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學院大比三
全家穿書,崩劇情不崩人設 作者:薔薇倚香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韓懷瑾與木承康都是棋中好手,兩人記憶又好,都是五場連勝。
幸好兩人沒碰上對方,否則,他倆估計能下個一天,也分不出勝負。
韓懷瑜連贏了四場,最後一場卻以一子之差,敗給了應天書院的一名學子。
那學子名叫趙子卓,在應天書院也是赫赫有名的棋中高手,本來與一個八歲的小孩比試,他心裏存了輕視的念頭。
可一盤對弈下來,他早已大汗淋漓。
反觀韓懷瑜,雖然輸了,卻還是一派雲淡風輕。
他們的這場比賽是最後結束的,趙子卓擦了擦腦門的汗,對韓懷瑜鞠了一躬:“小友,承讓了。”
下午比試的是繪畫。
韓懷瑾和木承康,在進入南城書院之前,都沒接觸過繪畫。
兩人聰慧,繪畫的技藝記得清楚,隻是練的比較少,作出的畫作也算差強人意。
不過洛城各大書院裏,除了學儒書院和紫薇書院外,都不怎麽重視繪畫。
這一局,除了學儒書院一個學子與紫薇書院的一個女子拿了十九分外,其他人分數都不高。
韓懷瑜倒是意外的成績很不錯。
程嬤嬤出身自宮中,對琴棋書畫都有研究,在她的指點下,韓懷瑜進步很大。
這一局韓懷瑾的《寒山問道》與木承康的《大漠逐鹿》,分別拿了十三分和十一分,已經是這一局裏成績中上的了。
韓懷瑜的《春日遊園》拿了十七分。
所有比試結束,半個時辰後,容大人公布了此次學院大比的成績。
第一名,應天書院趙子卓,八十八分。
第二名,南城書院韓懷瑾,八十七分。
第三名,學儒書院柳飛雲,八十五分。
第四名,齊魯書院柴清輝,八十四分半。
第五名,南城書院木承康,八十四分。
第六名,應天書院羅世強,八十三分。
第七名,紫薇書院韓懷瑜,八十二分。
第八名,五嶽書院應良行,八十一分半。
第九名,華庭書院高洋,八十分。
第十名,豐源書院南宮夏,七十八分。
成績一出,無論是觀眾席還是比試的學子,議論聲不斷。
大裕立國以來,學院大比舉辦了一百多次。
可除了當年的霖王外,還沒有年歲特別小的學子,拿過名次。
今年卻有十一歲、十歲和八歲的。
這三個孩子還是南城書院與紫薇書院的學子。
應天書院的薑山長,悄悄擦了把汗。
如果今日不是南城書院的韓懷瑾劍走偏鋒,他在詩賦比試中很可能就拿了滿分。
那他應天書院兩個學子的成績,就都要排在南城書院的後麵了。
還有趙子卓與韓懷瑜的那場對弈,若不是那小姑娘年紀實在太小,心機上差了趙子卓許多,隻怕那場對弈就是韓懷瑜贏了。
若真是那樣,趙子卓就隻能跟南城書院的木承康,並列第五名了。
好險!
不僅薑山長想到了,其他人也都想到了。
有些人甚至用同情的目光看向陳山長,差一點南城書院就是本次大比的第一名了。
南城書院還沒出過學院大比的第一名呢,真替陳山長可惜。
陳山長哈哈大笑,一個第二名,一個第五名,這可是南城書院立院以來,在學院大比中成績最好的一次。
“好好好!”
陳山長喊完,又看到周圍同情的目光,大笑起來。
他點著場內的韓懷瑾與木承康。
“這倆孩子,一個不到十歲,一個不到十一,未來可期,未來可期啊!”
薑山長臉上一僵,在心裏罵了句陳山長。
趙子卓二十二歲,羅世強二十四歲,比人家大了一輪還不止。
每個學子都有兩次參加大比的機會,雖然大多數學子入了前十名後,基本都進了國子監讀書,不再參與之後的大比。
但並不代表他們沒有機會再參加。
像韓懷瑾與木承康若是下次再參加,也才十三四歲,但這兩人基本可以鎖定一二名了。
氣死他了,陳濤這個老匹夫,在內涵他!
不過想到這兩個孩子,馬上要去薊陽了,薑山長臉色又好看了許多。
南城書院難得收到的天才學子,最後被李繼信給順帶拱走了,爽!
薑山長與陳山長兩人目光在空中交匯,火花四射,然後互相給了對方一個白眼,冷哼一聲作罷。
紫薇書院的的幾個夫子以及謝珊,擁著韓懷瑜,圍到了宋明芝身邊。
幾人神色激動,她們女子不能光明正大地參加科舉,隻能在學院大比上為書院爭口氣。
這些年來,紫薇書院在大比中表現越來越好,可卻始終沒有一個人能斬獲前十。
哪怕是當年最出色的那一屆,謝珊與阮心雨何等出色,最後也分別以一分和一分半之差,落到了十名開外。
韓懷瑜眸中神采照人:“山長,夫子,懷瑜幸不辱命!”
“好孩子,好孩子!”
宋明芝抱住韓懷瑜,眼淚掉了下來,她等了三十多年,終於等到了……
韓青雲和呂彥彥也激動的手足無措。
他們家的孩子有多好,他們當然知道。
可他們還那麽小,就能在各大書院最出色的學子中脫穎而出,實在超出他們的想象。
學院大比是洛城的文壇盛事,禮部要協同國子監,做好榮譽證書和獎學金的頒發工作。
楊子良看著韓懷瑾、木承康與韓懷瑜的名字,心頭苦澀。
韓青雲是這一屆科舉中,他最看好的人,沒想到他家的三個孩子也這麽出色。
早知道這樣,他當時還不如把韓青雲排到十名開外呢,現在都便宜李繼信那個癟犢子了。
往年的學院大比,不僅禮部出麵,連皇上也會到現場觀摩。
三年前那一次,昭文帝還在孝期,沒參加。
這一次,他也沒露麵。
楊子良心裏清楚,昭文帝可不是因為擂台賽輸了丟麵子,不想出宮。
他是不敢,他怕遇到李繼仁、李繼信兄弟倆。
“慫貨!”
楊子良邊吐槽,邊走向領獎台……
韓懷瑾、木承康、韓懷瑜三個孩子,站在一群大人中間,格外打眼。
偏偏三人還個頂個的好看,看得讓人心裏忍不住心疼,又帶點幸災樂禍。
現在是風光無限,馬上就要去風沙無限的薊陽了。
這細皮嫩肉的,估計到了薊陽,要不了多久就要變得麵糙皮厚了。
邊心疼邊幸災樂禍的人,似乎忘了李繼仁和李繼信兄弟倆,就是在薊陽長大的,容貌上可沒受到風沙的肆虐。
李繼仁和李繼信兩人,此刻正拿著薊陽的來信,盤算著迴程的路線,以及迴去後的安排。
聽到學院大比的成績,李繼信得意洋洋地笑著,仿佛他才是學院大比的優勝者。
李繼仁也忍不住輕笑,這韓家人在讀書上得天獨厚,呂彥彥和呂家人在賺錢上,也是得天獨厚。
隻是不知道這兩家,對薊陽、對父王,還有多少怨懟之心……
幸好兩人沒碰上對方,否則,他倆估計能下個一天,也分不出勝負。
韓懷瑜連贏了四場,最後一場卻以一子之差,敗給了應天書院的一名學子。
那學子名叫趙子卓,在應天書院也是赫赫有名的棋中高手,本來與一個八歲的小孩比試,他心裏存了輕視的念頭。
可一盤對弈下來,他早已大汗淋漓。
反觀韓懷瑜,雖然輸了,卻還是一派雲淡風輕。
他們的這場比賽是最後結束的,趙子卓擦了擦腦門的汗,對韓懷瑜鞠了一躬:“小友,承讓了。”
下午比試的是繪畫。
韓懷瑾和木承康,在進入南城書院之前,都沒接觸過繪畫。
兩人聰慧,繪畫的技藝記得清楚,隻是練的比較少,作出的畫作也算差強人意。
不過洛城各大書院裏,除了學儒書院和紫薇書院外,都不怎麽重視繪畫。
這一局,除了學儒書院一個學子與紫薇書院的一個女子拿了十九分外,其他人分數都不高。
韓懷瑜倒是意外的成績很不錯。
程嬤嬤出身自宮中,對琴棋書畫都有研究,在她的指點下,韓懷瑜進步很大。
這一局韓懷瑾的《寒山問道》與木承康的《大漠逐鹿》,分別拿了十三分和十一分,已經是這一局裏成績中上的了。
韓懷瑜的《春日遊園》拿了十七分。
所有比試結束,半個時辰後,容大人公布了此次學院大比的成績。
第一名,應天書院趙子卓,八十八分。
第二名,南城書院韓懷瑾,八十七分。
第三名,學儒書院柳飛雲,八十五分。
第四名,齊魯書院柴清輝,八十四分半。
第五名,南城書院木承康,八十四分。
第六名,應天書院羅世強,八十三分。
第七名,紫薇書院韓懷瑜,八十二分。
第八名,五嶽書院應良行,八十一分半。
第九名,華庭書院高洋,八十分。
第十名,豐源書院南宮夏,七十八分。
成績一出,無論是觀眾席還是比試的學子,議論聲不斷。
大裕立國以來,學院大比舉辦了一百多次。
可除了當年的霖王外,還沒有年歲特別小的學子,拿過名次。
今年卻有十一歲、十歲和八歲的。
這三個孩子還是南城書院與紫薇書院的學子。
應天書院的薑山長,悄悄擦了把汗。
如果今日不是南城書院的韓懷瑾劍走偏鋒,他在詩賦比試中很可能就拿了滿分。
那他應天書院兩個學子的成績,就都要排在南城書院的後麵了。
還有趙子卓與韓懷瑜的那場對弈,若不是那小姑娘年紀實在太小,心機上差了趙子卓許多,隻怕那場對弈就是韓懷瑜贏了。
若真是那樣,趙子卓就隻能跟南城書院的木承康,並列第五名了。
好險!
不僅薑山長想到了,其他人也都想到了。
有些人甚至用同情的目光看向陳山長,差一點南城書院就是本次大比的第一名了。
南城書院還沒出過學院大比的第一名呢,真替陳山長可惜。
陳山長哈哈大笑,一個第二名,一個第五名,這可是南城書院立院以來,在學院大比中成績最好的一次。
“好好好!”
陳山長喊完,又看到周圍同情的目光,大笑起來。
他點著場內的韓懷瑾與木承康。
“這倆孩子,一個不到十歲,一個不到十一,未來可期,未來可期啊!”
薑山長臉上一僵,在心裏罵了句陳山長。
趙子卓二十二歲,羅世強二十四歲,比人家大了一輪還不止。
每個學子都有兩次參加大比的機會,雖然大多數學子入了前十名後,基本都進了國子監讀書,不再參與之後的大比。
但並不代表他們沒有機會再參加。
像韓懷瑾與木承康若是下次再參加,也才十三四歲,但這兩人基本可以鎖定一二名了。
氣死他了,陳濤這個老匹夫,在內涵他!
不過想到這兩個孩子,馬上要去薊陽了,薑山長臉色又好看了許多。
南城書院難得收到的天才學子,最後被李繼信給順帶拱走了,爽!
薑山長與陳山長兩人目光在空中交匯,火花四射,然後互相給了對方一個白眼,冷哼一聲作罷。
紫薇書院的的幾個夫子以及謝珊,擁著韓懷瑜,圍到了宋明芝身邊。
幾人神色激動,她們女子不能光明正大地參加科舉,隻能在學院大比上為書院爭口氣。
這些年來,紫薇書院在大比中表現越來越好,可卻始終沒有一個人能斬獲前十。
哪怕是當年最出色的那一屆,謝珊與阮心雨何等出色,最後也分別以一分和一分半之差,落到了十名開外。
韓懷瑜眸中神采照人:“山長,夫子,懷瑜幸不辱命!”
“好孩子,好孩子!”
宋明芝抱住韓懷瑜,眼淚掉了下來,她等了三十多年,終於等到了……
韓青雲和呂彥彥也激動的手足無措。
他們家的孩子有多好,他們當然知道。
可他們還那麽小,就能在各大書院最出色的學子中脫穎而出,實在超出他們的想象。
學院大比是洛城的文壇盛事,禮部要協同國子監,做好榮譽證書和獎學金的頒發工作。
楊子良看著韓懷瑾、木承康與韓懷瑜的名字,心頭苦澀。
韓青雲是這一屆科舉中,他最看好的人,沒想到他家的三個孩子也這麽出色。
早知道這樣,他當時還不如把韓青雲排到十名開外呢,現在都便宜李繼信那個癟犢子了。
往年的學院大比,不僅禮部出麵,連皇上也會到現場觀摩。
三年前那一次,昭文帝還在孝期,沒參加。
這一次,他也沒露麵。
楊子良心裏清楚,昭文帝可不是因為擂台賽輸了丟麵子,不想出宮。
他是不敢,他怕遇到李繼仁、李繼信兄弟倆。
“慫貨!”
楊子良邊吐槽,邊走向領獎台……
韓懷瑾、木承康、韓懷瑜三個孩子,站在一群大人中間,格外打眼。
偏偏三人還個頂個的好看,看得讓人心裏忍不住心疼,又帶點幸災樂禍。
現在是風光無限,馬上就要去風沙無限的薊陽了。
這細皮嫩肉的,估計到了薊陽,要不了多久就要變得麵糙皮厚了。
邊心疼邊幸災樂禍的人,似乎忘了李繼仁和李繼信兄弟倆,就是在薊陽長大的,容貌上可沒受到風沙的肆虐。
李繼仁和李繼信兩人,此刻正拿著薊陽的來信,盤算著迴程的路線,以及迴去後的安排。
聽到學院大比的成績,李繼信得意洋洋地笑著,仿佛他才是學院大比的優勝者。
李繼仁也忍不住輕笑,這韓家人在讀書上得天獨厚,呂彥彥和呂家人在賺錢上,也是得天獨厚。
隻是不知道這兩家,對薊陽、對父王,還有多少怨懟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