶了呂彥彥和韓懷希進了後院。
慶王後院,隻有沈王妃和兩個側妃王氏與曾氏。
子嗣上,也隻有一個李崇霖和王氏之女李瑤。
李瑤今年十五歲,剛及笄,是個十分活潑的姑娘。
見到韓懷希和呂彥彥,李瑤眼前一亮。
“母親,這個這位夫人好生貌美。還有這個妹妹,真漂亮。”
沈王妃與這個庶女感情極好,輕輕敲了敲她額頭。
“沒規矩,不要嚇到客人。”
“王妃說笑了,郡主活潑可愛,怎會嚇到我們?”
親王的子嗣到了一定年紀,就可以請封郡主、郡王。
李繼仁剛出生時,就被惠仁帝賜名,同時封了世子。
李瑤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慶王府的獨女,十分受寵。
後來沈王妃懷孕,擔心李瑤覺得被冷落,就讓慶王給她請封了郡主之位。
反倒是李繼信,按理滿十二歲,就可以請封郡王。
但因為那一年,先是霖王重傷,再是惠仁帝去世,昭文帝登位。
所以至今李繼信仍被稱為二公子。
沈王妃給呂彥彥介紹了慶王府的女眷後,就把其他人打發了出去,隻留下李瑤和一個老嬤嬤。
沈王妃讓李瑤陪韓懷希吃些糕點,自己拉著呂彥彥說話。
“聽說,韓夫人家四個孩子都極為聰慧,你家大女兒剛滿七歲,就考中了紫薇書院。”
“他們確實比一般孩子略聰慧些。”
沈王妃的眼睛亮晶晶的。
“所以,韓大姑娘真的七歲就考中紫薇書院了?”
呂彥彥點頭。
沈王妃又是一陣羨慕。
沈王妃閨名之意,她從七歲就開始考紫薇書院,考了三年都沒考上。
她父親沈玉良,是宋明芝父親的學生,托了關係讓沈之意做了那一屆的旁聽生。
沈之意是個要強的,兩年後終於正式考入紫薇書院。
她的同窗,就是宋明芝說的最出色的那一屆。
沈之意說到這裏的時候,哪怕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依然十分感慨。
她家與宋家關係非比尋常,父親時常帶她與兄長去宋家。
她很小的時候就認識了宋明芝。
宋明芝雖然沒有結婚生子,但天生就有一種為人師者的慈愛。
她曾對沈之意說,要好好讀書哦,將來考到紫薇書院去。
沈之意也就一直努力,去實現她幼時對宋明芝的承諾。
那時候的宋明芝還不到三十歲,已經是名滿天下的才女。
紫薇書院的存在,一直都是追捧與抨擊的焦點。
大部分人以家中女眷能進入紫薇書院讀書為榮。
可也有些老頑固,恨不得取締這種女子學院。
三十年前,紫薇書院當時的陸山長,出了不光彩的事情。
以成國公與禮部尚書為首的頑固派,聯合一眾禦史,諫言關閉紫薇書院。
田太後與齊貴妃花了很多心力,才保住了紫薇書院。
哪怕是被攻訐後宮幹政,兩人也一力推舉了宋明芝,接任紫薇書院的新山長。
宋明芝成為山長後,頂著壓力,報名參加了那一年的學院大比。
她要向世人證明,哪怕女子不能參加科舉,但女子本身的才學不比男子差。
可惜那一年,紫薇書院慘敗。
宋明芝沒有氣餒,三年後,繼續報名。
雖然仍然沒有好成績,但比上一次要好的多。
直到沈之意那一屆,出了謝珊和阮心雨那樣出色的女子。
除了她們倆,還有幾個女子都很不錯。
那時,隻有十二三歲的謝珊和阮心雨,已經是洛城小有名氣的才女。
幾乎紫薇書院的所有夫子,都認為兩人一定能在大比中獲得名次。
就連宋明芝都對兩人抱有很大的期望。
可惜謝珊棋藝算不得好,運氣也不好,五場比賽的對手中,有三個都是以棋藝出名的才子。
謝珊在棋藝比賽中隻得了八分。
阮心雨自小身子就弱,腕力不足。
她為了寫好每一個字,速度上就慢了些。
書法比賽是要學子們抄寫同一篇文章,進行對比,時間是一個時辰。
阮心雨沒抄完就結束了,也得了低分。
那一年,兩人都隻比第十名差了一兩分。
三年後,謝珊與第十名隻差了半分,阮心雨卻因病沒有參加那一次大比。
每個學子都隻有兩次參加大比的機會。
謝珊已經沒有機會了,宋明芝和書院的夫子,就把希望都寄托在阮心雨身上。
沈之意說到這裏的時候,哀傷之色漸濃。
“阮心雨那一病,就病了一年。我們去探望,都因為她病的太重,沒見到人。
病好之後沒多久,她就被賜婚給三皇子,再也沒有迴過書院。
同一年,我也被指婚給慶王,趙黎與賢國公世子定親,若雪嫁給了永安侯世孫……
紫薇書院最出彩的一屆學子,就此消散在各自的人生中。
之後的學子中,再也沒有像阿珊和阮心雨那樣驚才絕豔的女子了。
能在學院大比中獲得名次,就成了山長最大的執念……”
呂彥彥怕被人誤會是炫耀,本不想提起韓懷瑜的事情。
但看著沈之意臉上的哀傷,她忍不住說道:“宋山長,如今也算得償所願了。”
沈之意一愣,旋即明白了呂彥彥話中的意思。
“你是說今年的大比,紫薇書院……”
沈之意捂住嘴巴,聲音中帶了點哽咽。
見呂彥彥臉色有點微紅,沈之意心裏有個猜測,可她又不敢置信。
怎麽可能,那女孩才多大?
“是……韓大姑娘?”
呂彥彥再次不好意思地點頭,女兒優秀到讓人不敢置信,她說出來都怕被人說吹牛。
“天哪,她還不到八歲啊……”
沈之意一把抓住呂彥彥的手,眼淚沒忍住掉了下來。
宋山長於她,如師如母。
哪怕她嫁人後,與山長見麵的機會極少,可她始終記掛著宋山長的心願。
如今山長多年心願達成,她也高興的很。
沈之意拉著呂彥彥,又講起了她年少時期的事情。
呂彥彥能聽出來,沈之意以前是很欣賞阮心雨的。
但不知是不是如今所處立場不同,沈之意對如今的皇後阮心雨,似乎十分不屑。
提及她時,既不會親昵地稱唿“心雨”,也不會稱“皇後”,隻以“阮心雨”稱之,就像在說起一個陌生人。
沈之意大概很多年沒有想起過年輕時的事情了,前言不搭後語地說了很多。
她還說起了阮心雨“天命凰女”的傳言,隻是這個傳言被英國公府刻意壓了下去。
呂彥彥心中閃過一個念頭,她想去抓卻沒有抓住。
她直覺這是一個關鍵信息,可再思索時,已經想不起來到底是什麽了……
慶王妃則帶了呂彥彥和韓懷希進了後院。
慶王後院,隻有沈王妃和兩個側妃王氏與曾氏。
子嗣上,也隻有一個李崇霖和王氏之女李瑤。
李瑤今年十五歲,剛及笄,是個十分活潑的姑娘。
見到韓懷希和呂彥彥,李瑤眼前一亮。
“母親,這個這位夫人好生貌美。還有這個妹妹,真漂亮。”
沈王妃與這個庶女感情極好,輕輕敲了敲她額頭。
“沒規矩,不要嚇到客人。”
“王妃說笑了,郡主活潑可愛,怎會嚇到我們?”
親王的子嗣到了一定年紀,就可以請封郡主、郡王。
李繼仁剛出生時,就被惠仁帝賜名,同時封了世子。
李瑤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慶王府的獨女,十分受寵。
後來沈王妃懷孕,擔心李瑤覺得被冷落,就讓慶王給她請封了郡主之位。
反倒是李繼信,按理滿十二歲,就可以請封郡王。
但因為那一年,先是霖王重傷,再是惠仁帝去世,昭文帝登位。
所以至今李繼信仍被稱為二公子。
沈王妃給呂彥彥介紹了慶王府的女眷後,就把其他人打發了出去,隻留下李瑤和一個老嬤嬤。
沈王妃讓李瑤陪韓懷希吃些糕點,自己拉著呂彥彥說話。
“聽說,韓夫人家四個孩子都極為聰慧,你家大女兒剛滿七歲,就考中了紫薇書院。”
“他們確實比一般孩子略聰慧些。”
沈王妃的眼睛亮晶晶的。
“所以,韓大姑娘真的七歲就考中紫薇書院了?”
呂彥彥點頭。
沈王妃又是一陣羨慕。
沈王妃閨名之意,她從七歲就開始考紫薇書院,考了三年都沒考上。
她父親沈玉良,是宋明芝父親的學生,托了關係讓沈之意做了那一屆的旁聽生。
沈之意是個要強的,兩年後終於正式考入紫薇書院。
她的同窗,就是宋明芝說的最出色的那一屆。
沈之意說到這裏的時候,哪怕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依然十分感慨。
她家與宋家關係非比尋常,父親時常帶她與兄長去宋家。
她很小的時候就認識了宋明芝。
宋明芝雖然沒有結婚生子,但天生就有一種為人師者的慈愛。
她曾對沈之意說,要好好讀書哦,將來考到紫薇書院去。
沈之意也就一直努力,去實現她幼時對宋明芝的承諾。
那時候的宋明芝還不到三十歲,已經是名滿天下的才女。
紫薇書院的存在,一直都是追捧與抨擊的焦點。
大部分人以家中女眷能進入紫薇書院讀書為榮。
可也有些老頑固,恨不得取締這種女子學院。
三十年前,紫薇書院當時的陸山長,出了不光彩的事情。
以成國公與禮部尚書為首的頑固派,聯合一眾禦史,諫言關閉紫薇書院。
田太後與齊貴妃花了很多心力,才保住了紫薇書院。
哪怕是被攻訐後宮幹政,兩人也一力推舉了宋明芝,接任紫薇書院的新山長。
宋明芝成為山長後,頂著壓力,報名參加了那一年的學院大比。
她要向世人證明,哪怕女子不能參加科舉,但女子本身的才學不比男子差。
可惜那一年,紫薇書院慘敗。
宋明芝沒有氣餒,三年後,繼續報名。
雖然仍然沒有好成績,但比上一次要好的多。
直到沈之意那一屆,出了謝珊和阮心雨那樣出色的女子。
除了她們倆,還有幾個女子都很不錯。
那時,隻有十二三歲的謝珊和阮心雨,已經是洛城小有名氣的才女。
幾乎紫薇書院的所有夫子,都認為兩人一定能在大比中獲得名次。
就連宋明芝都對兩人抱有很大的期望。
可惜謝珊棋藝算不得好,運氣也不好,五場比賽的對手中,有三個都是以棋藝出名的才子。
謝珊在棋藝比賽中隻得了八分。
阮心雨自小身子就弱,腕力不足。
她為了寫好每一個字,速度上就慢了些。
書法比賽是要學子們抄寫同一篇文章,進行對比,時間是一個時辰。
阮心雨沒抄完就結束了,也得了低分。
那一年,兩人都隻比第十名差了一兩分。
三年後,謝珊與第十名隻差了半分,阮心雨卻因病沒有參加那一次大比。
每個學子都隻有兩次參加大比的機會。
謝珊已經沒有機會了,宋明芝和書院的夫子,就把希望都寄托在阮心雨身上。
沈之意說到這裏的時候,哀傷之色漸濃。
“阮心雨那一病,就病了一年。我們去探望,都因為她病的太重,沒見到人。
病好之後沒多久,她就被賜婚給三皇子,再也沒有迴過書院。
同一年,我也被指婚給慶王,趙黎與賢國公世子定親,若雪嫁給了永安侯世孫……
紫薇書院最出彩的一屆學子,就此消散在各自的人生中。
之後的學子中,再也沒有像阿珊和阮心雨那樣驚才絕豔的女子了。
能在學院大比中獲得名次,就成了山長最大的執念……”
呂彥彥怕被人誤會是炫耀,本不想提起韓懷瑜的事情。
但看著沈之意臉上的哀傷,她忍不住說道:“宋山長,如今也算得償所願了。”
沈之意一愣,旋即明白了呂彥彥話中的意思。
“你是說今年的大比,紫薇書院……”
沈之意捂住嘴巴,聲音中帶了點哽咽。
見呂彥彥臉色有點微紅,沈之意心裏有個猜測,可她又不敢置信。
怎麽可能,那女孩才多大?
“是……韓大姑娘?”
呂彥彥再次不好意思地點頭,女兒優秀到讓人不敢置信,她說出來都怕被人說吹牛。
“天哪,她還不到八歲啊……”
沈之意一把抓住呂彥彥的手,眼淚沒忍住掉了下來。
宋山長於她,如師如母。
哪怕她嫁人後,與山長見麵的機會極少,可她始終記掛著宋山長的心願。
如今山長多年心願達成,她也高興的很。
沈之意拉著呂彥彥,又講起了她年少時期的事情。
呂彥彥能聽出來,沈之意以前是很欣賞阮心雨的。
但不知是不是如今所處立場不同,沈之意對如今的皇後阮心雨,似乎十分不屑。
提及她時,既不會親昵地稱唿“心雨”,也不會稱“皇後”,隻以“阮心雨”稱之,就像在說起一個陌生人。
沈之意大概很多年沒有想起過年輕時的事情了,前言不搭後語地說了很多。
她還說起了阮心雨“天命凰女”的傳言,隻是這個傳言被英國公府刻意壓了下去。
呂彥彥心中閃過一個念頭,她想去抓卻沒有抓住。
她直覺這是一個關鍵信息,可再思索時,已經想不起來到底是什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