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這幫忘恩負義的王八蛋配嗎?
全家穿書,崩劇情不崩人設 作者:薔薇倚香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繼仁明知那高壯男子是昭文帝安排的,但他也無意揭穿,因為毫無意義。
下令攻打梧平縣的趙啟華將軍,一口咬定就是父王下的命令,然後揮刀自殺。
趙啟華一死,霖王府百口莫辯。
他與弟弟以及二皇叔,用盡各種方法探查,都毫無頭緒。
父王自己都不清楚這期間他有沒有醒來過,更不清楚這期間發生了什麽。
梧平縣的事情發生後,父王舊疾複發,又意誌消沉,若不是皇祖母的仇還未報,他恐怕已經以死謝天下了。
從計劃開始到梧平縣被屠,四個多月的時間,他們居然毫無察覺,說出去任誰都不可能相信。
可他太了解父王的為人了,哪怕他病的毫無意識,都絕不可能讓人屠殺普通百姓。
可是父王如今的情況,又實在不能讓外人知道。
李繼仁不理會議論聲,再次揚聲道:“當日之事,疑點重重,我霖王府也一直在探查幕後真兇。”
那身形高大的男子大笑起來。
“我原以為,霖王府的男兒都是敢作敢當之輩。不曾想,原來竟是這般無恥,做下此等惡行,一句疑點重重就想脫罪。”
“你個王八蛋,我侄兒說不是就不是……”
慶王簡直要被這人氣炸了,挽起袖子就要去打。
李繼仁攔住他:“二皇叔,讓我說完。”
“梧平縣之事,若有朝一日證實,的確是我父王或我兄弟二人下的命令,我李繼仁必當引頸就戮以謝天下。”
人群嘩然,誰都沒想到李繼仁居然會這麽說。
慶王氣的對著李繼仁又打又罵。
“你個混蛋,胡說八道什麽?什麽引頸自戮,這幫忘恩負義的王八蛋,他們配嗎?”
李繼信眼圈也紅了:“大哥,你別亂說!莫說事情不是我們做的,便是我們做的,要贖罪的話也是我來,我李繼信……”
“住口!”李繼仁對李繼信吼道。
“若父王不在,薊陽軍便由我統領,是非功過皆在我一人身上。繼信,你現在要做的事情,是打贏所有挑戰的人。”
李繼信把眼淚擦掉,努力控製住痛苦和憤怒,對著李繼仁點點頭。
李繼仁的話,讓原本跟風指責霖王的人暫時安靜了下來。
可那男子還是不依不饒。
“這種事哪裏還需要證實,本來就是你們做的,外人一輩子也拿不出證據的話,你們不就一輩子逍遙法外了。”
“三年,三年內,若我依然找不到證實我霖王府清白的證據,三年後的今天,我李繼仁自縛雙臂在此候著。到時候有仇報仇,有怨報怨,就是將我千刀萬剮,我絕不反悔。”
慶王嘴唇都在顫抖,哪那麽容易找到證據?這一年來,他們想盡辦法都沒有任何進展。
李崇霖一直拉著李繼仁的衣袖,哭著讓李繼仁不要再說了。
李繼信冷冷地盯著那挑事的男子,他大哥向來說一不二,既然應下了就一定會做到。
可若真有人敢傷他大哥,哪怕父王和大哥事後殺了他,他也一定要把洛城打個稀巴爛。
因為李繼仁的話,人群徹底安靜了下來。
哪怕他並沒有發誓如果做不到會如何,可所有人就是毫無理由地相信他,相信他說到一定會做到。
呂富貴再也看不下去,匆忙離開。
他隻要一想到李繼仁會出事,就難受的仿佛心髒被人紮了刀子般疼痛不已。
韓青雲看著呂富貴離開的背影,陷入沉思。
“姑父,他說的是真的嗎?不是霖王府下的屠城命令,對嗎?”呂長平的語氣帶著期盼。
“我不知道。”
韓青雲真的不清楚,他並未親身經曆那場屠殺,更沒有跟霖王一家接觸過。
他對霖王一家的了解,全部源於那本小說。
得益於原身過目不忘的本事,那本小說的所有文字,他都記得清清楚楚。
原書很明確地借攻打梧平縣的主將趙啟華之口,指出是霖王不滿先皇傳位給安王,以及薊陽連逢天災,朝廷卻賑災不力,霖王因此起兵造反。
林平遠去探查梧平縣情況時,看到滿城鮮血氣憤至極。
他帶著五百先鋒軍,與剛剛趕到梧平縣的霖王等人廝殺起來,他的先鋒軍或死或傷。
林平遠痛罵霖王殘暴冷血,被李繼仁一箭射中右肩,之後林平遠逃走到洛城報信。
但這其間,雙方在打鬥中並沒有提及因何而打,是林平遠先攻擊霖王一行,李繼仁才帶人反擊。
再然後,梧平縣周邊的府城紛紛向霖王投誠,霖王之後將幾個府城的糧食統統帶迴薊陽,三年後再次發動戰爭……
韓青雲認真迴想著劇情,可惜原書關於霖王等人的描述太少了,幾乎沒有正麵出場過,都是活在別人的話語裏。
不對!
韓青雲突然想起一件被自己遺忘的事情。
年前,呂富貴接到過上陽府那邊的消息,薊陽軍拿下梧平縣後,就沒有再有什麽動靜,除了把幾個府城的稅糧運到薊陽外,對百姓秋毫無所犯。
這個消息他們並不是很相信,所以呂富貴也沒有去過上陽府。
但呂富貴上次去鄭城,也聽說薊陽軍並沒有像他們想的那樣搜刮百姓的糧食去養薊陽人,更沒有強征兵役補充到薊陽軍裏麵。
可以說,除了原本應該交給朝廷的稅糧被薊陽軍帶走外,其他的幾乎沒有什麽變化。
這與原書描述的並不一致。
另外,原書這一部分的劇情,都是上陽府知府陳宿傳來的消息。
而陳宿其實是昭文帝的舅舅,本來就跟霖王勢不兩立。
古代消息傳通不便,很多消息傳著傳著就變了意思,書中提到的,未必是實情。
還有,原書中說薊陽休養生息三年,也未必屬實。
據說去年薊陽的災情得以緩解,收成比往年還要好一些。
再加上幾個府城的稅糧,薊陽完全不需要休養那麽久。
而且,李繼仁去年年底的時候帶兵打了豐源王朝,可他們隻帶走了他們這一路往返洛城的軍糧,其他的全部分給了豐源的百姓。
之前李繼仁為了糧食都去搶過燕國,若薊陽人仍是糧食不足,李繼仁不可能不把糧食帶迴薊陽。
至少薊陽目前的糧食,是能支撐到今年的豐收之日。
那麽原書中說的三年,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
什麽原因呢?
韓青雲手指輕輕敲著桌麵,大腦極速轉動,他突然想到一個可能性。
或許李繼信找葉神醫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霖王妃。
霖王妃隻是身體孱弱,但性命無礙,李繼信冒這麽大風險,很可能是為了霖王。
霖王病了,並且很嚴重,隻是霖王身份特殊,他的情況不能被外人知道。
這就能解釋的通,為什麽李繼仁、李繼信還有慶王,他們提到霖王時,表情都有控製不住的傷痛。
原書中並沒有李繼仁兄弟進京這迴事,這一次不知道因為什麽導致劇情變化。
不過葉神醫經常不在洛城,原書中有可能是霖王府的人,在其他地方找到了葉神醫。
而現在因為小希的原因,葉神醫今年基本沒再出過洛城,或許這就是李繼信冒險進京的原因。
小希第一次見到李繼信,就是在葉神醫家。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如今看來,原書中的描述不一定靠得住。
隻是,以霖王和李繼仁兄弟這樣的能力,又怎麽可能對那麽大的事情毫無所知?
還有當日薊陽軍待過的那個莊子,既然是霖王的外家齊家的莊子,那說霖王不知情就更說不過去。
李繼仁有可能撒謊嗎?
還是說背後的人能力大到,能在霖王眼皮底下瞞天過海?
韓青雲想通了一些問題,又被新的問題絆住……
下令攻打梧平縣的趙啟華將軍,一口咬定就是父王下的命令,然後揮刀自殺。
趙啟華一死,霖王府百口莫辯。
他與弟弟以及二皇叔,用盡各種方法探查,都毫無頭緒。
父王自己都不清楚這期間他有沒有醒來過,更不清楚這期間發生了什麽。
梧平縣的事情發生後,父王舊疾複發,又意誌消沉,若不是皇祖母的仇還未報,他恐怕已經以死謝天下了。
從計劃開始到梧平縣被屠,四個多月的時間,他們居然毫無察覺,說出去任誰都不可能相信。
可他太了解父王的為人了,哪怕他病的毫無意識,都絕不可能讓人屠殺普通百姓。
可是父王如今的情況,又實在不能讓外人知道。
李繼仁不理會議論聲,再次揚聲道:“當日之事,疑點重重,我霖王府也一直在探查幕後真兇。”
那身形高大的男子大笑起來。
“我原以為,霖王府的男兒都是敢作敢當之輩。不曾想,原來竟是這般無恥,做下此等惡行,一句疑點重重就想脫罪。”
“你個王八蛋,我侄兒說不是就不是……”
慶王簡直要被這人氣炸了,挽起袖子就要去打。
李繼仁攔住他:“二皇叔,讓我說完。”
“梧平縣之事,若有朝一日證實,的確是我父王或我兄弟二人下的命令,我李繼仁必當引頸就戮以謝天下。”
人群嘩然,誰都沒想到李繼仁居然會這麽說。
慶王氣的對著李繼仁又打又罵。
“你個混蛋,胡說八道什麽?什麽引頸自戮,這幫忘恩負義的王八蛋,他們配嗎?”
李繼信眼圈也紅了:“大哥,你別亂說!莫說事情不是我們做的,便是我們做的,要贖罪的話也是我來,我李繼信……”
“住口!”李繼仁對李繼信吼道。
“若父王不在,薊陽軍便由我統領,是非功過皆在我一人身上。繼信,你現在要做的事情,是打贏所有挑戰的人。”
李繼信把眼淚擦掉,努力控製住痛苦和憤怒,對著李繼仁點點頭。
李繼仁的話,讓原本跟風指責霖王的人暫時安靜了下來。
可那男子還是不依不饒。
“這種事哪裏還需要證實,本來就是你們做的,外人一輩子也拿不出證據的話,你們不就一輩子逍遙法外了。”
“三年,三年內,若我依然找不到證實我霖王府清白的證據,三年後的今天,我李繼仁自縛雙臂在此候著。到時候有仇報仇,有怨報怨,就是將我千刀萬剮,我絕不反悔。”
慶王嘴唇都在顫抖,哪那麽容易找到證據?這一年來,他們想盡辦法都沒有任何進展。
李崇霖一直拉著李繼仁的衣袖,哭著讓李繼仁不要再說了。
李繼信冷冷地盯著那挑事的男子,他大哥向來說一不二,既然應下了就一定會做到。
可若真有人敢傷他大哥,哪怕父王和大哥事後殺了他,他也一定要把洛城打個稀巴爛。
因為李繼仁的話,人群徹底安靜了下來。
哪怕他並沒有發誓如果做不到會如何,可所有人就是毫無理由地相信他,相信他說到一定會做到。
呂富貴再也看不下去,匆忙離開。
他隻要一想到李繼仁會出事,就難受的仿佛心髒被人紮了刀子般疼痛不已。
韓青雲看著呂富貴離開的背影,陷入沉思。
“姑父,他說的是真的嗎?不是霖王府下的屠城命令,對嗎?”呂長平的語氣帶著期盼。
“我不知道。”
韓青雲真的不清楚,他並未親身經曆那場屠殺,更沒有跟霖王一家接觸過。
他對霖王一家的了解,全部源於那本小說。
得益於原身過目不忘的本事,那本小說的所有文字,他都記得清清楚楚。
原書很明確地借攻打梧平縣的主將趙啟華之口,指出是霖王不滿先皇傳位給安王,以及薊陽連逢天災,朝廷卻賑災不力,霖王因此起兵造反。
林平遠去探查梧平縣情況時,看到滿城鮮血氣憤至極。
他帶著五百先鋒軍,與剛剛趕到梧平縣的霖王等人廝殺起來,他的先鋒軍或死或傷。
林平遠痛罵霖王殘暴冷血,被李繼仁一箭射中右肩,之後林平遠逃走到洛城報信。
但這其間,雙方在打鬥中並沒有提及因何而打,是林平遠先攻擊霖王一行,李繼仁才帶人反擊。
再然後,梧平縣周邊的府城紛紛向霖王投誠,霖王之後將幾個府城的糧食統統帶迴薊陽,三年後再次發動戰爭……
韓青雲認真迴想著劇情,可惜原書關於霖王等人的描述太少了,幾乎沒有正麵出場過,都是活在別人的話語裏。
不對!
韓青雲突然想起一件被自己遺忘的事情。
年前,呂富貴接到過上陽府那邊的消息,薊陽軍拿下梧平縣後,就沒有再有什麽動靜,除了把幾個府城的稅糧運到薊陽外,對百姓秋毫無所犯。
這個消息他們並不是很相信,所以呂富貴也沒有去過上陽府。
但呂富貴上次去鄭城,也聽說薊陽軍並沒有像他們想的那樣搜刮百姓的糧食去養薊陽人,更沒有強征兵役補充到薊陽軍裏麵。
可以說,除了原本應該交給朝廷的稅糧被薊陽軍帶走外,其他的幾乎沒有什麽變化。
這與原書描述的並不一致。
另外,原書這一部分的劇情,都是上陽府知府陳宿傳來的消息。
而陳宿其實是昭文帝的舅舅,本來就跟霖王勢不兩立。
古代消息傳通不便,很多消息傳著傳著就變了意思,書中提到的,未必是實情。
還有,原書中說薊陽休養生息三年,也未必屬實。
據說去年薊陽的災情得以緩解,收成比往年還要好一些。
再加上幾個府城的稅糧,薊陽完全不需要休養那麽久。
而且,李繼仁去年年底的時候帶兵打了豐源王朝,可他們隻帶走了他們這一路往返洛城的軍糧,其他的全部分給了豐源的百姓。
之前李繼仁為了糧食都去搶過燕國,若薊陽人仍是糧食不足,李繼仁不可能不把糧食帶迴薊陽。
至少薊陽目前的糧食,是能支撐到今年的豐收之日。
那麽原書中說的三年,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
什麽原因呢?
韓青雲手指輕輕敲著桌麵,大腦極速轉動,他突然想到一個可能性。
或許李繼信找葉神醫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霖王妃。
霖王妃隻是身體孱弱,但性命無礙,李繼信冒這麽大風險,很可能是為了霖王。
霖王病了,並且很嚴重,隻是霖王身份特殊,他的情況不能被外人知道。
這就能解釋的通,為什麽李繼仁、李繼信還有慶王,他們提到霖王時,表情都有控製不住的傷痛。
原書中並沒有李繼仁兄弟進京這迴事,這一次不知道因為什麽導致劇情變化。
不過葉神醫經常不在洛城,原書中有可能是霖王府的人,在其他地方找到了葉神醫。
而現在因為小希的原因,葉神醫今年基本沒再出過洛城,或許這就是李繼信冒險進京的原因。
小希第一次見到李繼信,就是在葉神醫家。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如今看來,原書中的描述不一定靠得住。
隻是,以霖王和李繼仁兄弟這樣的能力,又怎麽可能對那麽大的事情毫無所知?
還有當日薊陽軍待過的那個莊子,既然是霖王的外家齊家的莊子,那說霖王不知情就更說不過去。
李繼仁有可能撒謊嗎?
還是說背後的人能力大到,能在霖王眼皮底下瞞天過海?
韓青雲想通了一些問題,又被新的問題絆住……